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史前文明>正文

韩林儿 刘福通控制韩林儿的故事

导语:刘福通控制韩林儿的故事小明王韩林儿,出身白莲教世家,其父是韩山童,称自己是皇室后人,企图称帝,但是最后被人杀害。刘福通身为红巾军的领袖人物,极力寻找韩林儿,将其迎接回安徽。刘福通控制韩林儿并推举他成为小明王。使得韩林儿能够

刘福通控制韩林儿的故事

小明王韩林儿,出身白莲教世家,其父是韩山童,称自己是皇室后人,企图称帝,但是最后被人杀害。刘福通身为红巾军的领袖人物,极力寻找韩林儿,将其迎接回安徽。刘福通控制韩林儿并推举他成为小明王。使得韩林儿能够继承父亲的衣钵,在今安徽毫县称帝,建国号“大宋”,建都毫县,正式建立了农民政权。韩林儿顺理成章地传承了其父的旗号,获得皇帝政权。韩林儿因为名正言顺,所以他的感召力是当时其他起义领袖无法比拟的。

韩林儿剧照

当然这样一个幸运儿也难逃命运,刘福通控制韩林儿后,韩林儿又成了丧家之犬。刘福通任命自己为平章政事,又任命自己的弟弟刘六为枢密院事。而后刘福通杀害了当时的宠臣杜遵道,加封自己为丞相,从此刘福通彻底掌握韩林儿,掌握军政大权。而后,刘福通又做出了重大的决策,他派遣三路大军北伐,自己则进攻汴梁,而后小明王宣布以汴梁为都。但是最后红巾北伐军军纪散漫,军心涣散,缺乏严密的组织和密切的配合,汴梁终被察罕帖木儿攻占,后来张士诚打败刘福通,韩林儿也不敌强敌,最终溺死长江。

虽然刘福通控制韩林儿,获得一时的政治大权,但是他没有好好辅佐皇帝,总是招惹是非、妒贤嫉能,依然无法扬名天下、成为一世英雄。所以某种程度上来说,红巾军的失败是必然的。

刘福通北伐发生了什么

在中国历史上,由少数民族在中原地区建立的政权为数不多,而且大都是短暂的存在,元朝也是这样的政权。由于元朝统治阶级与汉族被统治阶级的矛盾不断加深,各地汉族人民的起义此起彼伏,其中极具影响力的当属刘福通北伐。刘福通是个出生富贵家庭的人,他有胆识有魄力,在看到水生火热中的百姓时,他决心要有一番作为。所以在辗转之下,他加入了白莲教,甚至成为教中的负责人,由此结识了很多有共同志向的人,其中就包括他最好的战友韩山童,并与韩山童一起北伐。

刘福通雕像

刘福通北伐由三路大军进行,从1537年开始,他率领红巾军从今山东一直打到今朝鲜之地,可谓是艰辛不已。刘福通的大军在北伐的路途中虽有艰难拦阻,但他们都以顽强的毅力坚持了下来。在北伐的过程中,他还建立了“大宋”这个不被官方认可的朝廷。在几经周折的北伐中,最后还是由于后勤严重的失误,和南方士兵不适应北方寒冷的气候,以及在元军的打击下,以被俘宣告北伐失败。

虽然刘福通北伐失败了,但是他们十几年的征战也沉重打击了元朝的统治,加速了元朝在中原地区统治的灭亡。刘福通这个自封的龙凤丞相性格非常坚韧,他不畏惧任何失败,几乎一生都在进行斗争,他带领红巾军征战数十载,对明朝的建立也有功勋,一说刘福通最后还是死在了朱元璋的手中,结束了他短暂而不平凡的一生。

刘福通朱元璋得关系

所谓乱世出英雄,在元朝统治中原的末期,在这样一个动荡的时期,必然会有几个英雄出世。刘福通朱元璋二人就是这一时期的英雄,他二人的作为可以称得上是开天辟地。刘福通是红巾军的首领,他带领大军北伐十余载,不仅抗击元军南下,而且极大的笼络了人心,他的追随者不仅有白莲教的教众,更有无数不满元朝统治的平头百姓。朱元璋更无须多说,明朝就是他一手建立的,他凭着自己过人的智慧和计谋,在众多起义军中,只有他建立真正的政权。

朱元璋剧照

历史对于刘福通朱元璋这两个人的评价可谓是天差地别,出身白莲教的刘福通在历史上的功绩,被史书记载甚少,甚至有人认为有故意淡化的嫌疑。而且他还被后人辱骂为贼人,几乎没有正面的评价。而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不少人认为是卸磨杀驴的朱元璋所为。朱元璋在南方起义的顺利进行,得益于刘福通对北方元军的抗击,而且在红巾军中,朱元璋还是刘福通的下属,所以刘福通在当时的实力绝对是超过朱元璋。但为什么最后做皇帝的却是他朱元璋呢?这其中种种算计,只能留给世人无限遐想。

随着对史料的不断研究,有人认为刘福通是为朱元璋做嫁衣,最后自己落得个死于非命。而可以确定的是,在刘福通走投无路的时候,朱元璋并没有真正的伸出援手,而是只顾自己争夺地盘,甚至他还杀害了刘福通一手拥立的明王韩林儿。当时深得人心的红巾军只服从刘福通和韩林儿,但在刘福通死后,朱元璋居然成了红巾军的新首领,而他建立的政权也沿用了“明”这个被百姓拥护的朝廷。朱元璋还封韩林儿为小明王,以掩盖他的种种不义作为。从对各种史书文献的研究不难发现,刘福通朱元璋二人对历史的发展绝对有正面积极的贡献,但成王败寇,留给后人的,只能是无尽的唏嘘。

元末刘福通的故事

元朝末年,统治集团的骄奢淫逸之风、社会的贫富之差、税收之重,让无数走投无路的农民踏上了反抗之路。时势造英雄,在此社会动乱之下,开始涌现出众多起义军将领,元末刘福通也开始走上历史舞台。

刘福通剧照

刘福通的家乡在颍州,身处富康之家,但其人豪爽,又有才智,绝非一般的富家子弟可比。元朝末期,处于国家统治阶层的蒙古贵族作风愈发腐败,汉族与蒙古族之间的民族矛盾达到了无可调和的程度,而后其家宅被元朝的官员以修河的名义毁掉,这成为他造反的导火索。1351年,刘福通在家乡颍州宣布起义,并占领了颍州,开启了元末农民的起义之路。

元末刘福通所率领的起义军被称为红巾军,因为起义军的头部都会裹上红巾。红巾军势如破竹,一路南攻,起义队伍也在不断扩张。1355年,刘福通在亳州扶持了韩山童的儿子韩林儿登上帝位,建立了“大宋”政权。建立政权后,起义军转战北方,而亳州却在此时遭到元朝的攻击,刘福通只能丢弃亳州,并携小明王韩林儿共同退转到南丰。

在经历此次重挫后,刘福通为恢复士气,分三路北上反攻元军。红巾军最初气势如虹,但后期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最终大宋政权日落西山。1363年,刘福通被张士诚军围困,为求自保,他向朱元璋求救,然而最终还是难逃战死的命运。元末刘福通是最早反抗元朝的农民起义军头领,其带领的红巾军推动了元朝的灭亡,无愧为汉族的民族英雄,其人其行当被历史所铭记。尽管刘福通未能获得最后的胜利,但其义勇精神仍旧长存——其身虽死,虽败犹荣。

黑旗军是刘福通带领的吗

黑旗军是由刘福通所带领的吗?其实仔细看历史黑旗军并不是由刘福通所带领的,黑旗军的领导者应该是刘永福。刘福通是元末时期红巾军的领袖,而黑旗军则是在太平天国革命时期所建立的,时间上就有所差池,而且这个军队的领导者是刘永福。因此,不应该是黑旗军刘福通而是黑旗军刘永福。

刘永福

黑旗军是一支农民起义军,首领是刘永福。1851年,刘永福加入了天地会起义军,因为是以七星黑旗作为军队的战旗,所以称之为黑旗军。黑旗军的成员主要是农民,刚创立的时候有两百多人,等到起义失败后,由于军粮已经断绝,大家开始寻找立足的地方,众人决定却不统一,只好各自分道扬镳。

1873年,法国带兵和炮舰开始轰击河内,刘永福挺身而出,亲自率领两千人翻过山岭,日夜兼程,进行抗法的战争。12月21日,黑旗军在河内与法军交战,击毙了法国的主将,他的部下也成为了黑旗军的刀下鬼,黑旗军取得了重大的胜利,法军被赶出了河内。这也是刘永福保卫祖国,抗击敌人的首次战功。

1884年,中法战争爆发,清政府宣布对法抗战,并且收编了黑旗军,刘永福任命为记名提督。1883年,法国就已经率兵攻占了河内和南定,接着又进犯越南国等地。刘永福满怀热血,立志要保卫家园,在5月6日率领部队挺进了河内,发挥作战的优势,使得法军腹背受敌,因此陷入了重围。

揭秘刘福通是怎么死的

刘福通是元末农民起义中最先起义的将领,曾经被北方的红巾军称之为共主,因此一向被人们认为是当时非常重要的红巾军领袖。然而,对于刘福通是怎么死的历史却少有记载,也有史书记载但十分模糊,后人为此都纷纷猜测,争议颇多。

刘福通

根据《明史·韩林儿传》上记载,刘福通是因为抗击吕珍而死的,死在了安丰,是被吕珍所杀害。《明太祖实录》、《元史》、《韩林儿刘福通》中也有这样的记载。虽然都说刘福通是在安丰被吕珍杀害,但是相关其他史书中却没有相同的记载。

想要了解刘福通是怎么死的事实,不妨在民间的私家着述中进行寻找。在《国初事迹》和《国初群雄事略》中都能够发现刘福通并没有死去,而是与韩林儿一起退到了滁州。那么,刘福通究竟是死在什么地方,又是怎么死的呢?

在《新元史·韩林儿传》中有所记载,说刘福通是死在瓜步,是被朱元璋的部下廖永忠所害死的。在《庚申外史》中也有同样的记载,刘福通死在瓜步是没有错的,然而为何死的却又没有说明。《国初群雄事略》对这个事情进行了进一步的记载,表明刘福通就是被廖永忠所害的。

那么,廖永忠为什么会有那么大的胆子去杀害刘福通呢?这跟朱元璋肯定是有关系的,不然他也没有那么大的权利和胆量去杀害刘福通,廖永忠杀害刘福通是得到了朱元璋的指示或者暗示。事隔几年之后,朱元璋要推行君臣大义,显然他是想推卸责任怕国人说他不义,因此就找了廖永忠作为他的替死鬼。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丁力和许文强原型是谁 电视剧上海滩中杜月笙是丁力原型吗下一篇:新文化运动时间 新文化运动结束时间是什么时候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