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史前文明>正文

蝗虫的防治历史 蝗虫的防治历史

导语:治蝗史以下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收集整理。让我们快速看一下它们。一、【中国蝗史】想了解一下中国从40年代到60年代的蝗历中国自古以来就是蝗灾频发的国家,其灾情范围和程度是世界上最高的。因此,中国历代蝗灾与治蝗研究成为古今学者关注的课题之一。早在明清时期,就有许多影响深远的治蝗农书,对蝗虫习性、蝗灾发生规律、治蝗技术等作了初步的科学认识和总结。比如明代著名科学家徐光启,通过对明代以前蝗灾的统计分析,获

治蝗史以下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收集整理。让我们快速看一下它们。

一、【中国蝗史】想了解一下中国从40年代到60年代的蝗历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蝗灾频发的国家,其灾情范围和程度是世界上最高的。因此,中国历代蝗灾与治蝗研究成为古今学者关注的课题之一。早在明清时期,就有许多影响深远的治蝗农书,对蝗虫习性、蝗灾发生规律、治蝗技术等作了初步的科学认识和总结。比如明代著名科学家徐光启,通过对明代以前蝗灾的统计分析,获得对古代蝗虫发生季节和孳生地的正确认识,成为我国古代蝗虫研究的一项杰出成就。进入20世纪后,随着国民经济建设的发展,不同专业的学者致力于中国蝗灾与治蝗的研究,并取得了许多显著成就。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为响应联合国提出的“减灾十年”,学术界掀起了中国灾害科学与历史研究热潮。蝗灾史的研究也成为热点之一,出现了许多文章和理论。据笔者初步统计,20世纪以来已出版专著100余部,参与蝗虫史研究的专著30余部。纵观近百年的研究历程,大致有三个发展阶段:20世纪初至40年代末;50年代到70年代;从80年代到现在。20世纪初至40年代末的研究状况。20世纪初,随着近代西方科学的传入,一些留洋归来的学者,如吴富珍、、邹等。,不仅进行了现代蝗虫的分类和分布,观察了蝗虫的生活史和习性,而且预测和防治了飞蝗。为了深入了解蝗灾,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有:陈家祥的《中国文献蝗灾志》、马俊超的《清代江苏旱灾与蝗灾关系的推断》。与此同时,一些历史学家在其著作中也开始了对蝗灾的统计,如《中华救亡史》,被认为是中国灾荒救助史上的先驱。统计了中国历代自然灾害包括蝗灾的发生频率和频度。陈主编的《中国历代天灾人祸表》记载了257年的蝗灾。其中,邓统计的蝗灾,多为后人所引用。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的研究状况真正的蝗虫史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背景是我国大规模的化学治蝗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当时,许多学者对蝗灾历史数据进行了整理和分析,以便更全面地了解蝗灾的发生规律。曹纪《历代蝗灾志析》论述了公元前200年至公元1901年河北、山东、河南、江苏、浙江、安徽等省蝗灾的发生,以及与旱灾、水灾、气温、天敌、人为控制等因素的关系。并运用定量统计和比较分析的方法,绘制出各种关系曲线。这是利用自然科学方法统计古代灾害的早期尝试,也是后来研究者使用较多的方法。郭伟的中国古代治蝗成就本文分析了中国古代治蝗成就。安徽省文史研究总院自然灾害收集组的文章《安徽地区蝗灾史籍初步整理》是对该所编《安徽省近千年自然灾害区划统计》中蝗灾记录的整理分析。得出该地区蝗灾的发生是连续而广泛的,蝗灾与干旱的发生有关。此外,还有白勤的《历代治蝗记》和赵胤的《陈震龙记》

二、中国治蝗的历史回顾是什么

蝗灾是中国主要的历史自然灾害之一。在几千年与自然灾害的斗争历史中,蝗灾是最突出的问题,其危害比水旱灾害更严重。

人们曾经用“千里光秃秃的土地,饥肠辘辘地扛着路”来形容蝗灾的严重程度。建国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治蝗工作,加强了治蝗工作的组织领导,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在政府和群众的共同努力下,长期遭受严重破坏的蝗灾得到了迅速控制。

1949年至1959年,我国蝗虫防治取得巨大成就,蝗灾基本得到控制。结束了宋朝以来每五年两次蝗灾的记录。

经过十年的抗蝗斗争,我国的治蝗工作者基本掌握了蝗虫的发生规律,积累了大量丰富的组织防治经验。蝗虫的发生密度和范围大大缩小,从根本上改变了新中国成立前大灾发生时“遮天蔽日,掩草”的悲惨景象,部分地区蝗虫面积稳步下降。

三、中国历史上几次重大蝗灾

由于蝗灾的自然环境条件,古今几乎相同,所以中国的蝗灾并没有因为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而消失。相反,只要条件合适,蝗灾就会卷土重来。

例如,自2002年夏季以来,包括河北、河南、山东、天津、新疆在内的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00多个县发生了蝗虫。到6月底,农牧区蝗虫面积已达9000万亩。

蝗灾史论先秦古籍,如《诗经》,常称蝗虫,是蝗虫的若虫。战国以后被称为蝗虫。

蝗虫和蠓都危害庄稼。古籍中记载蝗灾最早的是《春秋》,其中记载了鲁十五年:“第一税亩,冬,海市蜃楼。

最早记载蝗虫的是《吕氏春秋,四年》:“若令春令,蝗虫必败。同一本书《时间的回顾》...时间的流逝...所以,不要蝗虫。

《礼记》中,岳翎还记载“虫蝗皆灾”,此处不引。宋代以后,蠓改名为“蠓”,统称蝗虫,沿用至今。

明代徐光启《农政全书·消蝗散》中统计了春秋时期蝗灾的次数。指出294年春秋季蝗灾111次,月分布如下:23,456,78,9,10,112月,发生次数超过23,19,20,31,20,12,1003次,非常符合统计正态分布规律。说明4-9月蝗虫最猖獗。徐光启说:“它盛于夏、秋之间,古柏生长成熟时有正相值,所以危害最大。

徐光启的这一统计数据与1920年江苏和浙江省昆虫局对中国各地蝗虫发生季节的研究非常一致。就飞蝗而言,5月至8月是各地蝗灾最严重的时期。夏蝗盛期为5月中旬至7月初,秋蝗盛期为8月中旬。

六月和七月是夏秋季蝗灾的时期。根据《周瑶中国昆虫史》附录中蝗灾登记表的重新统计,从公元前707年到公元1907年,2614年共发生蝗灾508次。

“除蝗疏蝗”对蝗虫的发生与环境和气候条件的关系有着非常科学的看法:按照老农的话来说,蝗虫生来就像玉米,过几天就像苍蝇一样旋转。能跳群线,就叫bug。

而几天,也就是成群飞行,就叫蝗虫。停下来,鸟嘴不停地啃着...又过了几天,怀孕的孩子在地下。

地下之子,十八日,是蝗虫。如果流传下来,灾难是普遍的...大泽的事业中会诞生蝗虫...它也会突然干涸...所以,那些干涸的,原来的蝗虫也要除掉蝗虫。唐宋以后,纸张和印刷条件有所改善,蝗灾有详细记载。下面举几个例子来看一个斑:“镇远元年,夏蝗东起海,西接江河,遮天蔽日,日无止境。

无论走到哪里,草木动物毛都是颓废的,饥饿的枕道。到了秋天,蝗灾停息,庄稼欠收,百姓饥肠辘辘,捉蝗虫充饥。

”“春花三年,沈嘉六月,飞蝗从东北来,遮天蔽日,经西南而去。那是一场大雨,蝗虫死了。

秋、七月,徐、儒、易、丹、沧、蔡、齐、北有蝗虫。”“有蝗虫从东北向西南升起,像云一样覆盖空...”“十九年,五月,在山东、河东、河南、关中等地。,蝗虫飞来遮天,人走不动路,沟壑平坦。

”“吃五谷、草木、青草。无论走到哪里,都做不到。

所有的坑都充满了利润。饥饿的人捕捉蝗虫作为食物,或者在暴露于干燥后积累它们...”“成化二十一年,大旱,飞蝗同时来,人人吃。

大多数流亡者,有时是饥饿的人聚集在山里。太平县蝗虫飞来覆天,谷穗叶尽,百姓转命。

那一年,大部分元曲人都流亡在外,聚集在山里。三月,平阳蝗。

四月,河南蝗。七月的蝗虫。

”“咸丰七年,春,昌平,汤山,王度,乐亭,萍乡蝗,平谷蝗,春无麦。青县出身,阜宁,曲阳,元氏县,清远,戊己旱,蝗……武昌飞蝗遮天。

房县、枝江、松滋、宜都有三寸多长的蝗虫。秋季,黄安、秋水、黄冈、随州蝗虫;单莺蝗灾,落地厚脚,钟祥飞蝗遮天,绵延数十里……”蝗灾的地理分布引自公元前707年至公元1907年,其间发生蝗灾508起。按发生次数的地理分布,为:黄河流域:436次,占85.82%;长江流域:69次,占13.57%;西南:3倍,占0.58%。

这种分布与陈正湘研究的蝗神庙的分布基本一致。地理学家陈正湘查阅了国内外收集的3000多种中国地方志,找出了蝗灾的地点,并标注在地图上,最终制成了《蝗灾在中国的分布》的历史地理图。

利用蝗神庙分布绘制的蝗灾分布图,比文字记载更有优势,因为哪里有蝗神庙,哪里就反映了蝗灾反复发生的历史,所以农民不得不建立庙宇祭祀。陈正湘蝗灾图有四个特点:蝗灾主要分布在黄河下游,尤其是河北、山东、河南三省。

华中南部蝗虫越来越少,东南沿海几乎没有蝗虫。蝗神庙分布的南界与春、年相对湿度等值线80%大致一致。

滇中高原与太湖流域相似,因此蝗灾较为常见。这张地图的不足之处在于,它不能反映蝗虫偶尔发生的地方,因为蝗虫寺庙往往不建立在蝗虫偶尔发生的地区,所以它不能反映在地图上。

历史上没有蝗虫的分类。国源等人研究了近代中国蝗虫的生物学分类,指出蝗虫有三大类,即东亚飞蝗、亚洲飞蝗和西藏飞蝗。国源等人还将蝗灾在中国的分布绘制成“中国飞蝗”。

4.历史上中国人是如何治理蝗灾的

方法一:人工投掷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悠闲的灭蝗方法。

据《捕蝗法》记载,这种方法主要是村民用竹竿撑起八尺长的白布,顺风方向三面追蝗,然后集中力量打蝗。属于春秋战国以来农民面临蝗灾的“肉搏战”。

这种方法虽然消耗体力,但工具方法简单,适合大量村民集体作战。所以两千年来在中国农村一直很流行。

方法二:埋沟法虽然简单,但是耗费人力和体力太多。然后到了汉朝,筋疲力尽的中国人也顿悟了:为什么要和蝗虫肉搏?为什么不给蝗虫挖坑?于是,“沟埋法”应运而生。

根据东汉《论衡》等古籍记载,在这种方法中,要在蝗虫经过的地区挖大量深两尺、宽一丈的大坑。然后,蝗虫到达后,通过敲打等方法将蝗虫引入坑内,然后集中填埋。这种方法有很好的“灭敌”效果,通常埋一个大的。

操作起来也比较困难:土壤一旦埋得太浅,蝗虫就能钻出来。据《晋书》记载,当时河东地区发生蝗灾,人们采用“埋壕”的方法来掩埋和消灭蝗虫。埋在土里带熟料的蝗虫瞬间就飞出去了,却把庄稼吃个精光。

因此,唐朝推广了一种更强硬的方法:篝火诱捕和杀戮。方法三:营火诱捕法其实春秋战国时期烧蝗虫的欲望非常强烈。

诗经里有“抓贼付火”的叫声。到了唐朝,这种“烧蝗虫”的操作终于成熟了。

根据《猎蝗图册》和《治蝗全法》的记载,如果要“烧蝗”,就要在天黑的时候点篝火,除了篝火之外,还应该在蝗区设置灯光,以灯光的紧密配合来吸引大量的蝗虫。那么被火烧的蝗虫就会失去飞行能力。

一大批人趁机杀人。也可以杀蝗虫,埋在护城河里。

唐朝开元时期,面对席卷中原的蝗灾,唐朝宰相姚崇果断推出“篝火杀法”,在短时间内成功扑灭了这场浩劫!在农业科技比较发达的宋代,也采用了大规模的杀蝗、火烧:一把火烧蝗虫的孳生地,既切断了灾害隐患,又在火烧区开辟了荒地和耕地,可以说达到了多重目的。方法四:按照杀虫杀卵的方法,也是在农业科技大爆发的宋朝,防灾意识深入人心:与其在大灾时杀蝗虫,不如提前砍草。

趁着冬天的机会,把蝗卵的孳生地拿走。所以就有了“按虫去卵法”。

据《宋史》记载,宋代农民在冬季经常寻找蚱蜢的繁殖地。《治蝗法》还总结了宋代以来“按虫去卵”的经验:蝗卵滋生的地方,地面上总有无数蜂窝状的小洞,必须果断挖除铲除。

明清时期,人们开发了原始的“农药”,如“百步草精”、“老陈醋合剂”,专门用来杀卵。但这种找蛋的方式,北宋沈括等名臣抱怨,简直是累坏了腿。

有时候,我辛辛苦苦挖鸡蛋。第二年,蝗虫依然激增。到了明朝,人们更明白了一个事实:其实种地比找蛋更能消除隐患——屯田灭蝗的方法。

严格来说,屯田灭蝗的方法其实始于元代。据《农书》记载,元代农民经常开垦荒地,种植芋头、桑树等作物,以抵御蝗灾。发展到明代,有了比较系统的操作:蝗虫滋生的地方都是“旱区”,必须改造成农田。在种植过程中,通过各种手段杀死虫卵,同时种植蝗虫不吃的绿豆、豌豆等植物,用于蝗灾时的饥荒救济口粮。

在徐光启的《农事大百科》中,这种“屯田灭蝗法”不仅记载完整,而且随着世界闻名的《农事大百科》在欧美国家流传。它对西方近代害虫防治研究也有重要影响。

不过话又说回来,以上方法虽然都靠谱,但也只能在古代的技术条件下减轻灾情,把粮食损失降到最低。直到现代社会,世界各国利用各种现代科技手段也只能勉强控制蝗灾。

看来这场可怕的灾难与现代生活相去甚远。有些嘲笑“吃粮食救蝗虫”,可以说是对病虫害的严重无知。

然而,即使在科技条件有限的古代,坚强的中国人仍然一代又一代地更新着治蝗灭蝗的经验,勇敢地面对每一场灾难。这样的智慧和勇气,恰恰是中华文明无止境发展的重要原因。

5.蝗虫防治指标如何确定

通过各种方法了解蝗虫的种类和密度后,即可确定防治指标。

但是对于每平方米的控制指标数量没有统一的规定。整合各地防控指标,争取经济适宜性。人工防治在局部地区可设2~12头/m2,大面积飞行防御可设15~20头/m2。

草原地区无论控制何种害虫,首先要考虑经济效益。如果控制成本与害虫造成的经济损失相平衡,那么这种方法意义不大。

防治费用超过病虫害造成的经济损失的,在防治工作中不允许。其次,考虑当地的各种因素,包括人力、物力、财力、地形、草地利用等。

六、如何识别和控制蝗虫

蝗虫是世界上常见的害虫,危害花生、大豆、土豆、红薯等作物。

蚱蜢主要吃植物的叶子和茎。它们主要以小麦、玉米、高粱、水稻、小米、芦苇、稗草等禾本科植物为食。当它们饿的时候,也以双子叶植物如花生为食。危害花生的蝗虫主要是中国蝗虫。

中国蝗虫,属于直翅目和尾孢科,也称为中国稻蝗。中国蝗虫分布在中国的北部和南部,尤其是长江流域和黄淮地区。

危害特征成虫和若虫吃花生的茎和叶。损伤严重时,茎被咬掉,整片叶子被吃光,只剩下叶脉,不仅危害花生,还危害其他豆科植物和各种作物如旋花科、茄科、禾本科。三龄若虫开始传播摄食的危害,摄食量逐渐增加;4龄以后,若虫的食量大大增加,到成虫时达到最大,往往造成花生叶片缺失,严重时只剩下主脉。

识别要点①成年雄性体长1533 mm,雌性体长2040 mm,体色有黄绿色、棕绿色、黄棕色、绿色等。,有光泽,宽头,椭圆形。复眼是椭圆形的。

触角呈丝状。头顶向前延伸,脸鼓得很宽。

复眼后面两侧有一条深褐色纵带,穿过胸部后板两侧,到达前翼底部。前胸腹有一圆锥状结节状突起。

前翅比后腿末端长。②卵长圆柱形,长约12 mm,宽约8 mm,中间略弯曲。

带有棕色胶体的卵囊。卵粒在卵囊中倾斜排列成两个纵向行。

卵囊呈茄子状,卵之间有深棕色的胶质。③若虫也叫蝗虫。

大部分56岁,少数7岁。1龄若虫长约7 mm,灰绿色,有光泽。

大头。2龄以后,身体变大,3龄出现翅芽,随年龄增长,5龄又转回。

发生规律:白背飞虱在浙江、上海和江苏北部一年发生一次,在江苏南部发生两次。在世界各地,卵在田埂及其附近贫瘠的土壤或杂草根际的卵囊中越冬。

越冬卵在5月中下旬至次年6月中旬孵化。卵期持续6个月左右,高峰期在7月,10月左右产卵越冬。

喜欢早上出现,性成熟前活动频繁,飞行能力强,活动高峰在810小时和1619小时。对白光和紫光有明显的趋光性。

鸡蛋产于低温、草丛、阳光充足、疏松的草地或田埂等。新孵化的若虫多集中在田埂或路边的幼小杂草上。

成虫嗜禾本科和莎草科,其次为十字花科、豆科、苋科和藜科。成年人在日出时活动,有晚上闷热的时候开灯的习惯。

当地面温度为7〜10 C时,蝗虫趴在花生的茎和叶上吸收光和热,当地面温度为10〜15 C时,它们开始进食。当地面温度上升到15〜25 C时,蝗虫的取食活动最高。遇到阴天、大风、下雨或气温极低的情况,蚱蜢会休息一整天,直到无风无雨时才活动或进食,然后恢复正常活动。

防治方法蝗虫防治指标为每平方米0。5头,适宜的防治时期为3龄和4龄高峰期。

中低密度区刺槐密度小于5头/平方米,以生物防治为主。蝗虫密度在每平方米5头以上,应重视化学应急防控。

(1)农业防治人们利用冬季休耕,在冬前多发的沟渠附近挖深而干的埂,破坏越冬卵的生态环境,减少越冬卵。②为了保护天敌,一般年份青蛙、蟾蜍等捕食性天敌基本可以抑制这种昆虫的发生。

③在化学防治严重的年份,可从7月初至7月中下旬进行喷雾防治,然后视虫情每10天进行一次。可以选择2。

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20003000倍,或5。7%氯氟氰菊酯EC 10001500倍,20%阿维菌素·杀虫单微乳剂600800倍,或48%毒死蜱EC 1000倍。

七、中国历史上的几大蝗虫

1.原因2。防治方法3。中国历史上的蝗灾4。蝗虫入门5。以色列大蝗灾1。原因1。人们早就注意到严重的蝗灾往往伴随着严重的干旱。

我国古籍中有“旱蝗”的记载。近年来,非洲的几次重大蝗灾也与当地严重干旱有关。

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蝗虫是温暖干燥的昆虫,干旱环境对它们的繁殖、生长和生存有很多好处。因为蝗虫在土壤中产卵,土壤比较坚实,含水量在10%~20%,最适合它们产卵。

干旱使蝗虫大量繁殖,生长迅速。灾难有两个原因。一方面,在干旱年份,由于水位降低,土壤变得更加坚实,含水量降低,地面植被稀疏,因此蝗虫产卵量大大增加。很多情况下,每平方米土可以产4000~5000个蛋,每个蛋中有50~80个蛋,即每平方米20 ~ 40万个蛋。

同时,在干旱年份,江湖水面萎缩,低洼地裸露,也为蝗虫产卵提供了更适宜的场所。另一方面,干旱环境下生长的植物含水量低,蝗虫以此为食,所以生长较快,繁殖力较高。

相反,多雨和潮湿的环境对蝗虫的繁殖有许多不利影响。蝗虫赖以为生的植物含水量高,会延缓蝗虫的生长,降低其繁殖力。多雨潮湿的环境也会使蝗虫流行疾病,雨雪可以直接杀死蝗卵。

此外,青蛙等天敌的增加也会增加蝗虫的死亡率。当蝗虫后腿的某个部位被触碰时,蝗虫会改变独居习惯,变得合群。

蝗虫通常胆小,更喜欢独居,危害有限。但它们有时会改变习性,喜欢群居,最终大量聚集,集体迁徙,形成令人生畏的蝗灾,对农业造成了极大的破坏。

牛津大学的科学家说,他们对独居的沙漠蝗虫进行了实验,反复触摸蝗虫身体的许多部位,以了解是否有一些触觉因素使蝗虫改变了习性。研究发现,当后腿的某个部位受到刺激后,蝗虫突然变得合群,但触碰身体的其他部位,如触须、嘴巴或腹部,则没有这种效果。

科学家认为,蝗虫在自然环境中偶尔聚集,当它们的后腿相互接触时,可能会导致它们改变习惯,开始群居,其成员以同样的方式大量增加,从而形成蝗灾。如果能找出哪些化学信号刺激了蝗虫的神经系统,改变了它们的行为,就有可能开发出新的农药来防止蝗虫集群。

综上所述,蝗虫为什么能爆发成灾害?1.从环境角度来说,主要是干旱造成的。2.从它的生活习惯来看,它有群居的习惯。

它的生育能力很强。它是多食动物,这意味着它可以吃多种植物。

由于飞行能力强,很难控制。它的卵深埋在地下,难以破坏。

3.暖冬过后,蝗虫蔓延。全球变暖,尤其是冬季气温上升,有利于蝗虫越冬卵的增加,为第二年蝗灾的爆发提供了“卵”;此外,气候变暖、干旱加剧、草原退化等因素的结合,会为蝗虫产卵提供合适的产地,蝗虫对干旱的适应能力较强,因为其他昆虫和鸟类在这种情况下无法生存,而一种能引起蝗虫病害的丝状真菌被抑制,所以蝗虫的数量大大增加。

因此,专家预测,随着全球变暖的趋势,未来蝗灾的规模将越来越大,对中国的粮食生产将产生严重影响。4.人口密度过大会引起蝗灾。

詹姆斯·布尔和他的同事在6月2日出版的《科学》杂志上发表的一篇论文中证明,关键因素是特定的人口密度。当蝗虫群达到这个密度时,蝗虫就会排成一行,开始向同一个方向移动。

蝗虫在生命周期早期是孤立的无翅若虫,它们往往会相互躲避。但是如果资源变得稀缺,他们就被迫相互影响。

然后,他们可以形成一个有序的本地蝗虫群。这个蝗群有能力统一行动,进入邻近的栖息地,让越来越多的蝗虫加入,最终成为一个巨大的蝗群。

因此,预测群体行动的开始对控制蝗灾的爆发非常重要。这组科学家将越来越多的蝗虫放在一个圆形区域,记录它们的行为,并用计算机软件跟踪它们的运动。

中等密度时,蝗虫会排成一行,开始向同一个方向移动,甚至会突然改变方向。实验中,当每平方米蝗虫数量超过74只时,有序的蝗虫停止改变方向,而是继续向同一个方向前进8小时。

这些观察证实了被称为自推进粒子模型的计算机模型的预测结果。布尔和他的同事认为,使用这个模型可能有助于设计一种控制蝗虫爆发的方法。

他们的研究结果也支持粮农组织对蝗虫若虫群的定义。在这个定义密度下,蝗群很容易越过“临界点”,从而引发蝗灾。

二、防治方法1、环境保护,法律的根本原因。自然因素是蝗灾的主要原因,但不可否认的是,也有相当多的人为因素。

蝗虫必须在植被覆盖率不到50%的土地上产卵。如果一个地方很美,没有光秃秃的土地,蝗虫就无法繁殖。目前有些地方生态意识不强,有些人单纯认为控制污染是保护环境的必由之路。然而,他们不重视蝗虫适宜区的植被、土壤和小气候的改善,因为他们在短期内看不到好处。

因此,要从根本上防治蝗灾,必须高度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2.化学控制是最重要的手段。

建议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对应农药,如5%瑞金特SC,每亩喷洒20-30毫升水,50-60公斤水。也可能是蝗虫造成的,蝗虫的原因是“蝗神”在显示自己的威力。所以,旱灾、蝗灾爆发时,民众普遍开展“打Hiderigami”、“拜蝗神”的活动,显然不会有什么效果,只能等蝗虫来糟蹋庄稼,迁徙到其他地方。

随着经验的增长,古人逐渐开始用一些积极的方法来对付蝗虫。比如在山东大蝗灾面前,古人破除迷信,以驱捕焚烧、挖坑掩埋等方式对抗蝗虫,效果相当显著;元朝时,人们在继承前代治蝗的基础上开始思考防蝗的方法:初秋时,用锄头挖出藏在地里的蝗卵,在“秋虎”的强烈阳光下晒干致死,对防蝗非常有效;到了明代,徐光启系统总结了历代治蝗方法,并在《农政书》中设立“灭蝗疏”,记载灭蝗方法。

张《清代道县、环海沉浮录》记载的方法:杀蝗法,如行军法。以十人为一队,两人手持铁锹挖长壕,深达三四尺多,对面堆着浮土,后面四人,旁边两人,都是用长柄扫帚炸开的壕沟。六人之后,两人用长柄皮掌拍不干净的。一个军官,200人,组成20个队,每天能拿几十个装。蝗虫进沟里,会把浮土堆起来,举到锤子里。为什么不去死?如果他们在沃结婚,他们将被扔掉,或出售,或加油,因为人们喜欢。那些藏在河岸岩石里的人经常被石灰煮。如果你不能在悬崖上种扫帚,用喷枪喷它。在有蝗虫的地方,比如没有沙盘的田地,跳跃者会被拯救,牛会被雇来犁地,蝗虫会被挑出来。蝗虫与花生相似,每勇100枚。蝗虫被捡起来,用石辊压平,然后用铁和钯刨出来,没有侵蚀。前人制定法律时,都是指平地,从来不谈山。平坦的土地被牛犁过,被几百只羊踩过,立刻泥泞不堪,进行试验。

这是张在道光十七年任山西朔平知府时给上级的折子。他自己的记录是“这几个月做了很大的努力”,但是昆虫和卵还是很多,这让他很焦虑。可见抓到的蝗虫是可以卖钱的。其实差不多就是为了救济工作吧~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关于杨坚之死有哪些传闻 杨广真的“弑父奸母” 关于杨坚之死有哪些传闻 杨广真的“弑父奸母”下一篇:历史永远铭记18集播放 历史永远铭记18集播放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