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史前文明>正文

北京阿拉善蒙古王爷府 北京阿拉善蒙古王爷府 历经400年沧桑 依然基本完好

导语:经过400多年的沧桑,王的、阿拉善的蒙古、北京,至今仍基本完好无损。以下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整理发布。让我们快速看看!北京阿拉善罗王府 现存北京阿拉善王爷府,位于什刹海后海南岸迤西毡子房胡同,与恭王府东墙仅一路之隔,面积大概是恭王府一半,约3万平方米。不同的历史时期,这座王府曾被称作罗王府、塔王府及达王府。在阿拉善左旗档案馆有一件保存完好的皇帝谕旨,是清乾隆皇帝于1782年嘉赐阿拉善和硕特旗第三代

经过400多年的沧桑,王的、阿拉善的蒙古、北京,至今仍基本完好无损。以下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整理发布。让我们快速看看!

北京阿拉善罗王府 现存北京阿拉善王爷府,位于什刹海后海南岸迤西毡子房胡同,与恭王府东墙仅一路之隔,面积大概是恭王府一半,约3万平方米。不同的历史时期,这座王府曾被称作罗王府、塔王府及达王府。在阿拉善左旗档案馆有一件保存完好的皇帝谕旨,是清乾隆皇帝于1782年嘉赐阿拉善和硕特旗第三代亲王罗布桑道尔吉在平定新疆、西藏、青海战乱中建有殊功,册封其为阿拉善世袭亲王,并准于在京城建设府第的「 ”清朝册封圣旨”。这道圣旨可以看作是北京阿拉善罗王府建造的「 ”中央批文”和王府的「 ”产权证书”。 罗王府紧毗邻着名的「 ”恭王府” 清代官员由于封爵等级不同,其府邸的建造是有严格规制的。在名称上,只有亲王和郡王的住宅才可以称为「 ”王府”,贝勒、贝子的住所只能称「 ”府”。高级官员的职位不论多高,其住所只能称「 ”宅”或「 ”第”。王府从建筑基址、建筑规模、建筑样式、建筑装饰,甚至几步台阶,基高几尺几寸等等方面,都有严格限制。如果超过规定,朝廷是要严厉治罪的,轻则罚俸,重则夺爵。清代北京王府大都集中在内城,从前门到永定门一带的外城基本上不建王府。阿拉善罗王府是一座中西合璧的府邸,有房屋200多间,依中轴线分东西两部分,有假山、水池、花厅、游廊、亭、台等。作为京城王爷府,其建造自然是用材考究、雕梁画栋,一些木料还是遥远的菲律宾产珍贵树木,檐雕与廊画彩绘是蒙古人喜爱的牡丹、蝴蝶、飞马等图案,华丽而富贵。阿拉善罗王府整体建筑错落有致,高雅不群,自然随意,富有幽趣。 保存完整的旧建筑 从大清建朝的1636年到现在的近400年沧桑巨变中,京城里的王爷府多已颓败倾圮或灰飞烟灭,从钟鸣鼎食到春华秋败,大都改换了主人。昔日的王爷府,或做医院,或做学校,或做私人住宅,或做办公用地,从内容到形式上都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但阿拉善罗王府直到新中国成立竟然没有被其后裔变卖拆毁,据说在北京只有这一家,其他都没有逃脱被皇室王公后人廉价出卖或破产的结局。北京阿拉善罗王府保护基本完好,特别是东侧院落,房舍、游廊依旧,有些房屋还是当年的木质窗户,这在北京是难得的,因此,有人将阿拉善罗王府后代评为「 ”最佳王族子孙”。 建筑遗存的精美图案 阿拉善亲王家族 阿拉善亲王家族是三朝功臣。第九代第十任阿拉善亲王达理札雅是塔王塔旺布里甲拉的长子,新中国成立后曾任巴彦淖尔盟盟长、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副主席等职,对内蒙古自治区经济社会建设、民族团结事业做出过巨大贡献。 民国20年,即1931年,达王达理札雅28岁时离开北京回定远营承袭王位并开始理政,从此再未回过京城王府。 1936年,达理札雅母亲姜静德为了给其三子达穆林旺楚克娶亲,带一子一女从定远营返回北京阿拉善罗王府。次年,其三子达穆林旺楚克迎娶晚清着名外交家杨儒后代杨祉芬为结发妻子。 满清时期,阿拉善罗王府虽远离草原,隔居京城,但一向崇尚礼教,注重传统,一直都保持着烧饭念祖、腊月祭灶等蒙古人习俗,甚至每年还派王室成员专程赴伊克昭盟大伊金霍洛参加成吉思汗祭祀大典。塔王塔旺布里甲拉更是家教甚严,教子有方,王府内有专人教授国学、蒙满语、英语、法语和武术等,子女都学有所成,没有一人沾染酗酒赌博等恶习,这一传统保全了北京阿拉善罗王府的完整。只是到了上世纪40年代,为了节省开支,罗王府将东院出租给辅仁大学幼稚园,西边少部平房也租给别人居住,这些收入都用于贴补王府的日常开销。 风韵犹存的罗王府庭院 1947年,考虑到时局动荡和年迈的母亲,达理札雅派妻子金允诚、女儿和保姆,进京接母亲及眷属回定远营。当年秋天,老夫人携全家起程回定远营。在离京前,老夫人将整座罗王府交给三子达穆林旺楚克的岳母杨松如一家照管,直至三年后1950年公安部将其改为宿舍后搬出。 在后来的60余年里,虽经岁月打磨,阿拉善罗王府仍保持了原来的基本面貌,这实属不易。若以物权法定义,有人则称,在当下寸土寸金的北京城,地处黄金地段的阿拉善罗王府其后人可能有天价继承权。 令红学家惋惜不已的「 ”府夹道” 北京市王府文化 老北京胡同里的古府旧宅,虽经岁月沧老,但依旧风骨犹存、华贵卓然。阿拉善罗王府无论是本身的历史底蕴,还是它的文物价值,都可称得上是北京的「 ”皇城名片”。它与恭王府间的一条小巷,即府夹道,与文学巨着《红楼梦》中荣、宁二府之间「 ”有一小巷界断不同”的地理位置十分吻合,这引起红学家的无限遐想,曾经府夹道的消失也令红学家们顿足捶胸、惋惜不已。无独有偶,巨着《红楼梦》有一孤本,即蒙古王府本《石头记》就是由当年的塔王塔旺布里甲拉收藏,1960 年,经政府反复动员,达王夫妇这才捐给国家图书馆,成为红学研究的珍品,仅此一偶,可见阿拉善罗王府对民族传统文化建设的贡献。另一方面,清代蒙古王府作为皇家文化和民间文化的承接点,记载了极其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具有研究挖掘的巨大价值,因此他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份。 《红楼梦》珍品版 党的十九大提出:「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阿拉善罗王府是北京市西城区文物保护单位,修缮恢复历史遗存的古建筑,可以充分展示华夏文明的久远历史和灿烂文化。鉴于阿拉善罗王府的历史存在价值,有学者建议,依照上世纪八十年代国务院、北京市下大力气腾退修复恭王府的经验做法,启动北京阿拉善罗王府腾退修缮工程,恢复其原貌,为千年古城、世界大都会北京市再添一抹古香和厚重。阿拉善亲王后人也表示,将倾全家族之力为修缮恢复阿拉善罗王府提供史实资料和应尽义务。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普宁十大特产 普宁十大特产下一篇:三国最搞笑的武将 三国最搞笑的武将 被主公寄予厚望 上战场三回合被斩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