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史前文明>正文

仙游之战最后为什么会输呢 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导语:仙游之战是明朝嘉靖年间著名将领戚继光率领明军在福建仙游击退倭寇的战斗。仙游之战发生在公元1563年,也就是嘉靖四十二年。那一年冬天,两万多倭寇分批带了几百只船,陆续在福清、兴化登陆。仙游之战画像戚继光

仙游之战是明朝嘉靖年间著名将领戚继光率领明军在福建仙游击退倭寇的战斗。仙游之战发生在公元1563年,也就是嘉靖四十二年。那一年冬天,两万多倭寇分批带了几百只船,陆续在福清、兴化登陆。

仙游之战画像

戚继光指挥军民对敌12次,击毙3000余人。敌人发现水陆两路都没有改善,于是改变策略,集中兵力攻城,派出一万多兵力围攻仙游。仙游当时只有知县把守,戚继光得知消息后立即调整了整个战略部署。一部分士兵去福州防止省城被袭,一部分士兵防守闽江、兴化防止敌人深入腹地;大将军傅英甲受命率领三千水兵驻守漳州、泉州,他亲自带着六千戚家军前来增援仙游。

但是,明军和敌军的差距太大了。戚继光只能支援仙游,牵制敌人,然后在敌人主力集中后一举歼灭。戚继光派200秦冰入城,加强防御力量;并让胡守仁站在铁山牵制敌人;然后,从每个阵营中挑选500名战士组成敢死队攻击敌人阵营。敌人多次进攻这座城市,但没有一次成功。

不久之后,浙江援军6000人到达仙游,于是戚继光化被动为主动,正式向倭寇发起进攻。先在南方进攻敌人主力,然后一个个慢慢突围。三天后,明军第三路军同时向敌发起进攻,东西南北两面之敌失利,全线后撤,仙游大战危机解除。

仙游的战斗过程

即使有戚继光这样强大的人物坐在仙游,也没能让敌人放弃对仙游的入侵。仙游之战全程不算太长,时间大概持续了一个月左右。在仙游市,陈、等人带领军民奋战到底。城外,戚家军举步维艰。即使敌人强大,也没有办法在短时间内拿下仙游城,所以他想出了这个说服的方法。

戚继光司令雕像

守城官兵早就接到戚继光的指示,与敌谈判,争取时间;抓紧修建土城等城防工事,完善防御装备,加强仙游城防御。12月6日,敌人知道长期围攻仙游不是办法。看到明军援军还没有到,甚至伤亡惨重,他发动了大规模的攻城行动。

敌军人数超过明军,明军不可能硬拼取胜。这时,戚继光想到了一个好办法,他命令部队发出一声呼救。敌人一听,以为是明军增援,立即停止了攻城。12月下旬,6000多名在浙江休整的士兵前往福建寻求支持。为了保证援军的安全到达,戚继光修改了整个作战计划。

援军的总兵力与原来城中仙游兵和敌人的兵力还是有差距的。但是敌人的四大据点相距甚远,被戚继光发现,作战方案一个个制定出来。戚继光先是集中了明军主力,迅速拿下南垒,然后兵分三路逐一突破东、西、北垒。敌人最终输了,明军大获全胜。

仙游之战的结果

仙游之战之初,胜率超过明军的绝对是敌人,敌人在兵力上大大压制了明军。那么明军为什么能打赢仙游之战呢?让我们仔细看看。在援军到来之前,明军一直采取防御政策,援军到达仙游后,立即主动出击。

戚继光司令

主要作战计划如下:王汝龙带领部分士兵走中左翼道路,胡守仁带领部分士兵走中右翼道路,留下部分士兵留在大本营,其余部队全部攻占南基地。陈豪的公共部门是右翼琼斯,攻占了敌人的东部基地;李超的军队是左翼突击士兵,占领了敌人的西部基地;吕崇周等人在铁山设疑兵,牵制敌人北方根据地的部队。12月25日,明军正式发动进攻。

左翼军王汝龙,左翼军李超,各引军至新陵扎营;右翼胡守仁和右翼陈豪进入壕沟扎营。那天晚上雨下得很大,早上雾还没有散去,于是明军各部一步一步向敌营逼近,到了敌门口才被发现。敌人打不过戚家军,只能撤退进入南方基地。

齐家军得知敌人已经进入南基地后,立即包围了南基地并放火,杀死数百人。剩下的幸运幸存者跑到了东基地,但是东基地不是安全的地方,在猛烈的攻击下随着西基地一起被摧毁。双方共歼灭倭寇1000余人。光是戚继光就杀了几百人,缴获仪器六百多件,救出三千多人。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中国古代十大阵法介绍 看上去跟简单对战起来却十分给力下一篇:水浒中最卑鄙的人是谁?不是宋江,更非董平,而是这个人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