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史前文明>正文

红色贵族 刘伯承之女:父亲不要我们当“红色贵族”

导语:父亲不想称自己为战略家 一提到刘伯承元帅,人们就会马上想到“独眼战神”、“义海联盟”、“刘邓军”等形容词。然而,外界对刘伯承的了解却很少。刘伯承非常重视孩子的教育。他的六个孩子中,有两个是将军。其中,我的女儿刘弥群是我军历史上第一位女将军。 刘弥群是一个有很强组织意识的人,他对待事情很认真。接到环球人物杂志记者的电话后,她首先问道

父亲不想称自己为战略家

一提到刘伯承元帅,人们就会马上想到“独眼战神”、“义海联盟”、“刘邓军”等形容词。然而,外界对刘伯承的了解却很少。刘伯承非常重视孩子的教育。他的六个孩子中,有两个是将军。其中,我的女儿刘弥群是我军历史上第一位女将军。

刘弥群是一个有很强组织意识的人,他对待事情很认真。接到环球人物杂志记者的电话后,她首先问道:“你认识我父亲吗?请先多看资料,我们再见面。”

面试安排在空军事指挥学院招待所的小会议室。刘弥群从包里拿出一大叠信:“看,这些都是我父亲写给我哥哥的信。看完就知道你爸爸是个什么样的人了,也知道他的教育方式。我父亲经常告诉我们不要有个人主义。我们所取得的一切都是党的教育的结果。”

革命军是一个大“家”

刘弥群在父亲思想的影响下长大。“勤奋可以弥补你的缺点,你可以存钱来保持诚实。从小,父亲就让我们用这句话作为座右铭。我妈说这句话是我爷爷给我爸的。”

1892年12月4日,刘伯承出生于四川开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父亲去世前不止一次给我们讲过他的家族史。父亲虽然出身贫寒,但爷爷奶奶不愿意被欺负,借钱供他读书。1904年,我12岁的父亲和祖父同时参加了乡试,因为是小号手的后代,被开除出考场。通过这件事,父亲意识到了封建等级制度的黑暗,于是在他幼小的心灵里埋下了仇恨旧社会的种子。1908年,祖父出生后,父亲挑起了一个七口之家的生活重担。”

1911年,刚满19岁的刘伯承参加了革命。1916年,在与丰都的战斗中,他受了重伤,失去了右眼。1926年,34岁的刘伯承加入中国共产党。1935年,他和妻子汪荣华在红一、四方面军会师时相识,一年后结婚。1955年,刘伯承被授予元帅军衔。

刘弥群说他父亲一生谦虚谨慎,对名利无动于衷。解放初期,苏联写百科全书,里面有刘伯承的词条,开头是:“刘伯承,四川开县人,革命军事家……”刘伯承看完之后,毫不犹豫地勾掉了“军师”二字,改为“兵士”二字。他对身边的同志说:“我是革命军人!我们都在毛主席的领导下赢得了这场战斗。革命军是一个大“家”。别说你是军师!”

回顾他父亲的一生,刘弥群说,虽然他父亲一生都在军队中生活,经历了无数血腥的战斗,但他实际上讨厌战争。“我父亲从来不喜欢看战争和流血的电影,他觉得很残忍。如果电视剧是战争片,他经常换台。”刘伯承死后,亲人将他的骨灰洒在他按照自己的意愿战斗过的地方。

1962年,刘伯承看到教育部对高校的调查,立即写信给儿子刘太行说:“这次调查,成绩优秀的有10人,其中8人是高级知识分子的子女,1人是农民的儿子,1人是右派的儿子,没有一个干部和子女...要警惕,干部孩子生活好,自由散漫,看不起人,觉得学习没意思,被落下了。

不要做“红色贵族”

“没有大德大才,就不当官。即使这样,也不能很好地为人民服务。”在刘伯承写给孩子的信中,谈得最多的一句话是:“清正廉明的品行,要靠平时简朴的生活来培养。”

刘弥群有一个哥哥、一个姐姐、两个弟弟和一个妹妹,在家庭中排名第三。“我父亲是一个非常严格的人。只要我们犯了错误,他就会给我们一个严厉的教训。当我们发现自己的问题时,我们会写一张纸条给我们,告诉我们哪里出了问题。”

解放战争时期,河北省武安县杨怡镇兴智小学收留了一些在前线作战的干部子女。刘伯承告诉老师,不要透露孩子父母的位置,以免他们优越感;为了培养他们独立生活的能力和集体观念,刘伯承把孩子们都送进了学校。

刘弥群清楚地记得,有一次她丢了母亲的新钢笔,刘伯承知道后非常不高兴。她给女儿讲了一个故事:“战争年代,父亲身边有一个工作人员,有一天他突然哭了。父亲问他为什么哭,工作人员回答说他丢了一支红蓝两色的铅笔。”刘伯承拍了拍女儿的头,强心说道:“一个参谋丢了一支红蓝两色的铅笔哭了,你却不在乎丢了一支笔...因为这支笔不是你的劳动换来的,而那个参谋军官是在除草和喂猪中长大的,他知道铅笔很难得到。”

1962年,刘伯承看到教育部对高校的调查,立即写信给儿子刘太行说:“这次调查,成绩优秀的有10人,其中8人是高级知识分子的子女,1人是农民的儿子,1人是右派的儿子,没有一个干部和子女...要警惕,干部孩子生活好,自由散漫,看不起人,觉得学习没意思,被落下了。

1964年,刘弥群就读于北京航空航天学院空,恰逢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大学生不得不去农村参加为期八个月的“社会教育”活动。刘伯承知道后,非常支持女儿的参与。“父亲让我下去体会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他还认真指出,干部子女生活富足。如果长期脱离群众,就会养成资产阶级意识。他说去农村是好事。别让人说我们是‘红墙贵族’。”

在刘伯承的电话间里,有一张母亲写给孩子的通知——

孩子们,这些电话是党和国家给你们父亲办公室的。绝对禁止你用这些手机处理私人事务。以公益为名谋取私利是国民党的作风,不允许我们带回家。

1962年,刘伯承看到教育部对高校的调查,立即写信给儿子刘太行说:“这次调查,成绩优秀的有10人,其中8人是高级知识分子的子女,1人是农民的儿子,1人是右派的儿子,没有一个干部和子女...要警惕,干部孩子生活好,自由散漫,看不起人,觉得学习没意思,被落下了。

“我们兄弟姐妹穿的衣服是一代一代传下来的,甚至不分性别。”刘弥群的弟弟刘猛在上中学的时候,还穿着他姐姐穿过的旧军装,所以很多学生嘲笑他,称他为“黄皮”。在家里,刘猛吵架了,再也不想穿女制服,并受到母亲的严厉批评。

1970年后,刘伯承的孩子陆续结婚,但都和员工住在一起。结婚后,长子刘太行一直住在单位分配的9平米的房子里,厨房和卫生间都是共用的。直到刘太行的孩子出生,这个单元才为他们换了一套18平米的套房。

“我父亲最讨厌的是个人主义。希望《环球人物》杂志不要过多宣传刘伯承和他的家庭,而是通过刘伯承的故事,给年轻读者启蒙,多一些集体观念,少一些个人主义。”采访期间,刘弥群不时向记者强调。

父亲学习的秘诀是努力工作

刘伯承在给孩子的信中引用了大量经典,在一些难懂的文言文后面,还用小写字母标注注释。“爸爸从小就让我们学习《古文观》、《孙子兵法》等中国古代文学,让我们背诵。他的书法很好,练字也是我们兄弟姐妹的必修课。”

刘伯承每天早上5点起床,然后叫醒孩子一起背书学习汉字。“‘拿法律,拿法律,拿法律,拿法律。’。父亲经常用这句话告诉我们学习的方法——对学习设定高标准,严格要求。"

刘伯承学习俄语的经历成了孩子们最生动的教材。1912年春,刘伯承以优异成绩考入重庆陆军总学校。1927年11月,南昌起义失败后,他35岁被中共中央任命,从上海来到苏联,在莫斯科高级步兵学校和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刘伯承下了船,被告知俄罗斯人叫“阿法纳西耶夫”。进校报的时候,他心里还在念叨这个名字,却突然发现周围的人都在看他笑。原来“阿法纳西耶夫”已经在上面了,只是他没认出来。从此,刘伯承坚信学好俄语。

1962年,刘伯承看到教育部对高校的调查,立即写信给儿子刘太行说:“这次调查,成绩优秀的有10人,其中8人是高级知识分子的子女,1人是农民的儿子,1人是右派的儿子,没有一个干部和子女...要警惕,干部孩子生活好,自由散漫,看不起人,觉得学习没意思,被落下了。

“我爸的四川口音很重,发音跑调很常见。另外,他的右眼有一只假眼,他必须比普通人更努力地学习。”刘弥群说,为了练习“p”的准确发音,刘伯承一个人从早到晚站在角落里,重复着“p-,p-”。为了记单词,晚上熄灯了,他跑到楼道里背。那段时间他几乎每天都在学习,直到凌晨两三点。为了不影响别人,他给自己盖了一条毯子,在“小帐篷”里点了一盏灯。半年后,刘伯承成功进入著名的苏联伏龙芝军事学院,实现了他听、说、读俄语的夙愿。

1930年,刘伯承留学三年回国。“从战争中学习”是刘伯承在军事生涯中一直遵循的原则。他常说:“战争是流血的,必须从战争的现实出发。”他从不拘泥于书本上的东西。回国后,刘伯承被任命为中央苏区中央军委参谋长。面对共产国际代表的教条主义错误造成的损失,他用自己所学的军事知识指导反围剿战争。亲自翻译苏联的作战条例,用苏联学到的军事理论指导中国革命的实践。在战斗间隙,他及时总结了战斗指挥的经验教训,并撰写文章发表在《红星》、《红中国》等报刊上。刘伯承在紧张艰苦的战斗岁月里,在马背上构思,在油灯下写作。他写了390万字的军事文献,翻译了190万字的苏联宗教令。

“我父亲对学习的态度一直影响着我们全家。我的记忆力不是很好,但是我还能背他小时候叫我们背的古文。父亲曾经说过,学习的关键只有一个,那就是努力。一个能做到,一个能做到;人可以做自己能做的一切,但也可以做自己能做的一切。”我会照我父亲说的去做。刘弥群说:“言必信,行必果;当我们学以致用时,我父亲经常教育我们。”

父亲什么都不爱

刘弥群不想突出自己,更不用说谈论他的个人经历了。在记者的反复询问下,她得到了一些理解。

1944年,刘弥群出生在延安。像延安的其他孩子一样,他很快就和军队从北向南作战,在摇篮里骑马长大。邯郸解放时,她在随军转移期间被国民党军队的飞机轰炸,差点死在旷野里。南京解放时,她一路颠簸在运送军需的马车里,吃了不少苦头。谈及自己的童年经历,刘弥群感慨地说:“当年我随军队解放西南时,才5岁。我坐在父亲的军用吉普车上,透过窗户看到两边山坡上的尸体。这时我妈用手捂住了我的眼睛,但我爸说要让我看到外面的景象,他说在战争中长大的孩子一定要有勇气。”

1962年,刘弥群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录取,学习导弹和火箭发动机。1975年4月,他被特别征召入伍,在空军区某实验室从事地面空导弹武器的技术革新。他自学了800多万字的理论教材、专业资料和全套武器系统书籍。

1984年,刘弥群领导的研究小组对国产某型导弹的推进燃料进行了改造,大大提高了该武器的作战性能。为此,他于1985年获得“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并于同年9月当选为代表出席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1998年,刘弥群被调到空军事指挥学院担任副校长。2001年,57岁的刘弥群被授予少将军衔,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史上第一位女将军。

在他父亲的教育下,刘弥群和其他兄弟姐妹都出生在技术工作中,并在不同的工作中取得了成就。大哥刘太行是空军事指挥学院原副院长;大姐刘杰先和大姐刘艳玲分别是普通门诊和301医院的医生;大哥刘猛现任广州军区装备部副主任;弟弟刘太迟在部队工作。

“父爱无语。我们有今天的成就,是父亲教育的结果。”刘弥群说,现在她老了,她越来越了解她的父亲。“我父亲曾经说过,如果说我的人生有一点成就,那也是党和毛主席教导的结果。如果他死了,在他的墓碑上写下‘中国布尔什维克刘伯承之墓’这几个字,是他最大的荣耀。”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刘伯承女儿 刘伯承之女:父亲不要我们当“红色贵族”下一篇:泉逸 汤显祖:明代官场里的“硬骨头”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