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史前文明>正文

契丹族是现在哪个民族 百万契丹人都去哪儿了 古契丹在中国哪个地方

导语:历史上,从公元907年到1125年的218年间,北方有一个国家,就是辽国,历史上的民族是契丹人。916年,卢野阿保吉称帝,封号厕神,契丹。947年,改名大辽。1124年,中国与北京决战失败,耶鲁大士率军西进。一一二五年,辽被金灭。1132年,耶律大石称帝,史称“西辽”。1218年,西辽政权被蒙古所灭。 图片来自网络 辽代鼎盛时期,

历史上,从公元907年到1125年的218年间,北方有一个国家,就是辽国,历史上的民族是契丹人。916年,卢野阿保吉称帝,封号厕神,契丹。947年,改名大辽。1124年,中国与北京决战失败,耶鲁大士率军西进。一一二五年,辽被金灭。1132年,耶律大石称帝,史称“西辽”。1218年,西辽政权被蒙古所灭。

图片来自网络

辽代鼎盛时期,其疆域范围从东北至日本海黑龙江入海口,北至蒙古中部的冷格河、石勒卡河,西至阿尔泰山,南至天津海河、河北八仙县、山西雁门关,与北宋接壤,与当时统治中原的宋朝对峙。在我的家乡辽西锦州、葫芦岛、朝阳、阜新,如果说起家史,我总会问:“你们的祖先在哪里?”答案是关内移民。的确,清朝以前辽西汉族人很少,现在汉族人都是移民。

在梁羽生和金庸的作品中,经常描写辽国契丹人的英雄空战斗和动人情节。原来廖是作者居住的土地。在北镇的医巫闾山景区内,还有辽国总理耶律倍年轻时的读书处旧址。辽国在宋代是北方非常强大的国家。梁羽生和金庸笔下的契丹人都是勇敢无畏的,他们辉煌了200多年。金哥的铁马在东北风情、草原中原、长城内外来来去去。但令人惊异的是,这样一个强大的民族从明朝开始集体消失了,人们再也听不到关于他们的任何消息。在辽西,我们只能从一些寺庙和出土的石碑中找到一些关于契丹人的线索,但辽史很少以文字记载,而且由于国家破碎,历史档案更难谈及。契丹人去了哪里?他们有后代吗?寻找这个失踪的民族已经成为一个有吸引力的历史之谜,也成为辽国东北人关心的话题。甚至有人问自己是不是契丹人的后代。

据史书记载,廖死时有百万人。那么,人们不得不问:契丹百万人在哪里?

历史学家只能推测,数百万契丹人的命运大致有三种:

第一种可能是居住在契丹祖传土地上的契丹人逐渐忘记了自己的民族血统,与其他民族融合。如辽后的金元明清。除了明朝,其他少数民族都上台了。经过漫长的历史,契丹人大多融合到后来的蒙古人和满族人,这是一个合理的推测。

图片来自网络

第二种可能是西辽灭亡后,漠北的契丹人大多西迁伊朗克尔曼地区,完全伊斯兰化。历史上,这样大规模的民族迁移的确是屡见不鲜。

第三,金蒙古战争爆发后,部分契丹人投靠蒙古,随蒙古军队西征,波及全国各地。

不管它们传播到哪里,这几百万人肯定有线索要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过详细的人口普查,发现黑龙江北部一个叫达斡尔族的少数民族引起了专家的关注。其实我的家乡辽宁省凌海市有尾满族自治县有一个村子叫大紫英。根据历代老人的口头传说,大紫英是古代驻军的据点,即达斡尔族的祖先,当年辽国契丹人在此驻军。而且这一带还有古墓,说明大子营是武将驻扎的地方。前几年京沈高速在当地修建的时候,出土的古墓都是当地消失的大块青砖砌成的。此外,提交人还清楚地记得,1964年,当地开展了将坟墓归还田地的运动。一些无主的古坟被夷平后,坟墓就不是棺材了,而是一种陶罐,有点龟形。当地名字叫白,叫“龟缸”。大部分都被村民砸了。一些村民把骨灰倒在里面,带回给孩子们玩或装煤油。这么多年过去了,不知道有没有家庭收藏这个罐子。听老人说,这些“王八坛子”古墓都是达子搞的,只是当时的人没有文物保护意识,出土的东西都被破坏了。

为了寻找契丹人的下落,历史学家首先把目光投向了北方的达斡尔人。在辽阔的大兴安岭、清澈的嫩江和广阔的呼伦贝尔草原上,达斡尔族在这三种景观的交汇处茁壮成长。虽然达斡尔族现在居住的地方离辽西很远,但“正月十五杀大子”的传说在辽西依然流传,说辽国被金灭后,金人害怕报复。为了杀光他们,有一年,金朝下令统一在正月十五杀死幸存的契丹人。结果大部分契丹人又被金人打死了,小部分契丹人从后窗逃出来,能够逃出去,所以后来说达斡尔族最简单的民居也要有后窗逃生。

达斡尔族的意思是“原居地”,即故乡。数百年来,达斡尔族一直在这里游牧,但他们的家乡在哪里?达斡尔人不知道,因为没有文字,只能口述传承历史,清朝以前谁也不知道。

当地的一个传说引起了各国历史学家的兴趣:数百年前,一个契丹军队来到这里修复边境要塞。从那以后,他就在这里定居了。这支军队的首领是达斡尔族的始祖撒吉尔达汉。

早在清代就有人提出达斡尔族起源于契丹,现代一些学者通过对契丹和达斡尔族的生产、生活、风俗、宗教、语言、历史等方面的比较,发现了大量的证据,表明达斡尔族是最继承契丹传统的民族。

图片来自网络

在梁羽生和金庸的作品中,契丹人去过云南大理,与大理发生过纠纷。不知道梁羽生和金庸是怎么理解历史的,还是闭门造车,但历史真的是两个大师讲的。

就在达斡尔族寻根工作全面展开之后,另一条寻找契丹后裔的战线在云南有了新的进展。

施甸是云南一个原本不为人知的山区县,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就引起了民族学家的关注。在这里,人们发现了一个特殊的民族,叫做“我”,他们仍然在祖先的坟墓上使用契丹小字。据史书记载,契丹没有文字。公元920年春,辽朝卢野阿保吉下令创制契丹文字,这些文字是用汉字简化或增加笔画而成的。除了契丹文字,还有一个契丹小字,是狄慈王子根据史书记载创作的。

在施甸县王猷乡的一个“我”字祠堂里,人们发现一块匾,上面刻着“卢野”两个字。“我”说这是为了纪念他们的祖先阿苏鲁,表明他们作为契丹后裔的身份。

历史上有记载,阿苏鲁是投靠蒙古的契丹后裔,他的祖先参与了中国西南地区的叛乱战争。

但如何证明中国北方的达斡尔人和南疆的“自己”是契丹人的后裔呢?一项新技术为解决这一悬案带来了希望。即使历史已经被遗忘,文字已经失传,语言已经改变,但契丹后裔的血液里总会流淌着一种记忆,那就是基因。现代科技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传说只能是线索,科技才能下结论。这也叫证据。

专家首先采集了四川乐山契丹女尸的腕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以墓志铭为证据的契丹人牙齿和头骨,采集了云南保山、施甸的血样,采集了内蒙古莫里达瓦旗等几个旗县达斡尔族、鄂温克族、蒙古族、汉族的血样。通过比较硅法从古代标本的牙髓和骨髓中提取的线粒体DNA的可变区,他们最终得出了一个准确的结论:契丹人与达斡尔族亲缘关系最近,是契丹人的后裔;但云南的“自己”与达斡尔族有相似的父系血统,很可能是蒙古军中契丹官兵的后代。

图片来自网络

根据这次调查的结果和史料,历史学家终于找到了契丹民族的下落:元朝蒙古人建立横跨欧亚大陆的蒙古帝国时,连年征战,频繁招兵买马,能招善战的契丹民族疲惫不堪,散落全国各地。一些民族,如达斡尔族,仍然是一个民族,而其他民族则被当地人同化,并作为“分子意义上的后代”零星分布。特别是东北地区,1125年辽灭亡后,经历了1115-1234年的金朝,1206-1368年的元朝,1368-1644年的明朝,1616-1911年的清朝,历时786年。即使有数百万人离开,他们作为死在这个国家的人也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就像东北的满洲人,清朝灭亡的时候,无数的满洲人似乎一夜之间就消失了。很长一段时间,他们不敢承认自己的祖先是满族,自己是当地满族的后裔,少数民族的地位在文革后期有所提高。人口普查结束后,一些人才翻箱倒柜寻找家谱和证人,证明自己的祖先是满族人。据说东北有相当一部分契丹人后裔后来成为满族人,但史学界没有考证,这在辽西或东北毕竟是一种遗憾。

研究辽国历史,探寻契丹人的下落,可以激发我们的爱国热情。在战争年代,有一句口号叫“国之兴亡,匹夫有责”,激发了无数人的爱国热情。破国爱国是历史命运。任何有良知的人都会这么做。那些不爱国,破坏国家安定团结的人,即使你逃到国外,也被当地人看不起。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爱新觉罗胤禛 历史上的雍正活了多少岁 雍正帝暴毙真相下一篇:诺亚方舟真的存在吗 史前洪水真的存在吗 诺亚方舟并非传说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