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神话故事>正文

此国是春秋霸主检验石 此国是春秋霸主检验石 哪国想当霸主 必先打败它

导语:这篇文章介绍了春秋时期霸权的试金石——楚国。任何一个国家想称霸,都要先被打败楚国。文章分别从齐桓公、晋文公、吴王和宋襄公四位霸主的视角,讲述了他们如何通过打败楚国来成为霸主的过程。

这个国家是春秋时期霸权的试金石。任何一个国家想称霸,都要先被打败。以下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收集整理。让我们快速看一下它们。

自从周王室东迁之后,实力日渐衰弱,已经无法控制天下,一些强大的诸侯国趁机而起,为争霸天下而相互征伐。 想要当霸主,就得打败许多国家,让天下诸侯信服,春秋历史三百多年,先后出现五位霸主。 让人奇怪的是,有个国家非常倒霉,只要哪个国家想要当霸主,就必须要过它这一关。 齐桓公如此,晋文公如此,宋襄公也是如此,这个倒霉的国家就是楚国。 齐桓公任管仲为相,推行改革,实行军政合一和兵民合一的制度,使得齐国逐渐强盛。 从公元前681年开始,齐桓公就开始会盟诸侯,先后有北杏会盟、与鲁会盟、鄄地会盟等「 ”九合诸侯”。 但最有说服力的却是召陵之盟,公元前656年,齐桓公率领齐、宋、陈、卫等八国军队击败楚的盟友蔡国,陈兵楚国边境。 《史记》有记载,「 ”齐桓公率诸侯伐蔡,蔡溃,遂伐楚。” 楚国见齐桓公势大,暂避锋芒,派使者向齐国讲和,承认齐桓公的霸主地位。 公元前636年,晋文公即位,在狐偃、先轸、赵衰的辅助下,晋国国力大增。 先是伐曹攻卫,再是救宋服郑,平定周室子带之乱,受到周天子赏赐,一时间声望大增,但是真正奠定晋文公霸主地位的是城濮大战。 公元前632年,楚国实力强大,也想北上称霸中原,与中原的晋国有利益冲突。 于是两国在城濮发生大战,战争结果以晋国的胜利告终。此战之后,晋文公召集齐、宋等国在践土会盟,成就霸主之尊。 《史记》有记载,「 ”与楚军交战,楚军战败,得臣收集残兵离去。” 齐桓公和晋文公只是在楚国边境上打打闹闹,而吴王却很直接,他把战火带到楚国境内。 公元前506年,吴王率领三万吴军进攻楚国,五战五捷,短短十几天便攻陷了郢都。 《史记》有记载,「 ”比至郢,五战,楚五败。” 如果不是秦国和越国在背后捣乱,楚被吴灭国也不是不可能。 把楚国摆平后,吴国争霸之路非常平坦,先是降服越国,随后北上搞定齐国和鲁国,让周围小国纷纷投效。自此,夫差成为春秋末期霸主。 如果斗不过楚国,自然就当不了霸主,宋襄公就是最好的例子。 齐桓公在世时,宋襄公跟随左右,是最得力的小弟,在国际上有不错的影响力。 齐桓公去世后,齐国发生内乱,五位公子争夺君主之位,宋襄公受齐桓公嘱托,扶持公子昭为君主,一时间声名鹊起。 当时有卫、邾、曹、滑等一众小国尊宋国为老大,可是在公元前638年,宋襄公在泓水与楚国大战败北,宋襄公成为「 ”伪霸主”。 《史记》有记载,「 ”襄公与楚成王战于泓,宋师大败,襄公伤股。” 为什么楚国会成为诸侯称霸的检验石?原因很简单,想要当霸主,就必先尊王攘夷。 其中的「 ”夷”,不只是对周王室有直接威胁的西戎和北夷,还有南方的楚国,它向来被中原视为蛮夷。 周王室和楚国的关系一直都不好,西周时期有过三次南伐楚国。春秋时期,诸侯只是为公为侯,唯有楚君称王,与周天子并肩,这显然是打对周王室的脸。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shenhua/284922.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上海1万多张车牌被24万人"抢光"了 上海1万多张车牌被24万人"抢光"了下一篇:满洲入主中原 满洲入主中原 那么少的兵 怎么布防才守住276年的国运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