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史前文明>正文

武汉长江大桥的历史300字 武汉长江大桥的历史300字

导语:不到300字的武汉长江大桥史料由边肖为大家收集出版。让我们快速看看他们!1.武汉长江大桥400字武汉长江大桥位于武汉,横跨武昌佘山和汉阳桂山之间。它是中国第一座修建在长江上的铁路和公路桥梁。大桥全长1670米,其中主桥1156米,北岸引桥303米,南岸引桥211米。底座至公路桥面高度80米,下层为铁路桥,宽14.5米。两列火车可以同时分开。上层是公路桥。主桥的两端宽约20米,采用民族风格的桥头堡建

不到300字的武汉长江大桥史料由边肖为大家收集出版。让我们快速看看他们!

1.武汉长江大桥400字

武汉长江大桥位于武汉,横跨武昌佘山和汉阳桂山之间。它是中国第一座修建在长江上的铁路和公路桥梁。大桥全长1670米,其中主桥1156米,北岸引桥303米,南岸引桥211米。底座至公路桥面高度80米,下层为铁路桥,宽14.5米。两列火车可以同时分开。上层是公路桥。主桥的两端宽约20米,采用民族风格的桥头堡建造,每座桥高35米。从底层大厅到顶层亭子共7层,有电动电梯供人们上下。如果从公路桥面上游览,环顾四周,武汉整个三镇连成一片,让人心旷神怡,想象力丰富。真的是“一桥南北飞,障壁变通途”桥两边是对称的花板,大多取材于中国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如“傲如孔雀”、“鲤鱼打莲”、“喜鹊做梅”、“玉兔金桂”,很有民族特色;武汉长江大桥体现了设计师的匠心和建设者的精湛技艺。从青川阁、龟山、大桥到莲花湖、佘山、黄鹤楼,相互连接,相辅相成,形成一个宏大、连续、优美的景区群。它不仅是长江上一道美丽的风景,也是一座历史古迹,给江城人民的生活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2.关于武汉长江大桥的发展史

武汉长江大桥被誉为“万里长江第一桥”。其实老铁路都说这是一般说法。

如果看时间,长江第一桥不在武汉,在宜昌。宜昌古称夷陵。

公元33年东汉时,古益州自立为帝的公孙述攻陷夷陵。为了抵御汉军的进攻,在夷陵东南五十余里的长江上修建了浮桥。

这座桥位于虎牙海滩附近,因此得名虎牙桥。就武汉而言,清代修建的长江大桥不止一座。

也是浮桥。1852年12月,太平天国军队攻克汉阳,在汉阳和武昌河上修建两座浮桥,一座从汉阳鹦鹉岛到武昌白沙洲,一座从汉阳南安嘴到武昌大堤。

突然“人来人往,坦诚相待”。同年12月底,太平天国军队攻克汉口,在汉阳和汉口之间架起浮桥,位于现在的江汉一桥。

太平天国似乎对造桥有很高的热情。这一时期,从汉阳青川亭到武昌汉阳门,用巨大的电缆将巨大的树木绑成桥梁,然后铺上木板作为桥面,从而在长江上建造了一座大型浮桥。这也可以揭示出太平天国在武汉的军事上的成功,以及对这块领土的重视。

我们今天看到的武汉长江大桥,科学上应该称之为第一座现代钢结构桥梁。从这个意义上说,长江大桥的确是史无前例的。

所以自然称之为长江第一桥。当代人对长江大桥的“第一”是顺理成章的。

选择桥位,首次提出设计方案。1912年5月,中国铁路的先驱詹天佑被北京政府聘为粤汉铁路协会办事处和武长铁路总办事处。

詹天佑上任后的第一件大事就是铁路勘测定线。詹天佑在组织粤汉铁路复测的过程中,不仅关注了当前工作的落实,还考虑了未来粤汉铁路与京汉铁路的跨河握手。

因此,他一方面命令铁路工程局在布置武昌火车站轨道时留出与京汉铁路连接的位置,另一方面又组织人员制定长江大桥的设计方案。1913年,在詹天佑的支持下,来自北京大学的德国教授乔治·米勒(george miller)带领土木工程系的13名毕业生到武汉实习,进行桥址勘测和长江大桥设计。

这次建议武汉长江大桥的桥位以汉阳桂山和武昌佘山为主,设计公铁两用桥的风格。这是第一次在武汉河段修建永久桥梁的行动。

本设计方案中,桥梁结构仿照英格兰苏格兰爱丁堡的福克斯桥,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著名钢桥,主跨380米,三组巨型悬臂钢梁。桥面为单层,火车、电车、车厢、行人并列,铁路与城市街道交通相连。

当然,这只是纸上谈兵,已经成为历史遗迹。民国时期,修建武汉长江大桥有四个动议。

特别是1946年,抗战胜利后,制定了详细的计划,组织也开始工作,几乎到了准备出来的程度。最后,它会消失。

新中国第一议案。新中国成立后,旧铁路对长江大桥的建设了如指掌。

武汉解放刚刚四个月,中华人民共和国还没有举行开国大典。1949年9月20日,桥梁专家梅珲春向人民政府提出了《武汉长江大桥规划草案》。这份草案是根据1946年的计划起草的,显示了建造这座桥梁的连续性和有志之士的毅力。

1950年初,中央人民政府指示铁道部准备修建武汉长江大桥。今年2月,铁道部成立了桥梁勘测钻探小组,分别在北京和武汉开始工作。

技术设计方案于1955年6月提出,7月经中央批准。9月1日正式开工建设。

按照老铁路的说法,武汉长江大桥的桥位现在从八条对比线中脱颖而出。这八条对比线的基本着陆点在武昌和汉阳之间,但具体走向分两部分。南支为武昌佘山至汉阳凤凰山,北支为武昌凤凰山、汉阳龟山。

1955年1月15日,武汉长江大桥选线大会在汉口召开。会议重点讨论了苏联专家提出的第五条比较线。

这条线是在武昌佘山到汉阳凤凰山的第二条对比线的基础上修改的。具体走向在佘山和桂山之间。

与会者认为本次选线的岩盘标高和引桥长度较好,桥梁施工更经济。缺点是7号墩位于破碎的炭质岩石上。

还有人认为,穿过佘山的桥址会破坏黄鹤楼遗址。经过慎重考虑,认为黄鹤楼已经被毁,以后可以在桥上修建,打造“古楼今桥”的风光。

克服7号墩落地难题后,确定第五条对比线为桥址线。从1955年9月1日至1957年9月25日,武汉韩昌大桥工程比原计划提前了2年1个月、1年3个月。

总共超过413万个工作日。开幕式当天,万人空巷非常热闹。

甚至盲人走到桥上,用手触摸栏杆,用心感受长江第一桥的雄伟,感受这一刻喜庆的节日气氛。老铁路回忆,武汉长江大桥建设预算1.7232亿元,实际使用1.3771亿元,节约3461万元,扣除留下作为固定资产的办公生活区和机械工具,实际成本9418.1万元。

但是老铁路说这个数字和今天的概念不一样,是心血和汗水形成的。每一串数字都包含着一个动人的故事……这一系列数字不仅揭示了这个项目的宏伟和壮丽,也凸显了它在历史上的创造性成就。

来源:长江大桥官网。

3.武汉长江大桥的历史

武汉长江大桥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汉阳佘山和桂山之间。它是长江上的第一座桥,也是新中国成立后长江上修建的第一座公铁两用桥。它被称为“长江第一桥”。

武汉长江大桥建成后,成为武汉的标志性建筑。中国156个苏联援建项目之一的武汉长江大桥,1955年9月开工,1957年10月15日正式通车。

桥为公铁两用桥,上层为公路,双向四车道,两侧为人行道;下层是双轨铁路。全桥全长1670米,其中主桥1156米,西北岸引桥303米,东南岸引桥211米。

从地下室到公路桥面,高度80米,下层为双线铁路桥,宽14.5米。两列火车可以同时分开。上层为公路桥,宽22.5米,其中:车行道18米,4车道;巷道两侧人行道各2.25米。

该桥为三重连续桥,每座桥上有3个孔,共有8个桥墩和9个孔。每个洞跨度128米,一万吨级的船可以从桥下通过。除第七墩外,其余八墩均采用“大管柱钻进法”,这是我国首创的一种新的施工方法。

武汉长江大桥将武汉三镇连成一体,极大地促进了武汉的经济社会发展。同时,大桥连接了被长江隔开的京汉铁路和粤汉铁路,形成了完整的京广铁路,对我国南北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1956年6月,毛泽东在《水调·游泳》中写道“一桥飞南北,障变通衢”,这是武汉长江大桥在沟通中国南北交通中重要作用的真实写照。作为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主要成果,该桥的设计入选1962年4月发布的第三套人民币,成为新中国国家建设的重要标志。

武汉长江大桥是中国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2013年5月3日,武汉长江大桥成为第七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6年9月入选“20世纪第一批中国建筑遗产”名录。武汉位于中国腹地,长江中游,汉水由此流入长江,地理优势重要。曾被孙中山誉为“九省通海”的商业大港。

到了清末,武昌是湖北的省会,汉口是商埠,汉阳也发展了一定的工业基础。1906年,整个京汉铁路通车,广汉铁路在建。修建一座横跨长江、连接京汉和粤汉的桥梁的想法受到了各方的关注。

据历史档案记载,修建武汉第一座长江大桥的设想,最早是湖广总督张之洞为沟通南北铁路而提出的。1912年5月,中国铁路工程师詹天佑被北洋政府聘为粤汉铁路协会会员。

在詹天佑重新测量粤汉铁路的过程中,考虑到未来粤汉铁路和京汉铁路将跨河连接,在规划武昌火车站时预留了与京汉铁路连接并留岔的位置。经国务院批准,武汉长江大桥于1955年9月1日提前正式开工。

除了大桥本身,武汉长江大桥还包括大量的配套工程,包括汉水铁路桥、桥梁联络线、丹水池站经江安西站至汉安西站的汉口绕城线、江安西编组站、汉西站、汉阳站等设施。汉水铁路桥、长江大桥主桥、引桥由铁道部武汉桥局承建,其余铁路桥、立交桥由铁兵承建,1957年3月16日,桥墩工程竣工。

长江大桥安装3节9孔等跨梁,采用平衡悬臂架设法,从武昌、汉阳两岸同时向江面推进。所有钢梁均由山海关和沈阳桥梁厂制造,钢材由鞍钢提供。1957年5月4日,大桥钢梁顺利合拢,当天举行了庆祝大会。武汉长江大桥总投资预算1.72亿元,实际使用仅1.384亿元;大桥本身成本预算7250万元,实际成本只有6581万元。

2017年10月,武汉长江大桥迎来60岁生日。在过去的60年里,这座桥经历了7次大洪水和77次船只撞击。

最新的“体检报告”显示,全桥无位移、无沉降,桥墩可承受6万吨压力,可抵御10万立方米流量、5米流量的洪水,可抵御8级以下地震和强烈冲击。24805吨钢梁和8个桥墩无裂缝和弯曲变形,数百万个铆钉未发现松动,全桥无重大病害。武汉长江大桥设计寿命100年,已经过去60年。通过科学维护,桥梁的使用寿命可延长至150年。

4.武汉长江大桥的历史

武汉长江大桥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汉阳佘山和桂山之间。它是长江上的第一座桥,也是新中国成立后长江上修建的第一座公铁两用桥。它被称为“长江第一桥”。武汉长江大桥建成后,成为武汉的标志性建筑。

中国156个苏联援建项目之一的武汉长江大桥,1955年9月开工,1957年10月15日正式通车。桥为公铁两用桥,上层为公路,双向四车道,两侧为人行道;下层是双轨铁路。全桥全长1670米,其中主桥1156米,西北岸引桥303米,东南岸引桥211米。从地下室到公路桥面,高度80米,下层为双线铁路桥,宽14.5米。两列火车可以同时分开。上层为公路桥,宽22.5米,其中:车行道18米,4车道;巷道两侧人行道各2.25米。该桥为三重连续桥,每座桥上有3个孔,共有8个桥墩和9个孔。每个洞跨度128米,一万吨级的船可以从桥下通过。除第七墩外,其余八墩均采用“大管柱钻进法”,这是我国首创的一种新的施工方法。

武汉长江大桥将武汉三镇连成一体,极大地促进了武汉的经济社会发展。同时,大桥连接了被长江隔开的京汉铁路和粤汉铁路,形成了完整的京广铁路,对我国南北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1956年6月,毛泽东在《水调·游泳》中写道“一桥飞南北,障变通衢”,这是武汉长江大桥在沟通中国南北交通中重要作用的真实写照。作为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主要成果,该桥的设计入选1962年4月发布的第三套人民币,成为新中国国家建设的重要标志。

武汉长江大桥是中国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2013年5月3日,武汉长江大桥成为第七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6年9月入选“20世纪第一批中国建筑遗产”名录。武汉位于中国腹地,长江中游,汉水由此流入长江,地理优势重要。曾被孙中山誉为“九省通海”的商业大港。到了清末,武昌是湖北的省会,汉口是商埠,汉阳也发展了一定的工业基础。1906年,整个京汉铁路通车,广汉铁路在建。修建一座横跨长江、连接京汉和粤汉的桥梁的想法受到了各方的关注。

据历史档案记载,修建武汉第一座长江大桥的设想,最早是湖广总督张之洞为沟通南北铁路而提出的。1912年5月,中国铁路工程师詹天佑被北洋政府聘为粤汉铁路协会会员。在詹天佑重新测量粤汉铁路的过程中,考虑到未来粤汉铁路和京汉铁路将跨河连接,在规划武昌火车站时预留了与京汉铁路连接并留岔的位置。

经国务院批准,武汉长江大桥于1955年9月1日提前正式开工。除了大桥本身,武汉长江大桥还包括大量的配套工程,包括汉水铁路桥、桥梁联络线、丹水池站经江安西站至汉安西站的汉口绕城线、江安西编组站、汉西站、汉阳站等设施。汉水铁路桥、长江大桥主桥、引桥由铁道部武汉桥局承建,其余铁路、立交桥由铁兵承建

1957年3月16日,桥墩工程竣工。长江大桥安装3节9孔等跨梁,采用平衡悬臂架设法,从武昌、汉阳两岸同时向江面推进。所有钢梁均由山海关和沈阳桥梁厂制造,钢材由鞍钢提供。1957年5月4日,大桥钢梁顺利合拢,当天举行了庆祝大会。武汉长江大桥总投资预算1.72亿元,实际使用仅1.384亿元;大桥本身成本预算7250万元,实际成本只有6581万元。

2017年10月,武汉长江大桥迎来60岁生日。在过去的60年里,这座桥经历了7次大洪水和77次船只撞击。最新的“体检报告”显示,全桥无位移、无沉降,桥墩可承受6万吨压力,可抵御10万立方米流量、5米流量的洪水,可抵御8级以下地震和强烈冲击。24805吨钢梁和8个桥墩无裂缝和弯曲变形,数百万个铆钉未发现松动,全桥无重大病害。武汉长江大桥设计寿命100年,已经过去60年。通过科学维护,桥梁的使用寿命可延长至150年。

5.武汉长江大桥400字

武汉长江大桥位于武汉,横跨武昌佘山和汉阳桂山之间。它是中国第一座修建在长江上的铁路和公路桥梁。

全桥全长1670米,其中主桥1156米,北岸引桥303米,南岸引桥211米。从地下室到公路桥面,高度80米,下层为铁路桥,宽14.5米。两列火车可以同时分开。

上层是公路桥。主桥宽约20米,两端有民族风格的桥头,每座桥高35米。从底层大厅到顶层亭子共7层,有电动电梯供人们上下。

如果从公路桥面上游览,环顾四周,武汉整个三镇连成一片,让人心旷神怡,真是“一桥南北飞,障成通衢”。桥面两侧,铸有各种鸟兽的胸型栏杆;桥的两侧是对称的花板,大多取材于中国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如“傲如孔雀”、“鲤鱼打莲”、“喜鹊做梅”、“玉兔金桂”等,很有民族特色;武汉长江大桥体现了设计师的匠心和建设者的精湛技艺。

从青川阁、龟山、大桥到莲花湖、佘山、黄鹤楼,相互连接,相辅相成,形成一个宏大、连续、优美的景区群。它不仅是长江上一道美丽的风景,也是一座历史古迹,给江城人民的生活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6.长江大桥的历史

严格来说,长江大桥仅指宜宾闽江口以下长江段的桥梁,一般指长江干流上的所有桥梁。

目前,长江上已建和在建桥梁100座,其中脱脱河2座,通天河2座,金沙江41座,长江55座。宜宾闽江口以下的55座桥都是大型或特大型桥梁,桥名都含有“长江”二字。宜宾闽江口以上的45座桥,大部分都是中小型桥梁,没有一座包含“长江”二字。

中文名:长江大桥主桥:重庆、武汉、九江、芜湖、南京等。一般长江干流上的桥都是最早修建的:1957年10月15日新中国成立前,长江上没有桥,只能用渡船过,交通很不方便。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第一座长江大桥武汉长江大桥于1957年10月15日建成通车。苏联专家为这座桥的设计和建造提供了许多指导。它是一座铁路和公路两用的桥梁,连接着京沪铁路和武广铁路,具有特殊的意义。

1968年,中国自主建造的第一座长江大桥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改革开放后,特别是1995年以来,随着建设资金的多样化,原来的资金全部由国家拨付,建设后不收桥梁费;一大批高投入、高技术、大跨度的长江大桥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横跨长江及其主要支流的桥梁通常被称为长江大桥。金沙江、通天河和脱脱河上有46座已建或在建的桥梁,它们都是长江的干流。

因此,长江及其主要源头金沙江、通天河和脱脱河上有105座桥梁。长江上海至宜宾段还有14条正在规划或设计但尚未正式开工的跨江通道:南京长江第五大桥、芜湖长江第二大桥、望江长江大桥、九江长江第三大桥、武汉芜湖长江大桥、武汉三阳路穿越隧道、武汉杨四岗长江大桥、武汉黄家湖长江大桥、赤壁长江大桥、嘉鱼长江大桥、宜昌湘西长江公路大桥、万州长江第三大桥、丰都长江第二大桥、重庆

7.长江大桥的起源

古代历史上记载的第一座长江大桥建于东汉十一年。当时四川割据势力公孙述在宜昌附近竖起江关浮桥,阻止汉军入蜀。

公元974年,北宋将军曹彬在南京附近的蔡世济河上用三天时间架起了一座浮桥,数万宋军人得以渡河灭南唐。此外,还有金、隋、唐、明在长江上设置浮桥的记载。清代清军与太平天国战争期间,双方曾数次在长江上架设浮桥。

20世纪50年代以前长江上的100多座桥梁中,最古老的是金沙江上的自力江大桥,它位于云南省丽江市。建于清光绪六年,由总督蒋捐赠。它被称为“万里长江第一桥”,是丽江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这座桥在1934年重建后,仍然可以让人们和非机动车通行。民国时期,多次提出在武汉修建长江大桥的设想。1946年,成立了以茅以升为总工程师的“武汉桥梁筹备委员会”,成立了中国桥梁公司,开始了方案研究和测绘工作,但因内战爆发而未能实现。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武汉长江大桥于1956年在金沙江上建成。现在这座桥被废弃了,可能会被拆除。武汉长江大桥是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长江大桥,1955年开工,1957年竣工。109国道上的脱脱河大桥建于1958年,是脱脱河上的第一座桥,于1987年和2002年两次重建。214国道上的通天河大桥建于1963年,是通天河上的第一座桥,原本是拱桥,2003年新桥改建时改为梁桥。

20世纪60年代,整个50栋建筑中共修建了16座桥梁,其中只有3座在闽江口以下,包括1968年的南京长江大桥。70、80、70、80年代修建的桥梁也有16座,其中闽江口以下的长江大桥有4座,即1971年的枝城长江大桥,1980年的重庆石板坡长江大桥,1982年的泸州长江大桥,1979年的三江大桥也算长江大桥,虽然只是连接。

20世纪90年代和90年代,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桥梁的数量和规模不断增加。10年间建成17座桥梁,其中闽江口以下的长江大桥11座。1999年建成的江阴长江大桥投资高达36亿元人民币。此外,13座长江大桥已经开工,正在建设中。

21世纪的武汉长江大桥迎来了21世纪桥梁建设的高峰。从2000年到2005年的五年间,长江上新建了32座桥梁,包括闽江口以下的24座长江桥梁,另外18座桥梁在2005年到2008年间建成并通车。此外,未完工的长江大桥包括:京沪高速铁路南京长江大桥、南京长江大桥、南京长江大桥、马鞍山长江大桥、九江长江大桥、镜月长江公路大桥/镜月长江铁路桥、赤壁长江大桥、重庆万州长江大桥、重庆丰都长江大桥

8.武汉长江大桥,谁知道背后的历史

武汉长江大桥位于武汉佘山和汉阳桂山之间的河段,是新中国成立后长江上的第一座公铁两用桥,也是长江上的第一座桥,被称为“万里长江第一桥”。

武汉长江大桥是50年代苏联在中国援建的重要工程之一。1955年9月开工,1957年10月15日正式通车。上层为公路桥,下层为双线铁路桥。而且武汉长江大桥连接了中国南北大动脉,串联了京汉铁路和粤汉铁路,形成了完整的京广线。并且武汉三镇连成一体,极大地促进了武汉三镇的发展。

打了77次了,还好好的!

今年9月17日下午,一艘起重船通过武汉长江大桥时,突然失控偏转,与大桥5号墩相撞,未造成人员伤亡。事发后,武警艇大队和海事部门将其拖走。经有关部门检查,桥梁安全未受影响。

2014年1月2日,武汉长江大桥被一艘装满5000吨砂石的船撞了。长江大桥8号墩和桥身仍完好无损,但船体破损进水。

2011年6月6日,一艘万吨级邮轮撞向武汉长江大桥7号墩,这是武汉长江大桥十多年来最大的碰撞事件。但撞击发生后,武汉海事局及相关部门检查,7号桥墩西侧有明显的黑白划痕,无其他问题。

强理由:武汉长江大桥技术先进,先在河床岩石表面钻孔,然后架设立柱,再用混凝土包裹。由于设计荷载较大,公铁两用桥桥墩一般不耐撞。而苏联专家设计的武汉长江大桥,设计和材料都是传统、坚固、耐用,一般船舶碰撞事故对其安全性影响不大。

技术团队有哪些?

当时武汉长江大桥建设期间,几乎聚集了国内各个领域的精英,苏联专家提供支持。武汉长江大桥咨询委员会成立于1955年2月。

导演:茅以升

成员:罗颖、陶树成、李国豪、张伟、梁思成等。

但是现在长江大桥看到了...

武汉长江大桥上大大小小的涂鸦近300个,大部分是用白色修正液写的,很难擦掉。有的示爱,有的谈情说爱,有的歌颂祖国。虽然前段时间城管部门专门组织人员清理了一下。但是没过多久,他们又被新的涂鸦“占领”了。

万里长江第一桥,1957年10月15日正式通车,至今已有58年的历史。作为新中国的不朽经典,为新中国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在享受高水平文物保护的同时,请好好对待!

9.武汉大桥的历史

武汉长江大桥位于武汉。

这座桥横跨武昌佘山和汉阳桂山之间。它是中国第一座修建在长江上的铁路和公路桥梁。

全桥全长1670米,其中主桥1156米,北岸引桥303米,南岸引桥211米。从地下室到公路桥面,高度80米,下层为铁路桥,宽14.5米。两列火车可以同时分开。

上层是公路桥。它大约20米宽,有四条车道。

该桥为三重连续桥,每座桥上有3个孔,共有8个桥墩和9个孔。每个洞跨度128米,巨轮常年畅通无阻。

主桥两端有民族风格的桥头堡,每个桥头堡高35米。从底厅到顶亭共7层,有电动电梯供人们上下。附属建筑和各种装饰都协调得很漂亮,整座桥极其宏伟。

如果从底层乘坐电动电梯,可以直接参观大桥的桥面。环顾四周,武汉整个三镇连成一片,让人心旷神怡,让人浮想联翩。真的是“一桥南北飞,障壁成通途”。武汉长江大桥位于武汉汉阳桂山和武昌佘山之间。它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座建在“护城河”长江上的桥梁,也是自古以来长江上的第一座桥梁。它是中国第一座铁路和公路两用桥梁。建成后,成为连接中国南北的大动脉,对促进南北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武汉长江大桥建于1955年9月,1957年10月通车,全长1670.4米,其中主桥长1155.5米,两端引桥长514米。主桥为铁路和公路两用双层钢木结构桥梁,上层为公路桥,下层为双轨铁路桥。这座桥有八个桥墩和九个孔,每个孔的跨度为128米。桥下有万吨级巨轮八艘,武汉长江大桥的建筑设计非常富有中国民族建筑的特色。桥面两侧,铸有各种鸟兽的胸栏杆;桥的两侧是对称的花板,大多取材于中国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如“傲如孔雀”、“鲤鱼打莲”、“喜鹊做梅”、“玉兔金桂”等,很有民族特色;桥的两端是一个桥头堡,高约35米,从一楼大厅到顶亭有七层。桥头堡的堡亭呈八角形,有重檐和红珠圆顶。桥头有电梯和自动扶梯,供行人上下。大厅里有一个大型的英雄造桥泥塑展览,供游客观看、欣赏、回忆逝去的岁月和感受英雄精神。

与武汉长江大桥一起建成的武汉长江大桥纪念碑和观景台,依偎着武汉长江大桥。这座纪念碑高6米,重20多吨。在南方,刻有毛泽东同志的诗“一桥自北向南,障成通途”。观景台是游客欣赏长江、观赏大桥的最佳场所之一。武汉长江大桥体现了设计师的匠心和建设者的精湛技艺。

八个巨大的桥墩矗立在大江之中,米形的桁架和菱形的带状竖杆使巨大的钢梁透露出一种精致的气息;35米高的桥台矗立在两岸,给大桥增添了雄伟的气势。从青川阁、龟山、大桥到莲花湖、佘山、黄鹤楼,相互连接,相辅相成,形成一个宏大、连续、优美的景区群。

它不仅是长江上一道美丽的风景,也是一座历史古迹,给江城人民的生活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桥名:武汉长江大桥位置:桂鹤山大桥全长:1670米主桥长:1156米桥跨:128米每孔桥宽:18+2X2.5米过河:长江于1957年10月15日建成。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张语格黑历史 张语格黑历史下一篇:历史解密:秦始皇为何要铸造十二铜人 历史解密:秦始皇为何要铸造十二铜人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