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神话故事>正文

秘不发丧 皇帝驾崩秘不发丧最长可以隐瞒多久

导语:根据史料记载,秦始皇和明成祖死后秘不发丧,至少隐瞒了一个月。一、秦始皇死后秘不发丧秦始皇实在最后一次出巡途中病死的,病重时他有过安排。乃令中军府令行符玺事赵高为书赐扶苏曰:“与丧,会咸阳而葬。”但是死后李斯赵高并没有这么做。“七月丙寅,始皇崩於沙丘平台。丞相斯为上崩在外,恐诸公子及天下有变,乃秘之不发丧。”“行从直道至咸阳,发丧。

根据史料记载,秦始皇和明成祖死后秘不发丧,至少隐瞒了一个月。

一、秦始皇死后秘不发丧

秦始皇实在最后一次出巡途中病死的,病重时他有过安排。

乃令中军府令行符玺事赵高为书赐扶苏曰:“与丧,会咸阳而葬。”

但是死后李斯赵高并没有这么做。

“七月丙寅,始皇崩於沙丘平台。丞相斯为上崩在外,恐诸公子及天下有变,乃秘之不发丧。”

“行从直道至咸阳,发丧。太子胡亥袭位,为二世皇帝。九月,葬始皇郦山。”

李斯赵高护送皇帝是取道包头的,“从井陉抵九原”,最终从直道到达咸阳。走直道虽然快,但绕一个圈子从井陉抵九原,主要是等扶苏身死的消息。

总之回京的速度并不是最快的,甚至有意拖延,保守估计也有一个多月的时间吧,到九月安葬时已经死去两个月左右了。

而且是因为夏季,始皇帝的尸体已经发臭了,“从官令车载一石鲍鱼,以乱其臭。”

二、明成祖秘不发丧

明成祖朱棣是死在出征蒙古的途中。

“秋七月……庚寅,至榆木川,大渐。遗诏传位皇太子,丧礼一如高皇帝遗制。辛卯,崩,年六十有五。”

明成祖死于七月辛卯,七月十八日。

明成祖死后,考虑到大军在位,大臣决定秘不发丧。“太监马云密与大学士杨荣、金幼孜谋,以六军在外,秘不发丧,熔锡为椑以敛,载以龙举,所至朝夕上膳如常仪。”

“八月甲辰,杨荣等至京师,皇太子即日遣太孙奉迎于开平。己酉,次雕鹗谷,皇太孙至军中发丧。壬子,及郊,皇太子迎入仁智殿,加殓纳梓宫。”

八月甲辰即八月十五日,朱高炽继位,第二次派儿子去发丧,从秘不发丧到发丧,近一个月时间。

除此外,还有刘邦死后秘不发丧,不过很短,只有四日,“四日不发丧”,此外还有成吉思汗,“秋七月已丑,崩于灵州”,“诸皇子奉梓宫还漠北,至萨里川哈老徒之行宫,乃发丧”,这中间走了多久也不知道。

一般来讲,皇帝的死是受众人瞩目的,在宫内宫外的密切关注下,他们的死亡很难被瞒住,毕竟,一个帝王若是有三五天不出现在人前,就会引发人心动荡。

但有时候出于各种政治需要,譬如稳定朝局等,皇帝的死也会被短暂隐瞒。这种情况一般出现在皇帝外出期间,皇帝外出,人员装备不会像在京城宫内那样齐全,群臣陛见也不会那么正式,比较容易隐瞒。

目前可知的皇帝死后秘不发丧时间最长的就是秦始皇了。

他死在出巡的路上,随行的胡亥、赵高、李斯等人将这个讯息隐瞒,用咸鱼盖住始皇尸体,赵高还命人如常给秦始皇乘坐的车子送食物,送公文,以麻痹其他的大臣,等到扶苏自杀,胡亥的位置也坐稳了,才在咸阳发丧。这个过程有两个月。

后面也有一些被秘不发丧的皇帝,譬如刘邦、成吉思汗、朱棣。

刘邦死在讨伐英布叛乱的战争中,他死后,吕后与审食其怕镇不住勋臣,准备先不发丧,先诛杀功臣后再说。后因骊商劝说,才在间隔十几天后发丧。

而成吉思汗死后未及时发丧,是因为他立有遗嘱,要等西夏献城投降后才行。蒙古军队听从他的遗嘱,待杀了西夏皇帝后才发丧。

朱棣也是死于北征途中。当时随驾的杨荣与金幼孜商量:如今距离京师远,汉王又对大位有意,此时发丧会涣散军心,也会给太子朱高炽带来麻烦,所以,他们把朱棣的遗体放到圆桶里密封起来,将工匠灭口,并照例给朱棣送食递军情。

从以上皇帝秘不发丧的情形来看,最长也就坚持了两个月。这还是在皇帝在外面的情况。如果在宫中,皇帝们又不像那几个明朝皇帝那么宅的话,他们的死讯是很难隐瞒很长时间的,因为皇帝身边的人太多了。谁也不会没事担当隐瞒的责任。

皇帝驾崩秘不发丧最长可以隐瞒多久?一般皇帝秘不发丧都牵涉到政治皇帝驾崩之前,乃是天下之主,天下臣民莫不敬仰。但是,一旦皇帝驾崩。皇子和臣子们,会在这个权力真空期,为了争权夺利,杀得你死我活。而对于皇帝本人的遗体,只能秘不发丧,任由其腐烂。生前虽然享受万人敬仰,死后却不能马上入土为安。

而历史上有几位着名的皇帝死后也秘不发丧,下面我就来盘点一下,

1:秘不发丧时间最长的秦始皇,遗体与臭海鲜放在一起两个月

秦始皇死于第五次东游,驾崩于沙丘行宫。赵高说服胡亥,威胁李斯,三人密谋假借秦

始皇名义,拥立胡亥为秦二世。并下假的诏书,命令扶苏和蒙恬自杀。公子扶苏自杀以后,这才命令车队日夜启程。赵高命人像往常一样,照样给秦始皇送食物和公文奏折,以蒙蔽百官和其他公子。以防有公子得到消息以后,发动政变。所以,秘不发丧。当时正值暑天,为了掩盖尸臭,赵高命人弄些鲍鱼装在车上。等到秦始皇埋入骊山时,已经是两个月以后的事了。相比,皇帝已经烂没了。奈何一代始皇帝,死后两个月竟然一 直和臭海鲜放一起腐烂。

2:刘邦遗体停放在宫中半个月

公元前195年,刘邦因讨伐英布叛乱,受伤重病而亡。刘邦死后,吕后认为,那些功臣宿将都是和刘邦平民兵,怕那些老将军们不愿意辅佐幼主,谋反叛乱。所以,两人秘不发丧,计划尽快处死那些将军们。四天后,将军骊商知道此事,劝说两人,如果你们真的秘不发丧并谋杀功臣将军,那么天下肯定会大乱的。陈平,灌婴,樊哙,周勃等人,听说此事以后必定起兵谋反,内臣也会与他们相互呼应。吕后和审食其听从了建议,没有继续原先计划,及时为刘邦发丧。刘邦是四月驾崩于长乐宫,天气还很凉,而且到"丙寅”日,间隔十几天,就葬于长陵。刘邦的尸体应该不会腐烂。

3:成吉思汗主动要求秘不发丧

元太祖成吉思汗于1227年8月25日,死于六盘山附近的清水县。当时,成吉思汗正领.

灭夏。1227年6月,西夏末主走投无路,请求宽限一个月献城投降。7月,成吉思汗病

种,临死前立遗嘱:秘不发丧,等西夏献城投降,将西夏主和中兴府所有兵民统统杀掉。西

夏由于一直在投降这件事上反复无常,成吉思汗这种屠城的做法也是可以理解。蒙古军队遵从成吉思汗遗嘱,杀了夏主,并-举荡平中兴府。成吉思汗死后秘不发丧,比较例外,这是出于他本人意愿。为了稳定西夏局势,一定要等夏末主投降才发丧。

4:朱棣死后秘不发丧,但是待遇比秦始皇好很多

永乐十二年,朱棣死于北征蒙古回师途中的榆木川。当时,杨荣和金幼孜

商议,考虑到现在距离京师尚远,为防止军心涣散,应该秘不发丧。最主要的是,杨荣是支持太子朱高炽的。而皇子朱高熙等一直对皇 位很是垂涎,如果让朱高熙知道朱棣已死,太子没有继位,必然发兵谋反。所以,杨荣命令秘不发丧。

为了处理朱棣遗体,杨荣命人将军中收集的所有锡器,溶化后打造成一只圆桶,将遗体

放到里面密封起来。为了保密,杨荣还将工匠杀死灭口,并命令随行官员每天三餐照常给朱棣进膳。同时,重申军纪军令,竟然没有人察觉朱棣已经驾崩。杨荣安排好一切,徊京师,向太子朱高炽禀告此事。使得朱高炽顺利即位,杨荣也因此晋升太子少傅,殿内大学士兼工部尚书。朱棣死后秘不发丧,遗体处理方式比秦始皇要好很多。这也是臣子用心,要感谢杨荣的机智和忠心。没有辜负朱棣的信任,辅佐太子即位。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营口坠龙事件 1934年的“营口坠龙事件”,那只巨大的生物究竟是什么?下一篇:五四运动的意义不包括 五四运动背景经过 五四运动的意义和精神是什么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