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神话故事>正文

晚清重臣李鸿章失势慈禧为何坚持启用他?

导语:李鸿章是晚清重要大臣,在仕途的后期受到慈禧的高度重视。而李鸿章的观点和态度,在戊戌变法中慈禧是知道的,戊戌政变后不协调自然不可能重用。不仅如此,他还被变相惩罚。但后来李鸿章一度被慈禧重用。为什么?黄河自古泛滥,地处黄河下游的山东深受其害,经常断口。1898年夏秋季,

李鸿章是晚清重要大臣,在仕途的后期受到慈禧的高度重视。而李鸿章的观点和态度,在戊戌变法中慈禧是知道的,戊戌政变后不协调自然不可能重用。不仅如此,他还被变相惩罚。但后来李鸿章一度被慈禧重用。为什么?

黄河自古泛滥,地处黄河下游的山东深受其害,经常断口。1898年夏秋季,山东黄河再次决口,几十个县被淹,无数村民受灾,连漂浮的尸体都淹没了水面。这时,慈禧出人意料地命令七十五岁的李鸿章去山东考察山东的河工。

网络映射

慈禧派李来这里,应该有她自己的考虑:一是通过政变重新培养自己的政府,想派这么重的大臣到灾区,以示对灾情的关注和对灾民的关心,以博取民心,稳定局势;第二,李鸿章毕竟同情改良派,很多人呼吁弹劾,变相惩罚李。

这时候已经是初冬了,到了山东,又将是冬季,对于一个年近八十的老人来说,实在是难以忍受。所以李鸿章无奈之下要求慈禧再选一个人,但没有得到慈禧的批准。

11月30日,李鸿章一行离开北京,他特地邀请比利时工程师鲁法特·阿曼德陪同。12月11日,他们到达济南。他接受了陆法尔的建议,决定采用现代西方科学方法。首先,他绘制了整条河的地图,研究了沙子从哪里来,水从哪里减少,并探索了一种根治方法。在一些地区,他还带领陆法尔和一些官员一起调查。

▲慈禧太后是咸丰帝的妃子、同治皇帝的生母萧钦仙、叶何娜的皇后。晚清重要政治人物,晚清实际统治者。

1899年3月31日,李鸿章回到北京恢复生活,离他离开北京只有四个月了。在这四个月里,尽管隆冬严寒,他还是不厌其烦地驱车2000里,认真检查,听取各方意见,提出了长短期治标和治标不治本两套措施,确实比很多敷衍了事、贪图享乐、甚至利己利人的官员好得多。

但李鸿章对治河工作的意见并没有得到法院的重视,很多具体建议因各种原因被法院和有关部门推迟并驳回。李鸿章担心这个,怕水旱引起内乱。他在给朋友的信中焦急地说:“大海的横流不能称之为灾难,与大局无关。”

李鸿章从山东阚河回京后,仍未得到重用,但游手好闲八个月后,时运突变,东山再起。他被任命为两广总督。从“探江”到“督粤”,这种官运大起大落看似命运捉弄,实则是李鸿章耐心等待,不断看方向,最后果断行动的结果。

网络映射

本来慈禧虽然发动戊戌政变囚禁光绪皇帝,但光绪皇帝的生存对慈禧和旧派都是极大的威胁,所以慈禧曾计划以“皇帝病重”为名谋杀光绪。但此时的中国已经是“半殖民地”社会,慈禧不得不考验各国的态度。不料各国都表示反对,甚至说要派医生进宫看看光绪皇帝是不是病重。而且全国舆论哗然,尤其是全国华侨纷纷发电,有时甚至有上万人联名要求慈禧回归政坛,以确保光绪安宁。

面对强烈反对,慈禧不得不放弃谋杀光绪的念头。然而她不甘心,打算“废”光绪,立新皇帝。但是,这种“废除”还是要考验外国的态度。但慈禧等人等旧派与洋人关系不好,于是与李鸿章私交甚好的荣禄来拜访李鸿章,请李打听洋人的态度。

李鸿章以为自己东山再起、重新掌权的机会终于到了,于是不失时机地回答说这是内政。如果他先问外国人的态度,那就有失国家标准,但如果他派我去外地当总督,外国使节就会来祝贺他。这时候他就可以在不损失国标率的情况下查询国外的态度了。

▲李鸿章作为淮军、北洋海军的创始人和统帅,洋务运动的领袖,晚清重要大臣,与俾斯麦、格兰特并称“十九世纪三大伟人”。

李鸿章除了想重新掌权之外,还提出在外当总督的另一个考虑是远离北京,以避免关于“废立”甚至关乎生死的敏感的朝廷权力之争。荣禄被李治的说法感动,于是几天后被任命为两广总督。消息传来,李鸿章被重用为两广总督,有外国使节前来祝贺。

当李鸿章“无意中”和他们谈及废光绪、立新皇帝时,这些使节说这是中国内政,他们“没有干涉”,但他们的国书都是给光绪皇帝看的。如果另一个新君主继续承认,就要向自己的国家请示,间接表示反对废除。荣禄和李鸿章担心废法会引起国外的干涉和国内一些官员的反对,所以此时不赞成废法。所以荣禄提出先立“大哥”,再慢慢取得皇帝的“大老爷”,得到慈禧的认可。

李鸿章出任两广总督是慈禧的老谋深算。慈禧太后在战术上可能比李鸿章更精通。李湘任巡抚,慈禧顺势立其为两广总督。因为广东离香港近,外商多,中外谈判越来越复杂,不懂外事的人很难在这里当官。李鸿章是最佳人选。

更重要的是,以康、梁为首的改良派,得到海外华人和华商的广泛支持,声势越来越大。侨民和海外华商大多是广东人,所以广东有很多同情康党的人。慈禧认为广东人人心浮动,局势不稳,只有李鸿章这样对资本寄予厚望的官员才能克制。

网络映射

慈禧此举最引人注目的是,她明明知道李鸿章在思想和观点上是赞成和同情变法的,所以一定要去镇压康党,把李置于忍不住澄清态度的“风口浪尖”,这不仅是对李的考验,也是对李的“拖累”,迫使他成为和自己一样的改革者。

▲清德生活在爱新觉罗载湉,清朝第十一任皇帝,建都北京后的第九任皇帝。他在位时被封为光绪皇帝。

李鸿章被任命为两广总督后的第二天,慈禧以光绪的名义,叫各省总督严密逮捕康有为和梁启超:“康有为和他最好的朋友梁启超已经先逃了,他们接管了海外,但还是成了春鼓,放出谣言,意在混淆视听,分化朝廷。”

“最近听说草原狼的心没变,还在沿海来来往往。海和海洋的统治者服从先前的法令,并为购买这条线提供奖励。不管士绅、商人、民众能否严密逮捕康有为、梁启超,肯定会有例外的奖励,以保证逆行为为了申请国家宪法而受到惩罚。”特别强调“沿海”、“沿海督抚”,显然是对李鸿章说的。

1900年1月7日,李鸿章意气风发地离开北京南下,仅一天后的1月16日抵达广州。他在政坛失势一段时间后,依然审时度势,积极行动,终于在将近80岁的年纪东山再起,肩负起封疆大吏的重任。李鸿章的忍耐、等待等能力。,以及他一生热爱权力的人格都显露出来了。

李鸿章在两广总督时期,必须面对如何处理与康党的关系。1月24日,清廷封十五岁的端王宰乙之子溥仪为太子,史称“霁海建初”,这是对顽固派废黜光绪的一次考验。这个神谕一出,全国舆论沸腾,有反对的声音。康、梁在广东加紧活动,准备“武装”他。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皇权争斗:光绪如何在16岁那年险象环生?下一篇:雍正帝无头下葬之谜:是一颗黄金做的头颅?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