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史前文明>正文

河姆渡文化:长江流域下游以南地区古老而多姿的新石器时代文化

导语:河姆渡文化是中国长江流域下游南部古老而丰富多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黑陶是河姆渡陶器的一大特色;在建筑方面,废墟中发现了大量“干柱房”。1973年在浙江宁波余姚河姆渡镇首次发现,故名。主要分布在杭州湾南岸

河姆渡文化是中国长江流域下游南部古老而丰富多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黑陶是河姆渡陶器的一大特色;在建筑方面,废墟中发现了大量“干柱房”。

1973年在浙江宁波余姚河姆渡镇首次发现,故名。主要分布在杭州湾南岸的宁绍平原和舟山岛。用科学方法测量,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000年到公元前3300年。是新石器时代母系氏族公社时期的氏族村寨遗址,反映了距今7000年左右长江下游的氏族状况。

河姆渡文化最早发现于1973年,河姆渡遗址先后于1973~1974年和1977~1978年两次发掘。黑陶是河姆渡陶器的一大特色。在建筑方面,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的干柱建筑遗迹。

河姆渡文化的骨器制作比较先进,都是经过精心打磨制成的,如鸡内金、鱼镖、箭头、哨子、匕首、锥、锯等。有些带柄的骨刀,骨箅上雕刻的花纹,或者两头的鸟纹,就像精致实用的工艺品。在众多出土文物中,最重要的是发现了大量人工栽培的水稻,这是世界上最古老、最丰富的水稻文化遗址。它的发现不仅改变了中国栽培稻从印度传入的传统传说,而且许多考古学家认为河姆渡可能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早的稻作文化发源地。

河姆渡文化最具代表性的农具是莱拉。河姆渡文化的建筑形式主要是干柱式建筑,桩和木板高出地面。干柱建筑是新石器时代以来我国江南地区重要的建筑形式之一,河姆渡是目前最早发现的。与同时期中国北方的半地穴房屋明显不同,成为当时最具代表性的特征。所以长江下游的新石器文化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源头。是代表中国古代文明发展趋势的另一条主线,不同于中原仰韶文化。

亚洲最大的河流长江,流经中国陆地6000公里,虽然总长度超过黄河,但诞生于长江流域的古代文明以前并不为人所知,因为人们一直认为中华文明归根结底起源于黄河流域,只有黄河文明是历史的主流,但激动人心的发现不断出现在长江下游。首先是和半坡遗址同一时代河姆渡遗址的发现。稻穗图案印在陶罐上,弯曲的稻穗图案让人想象河姆渡时期的人已经开始种植水稻。在1987年的发掘中,该遗址出土了大量稻壳。据发掘报告,总量达150吨,碳化稻壳中可见大米。分析结果证实是7000年前的大米。水稻的种植使社会积累大量的余粮成为可能,随之而来的是贫富差距的出现。文化的发展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河姆渡文化的社会经济以稻作农业为主,同时也从事畜牧、采集、渔猎。大米、稻壳、稻秆、稻叶等的残留物。通常是在废墟中发现的。遗址出土了许多动植物遗存,如橡子、菱角、桃、酸枣、葫芦、薏米、木耳米、藻类遗存等。

河姆渡文化时期,人们的住宅中形成了不同规模的村庄。村子废墟里有很多建筑基地。但由于该地区属于河岸沼泽区,房屋的建筑形式和结构明显不同于中原和长江中游地区发现的史前房屋。

家庭用具,主要是陶器,有少量木材。河姆渡文化是长江下游以南的新石器时代早期。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河姆渡文化有着自己的宗教信仰吗?河姆渡文化的住所有什么特点下一篇:上海滩风云人物 上海滩风云人物 抢张学良的女人 打得黄金荣只剩半条命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