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史前文明>正文

建国初 建国初 安徽有四县划出 今分属三省

导语:新中国成立之初,安徽省有四个县,属于下面三个省的文字材料由边肖为大家整理发布。让我们快速看看他们!安徽省,位于我国华东内陆、长江下游,长江、淮河横贯东西将全省分为数个不同的地理单元,山川秀美、人文荟萃。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安徽形成了徽州文化、淮河文化、皖江文化、庐州文化等多元文化,清朝康熙六年正式设省,以省内安庆、徽州两府首字而得省名,称安徽省。 现在,安徽共有十六个地级市,省会为合肥市,但在建国

新中国成立之初,安徽省有四个县,属于下面三个省的文字材料由边肖为大家整理发布。让我们快速看看他们!

安徽省,位于我国华东内陆、长江下游,长江、淮河横贯东西将全省分为数个不同的地理单元,山川秀美、人文荟萃。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安徽形成了徽州文化、淮河文化、皖江文化、庐州文化等多元文化,清朝康熙六年正式设省,以省内安庆、徽州两府首字而得省名,称安徽省。 现在,安徽共有十六个地级市,省会为合肥市,但在建国初由于皖北、皖南情况各不相同而并未设安徽省,分开成立了皖北行署区、皖南行署区两个省级行署区。1949年4月21日渡江战役发起后,皖南迅速解放,皖南行署区于1949年5月成立,专署初驻屯溪,同年7月迁往芜湖,管辖原安徽省长江以南部分。 皖北行署区成立于1949年4月,专署驻合肥,管辖原安徽省长江以北部分及河南一县、江苏三县。1951年底皖南、皖北两大行署区于合肥合署办公,1952年8月两大行署区正式合并为安徽省,其中原属河南的永城县,原属江苏的江浦、萧县、砀山这四个县也分别划回原省。现在,这四个县分别为安徽、河南、江苏三省之地。 永城,位于河南省最东端,地处河南、安徽、江苏、山东四省结合部,其三面被安徽省包围,仅西北与河南夏邑相邻,素有「 ”豫东门户”之称。永城历史悠久,秦时县境即已置县,隋朝设永城县,金时曾升为永州,明清时均属河南归德府。抗日战争时期,永城曾为豫皖苏边区政府驻地,1945年改称雪枫县。 解放战争时期,雪枫县隶属于豫皖苏边区第三专区,1949年3月复称永城县,1949年4月皖北行署区成立后隶属于皖北行署区宿县专区。此外,战争时期还曾设有雪涡、雪商亳等边县。1952年1月,皖北行署区宿县专区永城县划归河南,隶属于商丘专区。现在,永城为河南省县级市,由地级商丘市代管。 萧县、砀山两县均为历史悠久的千年古县,明属南直隶徐州,清朝安徽、江苏分置后属江苏徐州,均为清朝时期徐州「 ”老八县”之一,解放战争时期两县均曾属豫皖苏边区第三专区。1949年初,两县曾划归河南省商丘专区,皖北行署区成立后属宿县专区。1952年8月安徽省人民政府成立后,萧县、砀山隶属于安徽省宿县专区,1953年2月两县划归江苏省徐州专区。1955年为解决洪泽湖治理问题,泗洪、盱眙两县划归江苏,萧县、砀山两县复属安徽宿县专区,现在两县未安徽省地级宿州市辖县。 江浦,为江苏旧县名,其设县于明初,明属南直隶应天府,清朝属江苏省江宁府。解放战争时期曾于江浦设江全办事处,1949年初改为江浦县属江淮行署五专区,后属皖北行署区滁县专区。1952年8月属安徽省滁县专区,1953年1月重新划归江苏,属扬州专区,现在江浦县已经撤销建制,2002年南京市浦口区、江浦县合并设新浦口区。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不忘初心历史典故 不忘初心历史典故下一篇:兰台说史•废黜王储背后的那些宫廷权力故事 兰台说史•废黜王储背后的那些宫廷权力故事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