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神话故事>正文

斯利姆 威廉·约瑟夫·斯利姆是谁 二战英国将军斯利姆简介

导语:威廉·约瑟夫·斯利姆于1891年8月6日出生在布里斯托尔。一战前夕,斯利姆决心参与军事。1945年6月,斯利姆晋升为东南亚战区盟军地面部队司令。1946年,斯利姆回到英国,担任帝国国防学院院长。1947年,他离开军队,担任英国铁路委员会副主席。1948年,斯利姆被召回现役,成为帝国参谋长。1953年,斯利姆被任命为子爵,并根据女王

威廉·约瑟夫·斯利姆于1891年8月6日出生在布里斯托尔。一战前夕,斯利姆决心参与军事。1945年6月,斯利姆晋升为东南亚战区盟军地面部队司令。1946年,斯利姆回到英国,担任帝国国防学院院长。1947年,他离开军队,担任英国铁路委员会副主席。1948年,斯利姆被召回现役,成为帝国参谋长。1953年,斯利姆被任命为子爵,并根据女王的命令被任命为澳大利亚总督,直到1960年。1956年,斯利姆出版了他的回忆录《转向失败》。斯利姆于1970年12月14日在伦敦去世。

英国《焦点》杂志1998年2月号对“世界十大军事指挥官”进行了评论。斯利姆高居榜首,在十大指挥官中排名第一。这种修身在国内并不出名。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夕,斯利姆决心参与军事。由于自己的努力,斯利姆被允许参加伯明翰大学的军官训练小组。1914年8月,斯利姆在那里获得一等兵军衔,不久后,他被派往皇家华威步兵团。从此,斯利姆开始了他的职业生涯,并在英国军队中担任最高职务。

1915年7月,斯利姆所在的皇家华威步兵团第9营被派往加利保德参战。1916年初,斯利姆带着他的部队搬到了美索不达米亚。在那里受了伤,他因战功卓著而被授予十字勋章。在此期间,斯利姆被调到第六廓尔喀步兵团,但仍在皇家华威步兵团服役,直到战争结束。

1925年,斯利姆被选入奎达职员学院学习。毕业后,斯利姆在印度步兵部队担任初级参谋。1934年,当斯利姆被调到坎伯利参谋学院时,他在整个英国军队中享有很高的声誉。后来斯利姆入选帝国国防学院,得到了高级指挥训练的机会。1938年,斯利姆回到印度,指挥第七廓尔喀步兵团的一个营。不久,斯利姆被提升为印度高级军事学院院长。1939年战争爆发,斯利姆被任命为北方省印度步兵旅旅长。一年后,斯利姆作为印度陆军第5师的一部分,率领第10印度旅,被派往苏丹和厄立特里亚与意大利军队作战。

1940年11月,驻扎在加拉巴特以北100英里的斯利姆旅奉命收复加拉巴特和附近的迈泰迈。斯利姆指挥部队突袭加拉巴特,但由于意大利空部队空进攻造成伤亡,部队陷入混乱。斯利姆急于提出新的作战计划,但他的参谋人员强烈反对,理由是据报道,敌人的增援部队已经上路,印度军队抵抗敌人在喀土穆推进的主要任务将受到严重破坏。斯利姆不情愿地接受了他们的建议,承认了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第一次战斗以失败告终的事实。

1941年6月,斯利姆晋升为少将,负责指挥印度第10师。6月至7月,斯利姆指挥部队沿幼发拉底河右岸从伊拉克强行挺进叙利亚,在设防城镇代尔祖尔成功攻占幼发拉底河重要桥梁。

1942年1月,日本人入侵缅甸。三月,仰光沦陷。亚历山大将军从英国飞来指挥驻缅甸的盟军,斯利姆被调任为缅甸军的所谓指挥官。斯利姆面临着极其不利的局面。他以前熟悉沙漠地形和开阔地带,现在面临丛林和河流;他指挥的部队对他来说很陌生;由于接连败退,士气严重动摇,缺少地图和运输工具,没有人员和物资补充,也没有援军;我对日本的行动一无所知。在困难的情况下,斯利姆以自己的性格和深入军队的行为迅速唤起了下属的信心。4月19日,斯利姆接到缅甸军队撤退到印度东北部的指令。一个月后,斯利姆指挥缅甸军队克服难以想象的困难,成功抵达印度。在整个运营过程中,斯利姆自始至终都表现出坚定的信心和高度的韧性。缅甸的撤退被认为是斯利姆作为指挥官最大的考验。

回到印度后不久,斯利姆奉命指挥新成立的第15军,总部设在加尔各答。在印度东部与日军作战的第15军和第4军组成了东部集团军。斯利姆的职责是保卫孟加拉国免受来自海上的袭击,并协助行政当局维护居民的秩序。斯利姆以一系列备忘录的形式阐述了对日军的战术,这些构成了丛林作战的基础。

1942年7月,东方集团军司令部指挥部队进攻位于孟加拉湾东海岸、加尔各答以南的若开邦半岛,企图夺取半岛上的日本机场,消除其空对孟加拉和加尔各答的威胁。进攻开始很顺利,但是到了1943年3月不仅停止了,还开始撤退。斯利姆濒临死亡,成功地完成了任务。1943年10月,东南亚盟军最高司令蒙巴顿上任,将地面部队组建成第11集团军群。斯利姆被提升为东部集团军司令。不久,东方集团军改名为第十四集团军。

1944年2月日军进攻开始,斯利姆带领部队坚守。战斗持续了三个星期,最后以日军彻底失败而告终。若开邦战役后,斯利姆计划重新占领缅甸,为此他不得不歼灭日军的有效兵力。这个机会很快就来了。3月,日军攻占英帕尔和科西马。战争初期危机重重,但由于斯利姆迅速恢复的能力和不失败的决心,以及蒙巴顿强大的后方支持,危机得以克服。斯利姆坚持打倒日军的政策,用英帕尔的紧固防御力量杀死了日军。一有反攻机会,他就号召疲惫不堪的官兵大举反攻,把日军打退到秦敦河对岸。在这场战斗中,参加战争的10万日军中有5.3万人阵亡或被打散;参加战争的三个日本师中有两个失去了战斗力。这是日军历史上最大的一次陆上失败,粉碎了日军无敌的神话。

从英帕尔战役胜利到占领仰光,斯利姆充分展示了他作为指挥官的最高指挥水平。在欧战胜利之前,东南亚战区的人员和物资补给从未被优先考虑。斯利姆不得不在最不利的地形和气候下,用最少的资源打一场机动战。他以即兴指挥能力、别出心裁、充分利用奇袭、最大化皇家空军能力等手段弥补了资源的不足。

虽然进攻缅甸的政治目的是占领曼德勒和仰光,但斯利姆正确地确定了他的主要目的是全面战胜敌人。一旦实现这一目标,整个缅甸都将在他的控制之下。所以在英帕尔战役后取得主动权时,他不断对日军施加压力,一次又一次地给予他们毁灭性的打击,从来不给他们喘息的机会。斯利姆灵活指挥的一个典型例子就是他开始向缅甸推进后突然改变计划,这是二战中比较著名的战略行动之一。所有的原始资料都表明日军准备在伊洛瓦底江以北和曼德勒与盟军作战。后来发现这个信息不准确,日军显然想把伊洛瓦底江作为自己的主要防线。斯利姆毫不犹豫地将他的两支军队中的一支转移到不同的目标。他的部队悄悄穿过丛林和伊洛瓦底江,同时还给日本人以曼德勒是主要目标的假象。然后,他们在首都以南70英里的明蒂拉作战。明铁拉战役对日军来说是一场灾难。斯利姆夺取了有利的战斗机,率领他的部队,包括重型坦克和大型运输车队,穿越了1000英里的未开化土地,分散在不同时间的伊洛瓦底江对岸,使日军迷惑不解,无法确定他的主要攻击目标,从而给了日军毁灭性的打击。1945年5月5日,斯利姆联合部队登陆仰光海域,完成了占领缅甸的战略目标。

斯利姆在缅甸的胜利来自于他基于不可思议的洞察力而精心制定的战术和逻辑推理计划。他擅长在交通不便的丛林作战中快速利用空中型支援的潜力和价值,可以使日军常用的攻城、渗透战术失效。在组织上,他摒弃了不合适的标准阵型,采用了最适合丛林地形的运骡和机动运输相结合的方式。然而,一旦需要速度,地形允许,他立即在机械化和机动化的基础上建立了他的一些编队,就像他在明蒂拉的攻击和对仰光的突袭一样。

1945年6月,斯利姆晋升为东南亚战区盟军地面部队司令。1946年,斯利姆回到英国,担任帝国国防学院院长。1947年,他离开军队,担任英国铁路委员会副主席。1948年,斯利姆被召回现役,成为帝国参谋长。1953年,斯利姆被任命为子爵,并根据女王的命令被任命为澳大利亚总督,直到1960年。1956年,斯利姆出版了他的回忆录《转向失败》。斯利姆于1970年12月14日在伦敦去世。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曾中生 曾中生做了哪些杰出贡献 曾中生的生平简介下一篇:耗子图片 人人喊打的耗子图片 耗子是什么动物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