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史前文明>正文

桓温一败 桓温一败 苻坚再败。曾经战胜冉闵的「 ”小霸王”姚襄该何去何从

导语:桓温输了,傅坚又输了。曾经击败冉闵的姚翔该何去何从?以下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整理出版。让我们快速看看他们!上一讲我们说到姚襄投奔东晋,打算徐图再起,没想到东晋的执政殷浩几次三番下毒手想将姚襄置于死地,忍无可忍的姚襄反戈一击,在殷浩北伐途中,打得他一个措手不及。 后秦史:姚襄投奔东晋,打算东山再起,他能如愿吗? 一、桓温来啦 打完殷浩以后,姚襄做了一件匪夷所思的事情,他派遣使者到建康倒打一耙,说之所

桓温输了,傅坚又输了。曾经击败冉闵的姚翔该何去何从?以下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整理出版。让我们快速看看他们!

上一讲我们说到姚襄投奔东晋,打算徐图再起,没想到东晋的执政殷浩几次三番下毒手想将姚襄置于死地,忍无可忍的姚襄反戈一击,在殷浩北伐途中,打得他一个措手不及。 后秦史:姚襄投奔东晋,打算东山再起,他能如愿吗? 一、桓温来啦 打完殷浩以后,姚襄做了一件匪夷所思的事情,他派遣使者到建康倒打一耙,说之所以自己这么做都是被殷浩逼的,一切都是殷浩的错,自己对朝廷可是忠心耿耿啊,请皇帝原谅自己。姚襄身为降将,擅自攻击朝廷的执政,导致朝廷北伐大业功败垂成,按理说东晋中央肯定不能忍吧。 晋穆帝 没有,事情有了很神奇的发展。当时东晋的皇帝晋穆帝竟然相信了姚襄的所有说辞,劝告姚襄以后要继续为国效力,并且为了安抚姚襄,朝廷免去殷浩所有官职、废为庶人。 姚襄,区区一个北方胡人降将,东晋政府为什么这么信任他呢。原来是背后有高人在帮助姚襄。让我们来认识一下高人,他就是东晋一朝最令人闻风丧胆、敬佩万分的大军阀、大将军——桓温。 当初殷浩被启用就是朝廷为了对付桓温的一手棋,本来想他北伐建功立业以制衡桓温,可惜没想到殷浩这么烂泥扶不上墙,北伐一败再败。姚襄上奏将北伐失败的锅全甩给殷浩后,桓温也在到处活动,他上奏朝廷,列举殷浩种种罪状罪状,实际上是在打朝廷的脸,当初桓温极力要求北伐,朝廷死活不让,现在如何?桓温咄咄逼人的态度终于逼得朝廷将殷浩废为庶人,从此,朝廷内外大权尽归桓温,朝中已无人再能阻止桓温北伐。 《晋书·桓温传》:时殷浩至洛阳修复园陵,经涉数年,屡战屡败,器械都尽。温复进督司州,因朝野之怨,乃奏废浩,自此内外大权一归温矣。 二、姚襄的算盘 永和十年二月,春风得意的桓温率众四万北伐后秦。而在得知桓温北伐的消息后,姚襄又打起了自己的小算盘,上次朝廷之所以没有追究自己,是桓温用自己打压殷浩,现在桓温已经得偿所愿了,还会放过自己吗,要知道在"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点上,殷浩和桓温没有本质区别,可能桓温还要更加激烈一点。 桓温本温 为了羌族的出路,姚襄偷偷派人联系前燕,表达想要归降的意思。恰好,当时的前燕已经站稳了关东之地,正想对外发展,姚襄投奔东晋多年,由他来引路,无疑是日后进攻东晋最好的向导,双方一拍即合。当年五月,江西流民领袖郭敞擒获陈留郡内史刘仕降于姚襄,建康朝廷闻讯大惊,以这件事为契机,东晋与姚襄正式决裂。 姚襄与东晋决裂后,当务之急就是要另图发展,姚襄当时所处的江淮地带,羌族民众并不多,况且江淮这个地方是四战之地,这就使得姚襄不可能在此地站稳脚跟。加上本来答应援助他的前燕又食言了,所以姚襄根本得不到任何援助。姚襄的部下都是北人,这种情况下他们都劝姚襄打回北方老家去,姚襄听了也表示赞同,因此他自称大将军、大单于。 既然确立了打回北方去的目标,首先姚襄决定打一仗立威,也借此用来凝聚羌族同胞。永和十一年四月,姚襄正式开战,一开始姚襄攻打的是外黄,没想到却被驻扎在这里的东晋冠军将军高季击败。不过这次失败对姚襄来说只是小败,失败后的姚襄收拾散众加以抚恤,军队很快复振,于是他改变攻打的方向,一举将许昌拿下,羌族多年之后终于重又占据了一座全国比较大的城市。 姚襄当年投奔东晋路线 拿下许昌后姚襄打算以此为跳板,入河东以图关右,为此姚襄下一个目标就是要拿下河南重镇——洛阳。然而洛阳不比许昌,城高池深,姚襄一连打了几个月也没能攻克。打不下来,有人就劝他。姚襄当时手底下的长史王亮就劝谏姚襄,他说咱们姚氏集团目前正处于起步阶段,虽然将士们确实肯拼肯干,但是咱们毕竟还没"上市",规模还比较小,所以应该节约人力,咱们现在在洛阳这边死磕了这么久,都没磕下来,就证明这边一时半会儿是兼并不下来了,所以咱们干脆放弃洛阳,向河北挺近,再做长远的打算。 虽然姚襄认为王亮说的对,但是他还是放不下洛阳,原因有二。首先,姚襄也算是当世名将,攻打洛阳又是他姚襄重返北方的第一战,当然要有所斩获,才能在北国留名;第二也是最重要的,洛阳地势险要,是用武之地,又是前朝旧都,姚襄认为这里有帝王之气,占据这边就能成就大业,因此说什么也要拿下。 《晋书·姚襄载记》襄曰:"洛阳虽小,山河四塞之固,亦是用武之地。吾欲先据洛阳,然后开建大业。" 三、桓温教姚襄做人 只是姚襄没有料到,洛阳还没拿下来,桓温就先来了。永和十二年七月,朝廷拜桓温为征讨大都督,都督司、冀二州诸军事,开始他轰轰烈烈地第二次北伐,此战桓温的利剑直指洛阳,他在给朝廷的上表中希望能够一举收复洛阳,令建康朝廷还于旧都,重振雄风,扫清六合。 还于旧都?朝廷当然没那个胆子了,就算洛阳能打下来,河南四战之地,天然的前线,皇室勋贵哪敢去那送命呢?不过桓温态度如此坚决,朝堂之上没人敢反驳他,只能先允诺他可以北伐,万一洛阳打不下来呢,是不是。 听说桓温要打洛阳,姚襄很高兴,在他看来,东晋就没有帅才。桓温如何,不过殷浩之流尔,自己稍微动动手,管能让他丢盔卸甲,夺了他的部队辎重,补给自己这几个月来的损失。想到这说干就干,八月,桓温兵至伊水,姚襄先派一队人马埋伏在桓温必经之路上,打算用对付殷浩的办法来收拾桓温。 这点小计谋哪里能瞒得住桓大司马,桓温大手一挥就消灭干净前进路上的障碍。之后姚襄听闻桓温已经要渡过伊水了,这个时候也就先管不了什么洛阳了,姚襄带着所有军队来到伊水,准备在这跟桓温打一场阻击战。此战桓温亲自披甲督战,命晋军结阵而进,只一战,大败姚襄。此战姚襄丢盔卸甲,只带了数千骑逃奔洛阳北邙山中,而桓温则趁势一鼓作气拿下来洛阳,东晋丢失多年的故都终于又回来了。 桓温北伐 姚襄为什么会败,一是实力使然,姚襄本身兵力就不多,而桓温则是带着数万精锐有备而来,虽说姚襄想在伊水以逸待劳,但是连月攻伐洛阳不下,他的部队早就泄了气了,还有什么精力再跟晋军交战呢;再说姚襄也确实太轻视桓温了,总以为江东诸人比不得北方名将,而桓温恰好是当世之豪杰。姚襄轻松桓温,桓温却对他很重视,桓温交战之前曾向手下询问姚襄的情况,有个曾经效力过姚襄的部下说,姚襄是像小霸王孙策那样的人物,英勇神武恐怕还要过于孙策,桓温是早就了解他姚襄了,可他姚襄什么都不知道。"小孙策"是吧,那就让你变成折戟沉沙的真孙策。 《晋书·姚襄载记》:先是,弘农杨亮归襄,襄待以客礼。后奔桓温,温问襄于亮,亮曰:"神明器宇,孙策之俦,而雄武过之。" 四、决战前秦 说回姚襄,姚襄收拾残兵之后,知道桓温已经收复洛阳,河南这块地方他是待不下去了,于是带领部众奔向平阳。恰好姚襄曾经的老部下赤复率众来投,二者合兵一处,击杀了前秦平阳太守符产,坑杀了他的部下,占领了军事重镇平阳。姚襄打算以此为跳板,打回关中去。另一方面前秦得到消息后,本想册封姚襄官职,暂时稳住姚襄,等腾出手来再消灭他。没想到姚襄压根不为所动,还斩杀了前秦使者,自此两方彻底交恶。 升平元年四月,姚襄正式发兵想要夺取关中。这一战姚襄可谓精锐尽出,遣其从兄辅国将军姚兰略地郞城今陕西洛川县东南),以其兄曜武将军姚益生、左将军王钦卢等招动定阳、北地诸羌胡。 前秦前燕双雄对峙 姚襄的动作虽然有一些小成果,并趁势逼近长安,但是也就到这了,前秦当时立国关中已经快十年了,加上几代人的经营,根基已深,姚襄之所以能先前取得成果,那是打了前秦一个毫无防备。现在前秦缓过神来了,要对姚襄下手了,前秦皇帝苻生令卫大将军苻黄眉统带平北将军苻道、龙骧将军符坚,建节将军邓羌等率军迎战姚襄。 苻坚 姚襄看到前秦大军出动,有些害怕,所以躲在防御工事里,避免决战,想要以拖待变。针对这种情况,邓羌建议,姚襄本身是一个极其要强的人,现在避而不战只是因为先前跟桓温等人打仗输了,锐气丧尽,所以打算稳扎稳打,如果我们派兵丁去他的大营前面挑衅,以姚襄的暴脾气一定受不了,会出来交战的。 主帅苻黄眉接受了这一建议,派人挑衅姚襄。姚襄被一激,果然忍受不了,要与秦军决一死战。尽管幕僚智通和尚苦苦相劝,但姚襄终究没能听。 两军交战,士气早泄的羌兵果然不是秦军的对手,姚襄大败。只是这一次他再也没有前几次的好运气了,那时他至少还能逃跑,姚襄战败于乱军之中被苻坚所部斩杀,年二十七岁。 后来其弟姚苌称帝后,追谥为魏武王。姚襄的命运当真和孙策极其相似。 江左说:该如何评价姚襄呢?姚襄年仅二十多岁就击败冉闵,这一战成为冉魏帝国崩溃路途中的重要一环。然后此后姚襄几乎战无不败,每每丢盔卸甲,仓皇而逃,但纵观史书对姚襄的军事才能的记载,说其为当时之名将也无不可。姚襄的失败不在军事上,而在政治上。五胡乱华,但凡有一番成就的胡族都必须有坚强的根基依靠,前赵的山西,后赵的关东,前燕的辽东,前秦的关中,莫不如此,多年以后姚襄的弟弟姚苌所以能成就一番大事业,也是因为占有了关中,而情况在姚襄这里很恶劣,由于姚弋仲与前秦争夺关中失败,使得羌族成为了无根的浮萍,按理来说这种情况下,留给羌族的命运应该只剩两种。一是成为别人的雇佣军,二是任人宰割。但是姚襄凭借自己的努力,虽然没能打出一片天下,但始终保持着羌族的独立性,就这一点来说为后来的姚苌建国打下了基础,以至于后秦建立以后,老臣们还每每提到姚襄,因此姚襄和姚弋仲都可以看作是后秦的奠基者。 参考资料:《晋书》、《后秦史》、《资治通鉴》 后秦史:羌族崛起 后秦史:羌族崛起 后秦史:姚弋仲如何带领羌族做大做强 后秦史:曾经击败冉闵的始祖皇帝姚弋仲 后秦史:「 ”小孙策”姚襄为何屡战屡败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都说:二战德军钢盔帅 性能好 可是你知道它有四个型号吗 都说:二战德军钢盔帅 性能好 可是你知道它有四个型号吗下一篇:从管仲的「 ”相地而衰征”入手 从管仲的「 ”相地而衰征”入手 浅谈春秋战国时赋税制度的变化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