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神话故事>正文

中国对外援助 数额巨大遭质疑:中国对外援助60年变迁

导语:作者:王冲中国商务部的预算让那些不知道该怎么办的人感到惊讶。2010年4月6日,商务部公布2010年财政收支预算信息,总支出151.57亿元。其中,外交支出为最大支出项目,总额为140.6亿元,对外援助为130.85亿元,

作者:王冲

中国商务部的预算让那些不知道该怎么办的人感到惊讶。

2010年4月6日,商务部公布2010年财政收支预算信息,总支出151.57亿元。其中,外交支出为最大支出项目,总额为140.6亿元,对外援助为130.85亿元,占财政拨款总支出。

几乎与此同时,联合国和美国政府在纽约举行了海地重建筹款会议。50多个国家捐款53亿美元,而中国仅捐款150万美元,与冈比亚、摩纳哥类似。《美国外交政策》称,这些钱甚至不足以在上海郊区买一栋别墅,中国花钱的方式越来越与其作为负责任的全球大国的地位不相称。

中国庞大的外援去了哪里,发挥了什么作用?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中国在世界上的政治和经济地位正在发生变化,所以对外援助的理念和理念应该与时俱进。

外援曾经是一项“严肃的政治活动”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对外援助就开始了。

根据解密的外交档案,“请中国提供”、“请中国援助”、“请我给予”、“请我帮助建设”、“请我派遣”是20世纪50年代中国部分驻外使馆通话和外交部提交的报告中的常用词。

1950年7月,中国第一任驻蒙大使纪亚泰上任后不久,蒙古总理乔巴尔桑请他帮助解决劳工问题。这可能是向我国提出的最早的对外援助请求。当时中方回答:“因为解放内战还没有结束,很难动员工人出国。这个问题可以以后再考虑。”

1955年4月,在周恩来总理的关心下,第一批8200名工人前往蒙古。

在一份标有1951年5月15日的文件中,越南方面要求开门见山:“我们正处于一个绿色和黄色没有联系的时期。如果没有援助,大米将被切断。因此,我真诚地请求你们帮助我们用1500吨到2000吨大米渡过这个难关。”

截至1960年底,中国已向韩国、柬埔寨、尼泊尔、缅甸、马里、乌干达、刚果、喀麦隆、伊拉克、叙利亚、埃及和阿富汗等22个国家提供了援助。

1960年7月1日,时任外贸部副部长的李强向全国外交会议提交报告说,从1950年到1960年6月底,中国同一些兄弟国家和亚非民族主义国家达成了协议。中国无偿援助和贷款总额为40.28亿元,接近1953-1957年“一五”期间国家基础设施投资计划427.4亿元的1/2

1960年1月,中国对外经济关系总局与外交部、外贸部平行成立,负责对外发放现金和粮食。在大饥荒最严重的一年,外国援助激增。

古巴的埃内斯托·格瓦拉于1960年11月访华,中国提供了6000万美元的“贷款”。周恩来明确告诉格瓦拉,这笔钱“可以协商,不用偿还”。

1961年1月,中苏分裂,中国希望阿尔巴尼亚帮忙骂苏联的赫鲁晓夫,给5亿卢布,从加拿大买小麦换阿尔巴尼亚的外汇。有了中餐,阿尔巴尼亚人不知道什么是“口粮”。这一切都发生在大饥荒时期。阿尔巴尼亚与中国谈判的主要代表西迪说:“在中国,我们当然可以看到饥饿。然而,中国会给我们想要的一切,我们只需要张开嘴。我觉得很尴尬。”

在此期间,中国的对外援助金额非常大。1967年,中国对外经济援助占国家财政支出的51亿元以上,1972年占财政支出的51亿元以上。1973年,它上升到超过世界上最发达和最富裕国家的对外经济援助比例。

所有这些艾滋病都是作为严重的政治活动进行的,这被称为“国际主义”。

“绝不附加任何条件”是中国对外援助的“圣经”

改革开放后,中国对外援助政策也进行了改革调整,突出“平等互利、形式多样、注重实效、共同发展”的内容。外援的经济意义已经超过了对政治利益的需求。考虑到中国的经济实力和国内实际情况,对外援助的金额并没有明显增加。

1995年是中国对外援助框架全面改革的转折点。其目标是根据时任外经贸部部长吴仪提出的“大经贸战略”,将对外贸易、资本流动和国际经济合作结合起来,利用国内外资金、资源和市场促进中国经济发展。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中国需要追求外援形式的多样化,同时考虑受援国和中国的利益。此后,金融机构提供的优惠贷款成为我国对外援助的主要形式,合资合作项目开始受到更大的关注和鼓励。

目前,中国对外援助主要由无偿援助、无息贷款和优惠贷款组成。根据商务部的数据,自1995年以来,中国向74个国家提供了优惠贷款,支持了252个项目。

中国对外援助在不同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特点,但总体而言,对外援助以平等互利、共同发展为基本指导原则,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

周恩来定下了基调。1964年,在前往11个非洲国家的途中,周恩来宣布了中国对马里对外援助的八项主张,其中第二项一直被视为中国对外援助的“圣经”:中国政府在提供对外援助时,严格尊重受援国的主权,从不附加任何条件,也不要求任何特权。

不干涉内政的做法受到质疑

然而,中国尊重受援国主权、不干涉内政的做法遭到西方质疑。

美国智库外交关系委员会资深学者范伯格在《外交政策》双月刊上撰文称,中国的援助或贷款与发达国家不同。中国从来不太注重减少腐败、提高透明度或提高私营公司的运营水平。相反,它通常要求接受国购买中国产品或雇佣中国工人。例如,中国最近对哈萨克斯坦的访问

向土库曼斯坦提供的100亿美元贷款、40亿美元贷款和向塔吉克斯坦提供的6300万美元贷款对促进这些国家的经济决策改革几乎没有影响,更不用说改善政府治理了。

文章认为,中国向世界其他国家捐款时,不遵守发达国家和国际机构制定的规则。中国的贷款通常是秘密谈判的,没有传统的附加条件,而且往往提供给西方国家不敢去的地方。中国既有投资也有贡献。例如,2009年,它向阿富汗提供的7500万美元贷款变成了援助。

文章还批评中国普遍喜欢单独行动,很少与其他国家或机构合作或协调。

美国官员也反对无条件向中国提供援助的做法。

2008年3月18日,美国国会美中经济与安全审查委员会在华盛顿举行以“中国日益增长的全球影响力”为主题的听证会。应邀出席会议的美国国务院负责东亚和太平洋事务的助理国务卿柯庆生对中国“无附加条件”的对外援助政策提出质疑,称中国的政策可能会阻碍美国、欧盟等捐助国“促进发展中国家经济长期发展、维护政治稳定”的努力。

柯庆生说,中国最近在经济领域“大举入侵”第三世界,提供“无条件”援助,特别是在非洲、拉美和太平洋地区,并通过经贸手段加深与这些地区国家的政治关系。中国的政策与美国、日本、欧洲、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捐助国的政策完全背道而驰,这些捐助国利用外援作为杠杆,促进受援国人权的改善和改革。

他说:“我们担心,中国不与国际社会协调的对外援助项目会抵消其他捐助方促进善治和提高透明度的努力。我们认为,提供具备这些条件的援助项目是促进第三世界长期经济增长和稳定的最佳方式。”

外界指责中国的对外援助不考虑人权,集中在苏丹达尔富尔问题上。苏丹政府受到了联合国多项决议的谴责,中国对苏丹给予了积极的对外援助。但是,由于中国强调平等互利、透明和非排他性的经济合作,坚持不干涉别国内政的原则,一开始并没有特别关注苏丹的人权状况。后来苏丹人道主义危机升级,中国非常被动。奥运会前夕,好莱坞导演斯皮尔伯格宣布放弃奥运会闭幕式艺术顾问的角色,因为中国在达尔富尔的人道主义危机,在全球舆论圈引起轩然大波。

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研究员周琦撰文指出,由于中国近代遭受的百年屈辱,中国至今还记得西方列强对中国内政的侵略和干涉,因此更加注重尊重主权的外交原则。但是,中国要想向世界表明自己是一个负责任的国家,就必须在坚持不干涉别国内政原则和推动国际人道主义危机解决之间取得适当平衡。在冷战后的全球化时代,无视人道主义问题,坚持完全不干涉,是国际社会所不能认同的。

中国的对外援助和贷款方式正在发生变化

面对外部压力,中国对外援助也与时俱进。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全球大国,中国与其他国家和国际机构的合作越来越多。中国资本改变世界的同时,中国自身也在发生变化。

1997年,中国开始主动参与国际组织的多边援助。2000年,中国向世界粮食计划署、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等10个国际组织提供了多边援助。参与多边援助显示了中国对外援助理念的巨大变化。

转折点是在2007年。今年,中国加入了国际开发协会的捐助国名单,该协会是世界银行的附属机构,向最贫穷的国家提供无息贷款。

当时,这一举动引起了西方媒体的热烈讨论。BBC评论称,中国8年前是国际开发协会的受援国,现在首次从受援国变成了捐助国,具有“重大的象征意义”。德国之声认为,这种“象征意义”不应被低估,这将是一个转折点的开始。中国的大趋势是从受援国转变为资助国。然后,中国真的走出了第三世界。

当然,这些都是小变化。但是对于长期在国际舞台上独舞的中国来说,以前是很难想象的。随着中国变得越来越强大,它将面临更大的压力来放弃单打独斗。一方面,中国继续在国际多边贷款机构寻求更大的影响力和投票权;另一方面,中国将面临自身贷款政策与这些国际组织监管之间的矛盾。事实上,中国的贷款在很多情况下推动了这些机构的改革。

2009年,几内亚财政部的一名高级经济学家告诉《纽约时报》,“中国改变了他们的策略”。"他们将不再向一个不稳定国家的不确定市场注入50亿美元。"这非常重要地提醒人们,虽然中国迄今为止已经改变了世界,但与世界更紧密的联系也在改变中国。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最爱原唱 毛泽东最爱唱大家都熟知的哪首红歌下一篇:卧看牵牛织女星 “卧看牵牛织女星”:古人是怎样绘制星图的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