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史前文明>正文

鞑虏怎么读 “八月十五杀说鞑子”的传说是真的吗 有历史可以考证吗 具体的内容是什么

导语:“八月十五杀鞑子”是南方地区广为流传的民俗故事,北方比较少,古人又将称“月圆杀鞑”,这故事来自元朝末年。元朝时,蒙古人统治中原,他们对汉民族是十分歧视的,在各村、各镇、寨都派有一名士兵负责监管,当地人叫他们家鞑子。这些人都是穷凶极恶之徒,无恶不作,元朝时规定老百姓家里不允许放置铁质刀具,普通百姓人家连饭都不知该怎么做。在元朝还有一

“八月十五杀鞑子”是南方地区广为流传的民俗故事,北方比较少,古人又将称“月圆杀鞑”,这故事来自元朝末年。

元朝时,蒙古人统治中原,他们对汉民族是十分歧视的,在各村、各镇、寨都派有一名士兵负责监管,当地人叫他们家鞑子。这些人都是穷凶极恶之徒,无恶不作,元朝时规定老百姓家里不允许放置铁质刀具,普通百姓人家连饭都不知该怎么做。在元朝还有一个非常变态的制度,就是“除夜权”制度,说的就是所有中原地区的妇女都归蒙古人所有,他们可以尽情蹂躏,不管你是大姑娘还是小媳妇,甚至是人家洞房的初夜。因此,汉人们对这项举动敢怒不敢言,很多人逼不得已,也就只能出高价钱来贿赂,防止自己家里的女孩受到祸害糟蹋,大家对于这些蒙古兵都非常痛恨。元朝末年,朱元璋起义,却不知该如何联络各地共同举事,到了8月15这两天上,军师刘伯温想出了个好主意,那就是在月饼中塞上纸条来传达信息,内容是“今夜子时杀鞑子”,汉人多数能识汉字,但蒙古兵却不认识,还以为是月饼里的小游戏,保佑平安之类的祝福。因此,到了8月15这一天,大家掰开月饼,发现了起事的信号,争相而起,杀死了驻扎在村镇中的蒙古兵,全国举事一举成功,这就是中秋大家分吃月饼习俗的来历,至今在阜阳地区还留有八月十五杀鞑子的民间传说故事。

亦文亦物出品,原创不易,关注看更多有趣、经典、实用的传统文化小知识

这个问题很好回答,这个传说是假的,没有历史可以考证,所以也就谈不上具体的内容了。

所谓的鞑子,是元朝时期汉人对蒙古人的蔑称,自从元朝建立以后,对长江以南原来南宋范围内的百姓进行残酷的压榨,以至民怨沸腾,民间反抗日渐激烈。

但是由于蒙古人的力量相当强大,老百姓力量相对分散,如何在重压之下集合起来共同反抗,成为了当时很多人思考的问题。于是就有了所谓的“八月十月传月饼杀鞑子”的传说,这个传说是怎么样的呢?我们简单复述一下。

说是刘伯温想出计策一条,把写有八月十五杀鞑子的字条塞到月饼里,然后借每家每户走亲戚的时节,把这些饼传到各地,于是大家就看到了里面的字条,于是在八月十五一起起来杀敌人,推翻元朝的统治。

故事是不错,但是经不起推敲,月饼可不是刘伯温发明的,早在殷商时代,在中国的东南部就出现了一种饼,边上薄,中间厚,叫“太师饼”,据说是人们为了纪念商朝太师闻仲而发明的。而到了唐代,大量文献中记载了唐朝皇帝将月饼赏给臣民的故事。唐诗当中关于月饼的诗句更是俯拾即是。

而月饼这个词,经考证,最早出现在南宋时文学家吴自牧的《梦梁录》中,也就是说,在明朝刘伯温之前,中国就已经出现了月饼了。所以他用月饼来传递杀敌信息的事情当然也就不存在了。

而事实上,元朝末年,第一个坚起反元大旗的人可不是刘伯温,更不是朱元璋,他们都是后来看到形势日益不对,而后加入反元大军的。最早反元的是白莲教的韩山童和刘福通等人。他们长年累月在黄河边传教,利用宗教来凝聚人心,鼓动受到压迫的老百姓起来反抗元朝。

但是后来,在元朝政府优势兵力的镇压下,韩山童和刘福通先后阵亡,由他们一手创办的红巾军也失败了。

但是他们所点燃的元末农民起义之火再也没有熄灭掉,在战争中,朱元璋越打越强,直到最后取得胜利,推翻元朝,建立明朝。可能是出于宣传的需要,为了强化朱元璋在反元斗争中的领导作用,他手下的谋士们一手策划了所谓的“月饼传信息”谣言,并且广为传播,让人们认识到朱元璋就是真龙天子,只有真龙天子才能想得出如此绝纱的方法。

其实所谓的八月十五杀鞑子是经不起推敲的,当时元朝政府不仅势强大,而且在基层老百姓当中广布眼线,有任何的风吹草动,朝廷很快就会知道。

单单凭一个月饼就能把众多老百姓联合起来,而且纸上只有一句话,到哪里集合,怎样集合,用什么武器,都没有写明。你觉得以当时老百姓的文化水平,他们能够凭一张纸条就起义吗?当然不可能,这显然就是为了突出朱元璋的作用而刻意制造出来的。

过去蒙古人分鞑靼和瓦剌两个部分,鞑靼是主要的一部分,也是残害宋朝人最狠毒的一支。对于说“八月十五杀鞑靼”这个传说有没有,没有历史记载。小编分析这个传说应该是有的……。

1:鞑靼居住的地方环境恶劣,物资极度匮乏,每年都在大雪来临之前,或者说冬季来临之前都会来中原地区或者说内地来掠夺。

2:八月十五也是收获的季节,中原地区组织起来抵抗鞑靼来掠夺应该有的,应该是某一个地方的集结号,呼吁大家一起抵抗。

3:很多传说无从考证,大部分都存在的,就像抗日战争时期,地方的许许多多的抗日组织,他们发挥着重要作用,历史上记载的很少很少。

传说应该是存在的,他就是集结号……。

怎么说呢!

要说是假的,谁也没有证据去推翻。

要说是真的,谁也拿不出真凭实据。

但据我“所知”,这事儿十有八九发生过。不过,那天可能被我们东北的老人“改”成了五月初五,这天又称端阳节、午日节,我们叫法简单:

五月节。

可能各地传说多有差距,各抒己见还请见谅。但我听到“一个折子”确实是端午节杀鞑子,是小时听父亲讲的,曾问过他:“真的吗”?

父亲答“也是听古,应该是逃出来的鞑子代代传下来的口实”!

我们东北端午节有个规矩,早晨去大河洗把脸,吃粽子,“顶鸡蛋”,然后割捆艾蒿,回家后插在房檐下。

说起这民俗,这杀鞑子的典故就应运而生了。

传说一:南宋建立以后,与北方的金朝对峙达百年之久。期间金兵屡次犯境,百姓深受其害。当时金朝是游牧民族,与北游牧民族蒙古人“长相”基本一样,由于本身都自称鞑虏、鞑靼,南宋汉人叫不准,分不清,恨之入骨下干脆都叫成了鞑子,就好比三十年代我们把日本人和“朝鲜人”叫成鬼子是一个道理。

公元114年,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统一女真各部后立国“大金”。1130年,抗金名将岳飞死后,南宋皇帝赵构向金国称臣,南宋成为金朝附属国。

1234年,北方蒙古对金对后一战。赵构借势发难。在南北夹击下,金国覆亡于蔡州。

据说,金国蔡州之败时正值五月初四。从那天开始,宋、蒙联军对“失势”的金人大肆捕杀。战区各洲郡都贴有告示明细,只要是鞑子,人人得而诛之。但金人贼得狠,化妆成汉人躲避灾祸,一时间鱼龙混杂,很难辨出真伪。无奈之下,据说韩世忠的孙子想出了一条主意:

“暂停,明天端午节,凡是屋檐下不插蒿子人家就抓来”。

兵士不解。

他说:“金人不过端午节,不插蒿子”

并放出风:金人已肃清。

藏下来的金人听说后暗自庆幸。

可第二天坏菜了,大搜捕开始。凡是屋檐下没插蒿子的人家哀嚎遍地。一时间人头滚滚,尸堆如山。

有幸逃脱的金人恍然大悟,第一时间明白了其中的猫腻,趁宋军未到及的地方赶紧插嵩子,这招瞒天过海使很多金人幸存下来。后来重新登记造册,便成了大宋子民。有些人辗转反侧回到老家后还是惊恐不已,来年一到这个节日,便把蒿子挂起来,以至于一代代传承下来。最后,东北民间有了一句戏言:“不挂蒿子,小心被当成鞑子杀了”!

传说二:常玉春杀鞑子。

明初,朱元璋攻下北平后,欲建为都。为了肃清元朝余部,明军大肆搜捕。但北京是元朝多年经营的都城,根深蒂固,人际关系错综复杂。谁是谁不是,短时间很难一击奏效,为此,朱元璋大发脾气。

一日清晨,常玉春在驻地操练军士,见一群百姓在割蒿子,细问之下才明白,过端午节了。说到端午节,常玉春忽然联想到,这鞑子不过这个节日,肯定不会插嵩子,这不一逮一个准儿吗!

随后,他下令,明天过节,凡是屋檐下没蒿子的人家皆为元人,不论老少,全抓起来杀掉。

第二天,官兵沿街沿村逐一排查,这一举措果然奏效,杀了一批又一批。有些官兵为了完成“指标”,不问青红皂白,就算你忘插了,也杀。

刘伯温看不下去了,因为之前不少元朝达官贵族与其有私交,为了这些人免遭毒手。情急之下,他派出一小股人马乔装打扮,赶紧通知一些至交插蒿子。由于他的作用,这些人方才幸免于难。

后来,五月节杀鞑子在民间传开,百姓谈“节”色变,生怕被误杀,家家早早就都把蒿子插在屋檐下。

朱元璋正式在南京定都后,这项政令才被废除。

当然了,八月十五也不是空穴来风……

据说……

元统治期间,暴政横虐,更不把汉人当人看。到了未年,全国各地汉人忍无可忍,暗中谋划杀死统治本地的鞑子,各洲郡、县村暗中串联,计划在五月五日端阳节清晨,全国只要是汉人就同时响应,一起动手。并郑重声明,以蒿子为准,没插的人家就是元人。

但是由于计划不周,又没统一行动,动手有早有晚,以至于知道信儿后的鞑子大部分都逃了。回过头来,举事的汉人们遭受了残酷屠杀,并施行连坐。十户中只要有一户杀了鞑子,或有动机,十家无论妇儒满门抄斩。半年内杀得是村村戴孝,处处尸堆成山。

几年后,刘福通的红巾军势如破竹,席卷元朝半壁江山。汉人们借势又开始窜联,以八十五为举事日,在月饼里互相传递“八月十五杀鞑子”,暗指这一天,汉人须齐力十户杀一户,以报端午之仇。

这回,由于计划周密,元人在毫无戒备的情况下,在全国各地被杀得一头雾水,也是尸横遍野,血流成河。刘福通更促成了这一壮举,全国各地反元势力就此纷纷而起。

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这一天,把八月十五定为“杀鞑日”!

朱元璋灭了大元后,以治人其道还治其人之身。为了让那些端午起事的亡灵在天上看着,集中在这一天大开杀戒,以此来慰籍那些个在天之灵。

朱元璋之所以不选八月十五,是与刘福通之间的恩怨。

又是一个传说,信则有,不信则无。

谢谢!

这是留传下来。在元朝,汉人被蒙古人殖民统治。十几家汉人,共用一块菜板和一把菜刀,菜板和菜刀用铁链子链在一起,由蒙古人管着。切菜要到他那里去切。汉人娶媳妇,要先和蒙古人睡一个月。汉人就把头一个孩子摔死,叫摔头胎。原来准备在五月五日起义。结果有人告密,被杀了很多人。五月五日,人们叫五月耽误。为了保密,在七月十五送面人,里面有个纸条,约定八月十五动手,十几家汉人,一起用木棒把蒙古人全部打死了。叫八月十五杀鞑子。

八月十五杀挞子。是蒙古占领中国后。每十户一个蒙古人管。因为蒙古人为第一等人。而且这十户人家轮流好酒好肉招待。晚上老婆让他睡。后来就在月饼里面装纸条联络大家一齐动手把那个蒙古挞子杀了。这就是八月十五杀挞子的由来!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大政奉还 大政奉还的结果怎么样 大政奉还的影响有哪些下一篇:农奴制改革 简要介绍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内容是什么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