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史前文明>正文

南宋末年是抗金还是抗元 古代指南三杰是哪三个

导语:南宋末年是抗金还是抗元?历史学家对此争论不休。而古代指南三杰的三个人选也存在不同的说法。本文会对这两个话题进行探讨。

目录导航:

  1. 南宋末年是抗金还是抗元
  2. 南宋抗元大英雄有哪些
  3. 公元1220到1330年出过名人
  4. 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是谁
  5. 但求速死出自何处
  6. 中国古代绰号中带圣字的人
  7. 关于文天祥的简要事迹10个字
南宋末年抗金还是抗元

南宋末年是抗元。

最著名的莫过于宋末三杰。

南宋虽然覆没,但输得是这样的悲壮,这样有节烈之气,勇士们面对外族入侵和压迫,拼死抵抗,为争取民族生存、自尊、自卫而英勇献身,义无反顾。于是,他们中的领袖:张世杰、陆秀夫与文天祥,被称为“宋末三杰”。

张世杰(?—公元1279年),涿州范阳(今属河北范阳)人。宋末抗元名将,民族英雄。太傅,枢密副使,封越国公。与陆秀夫、文天祥并称“宋末三杰”。先后拥立南宋二帝,誓不降元,最终兵败崖山海战,因飓风毁船,溺死于平章山下。

陆秀夫(公元1236年—公元1279年),字君实,一字宴翁,别号东江,楚州盐城长建里(今江苏省建湖县建阳镇)人。南宋左丞相,抗元名臣,与文天祥、张世杰并称为“宋末三杰”。崖山海战兵败,背着卫王赵昺赴海而死。时年四十四岁

文天祥(1236年6月6日-1283年1月9日),初名云孙,字宋瑞,一字履善。自号文山、浮休道人。江西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富田镇)人,宋末政治家、文学家,爱国诗人,抗元名臣,民族英雄,与陆秀夫、张世杰并称为“宋末三杰”。宝祐四年(公元1256年)状元及第,官至右丞相,封信国公。于五坡岭兵败被俘,宁死不降。至元十九年(公元1282年)十二月初九,在柴市从容就义。著有《文山诗集》、《指南录》、《指南后录》、《正气歌》等

最后:附上《过零丁洋》

过零丁洋

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南宋末年是抗元,1233年六月,金国都城汴京失守。南宋一血前耻,抗金就此结束。之后就是抗击蒙古人入侵。

南宋抗元大英雄有哪些

南宋末年的抗元名将:

1、文天祥(1236年6月6日-1283年1月9日),初名云孙,字宋瑞,一字履善。自号文山、浮休道人。江西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富田镇)人,南宋末年文学家,爱国诗人,民族英雄,与陆秀夫、张世杰并称为“宋末三杰”。宝祐四年(公元1256年)状元及第,官至右丞相,封信国公。于五坡岭兵败被俘,宁死不降。至元十九年(公元1282年)十二月初九,在柴市从容就义。著有《文山诗集》、《指南录》、《指南后录》、《正气歌》等。

2、张世杰(?-公元1279年),涿州范阳(今属河北范阳)人。宋末抗元名将,民族英雄。太傅,枢密副使,封越国公。与陆秀夫、文天祥并称"宋末三杰"。先后拥立南宋二帝,誓不降元,最终兵败崖山海战,因飓风毁船,溺死于平章山下。

3、张钰,字君玉,凤州(今陕西凤县东北)人.中国南宋末抗元将领。18岁在合州(今四川合川)钓鱼城从军,以战功递升中军都统制,人称为四川将.开庆元年(1259),蒙哥汗率军围攻钓鱼城,张珏协同王坚率领军民屡败蒙古军,蒙哥被击伤致死(见钓鱼城之战).景定四年(1263),张珏任兴元府驻扎御前诸军都统制兼知合州.12年之中,张珏屡拒元军招降,固守钓鱼城.德祐元年(1275)五月,任四川制置副使兼知重庆府.景炎元年(1276)十二月,张珏到重庆,任四川制置使.屡败元军,一度收复涪州(今四川涪陵).祥兴元年(1278)二月,元军攻重庆,部将赵安开城降元,张珏率兵巷战,终于难以支持,遂乘小舟东下,途中两次自杀,均被阻,至涪州被俘.至元十七年(1280)二月,张珏自刭于安西(今陕西西安).

4、陈瓒(1232—1277),字瑟玉,陈俊卿(南宋绍兴八年榜眼,官至宰相)的曾孙,陈文龙(南宋咸淳四年状元)的从叔,生于宋绍定五年(1232年),莆田玉湖(今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阔口村)人。为南宋民族英雄。景炎二年十月十五日,元兵攻破兴化府城墙,陈瓒殉难。明代朝廷追赠陈瓒为兵部侍郎,赐谥忠武,当时民众葬其衣冠于壶公山下,为他和陈文龙建二忠祠于莆田城关。

5、汪立信(1201-1275),字诚甫,少时随叔祖迁居六安,龙穴山上有汪立信读书处旧址。南宋淳佑六年(公元1246年),汪立信登进士第,得理宗(赵昀)赏识曰:"此帅才也",授乌江簿、知桐城县、判建康荆湖制置使。景定三年(公元1262年)改知江州、充沿江制置副使,不久升江西安抚使、湖南安抚使。咸淳九年(公元1273年)任兵部尚书、荆湖安抚制置使,知江陵府。

时值元兵大举南侵,汪立信献策,劝贾似道尽国中兵沿江分屯置府,联络固守,为贾似道所忌恨而罢斥。德佑元年(公元1275年),元兵沿江东进,迫及建康(今南京),贾似道督诸军次江上,复起用汪立信为端明殿学士、沿江制置江淮招讨使,命他至建康募兵增援江上诸郡。受诏当日,汪立信抛妻别子赶至建康,守兵悉溃,率所部转至高邮,闻贾似道兵败芜湖,江汉守臣望风降遁,知大势已无法挽回,乃慷慨悲歌,大恸曰:"吾今日犹得死于宋土",竟扼吭而卒。

公元1220到1330年出过名人

公元1220到1330年出过的名人首先想到被誉为宋末三杰的文天祥、陆秀夫和张世杰。

张世杰、文天祥、陆秀夫被称为“宋亡三杰”。南宋虽然覆没,但输得是这样的悲壮,这样有节烈之气,勇士们面对外族入侵和压迫,拼死抵抗,为争取民族生存、自尊、自卫而英勇献身,义无反顾。于是,他们中的领袖:张世杰、陆秀夫与文天祥被称为“宋末三杰”。

张世杰

张世杰(?—公元1279年),涿州范阳(今属河北范阳)人。宋末抗元名将,民族英雄。太傅,枢密副使,封越国公。与陆秀夫、文天祥并称“宋末三杰”。先后拥立南宋二帝,誓不降元,最终兵败崖山海战,因飓风毁船,溺死于平章山下。

陆秀夫

陆秀夫(公元1236年—公元1279年),字君实,一字宴翁,别号东江,楚州盐城长建里(今江苏省建湖县建阳镇)人。南宋左丞相,抗元名臣,与文天祥、张世杰并称为“宋末三杰”。崖山海战兵败,背着卫王赵昺赴海而死。时年四十四岁。

文天祥

文天祥(1236年6月6日-1283年1月9日),初名云孙,字宋瑞,一字履善。自号文山、浮休道人。江西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富田镇)人,宋末政治家、文学家,爱国诗人,抗元名臣,民族英雄,与陆秀夫、张世杰并称为“宋末三杰”。宝祐四年(公元1256年)状元及第,官至右丞相,封信国公。于五坡岭兵败被俘,宁死不降。至元十九年(公元1282年)十二月初九,在柴市从容就义。著有《文山诗集》、《指南录》、《指南后录》、《正气歌》等。

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是谁

是文天祥。原名云孙

所处时代:南宋末期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吉州庐陵

主要作品:《文山诗集》、《指南录》、《指南后录》

主要成就:“宋末三杰”之一;在江西和广东抗元,被俘后宁死不屈

但求速死出自何处

出自: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文天祥(原名:云孙,1236年6月6日-1283年1月9日),字宋瑞,一字履善,号文山,道号浮休道人,江西吉州庐陵人,宋末政治家、文学家,爱国诗人,抗元名臣,与陆秀夫、张世杰并称为“宋末三杰”。

文天祥虽有一腔热血报国,怎奈皇帝昏庸,奸臣当道,得不到重用。1274年,临安告急,文天祥散尽家财组织义军,驰援临安,苦战不敌。谢太后执意投降,派他与元朝谈判,被扣留后逃脱。他继续领兵抗元,兵败被俘,1283年于大都就义。

中国古代绰号中带圣字的人

1.酒圣:杜康,夏朝一个帝王,传说为酒的发明者。

2.兵圣:孙武春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尊称兵圣。后人尊称其为孙子、孙武子、百世兵家之师、东方兵学的鼻祖。其著有巨作《孙子兵法》十三篇,为后世兵法家所推崇,被誉为“兵学圣典”,置于《武经七书》之首。

3.文圣:孔丘,字仲尼.鲁国取邑(今山东曲阜人),春秋末期思想家、教育家、儒派的创始人。

4.谋圣:张良,字子房,颍川城父人,秦末汉初杰出的谋士、大臣,与韩信、萧何并称为“汉初三杰”。

5.史圣:司马迁,字子长.夏阳(今陕西朝城人)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是我国第一部记传体,通史《史记》的作者。

6.草圣:张旭,唐代书法家,他擅长草书,对日隶的草书造指更深。

7.医圣:张仲景,名机.南阳郡(今河南南阳人)东汉医学家、著有《伤寒杂病》和《金医要略》。

8.武圣:关羽,字云长.河南解县(今山西人)东汉末期易国大将重义气、精武艺,后人尊其“关王”“关帝”。

9.书圣:王羲之,字逸之.晋琅琊临,作品有《黄庭经》《兰亭序》。

10.画圣:吴道子,阳翟(今河南禹县人)唐朝著名画家,擅长人物画,有“吴带当风”之美誉。

11.茶圣:陆羽,唐朝人,以嗜茶著名,著有《茶经》三卷。

12.诗圣:杜甫,字子美,号少陵.河南巩县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著有《杜工部集》。

13.药圣:李时珍(1518—1593),字东璧,晚年自号濒湖山人,湖北蕲春县蕲州镇东长街之瓦屑坝(今博士街)人,明代著名医药学家。后为楚王府奉祠正、皇家太医院判,去世后明朝廷敕封为“文林郎”。

14.草圣:张旭(生卒年不详),字伯高,苏州人曾任常熟县尉。唐代大书法家。以草书而闻名。唐朝文宗皇帝曾向全国发出了一道罕见的诏书:李白的诗歌、张旭的草书、斐旻的剑舞可成为天下的“三绝”。

15.木圣:张衡——我国东汉时期伟大的科学家、文学家。张衡对中国古代的天文学、地震学和机械力学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传说他还制造过指南车、记里鼓车等,因其机械制造水平很高,被尊称为“木圣”。

关于文天祥的简要事迹10个字

文天祥,原名云孙,字宋瑞,又字履善,号文山,吉州庐陵人,南宋杰出的民族英雄和爱国诗人,宝佑四年年进士第一。咸淳六年,因得罪奸相贾似道而遭到罢斥。

德佑元年正月,闻元军东下,文天祥在赣州组织义军,开赴临安。次年被任为右丞相兼枢密使,其时元军已进逼临安,被派往元营中谈判,遭扣留,押往北就,二月底,天祥与其客杜浒等十二人,夜亡入真州,复由海路南下,至福建与张世杰,陆秀夫等坚持抗元,景炎二年,进兵江西,收复州县多处,不久,为元重兵所败,妻子儿女皆被执,将士牺牲甚众,天祥只身逃脱,乃退广东继续抗元,后因叛徒引元兵袭击,同年十二月,在五坡岭被俘。

次年,被押送大都,囚禁四年,经历种种严酷考验,始终不屈。于1283年从容就义,年仅47岁。文天祥创作了大量的诗,词和散文作品,其中诗作达百余首,成就很高。有《文山先生全集》,其中有《过零丁洋》《正气歌》等千古绝唱。

文天祥,是南宋末的民族英雄,南宋末年,蒙古族建立的元朝大举入侵,疯狂进攻,宋王朝节节败退,如残枝枯叶于风雨中飘摇一般。

文天祥散尽家财,招兵买马,抗击元军,后来不幸被俘,文天祥从容就义,终年四十七岁。明代时追赐谥号“忠烈”。一片丹心,可昭日月。文天祥为国捐躯,名留青史。

文天祥(1236年6月6日-1283年1月9日),初名云孙,字宋瑞,又字履善。道号浮休道人、文山。江西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富田镇)人,南宋末政治家、文学家,爱国诗人,抗元名臣、民族英雄,与陆秀夫、张世杰并称为“宋末三杰”。

宝祐四年(1256年)进士第一。一度掌理军器监兼权直学士院,因直言斥责宦官董宋臣,讥讽权相贾似道而遭到贬斥,数度沉浮,在三十七岁时自请致仕。

德祐元年(1275年),元军沿长江东下,他罄家财为军资,招勤王兵抗元,旋为浙西、江东制置使兼知平江府。遣将援常州,因内部失和退守余杭。旋任右丞相兼枢密使,奉命赴元军议和,因面斥元丞相伯颜被拘留,押解北上途中逃归。

五月,与张世杰、陆秀夫、陈宜中等拥益王赵昰为帝,因建策不被采纳遂赴南剑州(今福建南平)聚兵抗元。后再攻江西,终败退广东。祥兴元年(1278年)十二月,在五坡岭(今广东海丰北)被俘。次年,元朝蒙、汉军都元帅张弘范将其押赴厓山(今新会南),令招降张世杰。拒之,书《过零丁洋》诗以明志。著有《文山诗集》《指南录》《指南后录》《正气歌》等。

元至元十九年十二月初九(1283年1月9日),于大都就义,终年47岁。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wenming/557430.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古代墓葬挖掘深度有哪些历史依据?下一篇:东汉首府 光武帝刘秀为啥建庙宇呢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