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神话故事>正文

均田制的内容 均田制在哪个朝代创立 主要内容是什么

导语: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在439年颁布实施“均田制”,以封建国家的名义分配和调整土地。土地均等化制度的主要内容是每人暴露于40亩暴露田、赠送二十亩桑园、奴婢接收土地等。均田制在当时仍然具有积极的意义,让农民能够定居下来生产,北方耕地增加,受到严重破坏的农业生产和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快速发展。

均田制最早出现于北魏。公元439年,北魏统一北方,结束了十六国的混乱。为了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增加政府收入,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在北方首次颁布实施“均田制”,以封建国家的名义分配和调整土地。

土地均等化制度的主要内容是:

一、十五岁以上男性暴露于40亩暴露田,女性暴露于20亩。开阔地基本都是无主荒地,给两三次休耕轮作。裸露的田地不准买卖,到了不能耕种或死亡的年纪,必须归还政府。

二、每人赠送二十亩桑园,作为遗产,可以传给后代,不再归还政府。桑园必须种植桑树、榆树和枣树。桑田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买卖的。桑树不适合种植的地方,男人给十亩麻田,女人给五亩。

第三,奴婢接收土地的方式与普通农民相同。一头耕牛收30亩地,限四头。

4.在土地不足的地区,居民可以搬到空无人居住的地方,但他们可能无法逃脱奴役。如果人民因犯罪而迁移或没有家庭,他们的土地将由国家收回,用作统一的土地供给予和接受。

在实行土地均等化制度的过程中,由于地方基层政权被地主阶级所控制,一些农民没有得到法律法规规定的足够的土地。地主阶级可以根据奴婢和耕牛接收土地的规定合法占有大量土地。桑田可以买卖,打开了土地兼并的大门。因此,土地均分制度没有触及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权和地主阶级的基本利益。

尽管如此,土地均等化制度在当时仍然具有积极的意义。它以法律的形式保证农民有一定的土地,让农民能够定居下来生产。实行土地均等化制度后,北方耕地增加,受到严重破坏的农业生产和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快速发展。

北魏的均田制是一项重要措施。后来的北齐、北周、隋唐都遵循这一制度,只是在具体内容上有所变化。均田制作为封建土地所有制的一种形式,延续了近300年,最终结束到中唐。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shenhua/300056.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最短命的王朝 秦朝为什么会成为最短命的封建统一王朝下一篇:唐朝的建立 唐朝——最早建立史馆修史的制度的朝代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