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史前文明>正文

中国古代有鞠躬这种礼节吗?有的话在什么场合用 古代上哪学礼仪的

导语:中国古代有鞠躬这种礼节,是一种尊敬和感恩的表现,常见于拜访长辈、向上级请示或向客人致谢等场合。古代学礼仪的途径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家庭教育,另一种是通过进士科考学习礼仪成为官员。

目录导航:

  1. 中国古代有鞠躬这种礼节吗?有的话在什么场合用
  2. 中国古代礼仪的三个特点
  3. 鼓掌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在古代鼓掌是表示欢迎吗
  4. 简述我国礼仪发展的历史
  5. 古代学校的称谓
  6. 古代人行礼时,是左手在上还是右手在上
中国古代有鞠躬这种礼节吗?有的话在什么场合用

鞠躬即弯身行礼,源于中国的商代,是一种古老而文明的对他人表示尊敬的郑重礼节。它既适用于庄严肃穆或喜庆欢乐的仪式,又适用于普通的社交和商务活动场合。 鞠躬礼的分类 一种是三鞠躬。 敬礼之前,应脱帽或摘下围巾,身体肃立,目光平视,身体上部向前下弯约90度,然后恢复原样,如此连续三次。 另一种是深鞠一躬 (15度~90度),几乎适用于一切社交和商务活动场合,在初见的朋友之间、同志之间、宾主之间、下级对上级、晚辈对长辈,为了表达对对方的尊重,都可以行鞠躬礼。 鞠躬礼的动作要领 男性双手放在身体两侧,女性双手合起放在身体前面。 弯腰速度适中,之后慢慢抬头直腰。 行礼时要注目,不可斜视,受礼者同样,礼毕抬起身时,双目有礼貌的注视对方 鞠躬礼的注意事项 施礼时,目光不得斜视和环顾,不得嘻嘻哈哈,口里不得叼烟卷或吃东西,动作不能过快,要稳重、端庄,并带有对对方的崇敬感情。通常,受礼者应以与施礼者的上体前倾度大致相同的鞠躬还礼;但是,上级或长者还礼时,不必以鞠躬还礼,可以欠身点头或握手答礼。 鞠躬礼在东南亚一些国家较为盛行,如日本、朝鲜等。在接待这些国家的外宾时,要行鞠躬礼,要注意三项礼仪准则:

1、受鞠躬应还以鞠躬礼;

2、地位较低的人要先鞠躬;

3、地位较低的人鞠躬要相对深一些。 鞠躬礼运用的场合 ②接送客户时,30度鞠躬礼~

中国古代礼仪的三个特点

《周礼》、《仪礼》、《礼记》是我国最早的礼仪学专著,其中保存许多周代礼仪,是国家制定礼仪制度的依据,被称为“礼经”。

《礼记》中规定人与人交往中应“不失足于人,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

即与人交往时:一、行动上不能出格,二、态度上不能失态,三、语气上不能失礼。同时要注重语言之美,要谦恭、和气、文雅。这些礼仪规范也一直沿袭至今。

礼仪制度是华夏文明的根本特征之一,它具有等级性、象征性和政治性三个特点,这从礼器、礼物、礼辞、礼仪动作、行礼的时间和空间等要素中都可得到说明。中国古代礼制的繁复程度及其对民众生活的影响之深巨,它与专制政治、宗法社会结构结合之紧密,都为世界其他文明所罕见。由之可以透视中国传统文明的其他特点。

中国古代社会历来等级森严,在上古时期,封国之间有公、侯、伯、子、男的等级,贵族之间则有公、卿、大夫、士的等级。

社会的资源配备,包括宫室、车旗、舆服、器用之类都按照所谓“命”的等级来安排,比如,天子用九鼎八簋,诸侯七鼎六簋,大夫五鼎四簋,元士三鼎二簋。

天子“九命”,享受桓圭九寸,缫藉九寸,冕服九章,建常九斿,樊缨九就,贰车九乘,介九人,礼九牢。侯伯一级则是“七命”,这些器用都按照七的数量来安排。其他以此类推,大夫一级“五命”,士“三命”。庶人无“命”,没有政治特权,也没有享受教育的权利。

礼仪具有的4个特征:尊老敬贤、仪尚适宜、礼貌待人、容仪有整

一、尊老敬贤:

自原始社会到封建社会,人际的政治伦理关系均以氏族、家庭的血缘关系为纽带,故此在家庭里面尊从祖上,在社会上尊敬长辈。由于中国古代社会推崇礼治和仁政,敬贤已成为一种历史的要求。

二、仪尚适宜:

通过适合的形式,表达人们内心丰富的情感。遇到重大节日和发生重要事件,多有约定俗成的仪矩。如获得丰收,要欢歌庆贺;遭到灾祸,要祈求神灵保佑。

三、礼貌待人:

任何一个文明社会,任何一个文明民族,人们总是十分注重文明礼貌。因为礼貌是人类社会据以促进人际交往友好和谐的道德规范之一,是构建起与他人和睦相处的桥梁。它标志着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序,反映一个民族的精神面貌。

四、容仪有整:

一个人的仪表、仪态,是其修养、文明程度的表现。古人认为,举止庄重,进退有礼,执事谨敬,文质彬彬,不仅能够保持个人的尊严,还有助于进德修业。古代思想家曾经拿禽兽的皮毛与人的仪表仪态相比较,禽兽没有了皮毛,就不能为禽兽;人失去仪礼,也就是不成为人了。

礼仪起源:

礼仪起源于祭祀。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对“礼”字的解释是这样的:“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从师从豊,豊亦声”。意思是实践约定的事情,用来给神灵看,以求得赐福。

“礼”字是会意字,“示”指神,从中可以分析出,“礼”字与古代祭祀神灵的仪式有关。古时祭祀活动不是随意地进行的,它是严格地按照一定的程序,一定的方式进行的。

郭沫若在《十批判书》中指出:“礼之起,起于祀神,其后扩展而为人,更其后而为吉、凶、军、宾、嘉等多种仪制。”这里讲到了礼仪的起源,以及礼仪的发展过程。

礼仪起源于风俗习惯。人是不能离开社会和群体的,人与人在长期的交往活动中,渐渐地产生了一些约定俗成的习惯,久而久之这些习惯成为了人与人交际的规范,当这些交往习惯以文字的形式被记录并同时被人们自觉地遵守后,就逐渐成为了人们交际交往固定的礼仪。

遵守礼仪,不仅使人们的社会交往活动变得有序,有章可循,同时也能使人与人在交往中更具有亲和力。

1922年《西方礼仪集萃》一书问世,开篇中这样写道:“表面上礼仪有无数的清规戒律,但其根本目的在于使世界成为一个充满生活乐趣的地方,使人变得和易近人。

鼓掌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在古代鼓掌是表示欢迎吗

在我国,对鼓掌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先秦法家代表人物韩非的《韩非子·功名》一文,文曰:“人主之患在莫之应,故曰:一手独拍,虽疾无声。”言下之意,两手相拍,才会有声音。

当然它的本意与后来人们常说的“一个巴掌拍不响”的意思已相去甚远。这说明公元前230年左右已经有了鼓掌之说。

鼓掌是指两只手互拍,表示认可和赞同的一种肢体反应。鼓掌的标准礼仪为:双手置于胸前,用右手掌轻击左手掌,通常不少于10次,表示鼓励或欢迎。掌声的时间越长,就表示越热情越欢迎。

元朝时期,西方一名叫马可波罗的传教士,带着对文明古国的仰慕年,带着向中国人民学习的心情来到了中国,当他见到创造辉煌文明的中国人民时,即以西方的传统方式拥抱,接吻来向中国人民表达他对中国人民的崇敬。

当时中国人时兴磕头、作揖,不知谁集中生智两手掌互相对马可波罗的放肆表示愤慨。马可波罗也入乡随俗跟着鼓掌起来了,戏剧性的是双方误解成了和解,化误解为友谊。

有这良好的开端,马可波罗谱写了他在中国的十五年辉煌历程,为中国和西方的交流作出了贡献。后来马可波罗将鼓掌当作中国的特产带回西方去见他父老乡亲。鼓掌这一方式在中西方都传开了,至今成为一固定礼节。

鼓掌哪年哪月哪日于何时诞生,只能大致确定,鼓掌是东西方友谊、理解的产物,鼓掌是一种有声、无词的表白。

简述我国礼仪发展的历史

礼仪的发展历程:

1.礼仪的起源时期:

夏朝以前(公元前21世纪前)礼仪起源于原始社会,在原始社会中、晚期(约旧石器时代)出现了早期礼仪的萌芽。整个原始社会是礼仪的萌芽时期,礼仪较为简单和虔诚,还不具有阶级性。内容包括:制定了明确血缘关系的婚嫁礼仪;区别部族内部尊卑等级的礼制。

为祭天敬神而确定的一些祭典仪式。制定一些在人们的相互交往中表示礼节和表示恭敬的动作。例如:在旧石器时代人们尊崇男女有别的思想;在炎黄、尧舜禹的时代中,人们逐渐推出“三纲五常”的理论。

2.礼仪的形成时期:

夏、商、西周三代(公元前21世纪~前771年)人类进入奴隶社会,统治阶级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把原始的宗教礼仪发展成符合奴隶社会政治需要的礼制,礼被打上了阶级的烙印。在这个阶段,中国第一次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国家礼仪与制度。

如“五礼”就是一整套涉及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礼仪规范和行为标准。古代的礼制典籍亦多撰修于这一时期,如周代的《周礼》《仪礼》《礼记》就是我国最早的礼仪学专著。在汉以后2 000多年的历史中,它们一直是国家制定礼仪制度的经典著作,被称为礼经。

3.礼仪的变革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1~前221年)这一时期,学术界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以孔子、孟子、荀子为代表的诸子百家对礼教给予了研究和发展,对礼仪的起源、本质和功能进行了系统阐述,第一次在理论上全面而深刻地论述了社会等级秩序划分及其意义。

孔子非常重视礼仪,把“礼”看成是治国、安邦、平定天下的基础。也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孔子提出的“仁”的概念。他认为“不学礼,无以立”“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他要求人们用礼的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要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倡导“仁者爱人”,强调人与人之间要有同情心,要相互关心,彼此尊重。 孟子把礼解释为对尊长和宾客严肃而有礼貌,即“恭敬之心,礼也”,并把 “礼”看做是人的善性的发端之一。

荀子把“礼”作为人生哲学思想的核心,把“礼”看做是做人的根本目的和最高理想。“礼者,人道之极也”。他认为“礼”既是目标、理想,又是行为过程。

“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管仲认为礼关系到国家的生死存亡,把“礼”看做是人生的指导思想和维持国家的第一支柱。

4.强化时期:

秦汉到清末(公元前221~公元1911年)在我国长达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里,尽管在不同的朝代礼仪文化具有不同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特征,但却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一直为统治阶级所利用,礼仪是维护封建社会的等级秩序的工具。

这一时期的礼仪的重要特点是尊君抑臣、尊夫抑妇、尊父抑子、尊神抑人。在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中,它逐渐变成为妨碍人类个性自由发展、阻挠人类平等交往,窒息思想自由的精神枷锁。

纵观封建社会的礼仪,内容大致有涉及国家政治的礼制和家庭伦理两类。这一时期的礼仪构成中华传统礼仪的主体。

5.近代礼仪的发展

中国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时期,中国出现“大杂烩”式的礼仪思想,关于礼仪的标准、价值观念得到推广和传播。正在此时,西方与中国推崇的思想截然不同,西方推行自由、平等、解放的思想。相对于中国的思想而言,西方更显得开放和自由,中国的思想略为保守。

6.现代礼仪的发展

21世纪是文化的世纪,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的竞争,将会越来越多地在文化领域中展开。文化是民族的基本特征,文化存则民族存,文化亡则民族亡。古往今来,真正灭绝于种族屠杀的民族并不多,而灭亡于固有文化消失的民族却是不胜枚举。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没有发生过文化中断的文明。在未来的世纪中,中华文明能否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基本前提之一,就是能否在吸收先进的外来文化的基础上、建立起强势的本位文化,这无疑是具有战略意义的大事。

礼乐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能否将它的精华发扬光大,对于本位文化的兴衰至关重要。

我国礼仪发展的四个过程如下。

我国古代礼仪的发展分四个阶段

1.礼仪的起源时期:夏朝以前(公元前21世纪前)

古代礼仪的孕育时期 —— 尧舜时期。古代尧舜时期,已经有了成文的礼仪制度,即 “ 五礼 ” :祭祀之事为吉礼,冠婚之事为嘉礼;宾客之事为宾礼;军事之事为军礼,丧葬之事为凶礼。

2.礼仪的形成时期:夏、商、西周三代(公元前21世纪~前771年)

古代礼仪的形成时期 —— 尧舜时期制定的礼仪经过夏、商、周这三个时代 1000 余年的总结、推广而日趋完善。周朝还在朝廷设置礼官,专门掌管天下礼仪,使礼仪臻于完备。 在这个时期,礼仪被打上了阶级的烙印。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奴隶主开始将原始的宗教礼仪发展为符合奴隶社会政治需要的 “ 礼制 ”,并将礼仪制度化,形成了典章制度和刑典法律。如:

商朝:甲骨文中出现了”礼”,有了礼仪典籍,明确开始规范人们的行为。

周朝时,制定《周礼》《仪礼》《礼记》,开始区分贵贱、尊卑、顺逆、贤愚等人际交往准则。

礼仪从治理国家、到家庭生活进行了全面规范,开始形成了古代正式的礼仪。 3.礼仪的变革时期: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1~前221年)

古代礼仪的变革时期 ——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争鸣,礼仪也产生了分化。礼仪制度成为国礼,民众交往的礼俗逐渐成为家礼。

《管子 . 牧民》中有 “ 大礼 ” 和 “ 小礼 ” 之说,注释为 “ 礼其大者在国家典章制度,其小者在平民日用居处行为之间。 ”

比较有影响的有:

儒家:以孔子、孟子为主的儒家学者系统地阐述了起源、本质和功能,第一次在理论上全面而深刻地论述了社会等级秩序划分及其意义。

道家: 崇尚自然无为,主张废除一切礼仪

法家: 推崇强权政治,主张以法代礼

墨家: 主张平等、博爱、利他、以义代礼

礼制的形成,对后世治国安邦,施政教化,规范人们的行为,培养人们的人格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4.强化时期:秦汉到清末(公元前221~公元1911年)

古代礼仪的强化时期 —— 秦汉到清末,纵观封建社会的发展历程,可以说历代统治者都十分重视礼仪,自秦汉以后的历代统治都都推崇儒家的来治理国家、社会。

秦朝:以儒家学说为主导的封建礼教

汉武帝时期,“ 废黜百家,独尊儒术 ” 的治国方略确定之后,礼仪作为社会道德、行为标准、精神支柱,其重要性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宋朝: “三纲五常”、“三从四德” 明清: 家庭礼制完善

在这个阶段,统治者根据自己的统治需要,在演习周礼的基础上,不断对礼制加以修改、补充、完善。让人们以 “ 礼 ” 为准绳,不得逾越。这种 “ 以礼治国 ” 的做法,对于稳定当时的社会秩序起到了重要作用~

中国历史悠久,文明灿烂。在几千年的文明史上,产生了异常丰富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包罗万象。产生了儒家仁政治国、法家赏罚分明、道家的取法自然、墨家的兼爱非攻等社会理念。

中国古代礼仪文化倡导忠孝礼义信,仁诚智恕廉。中国现代礼仪文化在接受中国古代优秀礼仪文化的同时也借鉴了外国礼仪文化,中外文明融汇贯通,推陈出新,去伪存真。

“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守。”我国从古代开始就是礼仪之邦,

中国古代礼仪形成于“三皇五帝”时代,到尧舜时,已经有了成文的礼仪制度,就是“五礼”。这“五礼”指的是吉礼、凶礼、宾礼、军礼和嘉礼。作为人类祖先的圣贤唐尧、虞舜、夏禹等,他们本身都是讲究礼仪的典范。

礼仪的起源与演变 礼仪与人类的文明相伴而生,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原始社会,就出现了礼仪的萌芽,并经过不断的演变发展,形成了现在的礼仪规范. 礼仪的起源:主要表现在4个方面,对天地、神灵、祖先的信仰与敬畏原始...

古代学校的称谓

古代学校的称谓有:

1、庠序

在殷商时代,人们上学的地方叫“庠”,《孟子·见梁惠王》中记载:“谨以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气”。

到了周代,就叫做序。所以到了后来,故人依旧以庠序作为学校的代称。

2、左学

相传殷代的小学,西周为国学之一种。一说右学﹑左学皆太学,同在城郊,实为一学,但有楹东﹑楹西之分。

3、辟雍

辟雍本为周天子所设大学,校址圆形,围以水池,前门外有便桥。 东汉以后,历代皆有辟雍,作为尊儒学、行典礼的场所,除北宋末年为太学之预备学校(亦称“外学”)外,均为行乡饮、大射或祭祀之礼的地方。

4、成均

相传为远古尧舜时的学校。原始氏族公社后期,氏族的规模逐渐扩大,并组成部落联盟。社会生活也趋向复杂化,除家庭生活、生产劳动和与外敌作战的军事行动外,还有各种祭祀、庆典等集体性的礼仪活动。

5、太学

封建时代的教育机构与最高学府,魏晋至明清时代或设立太学,或设立国子监,名称不一,制度有变,教授王公贵族子弟的学府,生员被称为“太学生”或者“国子生”。

6、国子监

汉魏时代设立的太学,西晋改为“国子学”,隋朝的时候改为“国子监”,从此,国子监就与太学互称,都是最高的学府,兼最高教育行政机构。

7、书院

唐宋至明清时代出现的一种独立的教育机构。一般都是私人建立,聚徒讲学,研究学问的场所。宋代有四大书院。明代的时候,我们所熟知的有东林书院,培养了杨涟、左光斗等一批东林党人士。


1、庠序

在殷商时代,人们上学的地方叫“庠”,《孟子·见梁惠王》中记载:“谨以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气”。

到了周代,就叫做序。所以到了后来,故人依旧以庠序作为学校的代称。

2、左学

相传殷代的小学,西周为国学之一种。一说右学﹑左学皆太学,同在城郊,实为一学,但有楹东﹑楹西之分。

3、辟雍

辟雍本为周天子所设大学,校址圆形,围以水池,前门外有便桥。 东汉以后,历代皆有辟雍,作为尊儒学、行典礼的场所,除北宋末年为太学之预备学校(亦称“外学”)外,均为行乡饮、大射或祭祀之礼的地方。

4、成均

相传为远古尧舜时的学校。原始氏族公社后期,氏族的规模逐渐扩大,并组成部落联盟。社会生活也趋向复杂化,除家庭生活、生产劳动和与外敌作战的军事行动外,还有各种祭祀、庆典等集体性的礼仪活动。

5、太学

封建时代的教育机构与最高学府,魏晋至明清时代或设立太学,或设立国子监,名称不一,制度有变,教授王公贵族子弟的学府,生员被称为“太学生”或者“国子生”。

6、国子监

汉魏时代设立的太学,西晋改为“国子学”,隋朝的时候改为“国子监”,从此,国子监就与太学互称,都是最高的学府,兼最高教育行政机构。

7、书院

唐宋至明清时代出现的一种独立的教育机构。一般都是私人建立,聚徒讲学,研究学问的场所。宋代有四大书院。明代的时候,我们所熟知的有东林书院,培养了杨涟、左光斗等一批东林党人士。

古代人行礼时,是左手在上还是右手在上

男的左手在上 女的右手在上

古代都是以左为尊贵 一般来了贵客都是请贵客坐在上垂手 上垂手就是左边

但是古代的左右跟现在的是反的 主要古代左右是以对方的左右来说 不是以自己的左右来说。

好比约朋友 朋友说我在公园左边等你 你以你的左边去 实际上在人家的右边了 你站在对面觉得是左边 其实是人家的右边

通常情况下,作揖时男的是左手在上,女的是右手在上。作揖根据不同的场合也会有不同的用法,例如男性的手势,左手在上将右手包住称为“吉拜”,通常用于过年等喜庆的场合,反之为“凶拜”,一般是用于吊丧,而女性的手势和男性的手势是相反的。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wenming/555838.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诸葛亮与张飞打哑谜,张飞的回答直爽到底有多重要?下一篇:吕布与三英战的历史真相是什么?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