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史前文明>正文

为什么封建王朝明知道八股文一文不值却始终不去改变呢

导语:为什么封建王朝知道八股文不值钱却一直不改?以下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整理出版。让我们快速看看他们!所谓八股文指的是文章的八个部分。明清时期科考文体有固定格式:由破题、承题、起讲、入题、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组成,题目必须要从四书五经之中选取

为什么封建王朝知道八股文不值钱却一直不改?以下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整理出版。让我们快速看看他们!

所谓八股文指的是文章的八个部分。明清时期科考文体有固定格式:由破题、承题、起讲、入题、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组成,题目必须要从四书五经之中选取。文章后四个部分每部分有两股排比对偶的文字,合起来共八股。明清时期科考时期有一个硬性要求,那就是考生考试所写的文章,必须要用孔子、孟子的口气说话。不允许以自己的口气说话。也不能写和四书五经没有关系的文章。而所写文章的字数和句子的长短也有固定的要求。八股文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应试考试的模版了。而八股文的出现也真正彻底的禁锢了文人的思想。 八股文考试体制虽然成型于明清时期。但八股文的形式最早源于唐朝的「 ”帖括”。所谓「 ”帖括”,就是概括地默写某一种经书的注解。唐代虽以诗、赋取士,但并未完全废除读「 ”经”。宋朝从王安石开始废弃唐朝的「 ”帖括”而改为八股文。王安石所创的考试体制也是八股文最初的雏形。因为王安石认为唐代以诗、赋、帖经取士,浮华不切实用,于是并多科为进士一科,一律改试经义。历史学家也认为王安石的考试改革是历史上八股文的开端。 虽然八股文确实在古代时期为朝廷实现了选拔贤才的目的。但毫无疑问,八股文更大的作用却是用来愚民和笼络人心的。明清时期科考的第一要素既不是选才,也不是教化天下。八股文最大的作用就是化作囚笼,把天下所有的读书人,所有的聪明人全部都关在八股文这个囚笼之中。然后让天下的读书人都拼命的专研文章诗词。这样的话所有人都精力都会被消耗在八股文这种无用的东西之上。而不会去思考其他的科学以及思想文化等。读书人都乖乖的当了顺民的话,那么封建统治者的江山就得以稳固了。毕竟没有智慧支持的武力是不足以成事的。历朝历代农民起义成功的事例寥寥无几。 更重要的一点就是,八股文的核心内容就是四书五经。而儒家的孔孟之道强调的核心就是忠君爱国。也就是说让天下读书人只专研八股文就是无形中在对天下读书人进行洗脑教育。明朝这个汉人的政权还罢了。八股教育对于清朝这种外族建立的政权尤为重要。因为控制了读书人的思想有利于强化满清对于国家的统治。而八股文就可以实现这一目的。就好像秦始皇一同六国之后,秦始皇下令统一教育,所有人不允许开设私塾。也不允许有人私下教授原六国思想文化。并且焚毁了传播六国思想文化的书籍。秦始皇的目的和明清时期统治者实行八股文考试制度是一样一样的。就是要统一思想! 其实在清朝康熙二年的时候,康熙皇帝曾下旨「 ”乡会考试,停止八股文,改用策论表判”。原因就是康熙皇帝初期认为八股文没有任何用处,读书人都是为了考试而考试,相对于治理国家选拔人才没有任何好处。所以康熙决定废除八股文。但仅仅在五年后,康熙皇帝就再次下令恢复八股文考试。一个皇帝朝令夕改对于自身的威望是有很大影响的。但康熙为什么会这么做呢? 原因很简单。在他废除八股文考试的五年时间里,康熙发现八股文最珍贵的地方就是他毫无用处。八股文的实际作用并不是选拔人才,而是笼络人心的。选拔人才的方式有很多。但笼络天下读书人的心的办法还真多。而且八股文类型的考试体制已经实行上千年了。康熙也意识到贸然的废除八股文不仅对清朝无益,反而会招来天下读书人的敌视。想通这一点后康熙果断的恢复了八股文考试。而此举也为清朝迎来了无数的赞誉和拥护。 感谢阅读。喜欢的朋友请关注转发评论支持一下。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是哪个国家哪一年发射成功的下一篇:「 ”赠我金错刀 何报英琼瑶”——史话王莽失败的「 ”金融创新”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