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史前文明>正文

咸丰驾崩 咸丰驾崩 曾国藩连连升官却波澜不惊 李鸿章佩服得五体投地

导语:咸丰死了,曾国藩升官却平安无事。李鸿章很佩服边肖为大家收集出版了以下文字资料。让我们快速看看!​ 政治上逢大变故,总有一番血雨腥风,因为政治斗争从来都是甲乙双方甚至多方的斗争,而且是你死我活的斗争。 圈子内的没有选择,因为早已站好了队,只能一味向前冲,赢了加官进爵,输了人头落地。 政治斗争从来都是这么残酷! 咸丰病故,两宫皇太后和咸丰生前托孤的赞襄八大臣之间的权力斗争拉开了帷幕。 此时的曾国藩,正

咸丰死了,曾国藩升官却平安无事。李鸿章很佩服边肖为大家收集出版了以下文字资料。让我们快速看看!

​ 政治上逢大变故,总有一番血雨腥风,因为政治斗争从来都是甲乙双方甚至多方的斗争,而且是你死我活的斗争。 圈子内的没有选择,因为早已站好了队,只能一味向前冲,赢了加官进爵,输了人头落地。 政治斗争从来都是这么残酷! 咸丰病故,两宫皇太后和咸丰生前托孤的赞襄八大臣之间的权力斗争拉开了帷幕。 此时的曾国藩,正率领湘军攻克了太平军占领的安庆。 由于在与太平军激战的当口,驿道受阻,咸丰驾崩的邸报十六天后才送达湘营。 曾国荃、李鸿章和郭嵩焘轮流读了邸报,邸报上同时出现了先帝咸丰和两位皇太后的大印。 ​ 咸丰驾崩,曾国藩仿佛时来运转,没过几天,一份谕旨送达安庆,不但自己保奏的几位湘军高级军官的职务悉数获准,还给曾国藩加了钦差大臣、太子太保两个头衔。几天后又发来一道谕旨,赏他协办大学士衔,谕令他扶正江南,攻克天京。 两道谕旨果然全有先帝咸丰和两位皇太后「 ”御赏”和「 ”同道堂”两个印鉴。 好运突如其来? 曾国藩陷入了沉思。 因为,曾国藩从来不是谄媚之人,两宫皇太后也从未见过面。 朝中谁在为自己说话? 权力斗争总是这么隐晦和腹黑,表面上的风平浪静其实已经预示血雨腥风的到来。 而此时,一个说客的来临,让曾国藩终于幡然醒悟。 ​ 这个人叫王闿运,王闿运与曾国藩是同乡,由于学问好,点子多,被协办大学士肃顺聘至家塾。 王闿运来见曾国藩,表达的意思很明确,此番曾国藩的连连擢升,主要是肃顺和怡亲王的支持。 在话末,王闿运传达了怡亲王的真意,意思是两宫皇太后违背主制,谋图垂帘听政,与八位赞襄大臣意见向左,想请曾国藩前往热河入觐,「 ”申明祖制,叙母后不得临朝”。 一面是王闿运的寥寥数语轻描淡写,一面是曾国藩的饱经沧桑老于世故。曾国藩已经一身冷汗,「 ”山雨欲来风满楼”是此时曾国藩最真实的心情写照。 ​ 历朝皇权交接都是升一批罢一批打一批压一批冷一批热一批。 清朝从来没有后宫干政的先例。 没有先例不代表不会发生后宫干政,因为毕竟这个朝代姓爱新觉罗。 两宫皇太后,都是爱新觉罗皇族最亲的人。 曾国藩虽然老成持重,但是创新性思维绝对是一流的,既然八大臣顾及两宫皇太后,也就证明,两宫皇太后是八大臣的主要对手。 也就是说,两宫皇太后已经着意登上朝廷最高权力舞台。 政治斗争从来都是诡谲的。 ​ 曾国藩已经感觉到了辅政八大臣与两宫皇太后及恭亲王的矛盾。 此时,矛盾传递到湘营,更证明已经水火不容。 曾国藩打起了太极拳,自己从来都是一个实干家,不站队又不得罪双方,是最好的选择。 身旁的李鸿章一直以曾国藩的弟子相称,伴随着老师曾国藩的心路历程,可谓触目惊心,老师不但老成持重,而且不失创新性思维。 李鸿章打心眼里佩服老师曾国藩。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布干维尔岛战役为什么打出了美日最悬殊的伤亡比下一篇:日本战败之后苏联是怎么对待战俘的 战俘都要做什么事情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