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中华杂谈>正文

曾中生 曾中生做了哪些杰出贡献 曾中生的生平简介

导语:本文介绍了军事家曾中生的生平事迹,他是共和国36位军事家中军旅生涯起步较早的一位,也是军事理论最丰富的一位。他撰写了多篇军事著作,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的军事思想。在他的领导下,红军在鄂豫皖根据地成功抵御了多次“围剿”。然而,由于张的军事失误,红军最终被迫转移到陕西。他最终因反对张的军阀割据而被张秘密杀害。

曾中生,原名曾中生,湖南资兴军事家。1926年6月参加北伐,任国民革命军第八军前敌司令部组织科科长。1917年秋考入郴州市第七联合中学,1920年入伍,1921年毕业于该校,在乐城中学任语文老师。1923年,他毅然离开军阀军队,开始接触革命理论。1925年考入黄埔军校第四期,同年年底加入中国共产党。大革命失败后,他去苏联中山大学学习,参加在莫斯科召开的中共六大。曾任军委参谋长、中央军委委员、中共南京市委书记、鄂豫皖特委书记、军委主席、红四军政委、西北军委参谋长。1935年8月,因反对张的军阀割据,被张秘密杀害。他才35岁。

1945年,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在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为曾中生平反。他是共和国36位军事家中军旅生涯起步较早的一位,也是军事理论最丰富的一位。他撰写了《与川军作战要点》、《游击战争要点》、《与“剿红军”作战要点》等军事著作,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的军事思想。

1930年4月,他被派往中国共产党南京市委员会担任特约记者。同年11月,他以中共中央特派记者的身份前往湖北、河南和安徽

努力工作,带领根据地军民,以“集中兵力,避实就虚,乘敌不备,俘虏国民党第三十四师师长岳”的战略方针,粉碎国民党军队对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第一次“围剿”。民国20年3月,主持鄂豫皖临时专委会扩大会议,正式成立鄂豫皖专委会和军委,并担任专委会书记、军委主席。随后,中国工农红军军事政治学校第四分校成立,也担任校长。4月,国民党军对鄂豫皖根据地发动第二次“围剿”,兵力增至11个师。由于以曾中生为首的特别委员会和军委的正确领导,不仅粉碎了敌人的“围剿”,而且红军队伍发展到两万多人,根据地人口达到一百八十万。

1932年1月,在第三次反“围剿”中,他指挥独立师奋起作战,歼灭敌人1000余人。之后又率领独立师在永嘉河数次击溃我敌。战斗中,他手臂中弹,被送往总部医院治疗。在伤势痊愈之前,他回到了部队。由于张、在军事指挥上的失误,红军被迫放弃鄂豫皖根据地,由鄂转到陕西。一路上,红军伤亡惨重。12月9日,部队到达陕西西南部城固县小河口时,集中红军指战员的意见,批评了张·的错误。第二天,张被迫召开师以上干部会议,成立了宿敌委员会。随后,曾中生被任命为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参谋长。然后,红军出兵川北,开辟川陕根据地。

1933年6月下旬,在川陕省第二次党代会上,他代表省委作了关于当前政治形势和中共川陕省委任务的报告,强调加强党、红军和地方政府的武装建设。然后,红四军扩大为四军。为了培养干部,在这段时间里,曾中生先后写出了《与川军作战要点》、《游击战争要点》等军事著作。

从1933年到1935年,曾中生完成了著名的军事著作《打红军的关键》。在这本近三万字的书中,他详细分析了国民党军队的十种“围剿”战术,总结了人民战争、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持久战、速决战、运动战等与中国革命战争有关的战略战术。10月初,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把这本书印成小册子,发给了军队。后来,这本小册子与《打川军要点》、《打游击要点》一起被转到延安,为毛泽东系统地总结中国革命战争和战略问题提供了丰富的依据,成为毛泽东军事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zatan/314690.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兜的仙人模式 六种仙人模式 六道仙人模式最强 药师兜垫底下一篇:斯利姆 威廉·约瑟夫·斯利姆是谁 二战英国将军斯利姆简介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