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神话故事>正文

月饼的传说 月饼传说五花八门:董卓敬献母亲七仙女的供果

导语:自从中秋节从北宋成为全国性的娱乐节日以来,中秋节的主角月饼就被纳入了各种版本的传说中。其中最具娱乐性的是流传于豫州的月饼故事,因为《三国演义》中乖张嗜杀的东汉著名军阀董卓,其实就是七仙女和董永的儿子。河南商报首席记者马洪利

自从中秋节从北宋成为全国性的娱乐节日以来,中秋节的主角月饼就被纳入了各种版本的传说中。其中最具娱乐性的是流传于豫州的月饼故事,因为《三国演义》中乖张嗜杀的东汉著名军阀董卓,其实就是七仙女和董永的儿子。

河南商报首席记者马洪利

月饼

感情的味道大于舌头的味道

中国所有的节日都离不开吃,中秋节也是如此。

自从中秋节成为北宋官方认可的节日以来,月饼就成了中秋节最大的赢家。中秋节可以不用仪式,但不吃月饼是必要的。如果不吃月饼,好像就不是中秋节了。

月饼好吃吗?好像不是。毕竟是时令食品。很难说它有多好吃,但没有它,似乎就没有味道了。年轻的时候,对过节吃月饼的习俗非常不屑。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月饼的味道逐渐变成了回忆和怀念,慢慢的在我的身体里滋生和沉浸,从而让这种回忆和思念成为了一种习惯。当我习惯了一年中的这一天,无论月圆与否,都会心碎想家,想起妈妈曾经纯手工做的月饼,想起小时候中秋节妈妈做了什么好吃的食物..

原来,中秋节的记忆是一个吃饭的循环。有些味道,在失去的时候,才知道已经变成了胸前的烙印,变成了永远。有些味道,只有人到中年,才会慢慢尝到自己的美。这就像“少年听雨唱楼上,红烛昏;壮年时,听舟内雨声,蒋阔云低,破雁叫西风;如今听雨僧卢,鬓有星辰。喜怒哀乐总是无情的,在下一个命令之前,他们滴到天亮。”。

月饼,对于中国人来说,永远是情大于言的味道。

月饼的传说

月饼的起源尚无定论。

据史料记载,早在殷商时期,江浙地区就有一种纪念太史文忠的“太史饼”,应该是月饼的“始祖”。汉代,张骞从西域引进芝麻、核桃,为月饼的制作添加了辅料,随后出现了以核桃仁为馅的圆饼,称之为“胡饼”。

关于月饼起源的民间传说有多种版本,其中流传于河南的几个传说颇具穿透力,充满娱乐精神。

月饼是胡蛋糕

相传,李世民唐太宗派大将李靖出征,征服北突厥,平定其屡次入侵。

次年8月15日,李靖胜利了。为了庆祝胜利,京都长安城内外鸣枪奏乐,军民彻夜狂欢。当时有一个去长安做生意的吐蕃人,专门给皇帝献圆饼,以示胜利。唐太宗喜出望外,接过装饰精美的饼盒,取出五颜六色的圆饼,指着天上挂着的明月空,说:“要请癞蛤蟆吃胡饼。”。后来,唐太宗把圆饼分发给文武百官,与百官分享。从此,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就形成了。

还有一个唐朝的传说。据说有一年中秋节,和杨贵妃赏月吃胡饼,觉得“胡饼”这个名字不雅,杨贵妃把明月看成空,心里澎湃,脱口而出“月饼”。从那以后,“月饼”的名字逐渐在民间流传开来。

董卓献上七仙女的果实

焦作市高级经济学家、旅游顾问陆在豫州收集了一个与董卓有关的月饼传说。

传说七仙女被天兵俘虏,回到天宫,留下董永和一个名叫董卓的儿子。8月15日,董卓看到家人团聚,却见不到母亲,于是跪在槐树下放声大哭。哭声惊动了土地神,土地神很同情小,给了他一双鞋子,让他在月亮升起的时候穿上,去见母亲。董卓按着地主说的做了,飞上天宫,遇到日夜思念他的母亲。七仙女为她们的儿子做了用花生和核桃包裹的圆饼。董卓吃着又甜又香的仙糕,非常开心。谁知,玉皇大帝知道此事后,把七仙女囚禁在广寒宫,罚土主砍伐月宫桂树,让天主脱下董卓如意鞋,送他回人间。

后来董卓长大当了丞相,就让百姓在八月十五模仿这种圆饼,放在月亮下献给母亲。从此以后,家家户户都要按照习俗在8月15日制作和食用月饼。

玩得开心

说实话,董卓和月饼之间的这个传说真的让我震惊。七仙女的故事原本是一个传说,连东汉时期著名的军阀董卓也被串了进去,让七仙女觉得很惨。这部旅游剧有点喜出望外。

陇西临洮人董卓也是在甘肃发家的。他的父亲董俊雅,曾经在颍川当过小官吏。颍川,也就是今天的禹州市,是当时首都以外人口最多、最繁华的地方。汉灵帝末年,董卓受将军之召,率军入京,定都洛阳。结果,从穷乡僻壤出来的董卓一进洛阳城,立刻被洛阳城的宏伟和贵族政府连绵不断的景象惊呆了。因此,在他的授意下,军队开展了所谓的“囚禁”运动。你什么意思?即烧、杀、抢,与日本侵略军在中国推行的“三光政策”完全一样。闹得洛阳全城叫苦。

后来,董卓迁居长安时,为了防止官员和百姓逃回洛阳,在洛阳方圆200里内烧毁了大量宫殿、祠堂、珍宝等建筑。曾经繁华的洛阳城瞬间变成了一片废墟。为了攫取财富,董卓还派吕布劫掠皇家墓葬和公坟,搜罗财宝,残忍贪婪到了极点。

我对董卓的印象一直不好,这源于小时候漫画《三国演义》的影响。书中的董卓不仅狡猾、危险、残忍、放荡,而且看起来相当可怜。但这样一个半百岁的大腹便便好色之徒,最后却被王云骗了。后来找史料,发现董卓不是很有人情味。因此,当我听到这个故事时,我想不通。他怎么会和美丽善良的七仙女扯上关系?或许是董卓为自己编造了一个美丽的光环,又或许是洛阳人对董卓恨之入骨,刻意安排和埋没董卓的春秋笔法?还有,为什么这个故事不是在洛阳流传,而是在禹州流传?

种种想不通。

然而,经过几千年的转变和演变,中秋节已经从一个高高在上的祭月祭坛演变成了一个所有人都开心团聚的节日。在这样的节日里,确切地说,在那些月饼刚刚上岗的中秋节,没有电视什么的。大家聚在一起聊天,顺便说一句“野史”也没什么稀奇的。

所以,放心了,这只是一个传说,你爱的人。

中秋节“人口”

在河南的一些地方,尤其是农村地区,人们庆祝中秋节,家庭制作月饼的习俗仍然保留着。

自制的月饼大多是用发酵的小麦粉蒸出来的,也有包裹花生、糖、核桃等的。,擀成圆饼,撒上芝麻;有的把面条卷成圆饼,上面插上红枣,再盖上圆饼。面团上刻有月亮、星星、白兔、树木等图案,放入笼中蒸熟后即可祭祀或食用。这种在家蒸的月饼在豫北被称为“人口馒头”。家里几个人会蒸几个馍馍,晚上许愿赏月后全家分享。

在一些地区,一个大月饼是蒸的。许愿赏月后,全家人会把月饼分成几块吃。圆月表示人们的团聚,圆饼表示人们的正常生活。有了月饼,我们希望丰收,幸福,繁荣和福祉。

中东毛豆

河南有句俗语:“八月十五杀鸡”。

也就是说,除了吃月饼,河南传统的中秋吃法还有杀猪宰羊、饺子蒸馒头、全家人吃团圆饭等。在这一天的宴席上,一定有鸡,因为鸡与“姬”谐音。

开封等地,中秋之夜,还有吃毛豆的习俗。据说这个习俗与杨家将有关。

相传北宋时,杨继业丢失了一把兵器仓库的钥匙,被一家肉店老板捡到,连夜送到了阳福。那是8月15日,杨家岗刚刚接到上谕,因为士兵作乱而要开战。店主在一个月夜给了钥匙,解决了杨家的燃眉之急。为了感谢店主,佘太君给了他一把毛豆。店主回去后,把毛豆分发给大家,但第二天毛豆就变成了金豆。从那以后,8月15日每天晚上,人们都要煮一锅毛豆,以感谢杨的礼物和岳奶奶的帮助。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赘婿刘西瓜简介 《赘婿》刘西瓜和宁毅一起了吗下一篇:血染春秋 "勿忘国耻圆梦中华"诗歌征稿选登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