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神话故事>正文

清朝在和准噶尔的战争中败多胜少 清朝在和准噶尔的战争中败多胜少 获胜的原因是将其耗死

导语:清朝与准噶尔的战争持续了近70年,虽然清朝经历了多次惨败,但最终凭借人口优势和外交手段逆转战局,消灭了准噶尔汗国。

清朝在与准噶尔战争中输的多赢的少。获胜的原因是它消耗了以下书面材料,这些材料是由边肖为每个人收集和整理的。让我们快速看一下它们。

清朝建立后,有一个大敌困扰了清朝百年之久,这就是准噶尔。从圣祖开始一直到高宗,三代人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费尽了心思,圣祖还曾经多次亲征,到了乾隆年间才彻底解决这个问题。这个准噶尔到底有多大能力,清朝在和准噶尔的斗争中到底有什么方法呢? 作为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是我国封建时代的集大成者,在多个方面创造了巨大的成就,其中最着名的就是搞定了蒙古诸部,彻底解决了困扰中原王朝数千年的游牧民族问题。 在蒙古各部中,卫拉特蒙古中的准噶尔部是清朝最大的敌人,从康熙二十九年乌兰木通之战,到乾隆二十四年清朝彻底平定天山南北,清朝三代帝王,用了将近70年的时间,最终消灭准噶尔汗国,实现了对西域的征服。至此,这个常年与清朝为敌的强大势力,彻底被扫入历史的故纸堆。 清朝和准噶尔的战争,旷日持久,耗费巨大。虽然清朝通过一系列胜仗比如乌兰木通之战、昭莫多之战等成功奠定胜局,但是期间经历的败仗更多。比如: 乌尔会河之战 康熙二十七年,在喀尔喀蒙古高原上,清军和准噶尔爆发乌尔会河之战,清军2万多大军几乎全军覆没。随后圣祖御驾亲征,在康熙二十九年乌兰木通之战中才通过惨胜扭转了战局,并促成了康熙三十年多伦会盟的成功,喀尔喀蒙古归入清朝; 康熙五十五年,准噶尔策妄阿拉布坦派大将策凌敦多布率6000军队突袭拉萨,拉藏汗阵亡,西藏全境沦陷。 康熙五十七年7月19日,清军派遣的湖广总督额伦特和侍卫色楞各两路大军在喀喇乌苏河遭遇准噶尔伏击,包括后勤民夫在内的超过35000名清军全军覆没。清圣祖震怒,但坚定了驱逐准噶尔,收复西藏的决心。随后皇十四子胤禵率领清军二次入藏,最终于1722年驱逐准噶尔收复西藏。 博克托岭、和通泊之战 雍正九年5月,策妄阿拉布坦死,世宗集合16万大军,发动对准噶尔的灭国之战。结果靖边大将军傅尔丹中计,在博克托岭、和通泊等处中伏,损失20000多人。清军不得不退守科布多,与准噶尔保持对峙。 此战后,清军放弃消灭准噶尔的企图,双方订约以杭爱山为界。 除了以上三次惨败,清军在和准噶尔的对峙中,基本处于败多胜少的不利局面。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主要是因为: 准噶尔技术先进 准噶尔北临沙俄,已经接触到了西方的先进军事科技,在技术层面已经完全碾压清军。这导致清军在相同数量的对峙中几乎占不到任何优势; 准噶尔完成蜕变 准噶尔经过了噶尔丹以及策妄阿拉布坦等的经营,已经不再是传统的游牧政权,准噶尔已经完成了卫拉特蒙古的统一,并以西域为中心发展成一个综合实力强悍的集权制国家,这使得清朝平定准噶尔难度骤增; 清朝开始衰落 清朝方面,自顺治元年清军入关以来,清朝赖以起家的八旗劲旅已经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落。到三藩之乱时,很多八旗子弟已经上不得马,拉不开弓。昔日「 ”满万不可敌”的八旗军队,已经走向荒废,清朝不得不倚靠绿营和蒙古军队平定边疆; 但是,最后清朝还是击败了准噶尔,收复了新疆。清朝之所以能逆转,主要取决于以下因素: 清朝拥有巨大的资源优势 准噶尔之所以强悍,在于技术先进,主场作战,全盛时期的准噶尔汗国达到800万平方公里的面积。但是,准噶尔汗国即使在巅峰时期人口也不超过100万人,多数时期人口也就50万左右。 而清军入关时,经过明末动荡和剃发易服等的残酷镇压,关内人口只有1900万户,而按照一户平均三口人的数量,清朝人口最少时也就不到6000万人。但是到乾隆后期,清朝人口已经接近4亿,在人口数量上远远超过准噶尔。 这就意味着,即使清朝屡战屡败,不断全军覆没。但是因为人口众多,清朝依然可以组织起更多的军队和准噶尔玩消耗。而准噶尔因为纬度高,气候干燥,人口出生率低,不可能在持久战中战胜清军。清朝输得起,而准噶尔耗不起!所以先倒下的一定是准噶尔。 清朝的外交手段更加灵活 清朝和准噶尔的缠斗,不可能绕开北方的沙俄。虽然噶尔丹和沙俄一度联手进攻喀尔喀蒙古,但是清朝对沙俄作出的「 ”妥协”明显更大。 为了集中精力全力对付准噶尔,康熙在两次击败沙俄之后,乘胜即收,签订《尼布楚条约》,对沙俄做出了较大的让步,换取沙俄不支持准噶尔的承诺。 不过,沙俄从来没有真正遵守过协约,在《尼布楚条约》签订后,沙俄开始在贝加尔湖周边不断搞小动作,将喀尔喀蒙古传统牧场贝加尔湖据为己有。 在这样的情况下,清朝再次做出让步,于雍正五年两国签订《恰克图条约》,确认了沙俄对贝加尔湖的占领。 此时的清朝处于国力上升期,之所以做出如此让步,绝对不仅仅是为了集中力量解决准噶尔。尤其是喀尔喀蒙古,清朝通过有意纵容沙俄的入侵,削弱喀尔喀蒙古的实力,使其强化对清朝的依附。 早在崇祯八年,后金就征服了漠南蒙古,随后清朝于康熙三十年多伦会盟收服了漠北蒙古,通过对蒙古各部又打又拉的方式,清朝皇帝成为蒙古的共主,在法统上占据了主动,使漠西蒙古阵营势力越来越单薄。再加上对沙俄的笼络,使漠西蒙古在名义上孤立无援,为清朝彻底解决准噶尔奠定了基础! 乾隆二十年,清朝终于发动对准噶尔汗国的灭国之战!而这一天的到来,绝不容易!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shenhua/273412.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一日夫妻百日恩” “一日夫妻百日恩” 爲何不是“百年恩” “日”字又有何深意下一篇:春秋战国时期局面混乱 春秋战国时期局面混乱 胜者是如何抓住机会有个好成绩的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