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史前文明>正文

王安石最着名的诗 王安石最有名的诗词 王安石最着名的诗词名句

导语: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李白写的最多,而且水准也更高,我喜欢他的离别诗。 问世间情为何物,真叫人生死相思,有今世情缘互系,何等来生再相逢。 原标题:李白视他为偶像、苏轼王安石在诗词里仰望他、易中天赞他为真天人 中华历史上下五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李白写的最多,而且水准也更高,我喜欢他的离别诗。

问世间情为何物,真叫人生死相思,有今世情缘互系,何等来生再相逢。

中华历史上下五千年,孕育了数不清的千古风流人物。有千古一帝的秦始皇一统六国,修筑万里长城;有汉武帝雄才大略,开疆扩土,令中国立于世界之巅;有智谋前无古人的诸葛亮、张良、刘伯温等等。但最能称得上“风流”二字的人物,得是他!李白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一生都把他视为偶像;苏轼陆游王安石等等,也纷纷不忘在诗词里表达自己的仰望;易中天先生在品完三国后,还写文章感叹——唯有他是真天人!他就是东晋宰相——谢安!

“风流”在古代可不是一个寻常的词。用冯友兰先生的解释:风流,是人格的至美,那是一种至高的人生境界。东晋宰相,谢安,他既成就大功名于当世,却还不失自己的真性情。在中国几千年的风流人物心里,这可是最完美的人生梦想了。这样的人生,有几人能够实现?但是,谢安,他做到了!李白是谢安的超级粉丝,铁杆粉丝。谢安的经天纬地之才,潇洒出尘之态,都让李白顶礼膜拜。尤其谢安出山的往事,更是让李白赞赏不已,并多次付诸笔墨,“昔谢安四十,卧白云于东山;桓公累徵,为苍生而一起”“谢公终一起,相与济苍生”。李白也多次自比谢安,要指挥戎虏,谈笑却敌。《永王东巡歌》诗:“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静胡沙。”李白在遭遇人生不幸时,他高歌“东山高卧时起来,欲济苍生未应晚。”《梁园吟》。李白正面颂扬或者提及谢安的诗至少有十几首,“小隐慕安石,远游学屈平”、“蜀主思孔明,晋家望安石”、“谢公自有东山妓,金屏笑坐如花人”、“一起振横流,功成复潇洒”,“安石泛溟渤,独啸长空还”,就不一一细说。“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说的就是谢安的家族。谢安,字安石,其父谢裒,官至太常。王安石写过两首七绝《谢公墩》,诗云:我名公字偶然同,我屋公墩在眼中。谢公陈迹自难追,山月淮云只往时。一去可怜终不返,暮年垂泪对桓伊。王安石经常去谢公墩游憩,在那里摩挲着生满苍苔的石头,想象着谢安当年所完成的事功和在这地方居住生活的故事情景,为此,他每每流连忘返。谢安幼时神态沉着。思维敏捷,风度条畅,工于行书。连名士桓彝见到四岁的谢安,也不禁赞赏他“风神秀彻,后当不减王东海。”王东海正是名噪天下的王承,为时人所仰慕,可见桓彝对谢安的评价之高。谢安从一开始就特立独行,虽出生名门望族,却对争权夺利避而远之。在他大半的人生中,只谈风花雪月,不谈安邦定国。他少时以清淡知名,不愿出仕,隐居东山,醉心于书法、玄学,与王羲之、许询等人一起游山玩水、吟诗作赋,同时教育谢氏子弟。谢安一生里最辉煌的两个事件——从容阻止桓温的篡逆阴谋、谈笑击退前秦百万大军。公元373年,一心要逆夺东晋天下的大司马桓温,引兵入朝,在城外大摆鸿门宴,并放出口风,他这次来朝,就是要“诛王谢,移晋鼎”!也就是杀掉谢安和另一位重臣王坦之,然后篡逆!当时赶去迎接的大臣们,是吓得个个面如土色。王坦之汗流浃背,手里上朝记事用的手版,居然都拿倒了。唯有谢安,竟从容不迫地走上前,朗声向桓温发问:“桓公!我听说那有道的诸侯,当为国家镇守四方,您却为什么置兵于帐后呢!”桓温一下子怔住,原本他以为已经把朝廷这些人都吓住,皇帝至少也得封他做个摄政王。谢安这一来,他的如意算盘却一下落了空。面对着谢安的无所畏惧和视死如归,他竟半天不知如何对答。终于,桓温换上了和蔼的笑容,折服一般地拉住谢安的手,和他攀谈起来,直把满朝的文武看得目瞪口呆……东晋这一场危机也终于度过。如果说,那是谢安以文人的胆色和风流,挽救了东晋的话,但10年后的淝水之战,所左右的不仅仅是一个东晋王朝,而是整个天下,甚至是几千年的中国历史。公元383年,前秦天王苻坚亲率90万大军,分从几个方向,直向长江扑来。东晋这边,上至皇帝,下至文武大臣,一下都摸不着了天地,甚或还有人琢磨,不如投降算了。当时谢安正是大权在握的宰相,朝堂上六神无主的大臣都把目光都看向了他。谢安依然从容的做出迎战决定:“我要集国家中坚之力,就在这里,将其了断!”然后,谢安就再不理会那些惶惶不可终日的大臣们,拉着亲友一起到别墅去下棋。直到人们都安定下来,谢安才下令回府,当夜指派将帅,做出了战略部署。谢安举贤不避亲,推荐弟弟谢石做大都督,侄子谢玄做先锋,儿子谢琰随征,在恒温的弟弟恒冲支持下,以北府兵为主力,筹划对抗前秦。正是淝水之战,出现了风声鹤唳、草木皆兵这两个成语。前秦的百万军队,被区区八万北府兵大败而归,秦军统帅苻融死在乱军中,而谢安也成了力挽狂澜,挽救东晋王朝的第一人。在淝水之战进行的一个多月期间,在谢安“镇之以静”的策略下,整个东晋平静得就像往常的日子一样,老百姓们也人人安心,哪儿像在打这么大的一场战争。

很快,淝水大捷的消息传来了——是谢安的侄儿谢玄,率领着东晋最勇武善战的劲旅“北府兵”,在淮河前线以少胜多,一举击溃了苻坚的大军。倒是客人忍不住了,问:“是前线的消息?”谢安这才淡然回答:“孩子们已经大破敌军了……

谢安隐居了近二十年才出山做官,是为了承担家族的责任,才不得不踏上仕途。当时谢安兄长谢奕病逝,谢万被贬为庶人,朝中之人尽数逝去,谢氏有衰微的危险,他只能出东山,历任征西大将军司马、吴兴太守、侍中、吏部尚书、中护军等职。在隐居东山的那段时光,谢安广结天下名士,江湖上流传着一句话:安石不肯出,将如苍生何!在这二十年官场里,无论怎么生拉硬扯,威逼利诱,他都就像没听见。谢安扛起了东晋,在无比艰难里撑起了一个虚弱的国家。最后,当他功盖当世,司马王室惴惴不能自安的时候,他在大权在握、重兵在手的情势下,毫无留恋地一把扔掉了所有的大权。在皇帝讪讪的目光里,潇潇洒洒地离开了京都,最后归葬于东山,被后人称之为:谢安山。谢安超然物外的心境与性情,在整个魏晋时期,乃至其后的几千年历史中,他的风仪,如天空高悬的北极星被后人载入史册中,不愧担当得起“风流人物”这几个字。

王安石最着名的诗

1、《登飞来峰》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译文:飞来峰顶有座高耸入云的塔,听说鸡鸣时分可以看见旭日升起。

不怕层层浮云遮住我那远眺的视野,只因为我站在飞来峰顶,登高望远心胸宽广。

2、《泊船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译文:站在瓜洲渡口,放眼南望,京口和瓜洲之间只隔着一条长江,我所居住的钟山隐没在几座山峦的后面。

暖和的春风又一次吹绿了江南的田野,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钟山下的家里?

3、《梅花》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译文:那墙角的几枝梅花,冒着严寒独自盛开。

为什么远望就知道洁白的梅花不是雪呢?因为梅花隐隐传来阵阵的香气。

扩展资料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今江西人。

王安石在21岁的时候就进士及第,从此步入仕途。他的政治生涯,可以说是大起大落,有封坛拜相的时候,也有遭到贬谪的时候。

王安石是北宋着名的政治家和改革家,因为主持变法,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被列宁称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

王安石又是文学家、诗人。在文学上,王安石具有突出成就。其散文简洁峻切,短小精悍,论点鲜明,逻辑严密,有很强的说服力,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名列“唐宋八大家”。

晚年诗风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世称“王荆公体”。其词写物咏怀吊古,意境空阔苍茫,形象淡远纯朴,营造出一个士大夫文人特有的情致世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王安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登飞来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泊船瓜洲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梅花

相关网评:

@纳兰公子37489016:盲人点灯怕路人,唯有争眼事不明。京城长安谁独大,任他军舰入我海。

@天空198687530:诗,都是好诗 现在的人都快劈八半去想了。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李白写的最多,而且水准也更高,我喜欢他的离别诗。

问世间情为何物,真叫人生死相思,有今世情缘互系,何等来生再相逢。

中华历史上下五千年,孕育了数不清的千古风流人物。有千古一帝的秦始皇一统六国,修筑万里长城;有汉武帝雄才大略,开疆扩土,令中国立于世界之巅;有智谋前无古人的诸葛亮、张良、刘伯温等等。但最能称得上“风流”二字的人物,得是他!李白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一生都把他视为偶像;苏轼陆游王安石等等,也纷纷不忘在诗词里表达自己的仰望;易中天先生在品完三国后,还写文章感叹——唯有他是真天人!他就是东晋宰相——谢安!

“风流”在古代可不是一个寻常的词。用冯友兰先生的解释:风流,是人格的至美,那是一种至高的人生境界。东晋宰相,谢安,他既成就大功名于当世,却还不失自己的真性情。在中国几千年的风流人物心里,这可是最完美的人生梦想了。这样的人生,有几人能够实现?但是,谢安,他做到了!李白是谢安的超级粉丝,铁杆粉丝。谢安的经天纬地之才,潇洒出尘之态,都让李白顶礼膜拜。尤其谢安出山的往事,更是让李白赞赏不已,并多次付诸笔墨,“昔谢安四十,卧白云于东山;桓公累徵,为苍生而一起”“谢公终一起,相与济苍生”。李白也多次自比谢安,要指挥戎虏,谈笑却敌。《永王东巡歌》诗:“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静胡沙。”李白在遭遇人生不幸时,他高歌“东山高卧时起来,欲济苍生未应晚。”《梁园吟》。李白正面颂扬或者提及谢安的诗至少有十几首,“小隐慕安石,远游学屈平”、“蜀主思孔明,晋家望安石”、“谢公自有东山妓,金屏笑坐如花人”、“一起振横流,功成复潇洒”,“安石泛溟渤,独啸长空还”,就不一一细说。“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说的就是谢安的家族。谢安,字安石,其父谢裒,官至太常。王安石写过两首七绝《谢公墩》,诗云:我名公字偶然同,我屋公墩在眼中。谢公陈迹自难追,山月淮云只往时。一去可怜终不返,暮年垂泪对桓伊。王安石经常去谢公墩游憩,在那里摩挲着生满苍苔的石头,想象着谢安当年所完成的事功和在这地方居住生活的故事情景,为此,他每每流连忘返。谢安幼时神态沉着。思维敏捷,风度条畅,工于行书。连名士桓彝见到四岁的谢安,也不禁赞赏他“风神秀彻,后当不减王东海。”王东海正是名噪天下的王承,为时人所仰慕,可见桓彝对谢安的评价之高。谢安从一开始就特立独行,虽出生名门望族,却对争权夺利避而远之。在他大半的人生中,只谈风花雪月,不谈安邦定国。他少时以清淡知名,不愿出仕,隐居东山,醉心于书法、玄学,与王羲之、许询等人一起游山玩水、吟诗作赋,同时教育谢氏子弟。谢安一生里最辉煌的两个事件——从容阻止桓温的篡逆阴谋、谈笑击退前秦百万大军。公元373年,一心要逆夺东晋天下的大司马桓温,引兵入朝,在城外大摆鸿门宴,并放出口风,他这次来朝,就是要“诛王谢,移晋鼎”!也就是杀掉谢安和另一位重臣王坦之,然后篡逆!当时赶去迎接的大臣们,是吓得个个面如土色。王坦之汗流浃背,手里上朝记事用的手版,居然都拿倒了。唯有谢安,竟从容不迫地走上前,朗声向桓温发问:“桓公!我听说那有道的诸侯,当为国家镇守四方,您却为什么置兵于帐后呢!”桓温一下子怔住,原本他以为已经把朝廷这些人都吓住,皇帝至少也得封他做个摄政王。谢安这一来,他的如意算盘却一下落了空。面对着谢安的无所畏惧和视死如归,他竟半天不知如何对答。终于,桓温换上了和蔼的笑容,折服一般地拉住谢安的手,和他攀谈起来,直把满朝的文武看得目瞪口呆……东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广字开头的成语 带有广字的诗词 广诗词下一篇:沙皇亚历山大一世 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击败拿破仑的重大意义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