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史前文明>正文

邵元冲 一人独斗三大军阀的民国传奇人物:铁肩辣手邵飘萍

导语:邵飘萍传奇的人生轨迹 曾经有一个人,用自己的力量,用自己的巨笔,与袁世凯、段、张等孤军奋战,直到献出自己的生命,演绎了一段民国的情感传奇。他就是邵飘萍。 邵飘萍1886年生于浙江东阳,是中国现代新闻史上著名的新闻工作者,新京报创始人,中国新闻理论的开创者和奠基人,被后人誉

邵飘萍传奇的人生轨迹

曾经有一个人,用自己的力量,用自己的巨笔,与袁世凯、段、张等孤军奋战,直到献出自己的生命,演绎了一段民国的情感传奇。他就是邵飘萍。

邵飘萍1886年生于浙江东阳,是中国现代新闻史上著名的新闻工作者,新京报创始人,中国新闻理论的开创者和奠基人,被后人誉为“新闻全才”。

袁世凯一个人

2004年12月12日,中华民国总统袁世凯公然宣布接受王位,推翻共和国,恢复帝制,将中华民国改为“中华帝国”,并下令废除民国时代,将中华民国5年改为“洪宪元年”。

这种反常的行为激怒了那些致力于民主和共和主义的崇高理想的人,他们一度愤怒和怨恨。上海新闻界情绪激昂,决定以此笔为借口批评袁世凯。可是,袁当皇帝的第一枪谁来开?所有人都异口同声地想到了邵飘萍。于是他们给邵飘萍打电话,让她赶紧回家。邵飘萍当然不会怯场,更不会拒绝。接到消息后,他匆匆赶回上海。鞍马未解前,他挥起椽子般的巨笔,写了一篇评论《预挂邓吉》,发表在报纸上:“所谓皇帝,不久登极。喔!皇帝,如果他成功了,将会掠夺国家的命运,这将是极其危险的!但是2月份,需要多少时间,各地反对的势头会持续不断。所谓的邓吉,知道如何购买所有的死刑!记者是预挂!”

正文共八十二个字,“杆”字出现五次,从“爬杆”到“极刑”,尤其是“所谓爬杆,明知不买全款极刑”这句话,具有判断结局的颠覆作用。游戏笔墨有如此大的杀伤力,当人们喊救命,自得其乐的时候,就称赞邵飘萍是“文字魔术师”。

1886年10月11日,邵飘萍出生于浙江省东阳市子西村。他是一名14岁的学者。1906年秋,考入浙江高等教育学院师范系,师从陈布雷、邵元冲等国民党要员。以新闻警示世界,以新闻救国,以记者收场,是邵飘萍青年时代所信奉的理想。他结识了革命家徐锡麟,并与鉴湖女子秋瑾有过交往。秋瑾殉难前五天,他给二十一岁的邵飘萍写了一条短信。在求学期间,邵飘萍特别推崇梁启超、章太炎等文学巨擘不畏文学灾难、宁死不屈的精神,立志效法他们,做无冕之王。

1911年11月7日,杭州光复共青团员杭新斋奉命组织《韩民日报》。他欣赏邵飘萍的文章,并邀请邵飘萍担任《韩民日报》的首席作家。杭州光复后仅11天,《韩民日报》就见到了它的读者。这份报纸的唯一目的是尊重人性,倡导民权,激发爱国主义和武术,建立一个完善的共和政府。1912年春,杭新斋当选众议院议员,《韩民日报》仅得到邵飘萍的支持。同时也是《申报》和《新闻》的特约记者。邵飘萍对新闻极其敏感,对时代变迁有敏锐的眼光。早在1912年1月,邵飘萍就发表了一篇评论文章,揭穿了袁世凯“重名,实为独裁”的本质:“帝思误失元贼一生。谈判、休战、退位、上朝,都是元贼帝王思想的功能。清帝退位时,元贼以为是为了锻炼身体,刚愎自用。所以,南北分离论已经听说了,听说了!.....袁贼死,大乱。同胞们,难道没有人能杀贼吗?”

袁世凯后来的所作所为,都是邵飘萍对的。

1913年3月20日晚,宋在上海火车站被一位名叫吴世英的退伍军人枪杀。邵飘萍第一时间发文,确认本案一定有幕后密使:“瓜满腾引,有杀人犯,有大师密使,大师密使中有大师密使”。罪魁祸首躲在幕后,邵飘萍用手指着袁世凯,袁世凯自然恼羞成怒。

1913年8月初,浙江巡抚朱瑞希拿着袁世凯的遗嘱,疯狂钳制舆论。一天之内,他关闭了四家报纸,邵飘萍被捕入狱。在此期间,邵飘萍被捕三次,并于9月入狱。出狱后不久,邵飘萍前往日本,在东京的法政大学学习法律。他还是很关注现状的,经常给国内报刊写评论。1915年初,外国通讯社透露,日本政府决心向袁世凯摊牌,并提出了臭名昭著的二十一条。邵飘萍敏锐地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迅速发电报给上海《申报》曝光。

1915年12月,袁世凯宣布称帝消息后,邵飘萍应邀回国主持《申报》,其评论《预挂邓吉》震惊全国。据《时事新闻》不完全统计,从1915年底到1916年6月,邵飘萍发表了36篇反袁社论和134篇时评,为他赢得了新闻界“头号角斗士”的美誉。

袁世凯死后,邵飘萍与另一位伟大的军阀段作战。

独战于段

1918年10月5日,邵飘萍辞去《申报》驻北京特约记者一职,与潘公璧联手创办《北京日报》,后闻名全国。该报位于前门外三眼井38号。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北洋政府面临着是参战还是中立的问题。在段的内阁会议上,匆匆作出了决定,却不敢张扬。很多中外记者都尽力了,也没发现什么。21岁的邵飘萍决心去虎穴搜集情报。第一次去国务院,被拒绝了。第二次,他借了一辆总统府牌照的车开过去。首席通信员转身离开了门。邵立即拿出一沓钞票,拿了一半,递给首席传达员:“段总理见不见面都无所谓,只要要个报告,这一半钱你买茶叶就行;万一面试,另一半就是你的了。”邵飘萍终于被邀请了。他大摇大摆地走了进来,而段却从来没有说起过他要讲和的决定。邵飘萍七劝八,发了誓:如果消息三天内在北京泄露,他愿意被处置,拿全家的生命财产做保险。段终于透露了参与国对抗协约国的决定,甚至透露了细节。邵至宝出来后,立即驱车直奔电报局,并给上海发了一份秘密电传。申和辛立即被作为副刊刊出,印刷了几十万份报纸,铺在沙滩上。

五天后,多余的慢慢流入北京,段和如梦方醒。

1918年7月29日,《申报》发表了邵飘萍撰写的评论《段阁前途暗淡》:“虽然政府里的人会把蠢话当作不可信,可能会诬告记者故意造谣,但他们的罪行实在令人无法接受。傻子要用事实证明我的话是对的。内阁之所以存在,是因为第一要素是政策,第二要素是内阁成员,也就是说有灵有体。没有身体,就没有精神的寄托;没有精神,身体就等于骨架,两者不可偏废。内阁这个时期,政策不行了,内阁成员又散了。幸存者只有一两个武人抱着,这样做是为了作恶。"

段看了这篇刺目的、剜心的文字,气得鼻子都喘不过来了。

1918年10月,北京大学成立新闻研究会,蔡元培任会长。他聘请邵飘萍做导师,开创了中国新闻教育事业。邵飘萍一周两小时从不缺课。他在演讲中强调记者要“发掘事实,不欺负读者”;“公平,不怕牺牲”;坚持中立,必须做到“穷不能动,富不能淫,权不能屈”;“泰山崩于前,麋鹿兴于左,但志向不乱”。当时在北大听邵飘萍讲课的同学有、高、罗、谭平山、陈公博。

毛泽东多次看望邵飘萍,并得到了慷慨的支持。1936年,毛泽东在延安向斯诺作了自我介绍,特别提到他受到两位老师的影响,一位是邵飘萍。“特别是邵飘萍,帮了我大忙。他是新闻学会的讲师,一个自由主义者,一个有激情、有理想、有良好品质的人。1926年被张杀害毛泽东还评价邵飘萍是“一个有激情、有理想、有优秀品质的人”。

1919年五四运动期间,邵飘萍出于爱国义愤,在《北京日报》连日刊发时,对《我的学生》、《外交失败第一幕》、《速放学生》进行了评论。他揭露曹儒林、等卖国罪行的文章触怒了段政府,报纸被查封,他又被迫流亡日本。1920年下半年,段政府倒台后,邵飘萍回到北京,恢复了《北京日报》,并将报社迁至胡同30号。

1926年3月18日,北京各界人士聚集在天安门广场前,抗议八国集团代表团在大沽口事件后向中国政府发出最后通牒,强烈要求与政府首脑直接对话。会后,以一万名学生和市民为主体的游行队伍前往行政政府东门和平请愿。他们做梦也没想到,重返政坛的段竟然命令警卫残酷镇压手无寸铁的群众。除了开枪,残暴的宪兵挥舞着铁棍和军刀肆无忌惮地行动。一瞬间,在执行政府面前发生了一场可怕的悲剧,造成47人死亡,200多人受伤。

“318”惨案当天,邵飘萍作为社长在北京报社。当他得知这个消息时,他立即派更多的记者到现场。他亲自采访了相关部门,掌握了第一手材料。第二天,北京日报发表长篇报道《国家支持民族权利的大出血——八国‘一夜之间’的大反应》,充分揭露了反动政府公然屠杀爱国群众的真相。

3月23日,各界人士自发举行了异常隆重的追悼会,悼念刘和珍、杨德群、魏士毅等47名遇难者,抗议这是自民国以来践踏正义和人性的最残暴的大屠杀。北京日报社长邵飘萍在会上发表了充满火力的讲话,好像是带消音器的狙击枪。每一颗子弹都有可能击中段政府的要害。

此后,邵飘萍发表了许多文章,强烈谴责军阀政府的卑劣行径。3月底,《北京日报》再次出击,印了30万份题为《首都大出血的照片》的特刊,详细报道了政府警卫“镇压暴力”的真相,以“唤醒各方各派,齐心协力为贼”。

冯玉祥将军曾由衷称赞:“朴平的笔抵得上十万大军!”他还称赞邵飘萍“主持《京华日报》,手持发锥,与几十万枪的军阀作战,英勇无畏,只知道真相,知道是非,不知道别的,不屈于最凶残的军阀的刀枪,他的无畏精神不足以让全社会敬佩!”

独自在张战斗

1926年4月,张带兵进京,接管北京政府,将支持冯玉祥的国民第一军邵飘萍列入黑名单,并多次谴责张的亲日卖国行为,并以“鼓吹红化”的罪名下令逮捕邵飘萍。

邵飘萍和张有很多争吵。

早在1918年2月张抢政府军械时,邵飘萍就撰文发表了《张之自由行动》的报告:奉天督学张先是投剑归来当马贼,后升教师,甚至开除了曾经是奉天督学、现在是陆军参谋长的段。“张”一词已逐渐成为举世瞩目的特有名词之一。至于今天所谓的“大东三省主义”,所谓的“奉天会议”,所谓的“未来副总统”,所谓的“第二张勋”,总是见诸报端。虽然实际情况良莠不齐,褒贬不一,被任命为马贼的张也够得意的。消息传来,原因很多,西北云扰,张度军突然派大队拦截政府采购的两万多支枪,陈冰前往滦州观光贩卖。当局不知道他们的命运,商人一夜之间大吃一惊。

这篇报道虽然篇幅不多,但却简明扼要,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出身神偷的军阀张的嘴脸。当时,张对邵飘萍很生气。

邵飘萍还做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就是间接促成张的部下东北虎于1925年11月24日宣布郭松龄叛逃,唆使栾州事变,与冯玉祥联手讨伐张。为此,《北京日报》刊登了大量的新闻和评论,记叙了张的罪行,支持郭将军和冯二。这事自然更得罪了张。

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是邵飘萍的性格。12月7日,满是影响时局的重要人物照片的《新京报》特刊,以厚涂纸推出。在每个人物下,邵飘萍都亲自写了一段引子,如:“京畿道保安总司令兼京畿道警察总长”鲁·,孙·,“立下时代第一功臣”,吴·,“无电从粤州赴汉口”,

一张纸在全世界都很受欢迎。《北京日报》这期特刊一出,读者如释重负,大家都大加赞赏,甚至传到了一线,被部门的士气所动摇,起到了交心的作用。

张又恨又怕邵飘萍,于是决定采取“银弹策略”,汇30万元公开收购《京华日报》。邵飘萍对此嗤之以鼻,等到钱都还上来的时候,京报对张的火力不但没有减弱,反而加大了。1925年12月23日,郭松龄的部队遭到冯军和日本人的联合攻击,战败被俘后被枪杀。邵飘萍听到这个消息后,立即向读者透露了张勾结外敌,残害同胞的真相。

张左林对邵飘萍大发雷霆,邵飘萍进不了油和盐。“结果他忍心去死。”。

1926年4月,张、、吴、、阎锡山三面夹击冯玉祥的国军,被迫退京。4月18日,张率领的先头部队“狗肉将军”张宗昌,率领直鲁联军进京。

4月24日,张以2万块大洋加造币厂厂长一职的双诱饵,收购了邵飘萍的老朋友、大陆日报社长张汉久。绰号“夜壶里的张三”的张汉九,是个忘本卖友求荣的人。他给邵飘萍打电话,谎称张左林怕国际干扰,不敢杀名人。他还说,他已经疏通了张学良,张少帅答应《京华日报》可以照常出版。

此时,邵飘萍在东交民巷使馆区避难,那里还是安全的,但却是秘密。他相信了张汉九的谎言。下午五点半他坐私家车离开了六国饭店,回到北京日报处理事情。两个小时后,他掉进了魏冉胡同南口侦探队设的陷阱,一场可怕的悲剧不可避免地发生了。

作为一名记者,张汉九的正直和操守与邵飘萍不同。

4月25日,《北京晚报》刊登了“京报被封”“邵飘萍先生被捕”的消息。北京很多文化名人行动迅速,不遗余力地营救“社会良心”邵飘萍。以杨度为首的十三位代表前往石老梁胡同求见张学良将军。

张学良把底交给众人:“主公、玉子等将领对逮捕朴平一事早已作出这样的决定,一旦被抓,决定立即就地处决。此时朴平是否还活着不得而知。于和朴平有私交,不时有书信来往。但是,这一次很难挽回,事情已经由各方决定,另一方很难成为主人。”

代表们再三恳求,张学良依然不为所动。他说:“朴平虽然死了,但已经可以扬名立万了。你很难这么坚强。...这个事实已经没有挽回的余地了。”

张杀死邵飘萍,似乎是乌龟拼了老命,营救行动失败。

4月26日凌晨1点左右,公安部门将邵飘萍带到督察战争的执法部门,秘密判处死刑。提出的罪名是:北京报社负责人邵振清勾结红俄,宣传红化,大罪不可赦,立即执行。

慷慨地登船,每个阶段都完成了。凌晨4点半,邵飘萍被带到天桥东刑场。他死前还表现出黑色幽默,向监狱官告别,用嘲讽的口吻嘲讽道:“你随意送!”然后无畏地大笑,直到枪声响起。

邵飘萍传世的代表作有《实用应用新闻学》、《新闻通论》,是我国最早的新闻学著作。邵飘萍是中国新闻理论的开创者和奠基人,被后人誉为“新闻全才”、“乱世飘萍”、“一代新闻人”等。他用自己的鲜血染红了言论、新闻、出版自由的理想。著名报社记者张季鸾曾对邵飘萍评价很高,他说:“遇到内政外交重大事件,飘萍第一感觉,采访必须完成。北京官员讨厌见记者,光朴平一个人就能让他们消失不见,见一见说一说,旁敲侧击,数数字数。有逃避做事的,也有优雅的歌里透露的,也有直白攻击的。官僚们渐渐知道了朴平,也注意报纸和朴平的名声,以至于是上升的一天。”

民国时期,妻妾众多。邵飘萍也没能免俗。他有三个老婆,原来是沈小麦,记者唐秀慧,演员朱文秀。

1926年邵飘萍被反动军阀杀害后,妻子唐秀慧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于1928年恢复出版《京报》。1931年9月20日,唐秀慧向中外报道九一八事变,秉承邵飘萍的节操,冒着生命危险。1937年7月28日,最后一期《京报》出版,它就这样死去了,结束了它19年来不畏强权,直抒胸臆的非凡历程。

从此,世界上再也没有《北京日报》了。曾经辉煌的《京华报》变成了遥远的声音。

声明:以上内容来源于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的原始版权受到侵犯,请通知我们,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回到顶部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十二金钗排名 《红楼梦》中十二金钗最美排行榜:红楼梦里谁最美下一篇:三年自然灾害 最骇人听闻的三年自然灾害,饿死3000万人民竟是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