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史前文明>正文

明朝皇子的名字是怎么取的?和元素周期表有什么关系?

导语:我们来看看边肖带来的明朝太子名字是怎么来的。元素周期表是化学相关学科使用的基础知识,就像汉语中的文字,数学中的各种数字和符号,英语中的英文字母一样。元素周期表是俄罗斯化学家门捷列夫在1869年总结出来的。但是很多人发现明朝皇帝名字里的字和元素周

我们来看看边肖带来的明朝太子名字是怎么来的。

元素周期表是化学相关学科使用的基础知识,就像汉语中的文字,数学中的各种数字和符号,英语中的英文字母一样。元素周期表是俄罗斯化学家门捷列夫在1869年总结出来的。但是很多人发现明朝皇帝名字里的字和元素周期表里的各种元素高度一致。为什么?两者有什么联系吗?

1.明朝王子的名字

在封建时代,皇室成员的命名虽然精致优雅,但和大多数中国普通人遵循的基本规则是一样的:姓氏+辈分+单名。

对于明朝来说,开国皇帝朱元璋虽然没有受过多少正规教育,但是喜欢炫耀,喜欢定规矩。他为自己的后代命名,并制定了一套规则。简单来说:

1给每个皇室一套20字的资历表。比如燕王的家世是:齐建友,后在义昌友,慈和义,先建敬帝义友。还有很多熟悉的,比如郑德皇帝朱厚照,朱万里皇帝怡君,崇祯皇帝朱由检等等。老朱有20多个儿子,每个儿子20个字,对他来说还不够重。

每个王子和孙子的名字都应该与金木的水、火、土有关,并按五行分类。比如嘉靖皇帝叫朱厚熜,五徒为火,其子名必与土有关,即隆庆皇帝朱载垕;隆庆的儿子,出生在黄金,是万历皇帝朱翊钧。

朱元璋老人初衷很好,可以千算万算。不考虑朱后代的繁衍能力,后代每一代的人口都会呈几何级数增长。刚开始他还会用常用语,但很快,就悲剧了。朱的儿孙们发现,光有文字是不够的。

怎么办?只能翻遍各种古籍。收集了各种异体字、异体字、通假字。如果我还做不到,那就只好造词了。之后还有镭、钠、镁、钴、铈、烷烃、烯烃等等。

——朱;封丘之王——朱桐城;

王-朱同育;瑞金王——朱载那;

宣宁王——诸城钴;怀仁王-朱诚钯;

沅陵王——朱恩奇;王庆钾-朱帅锌;

汪涵——朱正毅;稷山王——朱孝天;

新野王-糜竺镉;王楚-朱梦安...

2.与元素周期表有什么关系

直到1896年,徐寿把门捷列夫发明的元素周期表引进中国。当时没有对应的汉字。这些奇怪的名字怎么可能翻译成中文?

为了很好的翻译这些元素,做到形声兼备,哥下了很大的功夫翻遍各种古籍寻找灵感。我大张旗鼓的找到了明朝皇室的家谱,太神奇了!这样是不是已经不合适了?金属旁边,火旁边,等等,加个汉字音译!比如那,可以用瑞金王铸在那的名字。因此,徐寿用明代家谱为今天的化学元素命名。

只能说,朱元璋和他的后人发明创造了元素周期表的元素汉字,而后人借用复制了他们的名字,从而形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巧合。

世界如此奇妙,龙子龙的孙子们的名字对科学帮助很大。这一切都要归功于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他才是真正的中国门捷列夫。堪称“元素周期表之父”!。

孩子学化学,至少要对朱元璋先生有一点感谢。否则,他们可能不会背诵氢、锂、钠和钾,而是背诵氢、锂、钠和钾。

3.徐寿

最后说一下晚清化学先驱徐寿先生。徐寿出生于江苏无锡,19世纪60年代开始在安庆内军械所为洋务运动造船,设计制造了第一艘完全自制的蒸汽船“黄瑚”。1868年,江南制造局设立翻译馆,他一生翻译了13部科学著作。当时的翻译和现在不一样,没有统一的标准,都是外国人口述,然后中国人编成书,比现在的翻译难度大很多。中国最早的化学著作如《化学的起源鉴定》就是这样产生的。这本书是由英国传教士约翰·弗莱尔翻译的。

徐寿还发表了一篇关于声学的论文《陆璐理论的考证》,由约翰·弗莱尔翻译成英文,并于1881年3月发表在《自然》杂志上。这是中国人第一次在《自然》上发表论文!本文通过实验推翻了著名物理学家约翰·丁达尔在《声学》中的结论,修正了伯努利定律,被编辑誉为“来自中国的声音”。

徐寿先生在翻译化学元素时制定了自己的标准。当然也有人对这个标准有意见,但是想不出更好的方案,所以今天还在用,不过我觉得还是挺好的~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巨柱仙人掌 世界上最高的仙人掌,巨柱仙人掌最高可达20米下一篇:豹纹陆龟 世界上爬行最快的乌龟,一只豹纹陆龟突破了乌龟速度的极限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