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史前文明>正文

十八路诸侯讨董卓 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为什么失败?一起来看失败的真正原因

导语: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为什么失败?一起来看失败的真正原因 190年1月,各地群雄起兵,打出讨董的旗号,当时袁绍与王匡屯兵河内,张杨亦率数千人投靠;张邈、刘岱、桥瑁、袁遗与鲍信屯兵酸枣

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为什么失败?一起来看失败的真正原因

190年1月,各地群雄起兵,打出讨董的旗号,当时袁绍与王匡屯兵河内,张杨亦率数千人投靠;张邈、刘岱、桥瑁、袁遗与鲍信屯兵酸枣,曹操则属于张邈军下;袁术屯兵鲁阳,孙坚从长沙赶往与袁术会合;孔伷屯兵颍川;韩馥则留在邺城,给与联军军粮。各群雄都支持袁绍,一起推举他为盟主。

十八路诸侯分别是:第一镇,后将军南阳太守袁术。第二镇,冀州刺史韩馥。第三镇,豫州刺史孔铀。第四镇,兖州刺史刘岱。第五镇,河内郡太守王匡。第六镇,陈留太守张邈。第七镇,东郡太守乔瑁。第八镇,山阳太守袁遗。第九镇,济北相鲍信。第十镇,北海太守孔融。第十一镇,广陵太守张超。第十二镇,徐州刺史陶谦。第十三镇,西凉太守马腾。第十四镇,北平太守公孙瓒。第十五镇,上党太守张杨。第十六镇,乌程侯长沙太守孙坚。第十七镇,祁乡侯渤海太守袁绍。再加上曹操的本部兵马,共计18路诸侯。《资治通鉴》、《三国志》记载为十四路,没有孔融、马腾、公孙瓒、陶谦,而且是乔瑁发起的。

这么多人为什么最后讨伐董卓失败了呢?让我们一起来找原因

一 袁绍这个盟主有问题

袁绍是何等人物?史书已经写的很明白了,色厉而胆薄,优柔而寡断,此人永远的都是想的多做的少,做事瞻前顾后,难以下决断,虎牢关前敌吕布,河间四良将的颜良文丑未到,他就说手下无人可敌吕布,实质上是想保存自己实力,借吕布来削弱他人实力,张颌,高览二将未曾出阵,吕布即是三国战神又何如?众诸侯几十万大军一拥而上,还惧他不成?

二 各路诸侯各怀异心

十八路诸侯十八颗心,各自为自己的利益出发,除了少数几人,其余都是想混水摸鱼,在这个诸侯争雄的局面下乘机取利,虽然董卓是焦点,但这个焦点是在大局上威胁了各路诸侯的共同利益,所以当有人振臂一呼时,一哄而起,快速结盟。但一旦威胁减弱,便可以各自争利,割地称雄。董卓何人?乱臣贼子!吕布何人?狼顾鹰盼之辈!需要跟他们讲道义?天子都被他们挟持了,还跟他们讲道义?可见大家都想保存实力,以待董卓灭后,顺势而起。 董卓死后,众诸侯干嘛去了?大乱斗了!到处都开始兼并之战,就曹操和袁绍聪明一些,袁绍想迎天子还冀州,可惜被曹操先迎去许昌了,从这点上来看,就可以看到群雄讨董的真正用心。虽然是共同的目标击败董卓,但十八路诸侯人心各异,都为了自己的利益,是不可能团结一致的。就像战国时候齐、楚、燕、韩、赵、魏六国曾联合却不能打败秦是一个道理。

三 还有一些具体的事情导致

1.济北相鲍信为了争夺头功,暗派其弟鲍忠抄小路赶到先锋孙坚前面,攻取汜水关,丧身损命,这样先乱了十八路诸侯的阵脚。先锋孙坚屯兵于汜水关前,初战获胜,遭到担任后援的袁术的嫉妒。由此,这个存在道道裂纹的军事联盟就开始不战自乱了。

2.虎牢关吕布战败以后,董卓见势不妙,挟皇帝将都城迁往长安。曹操欲乘势追击,灭掉董卓,但袁绍却以诸兵“疲困,进恐无益”为由按兵不动。曹操孤军深入,不幸中了埋伏,大败而归。曹操深感袁绍无能,“竖子不足与谋”,一气之下,引军自投扬州去了。公孙瓒见曹操一走,也自行归去,联盟开始走向分裂。

3.孙坚进兵洛阳,得到传国玉玺,梦想自己“登九五”便私自背约,急反江东,袁绍十分气愤,写信密令刘表截击孙坚,结果引起孙刘之间一场恶战,双方互结仇怨。

4.刘岱与乔瑁两军因粮草发生火并。袁绍见各诸侯间矛盾四起,无法统率,干脆自己带兵拔寨,离开洛阳,投向关东。十八路诸侯从此四分五裂,土崩瓦解,接踵而来的是一场争城夺地的军阀混战。

四 总结概括

世界上没有永恒的敌人,也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诸侯各个都怀私心,没能团结协作,加上袁绍这个盟主能力有限,所以讨伐董卓联军最后成了诸侯各自分道扬镳,联军瓦解。

对于此事您有什么看法,如果想了解更多的资讯,请关注我!多多参与留言评论,把您的想法分享给大家!谢谢!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神探狄仁杰》中的千牛卫是真实存在的吗?是个怎样的官下一篇:逐梦70年 | 殷双喜:峥嵘岁月 不朽丰碑 逐梦70年 | 殷双喜:峥嵘岁月 不朽丰碑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