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史前文明>正文

何香凝简介 何香凝

导语:以下何香凝的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收集整理。让我们快速看一下它们。何香凝,中国女权运动的先驱之一,国民革命的主要创始人,国民党元老。岭南画派著名画家。原名鉴,又名瑞鉴,故名双清楼主。广东南海棉村人。出生于香港。1897年与廖

以下何香凝的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收集整理。让我们快速看一下它们。

何香凝,中国女权运动的先驱之一,国民革命的主要创始人,国民党元老。岭南画派著名画家。原名鉴,又名瑞鉴,故名双清楼主。广东南海棉村人。出生于香港。1897年与廖结婚。1902年移居日本,1908年进入东京本相女子美术学校,师从御室画家田中赖章。在此期间,她和廖陪同孙中山参加辛亥革命,为革命起义部绘制刺绣军旗、符号、告示和军票图案,1910年毕业回国。之后,他辗转于香港、广州、上海和日本,为革命奔走。曾任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妇女部部长、中央委员。1928年,他辞去了所有的职务,专注于绘画。1929年,他从上海出国,先在菲律宾、新加坡、锡兰等国举办慈善展览,后到达法国巴黎,再前往比利时、英国、瑞士、德国等地。1931年听说九一八事变,12月回国。到达上海后,他主持了一个救济国难的书画展览。在此期间,我加入了刘亚子、景祥一和陈的朋友。1937年任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理事、执行委员,中国妇女抗敌支援协会主席。1938年后,他移居香港,向华侨宣传抗日战争,为八路军、新四军筹款。香港沦陷后,他去桂林卖画为生。光复后,他回到香港组织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1949年起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侨务委员会主任、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主席、全国妇联名誉主席、CPPCC全国委员会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擅长中国画。作品有《狮子》、《梅花》、《高松图》等。出版有《何香凝画》《何香凝诗画》《双清诗画》等。

传记

何香凝出生于香港一个大房地产开发商的家庭。光绪二十三年十月在广州与廖结婚。为了探寻救国救民的真理,她于1902年变卖了嫁妆,筹集了足够的资金随廖赴日留学。她先在慕白女子大学学习,后转入女子教师预科。1906年秋,她再次被慕白女子大学录取,学习自然历史。两年后,她进入当地女子艺术学校,学习绘画高级科目。宣彤第二年秋天从艺术学校毕业。

1903年秋,何香凝夫妇在东京结识孙中山,1905年8月加入同盟会。从那以后,他们的家就成了联盟的联络点。辛亥革命后,何香凝随廖到广州。2002年第二次革命失败后,他逃到了日本。1914年在东京加入中国革命党,积极参加讨伐袁世凯和“护法”运动。为了发动留日学生反对袁,她开展了广泛的宣传联络活动;为了鼓励北洋水师参与“护法”,她于1917年赴上海鼓励海军家属。1921年,孙中山回到广东成为非常大的总统,并派兵讨伐广西军阀。何香凝、宋庆龄在广州发起成立妇女组织“战争军人慰问社”,担任总干事,并带领慰问团奔赴广西梧州前线慰问战争军人。1922年6月,陈炯明造反,把廖仲恺囚禁在广州石井兵工厂。何香凝四处奔走,多方营救,大义凛然,声讨陈。八月,廖脱险,离开广州赴上海与孙中山会师。他们积极支持和协助孙中山改组国民党,制定并实施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1924年1月,她和廖作为代表出席了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国民党改组后,何香凝被任命为国民党中央妇女部部长,同时负责广东省的妇女工作。主持出版《妇女之声》,举办妇女运动讲习班,开办妇女学校,领导妇女运动。

1925年8月20日,何香凝、廖从东山公馆到越秀南徽州会馆参加国民党中央常委会议。当他们走上台阶时,廖被刺死了。何香凝非常生气,决心和国民党右派斗争到底,说:“如果对国家有利,那我就毫不犹豫地去死。”置生死于不顾,只为中国革命奔走。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叛变,1927年7月15日汪精卫叛变,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失败。白色恐怖中,何香凝不畏人身安全闯入蒋介石在上海的官邸,痛骂蒋介石兵变。为了表示耻辱,他断然拒绝做蒋介石和宋美龄婚姻的“见证人”,拒绝参加他们的婚礼。为了表示与蒋、王的彻底决裂,她回到广州专心办理学校。1928年,他去菲律宾、新加坡、马来亚、锡兰等地卖画筹集10万元,扩建校舍,改善学校设施。从1927年到她担任校长的1942年,这个国家饱受内忧外患和战争之苦。仲恺农校多次被迫搬迁,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中坚持办学,培养了440名蚕桑、农学高级毕业生,培育出抗病高产的中梁1006等优良蚕种,在珠江、长三角蚕区推广,被列为主栽品种,并传到日本、东南亚;同时,我们还积极研究和推广高品质丝绸的生产技术,使我们20世纪30年代出口的丝绸在国际市场上享有盛誉。

“九一八事变”后,何香凝于12月从国外回到上海,积极从事抗日救国的爱国活动,发表《时局意见》,谴责蒋介石不抵抗,并举办“赈济国难书画展”,将原本为创办仲恺A&M学校而积累的书画全部变卖,所得款项用作抗日救国工作的经费。她和宋庆龄一起策划救灾工作。十九路军抗战时,积极向海外国家呼吁,通过各种方式筹集和捐赠工资,创办了一家拥有300张床位的“国家残疾人医院”。1934年,她和宋庆龄签署并出版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基本纲领》。1936年,她与宋庆龄发起“爱国狱中运动”,抗议蒋介石,营救“七君子”。1937年,她在上海发起组织中国妇女抗敌支援会。同年冬天,为了躲避日本帝国主义的迫害,他移居香港。1938年,他在香港和宋庆龄发起了保卫中国大联盟的组织,痛斥投降的汪精卫为汉奸。日本占领香港后,她于1942年7月移居桂林,带着儿媳和孙子靠卖画为生。当时蒋介石假给了她一张100万元的支票,她立即退了回来,并在背面写道:“我在人间不赚钱,自由自在地写一幅画营生活。”展现了她高尚的革命气节。1944年夏天,她搬到了平乐县的巴布。无论流亡到哪里,她总是从事抗日战争宣传,为抗日战士筹集药品、衣物和金钱,积极支持抗日战争。

宋庆龄

1948年,何香凝和李在香港成立了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同年5月,他与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发表声明,响应中共中央5月1日召开新一届政治协商会议的号召,宣布接受共产党的领导。4月,何香凝抵达北京,出席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新中国成立后,她担任中央侨务委员会主任,与庄锡泉、廖承志、陈嘉庚一起主持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侨务工作,制定了一系列侨务政策。

新中国成立后,她先后担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政协副主任、中央侨务委员会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全国妇联名誉主席、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副主席、主席。她关心妇女儿童、爱国华侨和两岸和平统一。她还擅长绘画和写诗,她的山水花卉画圆润朴实,尤其是狮、虎、鹿、鸟等动物的画,用心生动,形神生动。

1972年9月1日,何香凝因病在北京逝世。按照她的遗愿,她的遗体被安葬在南京中山陵旁,与廖合葬,实现了她与廖“同宗同死”的夙愿。著有《回忆孙中山与廖》,出版有《何香凝画集》、《何香凝画集》、《何香凝诗画集》等。

绘画

作为一名画家,何香凝擅长国画。他擅长画花、鸟、风景和动物。特别擅长画百岁寒四季常青的劲松,冬天寒四季常青的梅花,雄伟的狮子老虎,米卡。画出的动物,有着东方绘画的传统笔墨,有着西方绘画的明暗和透视,准确而充满活力。她画的狮子是一个意义深远的神。那是因为她为了回应20世纪20年代的国际流行,将中国比作“沉睡的狮子”,然后刻意描绘一只具有“雄”和“猛”气势的狮子,象征中华民族的觉醒,体现了唤醒狮子、振兴中华的愿望。

在日本期间,她的绘画有着深深的日本绘画技术和风格的痕迹。动物画的反复出现,尤其是狮子老虎题材,也有时代意义,这与希望用磅礴的精神唤醒人们有关。早期在日本研究的虎、狮、菊、马的作品,是何香凝在辛亥革命前后创作的优秀作品。画风飘逸细腻,造型精准,构图严谨,笔墨刚健含蓄,韵味无穷,天空的渲染是典型的日式画风。何香凝多次用扎实的绘画功底画狮子老虎,形神兼备,战斗勇敢,使她日后在中国画坛以擅长画狮虎而闻名。

学成归来后,何香凝在与众多画家的接触中,不断提高自己对传统绘画的修养,并从多方面学习。他的画风逐渐从日本画风转变为中国传统画风。她与著名诗人柳亚子、金石学哲学家荆恒一、岭南画派巨擘陈等交往,组成“寒会之友”,在书画创作上多次交流合作,与柳亚子形成了经典的合作模式。这一时期创作了大量富有文人意境、笔法朴实的耐寒花木山水画,如铁骨冰心的红梅、盛开的凌寒菊花、霜傲雪的松树、不服输的劲竹等。这些绘画滋润了日本工笔画和中国水墨画两种风格,气势磅礴,形象大胆,笔法有力,痛斥方遒。

新中国成立后,何香凝积极参政。。在此期间,她创作了大量巨型全景山水画。她试图运用中国五代宋初四位杰出的山水画家郝静、关同、董源、巨然的山水画传统技法,以磅礴的气势和多层次的构图,对祖国壮丽的山河表达出真挚的赞美和热烈的悼词。就连冬天的雪景也充满了生机。过去很少画的牡丹和红枫,往往出现在手腕的下方,梅花更强。而且老而弥坚,展现了大家的风范,绘画技巧也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与神同笔。

参考条目

“何香凝397037” 13以上内容由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东北易帜 东北易帜下一篇:玉娇梨 明清小说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