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神话故事>正文

太平天国善终的有哪些 太平天国善终的有哪些 太平天国唯一善终将帅是哪位

导语:太平天国有哪些大团圆结局?太平天国唯一的将军是谁?以下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收集出版。让我们快速看一下它们。太平天国唯一会死的将军是谁魏军,原名魏志军,太平天国唯一的将领。魏志军,太平天国重要将领,生于广西桂平,早年随弟魏昌辉参加太平天国起义。太平天国建都后,魏志军曾跟随秦日纲、石达开进行西征。参加武昌、岳州、田家镇等战役,军事成绩显著。天京叛乱后,被封为右军统帅,迁居安徽、江西,后投靠清廷。北王魏

太平天国有哪些大团圆结局?太平天国唯一的将军是谁?以下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收集出版。让我们快速看一下它们。

太平天国唯一会死的将军是谁

魏军,原名魏志军,太平天国唯一的将领。

魏志军,太平天国重要将领,生于广西桂平,早年随弟魏昌辉参加太平天国起义。太平天国建都后,魏志军曾跟随秦日纲、石达开进行西征。参加武昌、岳州、田家镇等战役,军事成绩显著。天京叛乱后,被封为右军统帅,迁居安徽、江西,后投靠清廷。

北王魏昌辉在天京被杀后,其弟被杀,武昌城粮食告罄。12月,他打开城门,带领部队离开。1858年向清军投降,被封为将军,驻扎安徽池州。成为太平天国是难得的投降。

扩展数据

太平天国魏军是太平天国运动时期著名的将领。他最出名的一件事就是中途脱离原组织投靠清廷。太平天国魏军,广西桂林人,与洪秀全是同乡。他也是魏昌辉的弟弟,曾参加过金田起义。太平天国魏军是太平天国战斗史上第一位投降的中高级将领。他的投降给太平天国运动带来了巨大的打击。

太平天国魏军于1852年至1853年参加征服武汉的战争。在这场战争中,他和哥哥魏昌辉相互配合,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所以洪秀全前期很欣赏魏军。但1855年后,太平天国先后三次进入湖北,随后太平天国魏军开始造反。

1856年3月,清政府李鸿章对武昌实行长期艰苦政策。当时,魏军是武昌守城的主要将领。曾国藩采取闭门不出的策略,命令部下不要扰乱事端,而是切断了进鄂的粮道,使得武昌守军既无粮食也无物资装备。后来北方王魏昌辉在天京被杀,太平天国内斗彻底爆发。

太平天国的魏军接到消息后非常愤怒。因其弟被杀,武昌城弹尽粮绝,于1856年12月开城门,领兵离开。1858年,经李鸿章介绍向清军投降,被封为清政府成员。曾驻守安徽池州,成为太平天国罪人,清政府将领。晚年,魏军隐居安徽芜湖。

参考来源:百度百科-魏军

太平天国六大开国天王最后结局如何?有人最后过得好吗?

太平天国可以说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段难忘的历史。其中,人们关注的是太平天国的六位开国国王。他们最后的结局是什么?你有过大团圆的结局吗,但是很遗憾的告诉你,他们的六位开国国王几乎没有一个大团圆的结局。

首先,太平天国六王分别是:天王洪秀全,东王杨秀清,西王萧朝贵,南王冯云山,北王韦昌辉,翼王石达开,其中,可能大家印象最深的就是天王洪秀全了,其实说起天王洪秀全,他其实并不属于六王,因为他自身并不想与这个六王平起平坐,他是太平天国的皇帝,1851年,他开始称王,定都天京,崇号万岁,但是他的后期可以说是荒淫无道,十几年除了去探望一次东王之外,就直接一直在后宫,不理朝政,原形毕露之后,最终于1864年,天津被攻破前病故。 其次就是东王杨秀清了东王杨秀清是1851年称王永安六王之一,重好九千岁,但是,他最终死于1856年天津事变韦昌辉带兵夜袭东王府将其杀死。西王萧朝贵1851年称王,永安六王之一,崇号八千岁在天津被清军攻下之后,突围中战死。其次就是南王冯云山,1851年成王,永安六王之一,重号七千岁,在湘江渡口遭遇清军伏击最终被杀。北王韦昌辉1851年称王,永安六王之一重好六千岁岁,最终也死在了天京事变。翼王石达开1851年成王,永安六王之一崇号五千岁,在1863年兵败大渡河后被清军俘虏,最终死在清军手里。 所以我们发现,太平天国开国六王他们都没有一个善终,最终都是以惨淡的结局收尾。

哪些清朝官员向太平天国投降了

历史上清官很少向太平军投降,除了泸州知府胡,绝大多数清官都是不得已宁死不屈。

1854年1月14日,胡元炜打开城门,太平军长驱直入,夺取庐州城。安徽巡抚江忠源自尽,布政使刘裕珍、池州知府陈源兖、同知邹汉勋、胡子雝等人一同战死,胡元炜投降。 胡元炜后跟随太平军进攻安庆并长期留在安庆城中,清军攻克安庆后,胡元炜以叛国罪被斩首。

太平天国为什么灭亡?哪一年死的?他们在一起多久了?

太平天国灭亡于1864年,从1851年到1864年,历时14年。

失败原因:

1.太平军在永安建立时,并没有建立有效的立国纲领。反而好像成了大家光宗耀祖的时候,却不知道这是太平天国的开始,离成功还远着呢。现在高兴还为时过早!太平天国定都南京后,这些领袖,主要是洪秀全,更加放纵奢侈。整个太平天国只知道破坏,不知道建设。

第二,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太平天国内部的权力和利益之争非常严重。东王杨与北王魏昌辉,争权夺利,最终同归于尽。王浩·石达开一怒之下逃跑了,导致太平天国失去了一个一元钱的将军。而萧朝贵和冯云山早就去世了...从金田起义的这些指战员,他们死了走了,太平天国没有人可用。

第三,太平军没有守住武汉。武汉是中国的心脏。一旦你控制了武汉,你就可以控制南边的广东和湖南。往北,可以直接去中原,直接去京畿道;可以直接带江苏安徽向东走。也就是说,如果能拿到武汉,基本上就成功一半了!辛亥革命始于武汉,所以席卷全国。太平天国大多是一个不怎么读书的莽夫,很少有人有这样的战略眼光。失去武汉真可惜!

4.太平天国占领南京后,应该南下苏州杭州,再南下上海。上海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地方。它是中国与外国联系的重要港口,也是中国的商业中心。如果能拿到上海,基本上就有了国际话语权。但太平军没有去上海,而是北伐,使部队无法集中。太平天国后期占领苏杭,也想图谋上海,但错过了最好的机会。当时外国人不再等待,决定站在清政府一边。甚至外国人组织洋枪帮助清军进攻太平军。

5.太平天国的领导人本身就有很多局限性。事实上,他们对自己的文化知之甚少,对外国文化也没有深入的了解。毕竟太平天国很难成为气候。虽然他们可能有能力颠覆清政府,但他们不能从根本上动摇中国社会固有的道德信仰和习俗。可能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吧!

6.除了太平天国本身,还有一个重要原因。究其原因,是曾国藩的湘军和李鸿章的淮军崛起,都是非常有效的私人武装,远超清军的战斗力。

历史上,有一些人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结局却很好。他们是怎么保持头脑清醒的?

很多皇帝为了保住自己的国家,加强了中央集权,撤走了很多将领的兵权。又因为怕有本事的将军不服,所以为了杜绝后患,他会毫不犹豫的杀掉曾经费尽心思陪自己打下江山的将军。毕竟“百鸟尽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只要自己的国家能稳坐,就不在乎那些将军。像兵仙韩信一样,被吕后吊死。但是,有些将领却大有智慧,躲过了君王的杀戮。

1.秦国名将王建

王建与白起、李牧、廉颇一起,成为战国四大名将。我们都知道秦朝灭六国,统一全国。但是他们三个都被王建毁了!有其父必有其子,王坚之子王本灭两国!于是王家灭了五国。足以看出王建的功勋有多伟大。就连嬴政也怕这么厉害的人。但幸运的是,王建成功后提出回国,交出了全部军权。父子俩得以安度晚年。

2.清代名臣曾国藩

曾国藩是我们大家都熟悉的。他是清朝的大臣,建立了湘军,消灭了太平天国的残余势力。可以说,曾国藩也是为清朝立下汗马功劳的人。后来很多人多次劝曾国藩造反,因为当时曾国藩率领的湘军气候好,足以对抗清军。然而曾国藩并不贪,反而一个个拒绝了他。因为曾国藩对清朝忠心耿耿,所以自始至终都留了下来,最后病死了。

很多大臣之所以不做完自己开始的事,是因为贪权。皇帝怎么能允许你持有重兵,对他构成威胁?

太平天国的重要将领是谁??

天王洪秀全

东王杨秀清 西王肖朝贵 南王冯云山 北王韦昌辉 太平天国天王洪秀全 太平天国创建者及思想指导者。原名仁坤。广东花县人。道光年间屡应科举不中,遂吸取早期基督教义中的平等思想,创立拜上帝会,撰《原道救世歌》以布教,主张建立远古“天下为公”盛世。 道光三十年十二月初十他发动金田起义,建国号太平天国,自称天王。咸丰三年定都南京,称天京。颁《天朝田亩制度》,又分兵西征、北伐。八年,因掌握军政实权的东王杨秀清“威权逼己”,遂密诏北王韦昌辉率军返京诛杨。韦又扩大事态,滥杀无辜。洪秀全迫于众怨,只好杀韦,以翼王石达开主政。 次年,石达开受猜忌负气出走,太平天国濒危。洪秀全重用陈玉成、李秀成诸后起良将,自兼军师,又采取减赋和加强宗教宣传等措施,度过难关。同治二年冬,天京为清军围困,粮尽援绝。洪秀全拒绝李秀成突围之议,固守天京。三年四月病卒。所着诗文及诏旨、文告等多收入《太平天国》及《太平天国史料》等书中。 太平天国东王杨秀清 太平天国前期领导人之一。广平桂平人。道光二十四年入拜上帝会。二十七年冯云山被捕,洪秀全外出未归,他假托代天父传言,主持拜上帝会事务。后与洪秀全、冯云山结为兄弟,称天父第四子。金田起义后为左辅正军师,领中军主将。封东王,称九千岁,掌握军政,节制诸王。他是起义军前期的实际指挥者,曾指挥太平军成功地突围永安,攻克武昌、汉口、汉阳等重镇。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他又筹划、组织了太平军第一次西征和北伐诸战役,并以其名义与英国公使通信,宣布太平天国的外交政策。他战功显赫,位高权重。因居功骄横与天王洪秀全矛盾加剧。咸丰六年,在太平军连破清军江北、江南大营后,他逼洪秀全封他为万岁。洪秀全遂下密诏令领兵在外的韦昌辉、石达开等返天京除杨。韦昌辉率部抵天京后,突袭东王府,诛杀杨秀清全家。而后又有意扩大事态,诛戮杨秀清部属二万余人,逼走石达开,使太平天国元气大伤,史称天京事变。事后不久,洪秀全在诛杀韦昌辉以后,追念杨秀清前功,将其死日定为“东王升天节”以志怀念。 太平天国西王肖朝贵 肖朝贵,生于清嘉庆末年,壮族,武宣县河马乡下武兰村人。清道光二十五年加入由冯云山组织的紫荆山拜上帝会。后到壮、汉、瑶各族人民中去宣传拜上帝会的教义和好处,串连发动各族群众人会。 道光二十八年,紫荆山拜上帝会从秘密活动转入公开斗争,提出“同衣同食”、“把天堂搬到人问”口号,英勇地向封建统治挑战。地方官吏和土豪劣绅十分仇视和恐惧。土豪王作新勾结桂平县官府逮捕冯云山、逼走洪秀全后,扬言“杀绝拜上帝佬”。拜上帝会一时群龙无首,肖朝贵和杨秀清挺身而出,组织民众增强团结,安定人心。并发动烧炭工人捐集了几百串钱,疏通官府营救冯云山出狱。 金田起义前夕,肖朝贵回武宣家乡招集会众,并动员同族兄弟参加起义。他断然自毁庐舍,表示破斧沉舟,义无反顾的反清革命决心。在肖朝贵的带动下,群众踊跃参加团营。 1851年1月11日,爆发了金田起义,建立了太平天国,肖朝贵是起义的主要领导人之一。3月18日,他在武宣东乡代天兄传言,针对当时军事给养困难和太平军内部有动摇、开小差的情况,教育太平军广大将士恪守天条命令,和睦团结,互相帮助。扎营不得入村搜索财物,打仗不得临阵退缩,缴获银元不得私分,特别强调要同心同力打江山。在武宣东乡的会战中,太平军大败清军,取得了金田起义以来最大的胜利。肖朝贵在协助洪秀全动员、鼓舞和指挥太平军英勇杀敌中,起了重要的作用。3月23日,洪秀全在东乡登极称天王,封五军主将,肖朝贵为右弼正军师、前军主将,仅次于洪秀全、杨秀清而居第三位。从此,肖朝贵担负着率领太平军主力部队的重任,转战千里,功勋卓着。 1851年7月,太平军撤离武宣、象州,回师紫荆、金田。清军纠集3万兵力,分两路南北夹击太平军,太平军被包围在金田、莫村的狭小地区内,形势危急,少数人叛变。7月13日,肖朝贵在莫村配合杨秀清又一次代天兄传言,严厉斥责一些人“各为私,不公心,不忠心”。激励将士团结,忠于革命,鼓舞士气,反对叛逃。由于太平天国军民的努力,度过了难关,转危为安。 9月中旬,太平军突围到平南县的思旺圩。15日,清广西提督向荣绕道人平南的官村,扎营数十座,企图拦截太平军的去路。肖朝贵率领的前军和冯云山率领的后军密切配合,乘向荣立足未稳,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对其发起突然袭击。向荣措手不及,阵脚大乱,几乎全军覆没,将领毙命一二十人,大批粮草军械成了太平军的战利品。平南官村大捷,为太平军胜利进军扫清道路。9月25日,肖朝贵指挥罗大纲率领前锋,以声东击西的战术,一举攻下永安州。 太平军在永安半年中,进行休整和加强农民政权建设,肖朝贵驻扎州城西面二里的寇岭炮台上,指挥太平军的主力部队在西线战场上多次打败清军的军事“围剿”。同年12月17日,天王洪秀全为了表彰“同打江山”的功臣,加封肖朝贵为西王、八千岁。 1852年4月5日,太平军从永安突围北上,肖朝贵督率太平军几千人担负着反击清军追袭的重任。4月7日,清广州副都统乌兰泰率大军尾随追来。肖朝贵和南王冯云山奉命反击。4月8日,乌兰泰率清军来犯,太平军居高临下,发动凌厉攻势,歼灭清军四五千人。清将长瑞等四总兵毙命。乌兰泰堕崖受伤,仅以身免。清军在广西的主力基本被打垮。太平军乘胜北上,一路势如破竹。 1852年夏,太平军从桂北全州进入湖南期间,东王杨秀清、西王肖朝贵联名发布了《奉天讨胡檄布四方谕》、《奉天救世安民谕》、《救一切天生天养中国人民谕》等几篇重要檄文。猛烈抨击清朝的倒行逆施,列举了官僚地主盘剥民脂民膏的罪状。宣告了清朝“妖运告终”,“天下一家,共享太平”的新世界来临。动员广大人民大力支援革命,号召清官兵认清形势,弃暗投明,共同反清,“同享太平之乐”。这几篇檄文,旗帜鲜明,气势磅礴,对团结人民、孤立敌人、推动革命的胜利,起了重要的宣传鼓动作用。 肖朝贵统帅前军,出广西、入湖南,“所攻必克”,节节胜利,连克道州、桂阳、安仁、攸县,7月25日攻破醴陵,充实了军需给养。这时,肖朝贵向天王洪秀全献策:长沙清军兵单力薄,如果拨数千精兵,神速攻袭,垂手可得。洪秀全采纳了肖朝贵的建议,即命肖朝贵率军督战。 1852年7月27日,肖朝贵率军直奔长沙,在石马铺一战告捷,大败清军。然后亲率曾水源、林凤祥、李开芳等几位猛将,领兵在离长沙十里处扎营,准备攻城。长沙守将罗绕典事先得报,不与肖朝贵交锋,只紧闭城门不出,命令城里8000清兵按兵不动。 肖朝贵在胜利面前,骄兵疾进,又远离了太平军的后续部队,孤军深入。结果,由于兵力单薄,不能合围长沙,只好占据城南外的妙高峰、鳌山庙,抢修工事,以作侧面攻城。这时,长沙清兵增至10万之众,清将江忠源率援军赶到,占据城南高地天心阁和蔡公坟两地,夹击太平军。7月28日,肖朝贵在后军不继的不利形势下,拔队攻城。当天上午,双方激战几小时,肖朝贵指挥太平军连破清方营盘多座,乘胜推进七八里,杀死杀伤清方将官数十人、清兵2000多人,缴获火药4000余担,以及大小火炮和军粮无数。但是,太平军付出了重大的代价,局部的胜利无法扭转整个战局,长沙仍无法攻下。7月29日,肖朝贵亲带卫队临阵指挥。他“勇猛刚强,冲锋第一”,挥刀往来,呼号激烈。正当与敌混战中,他不幸被清军发炮击中,洞穿胸部,血流如注,但他视死如归,在临难时还对太平军将士说:“攻取长沙,有进无退。我今天马革裹尸,上登天堂,也是如愿的。”最后,他壮烈牺牲,时年仅30余岁。 太平天国南王冯云山 冯云山太平天国领导人之一。广东花县人。又名乙龙。自幼习诵经史,博览诸书,但屡试不第,执教村塾。1843年7月,与洪秀全创建拜上帝会。次年与洪秀全到广西贵县发展会众。同年9月只身入桂平紫荆山区,充当雇工,塾师,在烧炭工人和贫苦农民中宣传拜上帝教,发展会众,吸收杨秀清、萧朝贵等山区农民。烧炭工人3000余人参加,为太平天国运动奠定了组织基础。1847年秋,洪秀全来紫荆山区后,协助洪设立拜上帝会总机关,参与制订“十款天条”和各种仪式。1848年1月,因遭劣绅控告,在桂平被捕入狱,在狱中坚贞不屈。同年10月经营救出狱后,积极协助洪秀全筹划武装起义。1851年金田起义时,任前导副军师,领后军主将。12月,在永安封为南王、七千岁。太平天国军制、官制、礼制、历法等均出自其手。1852年6月,进攻全州时中炮受伤,至蓑衣渡牺牲。 太平天国北王韦昌辉 太平天国前期领导人之一。又名韦正。广西桂平人。道光二十八年入拜上帝会。不久成为中坚,与洪秀全、冯云山结为兄弟,称天父第五子。金田起义后任后护又副军师,领右军主将,封北王,称六千岁,地位仅次天王洪秀金、东王杨秀清对杨秀清素怀不满,但表面装作顺从。咸丰六年督师江西时,洪、杨矛盾爆发,他接到天王密诏后率兵3000星夜回天京诛杀杨秀清及其家眷。有意扩大事态,株连杀戮杨部属二万余人,史称天京事变。后欲加害石达开。石达开逃离天京,起兵安徽,要求洪秀全杀韦昌辉“以谢天下”。十月初五,洪秀全下诏讨韦,处死韦昌辉,削其封号,贬为“死孽”。 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 太平天国军事统帅之一。广西贵县人。早年加入拜上帝会,与洪秀全、冯云山等共谋举义。金田起义后,被封为左军主将,旋封翼王。在太平军由广西向金陵进军途中,任开路先锋,屡建战功。咸丰三年春,太平天国建都金陵,称天京,石达开留京协助洪秀全、杨秀清处理军政要务。四年,西征军在湖南湘潭为曾国藩的湘军所败,节节后撤,武汉失守,九江危急。他奉命率援军赴湖口,指挥九江、梅家洲守军顽强抗敌,将湘军水师的小船困锁于鄱阳湖内,重创其笨重大船于长江水域,由此西征军扭转战局。六年春,奉命回援天京,协同燕王秦日纲等部,摧毁清军江南大营,共解天京之围。六年秋,天京爆发内讧,石达开奉诏回京辅政,合朝拥戴。七年夏,因受洪秀全疑忌,率10余万众,脱离皖、赣根据地,转战浙、闽,后折入湖南,进图四川,与湘军作战失利,被迫撤入广西。十一年秋,他重振队伍,在川南、黔北转战年余,屡战受挫。同治二年夏,进至越厅紫打地,为大渡河所阻,又遭清军及士兵围困,进退无路,陷于绝境。他冀图“舍命以全三军”,投入清营,后不仅部属惨遭屠杀,自己也在成都遇害。 太平天国英王陈玉成 太平天国青年将领、后期军事统帅。广西藤县人。少孤,14岁随叔父参加金田起义。清咸丰三年,随军西征。次年攻武昌,因功升殿右三十检点,转战湖北、安徽等地。六年春,镇江被困,随燕王秦日纲往援,与守将约定内外夹攻,遂大败清军,解镇江围,并与各友军共破江北、江南大营。石达开出走后,受封为成天豫、又正掌率、前军主将,和李秀成等同主军政。八年夏,与李秀成先破浦口江北大营,继而全歼湘军精锐李续宾部。九年,晋封英王。十年,会同各军再破江南大营,东征苏、常。时湘军四路东下,安庆被围,他注重上游,力主先救安庆。秋,太平军计分两路,合取湖北,迫敌回救。他率大军趋北路,于次年二月进抵湖北黄州,因受英国侵略者的阻挠和南路李秀成误期,未能合取武昌,遂回师径援安庆,多次苦战失利。八月,安庆陷落,陈玉成退守庐州,受严责革职。同治元年春,派部将陈得才等率师去陕西等地招兵,庐州守军兵单并围急。四月,率部突围,走寿州,为叛徒苗沛霖诱捕,解送清营。五月初八,在河南延津县就义,年仅26岁。 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 太平天国将领、后期军事统帅。广西藤县人。咸丰元年参加太平军。三年二月克金陵,称天京,以功保升军帅、监军。次年,调守庐州。六年春,随燕王秦日纲回救镇江,与清军大战于高资、汤头,解镇江之围,旋大破清军江北、江南大营。晋升地官正丞相,七年,封合天侯。时当天京事变后,授命为副掌率,与陈玉成同掌兵符,提调军务。八年夏,与陈玉成等共商解京围之策。九月大破清军江北大营。十月,在三河之战中配合陈玉成部全歼湘军精锐李续宾部。九年,封忠王。曾与干王洪仁共订“围魏救赵”之策,并于十年初亲率大军奔袭杭州,诱敌分兵,然后间道驰还,五路合击,再破江南大营;又乘胜东取苏、常,建立苏福省,为太平天国后期战争开辟了新的重要基地。但李秀成此后对天京上游战事重视不足,在二次西征中进兵迟缓,合攻湖北误期,进抵湖北南部后即撤军东下,虽得一浙江而安庆陷落,天京西面失去屏障。同治元年进军上海,未克。集结各路大军回救天京,久战无功而退;又北进江北,半途而返,损折精锐大半,军势大挫。二年,受任真忠军师,主持天京战守。湘军围城日急,他力主“让城别走”,洪秀全固执不从,遂致坐困。三年六月十六,天京城破,他保护幼主突出重围后被俘。写有长篇供词,记述太平天国后期军事甚详,但流露出偷生乞怜情绪,不久被杀害。 翼王石达开 英王陈玉成 忠王李秀成

这是血腥和可怕的。清朝在太平天国是如何对待战俘的,为什么这么残忍?

前清以杀天下。所以翻清朝历史是血泪史,清朝十大酷刑随处可见。所以,如果你成为清朝的战俘,清朝对付这些战俘的手段是极其残忍的,更不用说清朝十大酷刑了。

清朝经常有很多农民起义军,但这些农民起义军一旦失败,被清官抓住,就面临着一年内被处死的酷刑,就像太平天国的战俘,大部分也是一年内被折磨。太平天国青年领袖李秀成,捻军领袖张罗航,一年之内全部受罚。

清朝这一年从来都不是让人善终的手段。刽子手往往刀功很好。他们会用最大数量的刀给人切肉。他们可以控制每一刀的粗细,以免造成失血过多,过早死亡,让人们充分体会到切肉的痛苦。

清朝刽子手处死太平天国领袖曾士和时,第一刀就受不了。石达开接受刑法的时候,被砍了一千多刀,一直保持沉默。石达开凛然的仁义,震惊了当时的刽子手。除了这种方法,对于普通人来说,清朝采用了一种可怕的手法,直接活埋或者挖出人心。

太平天国将帅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NBA历史身价最高的10位球员都有谁 NBA历史身价最高的10位球员都有谁下一篇:此人是陶渊明曾祖父 此人是陶渊明曾祖父 虚伪堪称东晋岳不群 搬砖都能搬出优越感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