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神话故事>正文

邹作华 九一八事变后 张学良为什么会选择马占山主政

导语: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向沈阳北大营发起进攻,驻守沈阳的东北军第七旅遵照不抵抗命令,撤出沈阳。两省守军奉不抵抗命令,大部分撤离,部分投降日军。很快辽宁、吉林两省相继沦陷。甚至在9.18事变22天后,张学良任命黑龙江步

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向沈阳北大营发起进攻,驻守沈阳的东北军第七旅遵照不抵抗命令,撤出沈阳。两省守军奉不抵抗命令,大部分撤离,部分投降日军。很快辽宁、吉林两省相继沦陷。

甚至在9.18事变22天后,张学良任命黑龙江步兵第三旅旅长、黑河警备司令马占山为黑龙江省代主席、黑龙江省军区司令员。就这样,中国政府军抗日的第一枪打响了。

那张学良为什么选择这个大胡子马占山来治理黑龙江呢?

我们要知道,自从奉系之师被炸身亡后,新老交接顺利,东北又迎来了一位新的主人,少帅张学良,他不断更换父亲留下的老军人,奉系出身的大胡子高级将领也不在少数,这也是张学良最头疼的问题。张学良在吴江会馆接受了正规的军事教育,也受到了西方先进思想的影响。他很不舒服。他的父亲张离开了他的队伍和军事结构,和高级将领吸食鸦片和鸦片。他确实付诸行动,尽力建设一支新的军队,大力提拔从军校毕业、进入东北军高层的具有优秀军事素质的学生。

由于他日后亲自提拔,在国内颇有影响的将领,如、于学忠、黄显声、吴克仁、、何、董迎宾等。,可谓是通过张学良的提拔和重用而崛起的。Xi事变爆发前后,他们都曾担任过军级主官,也或多或少在后台表现出色。

与唐玉麟、张海鹏、张景惠、马占山、许兰兰、齐恩铭、阚朝熙等一样,张学良入主东北后,跟随张征服全国、在军队中身居高位的老战士大多失去了仕途,要么官位不变,要么官位越来越小。他们中的一些人只是担任了顾问的职务。即使最后,也会有不好的结局。这也是他们中的一部分人转向日本人当汉奸的原因之一。张学良接手《东北军政百科》后,逐渐把这些老军人踢出了舞台!

后来才发现,马占山确实是一个领导者,或者说是一个幸运儿。

江桥抗战初期,黑龙江有五个旅和一支兴安定居军。这六个旅的指挥官是程志远、苏炳文、张殿九、吴松林、袁崇古和马占山。

这里,张殿玖毕业于吴江会馆,林就读于陶辽警卫官训练总队,苏炳文毕业于保定军校,袁崇古毕业于东北会馆,程志远毕业于东北会馆。论个人友谊苏炳文、袁崇古与张学良的关系应该更好。

苏炳文是郭松林通过张学良亲自介绍到部队服役的。用张左林的话来说,郭松龄和张学良的关系,是除了妻子郭松龄之外,六个孩子都不能给他的友谊,两个人都胖得穿不下一条裤子。所以,只要是郭松龄的目标,张学良就应该重用。

袁崇古是当时最年轻的。他毕业于东北吴江会馆第四炮兵系,学习的科目与第一时期的张学良相同——炮兵。凤溪之所以能在中原一较高下,几次争夺中原霸主地位,是因为第一次是东北骑兵,第二次是东北炮兵。炮兵是战神,所以张学良非常重视炮兵的建设。

袁崇古在东北教武术,刻苦学习,刻苦钻研,成绩优异。他深受张学良和当时东北炮兵司令邹作华将军的赏识。张学良参加了讲武堂的活动,从未称赞过袁崇古一次。而且,他还把这位年轻的军官培养成了一名新官,他将来配得上一份伟大的工作。应该说他是个年轻人。

张殿九、程志远、吴松林虽与张学良无往来,但感情上有所偏颇。但是从年龄和资历来说,并不比马占山差多少,甚至在纯军事理论上,也比马占山强,马占山一天没读过书。毕竟人家都是训练有素的军校出身,而且年龄比马占山还大。

因此,无论从资历、学历、军事素养,包括与张学良的私人关系来看,马占山这个老派人物都没有丝毫优势。即使和同级别的其他旅级指挥员相比,也是最没有竞争力的一个。

就是这样一个人。九一八事变后二十二天,最没有竞争力的旅长,甚至是他想象不到的事情,突然发生了。一纸命令,让从未学习过一天的马占山成为黑龙江最高军事统帅,在国民政府时期的黑龙江政治舞台上占据了第一位。几个曾经平起平坐的旅长这次成了他真正的下属。

这是很多人不理解的。你为什么选择马占山?

在我看来,张学良任命马占山时,更关心的是政治。一开始,他真的很想把这个位置让给苏炳文。苏炳文在东北军中军事素质和文化水平突出,为人谨慎细致,可以说是东北军中的一员。

他选择马占山的时候,其实是选择了牺牲马占山。

九一八事变后,由于不抵抗秩序的限制,张学良的声音在全国范围内声讨、辱骂张学良。游行的学生经常去他家门口示威!他自己真的是陷入了很大的心理压力,他也想在黑龙江打一打。

但是,无论是张学良的不抵抗命令,还是蒋介石的不抵抗命令,第一点就是中国政府还没有正式对日宣战。甚至双方都有正常的外交关系。所以谁下的命令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政府的行为默许了这种不抵抗!

因此,张学良抗美援朝的命令已经得到了东北军各级的严格遵守,这是不容易改变的。

但他的懦弱和不适只有他自己知道,被同学攻击也不好。他也讨厌日本。在为黑龙江选择候选人时,他首先考虑的是候选人的性格和对日本的态度。

如果张学良选择程志远,我认为江桥抗战不会爆发,黑龙江至少提前两个月悬挂日本太阳旗,中国六个旅的军队很快就会变成满洲国的军队。因为程志远没有骨气,没有坚定的思想,在江桥战役后不久就向日本投降,背叛中国,成为伪满洲国的将军。

在与张学良的私人关系上,苏炳文胜过马占山。是儒家的一员,谨小慎微,缺乏勇气。他会服从不抵抗的命令。他是一个民族气节很重的人,能当官能做人。政治和官场,非常擅长调解。当然,让他投降他是绝对做不到的,但他也会合理地听从失察的指挥,合理地调遣兵力避开日军,并避免与日军发生直接冲突。随时听从张学良和国民政府的指挥。

有人说,长得帅最可贵的是认识人,善用人。

只有这个马占山,倔强,可怜,没教养,胆大,无畏,无所畏惧。对公子哥张学良,东北军最高领导人,他从来不拍马屁,拍自己马屁,甚至让人觉得他没有把张学良放在眼里。马占山为人正直,有做人的底线,甚至不惧权贵。这样的人只适合打架,不适合做官,甚至在官场上,他们通常都是那种吃不下饭的人。张学良对此也很清楚。

只有无视政府和上级的人,才会不敢执行政府和上级的命令。

想想你的仕途,想想你的官位,想想你的气派,想想你的至高无上的权力,你对上级的命令一定会不折不扣的执行。

所以,在选择马占山的时候,张学良就已经知道黑龙江会发生局部战争!马占山的性格是张学良选择他的主要原因。

还有一点,就是张学良下达不抵抗命令,积极响应国民政府“以公里抗权,以和平抗野蛮”的口号!以至于这样一来,作为国民政府军副总司令的卢海空,就无法公开指挥部队对日作战了。

但他知道日本人进入黑龙江,马占山是唯一不肯妥协的人。他会对日本开战!现在是国际联盟进行调查并与政府进行外交交涉的时候了。也可以说,黑龙江战争是马占山的个人行为,政府早已下令避免冲突,依靠国联。

这个时候,如果马占山违抗命令,听政府的话,那就是矛盾,是局部冲突,与国民政府无关。

政治上,无非是牺牲马占山。当地叛军的反抗与政府的行为无关,这不仅让国民政府的面子过得去,还会遇到外交问题。也让军队在黑龙江打击日本关东军的嚣张气焰。张学良可以一石三鸟。

也就是说,张学良在选择马占山的时候,其实是选择了牺牲马占山。这不是军事牺牲,而是政治牺牲。当时,马占山也很可能成为稳定中日谈判局势的替罪羊。

后来,在全国各地群众、媒体和社会组织的逼迫下,马占山成为全中国人民心中的抗日英雄。

因此,迫于舆论压力,国民政府不得不在国民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对马占山进行口头表彰。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带着仓库去抗日 四行仓库八百壮士抗日的故事下一篇:红军四渡赤水 红军四渡赤水是在什么地方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