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史前文明>正文

匈奴单于惨遭汉武帝重击倒地不起 缘何仍能反腿将刘彻踢成重伤

导语:为什么匈奴在刘彻被汉武帝重创的时候还能用后腿把他踢成重伤?以下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整理出版。让我们快速看看他们!汉朝经过「 ”高祖、文帝、景帝”三代皇帝千辛万苦的努力,终于从伤痕累累的楚汉之争中恢复生机,至武帝即位时已积累了丰厚的家底。 羽翼渐

为什么匈奴在刘彻被汉武帝重创的时候还能用后腿把他踢成重伤?以下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整理出版。让我们快速看看他们!

汉朝经过「 ”高祖、文帝、景帝”三代皇帝千辛万苦的努力,终于从伤痕累累的楚汉之争中恢复生机,至武帝即位时已积累了丰厚的家底。 羽翼渐丰、雄才大略的汉武帝不再卑躬屈膝,欲用军事手段代替「 ”和亲”耻辱来解决北方的匈奴威胁。 公元前138年,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欲联络大月氏共同夹击匈奴。同时,积极操练军备,厉兵秣马。 然而,在苦等张骞的消息五年无果后,汉武帝决定率先对匈奴实施打击。 公元前133年-前119年,汉武帝以卫青和霍去病为主将,先后发动漠南之战、河西之战、漠北之战等3场大规模战役,一共歼灭匈奴主力12万余,夺取牲畜500余万头。匈奴元气大伤,远遁西迁,漠南再无王庭。 正当世人都以为匈奴衰弱不堪时,匈奴骑兵突然在十余年后卷土重来,连续给予汉朝三次暴击,汉军伤亡15万余,老迈的汉武帝不得不急忙罢武修兵。剧情大翻转,原因何在? 一、伤筋动骨但未伤及根本 卫青、霍去病发动9次大规模战役,共歼灭匈奴兵12万余,俘虏、投降4余万,匈奴主力虽元气大伤,但未伤及根本。匈奴部族在历经冒顿、老上单于、军臣单于三代单于的拼搏后国力达到顶峰,疆域面积达600余万平方公里,人口500余万,控弦之士四十余万。即便后来君臣单于死后,伊稚斜与于单争权内耗,兵马互损,最终取胜的伊稚斜单于手中部队仍然不少于30万之数。而卫青、霍去病发动三场大战消灭、俘虏、受降的匈奴兵不过14万而已,以此推算,匈奴单于战败后,手中还留置有主力军不少于16万。其之所以西迁,不一定是真畏惧汉军,而是欲借鉴祖上老上单于的游击战精髓:「 ”避其锋芒,调整休养,诱敌深入,伺机而动,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但表面上,仍然佯装很受伤,以此麻痹汉军,使汉军放松警惕。 二、全民皆兵,治愈能力强 由于匈奴实行全民皆兵、军民一体的军事体制。匈奴大部分孩童能骑羊,引弓射鸟鼠;少长则射狐兔,用为食。长期不断的狩猎生活提高了匈奴人的骑射能力、长途奔跑能力和野外生存能力。这些孩童长大后,只需要经过短期训练,即可成为合格的「 ”甲骑”。另外,匈奴实行父死娶母,哥死娶嫂的收继婚制,已过门的女人需继续留在婆家做其他男性成员的配偶,这在中原王朝及现代人看似荒唐的行为,却实实在在给匈奴带来实惠,第一、解决了战争频繁造成众多男人死亡后大量寡妇的堆积问题,第二、解决部落未上战场光棍男人的单身问题,第三、提高人口生育力,一举三得,从而保障了部落人口的生存发展,增强部落实力,为匈奴短时间内培育大量兵力创造了条件。 三、作战地点选择在熟悉的有利地形 匈奴人是游牧民族,喜欢涿水草而居,四处迁移,没有固定的居住地,阵地战对他们来说均是浮云。他们更喜欢利用熟悉地形,简单粗暴发动战争,形势有利则强势进攻,形势不利则预先找好撤退口,四处逃散,如卫青部队与匈奴主力在漠北展开决战,匈奴单于就选择在有利地形准备以逸待劳,若不是汉军过于坚挺,匈奴或许早早就能收割胜利。即便战败,匈奴单于可以按照原计划撤退的方向,从容逃脱汉军追捕。再如贰师将军李广利,在率领三万精锐从天山返汉途中,被八万匈奴骑兵利用有利地形包了饺子,三万汉军死伤大半,主帅李广利逃遁。如果说这场战争汉军溃败归功于匈奴士兵数量众多,那么我们再来了解李广利的下一场大败仗-燕然山之战。此战,李广利率领十三万汉军攻打十万匈奴兵,冒险突进。同样还是被匈奴单于利用熟悉地形将其围困打败。 所以,熟悉地形,因地制宜是匈奴屡次战胜汉军的一个重要因素。 四、丰厚的军功奖励 如同秦国的「 ”二十级军功爵位制”一样,匈奴的军功奖励制度同样丰厚,如士兵「 ”斩首虏一卮酒,而所得卤获因以予之,得人以为奴婢”、「 ”战而扶舆死者,尽得死者家财。”每逢征战,匈奴士兵就像打鸡血一样,争先恐后,奋勇杀敌,以便获取更多的军功,得到更多「 ”俘获物”。因此,许多匈奴家庭都拥有数目不少的汉人或者其他奴隶,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劳动生产力,进一步促进了匈奴家庭向小康生活发展。 五、汉朝统治者搬石头砸脚 汉武帝晚年宠幸李夫人,爱屋及乌,顺便将李夫人的二哥李广利提拔做司马大将军。可惜,李广利是个庸才,没有卫青的本事,却偏偏打肿脸充胖子,狂妄自大,不恤士卒,贪功冒进,致使十余万汉家儿郎冤死沙场。其次,李广利在前线率兵打仗,汉武帝偏偏在后院搞这么一出「 ”李广利与丞相刘屈牦合谋立刘髆为太子事发,受牵连获罪”的大忌,致使李广利听到消息后,心神不宁,迫切戴罪立功,犯了贪功冒进之罪,惨遭败局也在情理之中。 纵观汉武帝的前半生堪称雄才大略,但晚年尽干些糊涂事,着实让人不敢恭维。 匈奴人虽然数次惨遭打击,频频失利。然而其屡败屡战的精神,犹如一针强心剂,不断催促世人奋进。同时也在含沙射影告诉我们,失败并不可怕,只要坚持努力与进取,我们仍然能抓住机会,战胜「 ”敌人”崛起。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假设日本不袭击珍珠港 不攻击菲律宾 美国还会参加二战吗下一篇:二战魔王 日本法西斯 入侵东南亚的魔王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