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史前文明>正文

刘邓陶 1966年毛泽东:要允许刘邓革命 我是和稀泥的人

导语:文化大革命期间,江青等人诬陷陶铸为“中国最大的保皇派”,但陶铸和邓小平思想相近,感情很好。在“中央文革小组”拉拢陶铸后失望,陶铸拒绝了江青的挑战邓小平的要求。

本文摘自《党史》,2004年第8期。作者:匿名,

文化大革命期间,江青等人诬陷陶铸为“中国最大的保皇派”。由于其固定的基调,“反资本主义路线”的代表人物由、转变为“刘。

在谈到陶铸与邓小平的关系时,曾治说:陶铸说:“1949年,叶儿进军西南,我第一次遇见邓小平是在经过武汉的时候。邓小平调任中央后,只是业务往来,往来不深。1958年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后,邓小平成为总书记,此后他有了更多的接触和更密切的关系。我对邓小平的感觉真的很好。在1954年的党代会上,我曾经说过:如果党允许教师,我没有资格当主席的学生,但我愿意拜邓小平为师。”

陶铸和邓小平没有深厚的历史和个人关系,但他们思想相近,感情很好。“文革”期间,“刘邓道”被连在一起,陶铸成了“中国最大的保皇派”。

当时林彪、江青横行,颐指气使,空无所不用其极,有很大的抢班夺权倾向。在这种情况下,邓小平向中央推荐善于实际工作的陶铸是很有意义的。起初,“中央文革小组”的人欢迎陶铸,因为陶铸与刘少奇和邓小平只有一般的工作关系,没有历史渊源。何况陶铸是一个非常严厉的敢于开枪的人,可以用来射击所谓的“刘邓资产阶级司令部”。因此,在初期,“中央文革小组”采取了拉拢陶铸的策略。然而,“中央文革小组”很快对陶铸失望了。陶铸调任中央几天后,在派遣工作组的问题上,他站在了刘邓一边。陶铸初到北京时,住在钓鱼台,不久就搬走了。他拒绝了,因为江青想拉他带头挑战邓小平同志。因为保护一些干部,陶铸和江青、陈伯达很强势,江青几次发脾气。特别是在一九六六年八月召开的八届十一中全会上,毛泽东主持召开了几次政治局常委会议,旨在批判刘少奇、邓小平。江青开会前,他要求陶铸私下安排。说:“江青要我带头开会,对刘、邓开枪。我没有按她说的做。我告诉她,我刚来中央,不了解情况。原来是谢富治。我参加过几次生活会议。最后只有总理和我没有说话。江青肯定不高兴。”不仅陶铸没有带头,就连谢富治的讲话也不一定会印在简报上。

八届十一中全会实际上是以党代会的形式组织了对刘、邓的围攻。刘、邓虽然保留了一些名义上的职务,但实际上是被“拉”下来的。这时,陶铸仍然相信,即使刘邓犯了错误,他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此外,刘少奇仍是中国国家主席,邓小平也是政治局常委。因此,在负责新闻宣传时,他总是把刘邓当作国家领导人。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wenming/289934.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王鹤滨 毛主席经常吃红烧肉 进城四年后就记不起了下一篇:毛泽 毛泽公开指责邓小平:他什么事也不找我 几年不找我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