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史前文明>正文

捏造流言杀死孔子六世祖并夺其妻的华督 捏造流言杀死孔子六世祖并夺其妻的华督 真的是一个「 ”奸臣”吗

导语:捏造谣言刺杀孔子六祖娶妻的杜华真的是奸臣吗?以下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收集出版。让我们快速看一下!当年,宋宣公没有把国君之位传给自己的儿子与夷,而是一反周礼,选择了旧制「 ”兄终弟及”,传给了弟弟宋穆公,而宋穆公为了报答哥哥,也没有把国君之位传给儿子公子冯,而是传给了侄子与夷,并把其托付给了孔父嘉,而公子冯则流亡长居于郑国。 自从宋殇公即位后,连年打仗,在位十年,仗就打了十一次,其中攻伐郑国就有三次

捏造谣言刺杀孔子六祖娶妻的杜华真的是奸臣吗?以下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收集出版。让我们快速看一下!

当年,宋宣公没有把国君之位传给自己的儿子与夷,而是一反周礼,选择了旧制「 ”兄终弟及”,传给了弟弟宋穆公,而宋穆公为了报答哥哥,也没有把国君之位传给儿子公子冯,而是传给了侄子与夷,并把其托付给了孔父嘉,而公子冯则流亡长居于郑国。 自从宋殇公即位后,连年打仗,在位十年,仗就打了十一次,其中攻伐郑国就有三次,这让老百姓们都苦不堪言。 一、第一次流言 华督是宋国的太宰,以前和公子冯的交情不浅,公子冯在郑国,再看到宋殇公向郑国用兵,明面上不敢劝谏,心底却闷闷不乐。 当时孔父嘉是当朝司马,主管兵权,连年征战当然有他的一份,不过国君不敢得罪,华督便把目光转向了孔父嘉。 孔父嘉 可考虑到孔父嘉是国君前面的红人,又手握兵权,就没有轻易动手,一直在等待机会杀了他。 有一次孔父嘉又带兵攻打戴国,没想到全军覆没,只剩下孔父嘉一个人逃回来了。 宋国的百姓看到国君和司马都这么好战,觉得他们不体恤百姓,害得家家只剩下孤儿寡母。 华督看到这里,知道机会来了,就派人散布流言,说国君多次兵伐,都是孔司马出的主意。老百姓们一听都信了,从此开始怨恨起了孔父嘉。 《左传》:故因民之不堪命,先宣言曰:「 ”司马则然。” 二、见美定杀意 孔父嘉好像什么好事都赶上了,是国君的红人、朝廷重臣、手握兵权,还有一点,他还有一个长得美艳动人的继室魏氏。 后来事情的发展就与这个女人有关。 有一次,魏氏回娘家祭扫坟墓时,她从路对面走来,被华督正巧看到了,然后眼睛好似粘住一般,一动不动追随着魏氏的身影,对方都从身旁走过去了,还回头一直盯着,嘴里不由得赞叹:「 ”美而艳。”意思是夸魏氏不仅长得美丽,而且光彩照人。 回家后,华督日思夜想而不得,最终得出一个结论:杀掉孔父嘉,才能得到他的妻子。 这下更坚定了华督杀孔父嘉的决心。 三、第二次流言 这时邻国的国君正是号称「 ”春秋小霸”的郑庄公,郑国在他的带领下政治稳定、经济实力增强。 郑庄公 眼看郑国实力越来越强,太宰华督就想改善宋郑两国之间的外交关系,但他的「 ”亲郑”之路被宋殇公和孔父嘉堵死了。 既然没有机会,那就创造机会。 在一年春蒐的日子里,孔父嘉检阅军队。华督从中看到了机会,于是他针对孔父嘉的第二次流言便开始了。 这次他在军中向将士们散播流言,说:「 ”孔司马又要出兵伐郑了,事情已经定了,所以今天才阅兵的。咱们宋国的老百姓有什么罪,要受这样的战争之苦呢!” 将士们听了都觉得有道理,就在华督的鼓动下,咬牙切齿地开始围攻孔父嘉的府邸。 四、孔父嘉被杀,其妻被夺 这时的孔父嘉一点儿准备都没有,最后就在将士们的愤怒中被杀了,而华督趁乱带人抢走了其妻魏氏。 孔父嘉被杀后,他的儿子木金父侥幸被救出,后来因担心华氏的迫害,就迁到了鲁国,大名鼎鼎的「 ”中国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就是孔父嘉的嫡系六世孙。 孔父嘉算是宋殇公的辅政大臣了,没有经过自己允许,华督胆敢擅自杀害朝廷重臣,宋殇公知情后自然震怒不已。华督一看国君不买账,索性一不做二不休,把国君也给干掉了。 华督 为了堵住众人悠悠之口,华督找了几个替罪羊,来平息这次杀君杀同僚造成的乱局。 五、贿赂各国稳政局 一个诸侯国的国君被杀,还是被一个臣子所杀,这在当时是一件违背周礼的事情,更何况后续还牵涉到国君即位合法性的问题。 这一点华督也想到了,所以他在派人到郑国迎立公子冯的同时,还取出国库里的宝物重器贿赂各诸侯国,并告知他们拥立公子冯为国君的原因。 长居在郑国的公子冯如果能成为新的宋国国君,那么对于宋郑两国的外交关系无疑是起促进作用的,这当然是郑庄公喜闻乐见的。 最后,鲁国接受了郜国大鼎,郑国、齐国、陈国都接受了礼物,华督也担任了了宋国的相国。 《左传.桓公》里曾有此记载:「 ”召庄公于郑而立之,以亲郑。以郜大鼎赂公,齐、陈、郑皆有赂,故遂相宋公。” 不仅如此,郑庄公还邀请齐侯、鲁侯在稷地进行了会晤,并正式承认了宋庄公即位的合法性。 公子冯从一个流落在外的公子到一国之君,这个华丽的转变都归功于华督,所以即位后的宋庄公非常感激他,让他继续担任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太宰。 而在华督的尽心辅佐下,宋庄公带领宋国走向了正轨,战事不再像之前那么频繁,百姓也休养生息,经济也在恢复之中。 六、他是「 ”奸臣”吗 华督连续捏造流言,先杀掉同僚、夺其妻,后又弑君,这样的行为一定会让人觉得他是个「 ”奸臣”。 但在这里,我们要为他「 ”鸣不平”。 1 在「 ”第一次流言”后,孔父嘉没有对华督产生警惕之心,也说明他对国内政治矛盾没有鲜明的认识。 但他不是后来晋国的赵盾,他不像赵盾似的集政权和军权于一身,所以这一点漏洞被华督利用,经过两次流言的侵袭便被打垮了。 赵盾 由此看来,华督更适合当时的政治环境。 2 当初宋穆公临终前把与夷托付给孔父嘉,虽然孔父嘉和其他臣子一样属意的是公子冯,但他最后还是听从了国君的嘱托。 公子冯流亡在郑国,宋殇公就屡次出兵郑国,这样的目的已经不言而喻,但孔父嘉作为掌管兵权的司马,面对劳民伤财的年年征战局面,还是选择站在了新国君一方。 宋殇公在位时,连年征战的后果,《史记》里虽然只有这么简单的一句:「 ”殇公即位十年耳,而十一战,民苦不堪。”但我们可以想象得到,经过连年战争的宋国,民怨载道,经济发展滞后,外交关系一塌糊涂,军队也急需修整。 战争 孔子主张作为臣下要忠君,要认真竭力地为君办事:「 ”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孔父嘉身为孔子的六世祖,无疑早早就做了「 ”好”的榜样。 但国君说让你做什么,你就去做什么,做的时候不辨是非,眼里只有国君没有百姓,所以孔父嘉,你不是「 ”愚忠”是什么呢? 反观「 ”亲郑派”华督,想当初,在宋殇公死后的艰难局势下,他能通过贿赂各国的外交手段,使得自己被各国国君认同、宋庄公的地位被承认,不得不说华督外交手段的高明。 而且,在宋庄公即位后,在华督的辅佐下,外交上获得了郑国的支持和保护,和周边各诸侯国关系的缓和也使得自己国家休养生息。 华督接连辅佐了宋庄公和宋闵公两代国君,说他是「 ”忠臣”也是在理的,这一点并不比孔父嘉差。 还有一点,宋庄公在郑庄公去世后干预了郑国立嗣之事,能左右他国的内政,也意味着当时宋国的国力比宋殇公时期有着明显的提高。结果也确如宋庄公所愿,被他拥立的公子突后来成为了郑国的国君,即郑厉公。 所以我觉得,华督此人,开始也许私心重,有着「 ”奸臣”的影子,但宋庄公即位后,他在努力向着「 ”能臣”之路迈进,小到为己、为君,大到为百姓、为国家。 3 现在,如果问孔父嘉和华督,哪一位更适合做那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人,答案无疑是华督。 但,我们假设—— 如果有这样一种更好的结局:国君发展经济、体恤民情、友善邻国,孔父嘉和华督两位臣子如后来的蔺相如和廉颇般「 ”将相和”,最后宋国在君臣一心的努力下一步步发展壮大,终于早日实现了宋国霸业。 将相和 这样的结局无疑更好,可惜啊,历史没有如果。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刘盈死后谁当皇帝 揭汉前少帝刘恭继位之谜 刘盈死后谁当皇帝 揭汉前少帝刘恭继位之谜下一篇:资生堂的品牌介绍 资生堂的品牌介绍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