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史前文明>正文

立冬是什么意思 立冬节气是什么意思 冬季的一个开始和秋季的结束

导语:  立冬节气是二十四节气的其中一个,要说立冬节气是什么意思,顾名思义那就是冬天的开始,解释是可以这样解释,但其实立冬也不完全是这个意思,那么立冬究竟代表什么意思呢?  “立冬”节气,表示开始进入冬季,一般在每年的11月7日或8日,是24节气的第19个节气。  我国古时民间习惯

  立冬节气是二十四节气的其中一个,要说立冬节气是什么意思,顾名思义那就是冬天的开始,解释是可以这样解释,但其实立冬也不完全是这个意思,那么立冬究竟代表什么意思呢?

  “立冬”节气,表示开始进入冬季,一般在每年的11月7日或8日,是24节气的第19个节气。

  我国古时民间习惯以立冬为冬季的开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立,建始也”,又说:“冬,终也,万物收藏也。”

  “立冬”和“立秋”一样,古人同样在这个季节用占卜的方法来看冬天的冷暖,如“立冬晴,一冬凌(寒冷);立冬阴(阴雨),一冬温(暖冬)”。

  不无例外,古代也有到立冬这天,皇帝会亲自率领三公九卿大夫到北郊行“迎冬”之礼。

  其实,我国幅员广大,除全年无冬的华南沿海和长冬无夏的青藏高原地区外,各地的冬季并不都是于立冬日同时开始的。

  我国古代将立冬分为三候:“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冻;三候雉入大水为蜃。”

  此节气水已经能结成冰;土地也开始冻结;三候“雉人大水为蜃”中的雉即指野鸡一类的大鸟,蜃为大蛤,立冬后,野鸡一类的大鸟便不多见了,而海边却可以看到外壳与野鸡的线条及颜色相似的大蛤。

  所以古人认为雉到立冬后便变成大蛤了。

  立冬天气特征是什么?

  一、冷空气来袭:立秋期间,冷空气来袭,早已入冬的西北、华北、东北等地。北方冷空气也已具有较强的势力,常频频南侵,有时形成大风、降温并伴有雨雪的寒潮天气。

  二、立冬后易有霜雾:正常年份的11月,北起秦岭、黄淮西部和南部,南至江南北部都会陆续出现初霜。偏冷的年份,11月中旬,南岭以北也会出现初霜。

  三、我国幅员辽阔,因而存在南北温差。到了立冬后南北两方温差更加拉大,11月初,我国的青藏高原大部、内蒙古和黑龙江的北部地区,平均温度已达—10℃左右。

  四、如果遇到强冷空气迅速南下,有时不到一天时间,降温可接近8—10℃,甚至更多。但毕竟大风过后,阳光照耀,冷气团很快变性,气温回升较快。气温的回升与热量的积聚,促使下一轮冷空气带来较强的降温。

  立冬的时候有什么民间习俗?

  迎冬

  立冬与立春、立夏、立秋合称四立、古代社会中是个重要的节日。过去是个农耕社会,劳动了一年,利用立冬这一天要休息,顺便犒赏一家人的辛苦。

  谚语“立冬补冬,补嘴空”就是最好的比喻。古时此日,天子有出郊迎冬之礼,并有赐群臣冬衣,矜恤孤寡之制。

  贺冬

  贺冬亦称“拜冬”,在汉代即有此习俗。东汉崔定在《四民月令》中写到:“冬至之日进酒肴,贺谒君师耆老,一如正日。”宋代每逢这一天,人们更换新衣,庆贺往来,一如年节。

  清代“至日为冬至朝,士大夫家拜贺尊长,又交相出谒。细民男女,亦必更鲜衣以相揖,谓之拜冬 ”。

  立冬节气是二十四节气的其中一个,要说立冬节气是什么意思,顾名思义那就是冬天的开始,解释是可以这样解释,但其实立冬也不完全是这个意思,那么立冬究竟代表什么意思呢?

  “立冬”节气,表示开始进入冬季,一般在每年的11月7日或8日,是24节气的第19个节气。

  我国古时民间习惯以立冬为冬季的开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立,建始也”,又说:“冬,终也,万物收藏也。”

  “立冬”和“立秋”一样,古人同样在这个季节用占卜的方法来看冬天的冷暖,如“立冬晴,一冬凌(寒冷);立冬阴(阴雨),一冬温(暖冬)”。

  不无例外,古代也有到立冬这天,皇帝会亲自率领三公九卿大夫到北郊行“迎冬”之礼。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太平天国存在14年的时间里都没有征税纳粮 他们为什么还能支撑如此之久下一篇:朱棣作为一国之君 朱棣为什么会五次亲政蒙古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