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史前文明>正文

形容帝王的字有哪些 古代帝王属啥的多

导语:古代帝王常被形容为威武、雄壮、神圣、庄严等,如汉武帝被誉为威武神武,唐太宗被称为雄武皇帝,秦始皇则被形容为仁慈神圣。这些字眼既反映了人民对帝王的崇敬,也说明了帝王的权威和威严。

目录导航:

  1. 形容帝王的字有哪些
  2. 清朝皇帝都是什么属相
  3. 三公九卿是什么意思
  4. “王”和“侯”那个大?有什么区别?“王侯”又是指“王”还是“侯”
形容帝王的字有哪些

1、皇王:对君王的敬称,犹言大王。见于《诗经大雅:文王有声》:“四方攸同,皇王维辟,皇王悉哉。”朱熹《集传》:“皇王,有天下之号,指武王也。”

2、皇祖:帝王的祖先。明朝规定,朝廷祭告宗庙,高祖以上概称皇祖。

3、皇辟:帝王的别称。《隋书王劭传》:“皇辟出者,皇,大也;辟,君也。大君出,盖谓至尊受命出为天子也。”

4、主:古代对国君的称呼。《商君书君臣》:“故国治而地广,兵强而主尊。”

5、主上:臣下对国君的称呼。《资治通鉴》卷二-四,李林甫曰:“此主上家事,何必问外人。 ”

6、主公:臣下对君主的称呼。《三国志蜀志法正传》: "或谓诸葛亮曰:法正于蜀郡太纵横,将军宜启主公,抑其威福。

7、主君:国君的别称。《墨子.贵义》:“且主君亦尝闻汤之说乎?”8、君:君主、天子。《尚书大禹谟》:“奄有四海,为天下君。”

9、君王:对帝王的称呼。《国语吴语》:“今君王不察,盛怒属兵,将残伐越国。”

10、人主:人民的主宰,指君主。《商君书慎法》:“人主莫能世治其民,世无不乱之国。”

11、君人:指皇帝。《商君书慎法》:“君人者不察也,非侵于诸侯,必劫于百姓。”

12、先帝:当朝帝王已死的公主诸苴言《 前出师表》:“先帝创业未半, 而中道崩殂。”

拓展资料:

中国古代帝王的称谓,还可以称王、称皇帝、称谥号、称庙号、称年号

清朝皇帝都是什么属相

努尔哈赤:天命汗 爱新觉罗·努尔哈赤(1559—1626年), 属羊。

皇太极:天聪汗 爱新觉罗·皇太极(1592—1643年),属龙。

顺治皇帝:清世祖顺治皇帝 爱新觉罗·福临(1638年--1661年),属虎。

康熙皇帝:清圣祖康熙皇帝 爱新觉罗·玄烨(1654--1722年),属马。

雍正皇帝:清世宗雍正皇帝 爱新觉罗·胤禛(1678—1735年),属马。

乾隆皇帝:清高宗乾隆皇帝 爱新觉罗·弘历(1711—1799年),属兔。

嘉庆皇帝:清仁宗嘉庆皇帝 爱新觉罗·顒琰(1760—1820年),属龙。

道光皇帝:清宣宗道光皇帝 爱新觉罗·旻宁(1782—1850年),属虎。

咸丰皇帝:清文宗咸丰皇帝 爱新觉罗·奕詝(1831—1861年),属兔。

同治皇帝:清穆宗同治皇帝 爱新觉罗·载淳(1856—1874年),属龙。

光绪皇帝:清德宗光绪皇帝 爱新觉罗·载湉(1871—1908年),属羊。

宣统皇帝:清宣统皇帝 爱新觉罗·溥仪(1906—1967年),属马。

三公九卿是什么意思

三公九卿(sāngōngjiǔqīng)据史记记载“闻古之圣人,不居朝廷,必在卜医之中。今吾已见三公九卿朝士大夫,皆可知矣。试之卜数中以观采。”三公是中国古代最尊显的三个官职的合称。周代已有此词,西汉今文经学家据《尚书大传》、《礼记》等书以为三公指司马、司徒、司空,古文经学家则据《周礼》以为太傅、太师、太保为三公。西汉初承秦制辅佐皇帝治国者主要是丞相和御史大夫。另有最高军事长官太尉,但不常置。从武帝时起,因受经学影响,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也被称为三公。西汉时九卿是列卿或众卿之意。先秦文献中有三公九卿之说,但秦并没有这种制度,西汉初也不见九卿名称。仅武帝以后由于儒家复古思想的影响,人们就以秩为中二千石一类的高官附会成古代九卿。

三公九卿是什么意思

三公

丞相,政府最高行政长官,有一个秘书处十三曹,下辖九卿。

太尉,最高军政长官,负责管理全国军事事务,掌握军权,战时听从皇帝的命令,可凭皇帝的符节调动军队。

御史大夫,主要管理记事,其地位相当于副丞相,地位低于丞相和太尉,丞相和太尉品秩为一万石,御史大夫品秩为二千石。主要职责是管理图籍、奏章,监察文武百官。御史大夫下设御史中丞;侍御史,弹劾中央和皇宫一切事;监御史,中央派到地方各郡负责监督郡守的御史。

九卿

九卿是指古时中央政府的多个高级官员,指官位很高的人。秦汉时期的卿,不一定是九个人,九卿言其官职完备。

奉常,掌管宗庙礼仪,地位很高,属九卿之首;

郎中令,掌管宫殿警卫;

卫尉,掌管宫门警卫;

太仆,掌管宫廷御马和国家马政;

廷尉,掌管司法审判;

典客,掌管外交和民族事务;

宗正,掌管皇族、宗室事务;

治粟内史,掌管租税钱谷和财政收支;

少府,掌管专供皇室需用的山海池泽之税及官府手工业。

扩展资料

秦朝的中央行政机关实行三公九卿制。

三公和九卿以及列卿等,都各有自己的府寺,以处理日常事务。大事总汇于丞相,或最后请皇帝裁决。

1.由皇帝任免,不得世袭。

2.分工明确,行政效率高。

3.丞相位高权重

4.新的较完备的官僚制度。

秦始皇设立 三公九卿 制度,为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制度的建立创造了雏形,对以后的历代封建王朝的建立,有着重要的影响。

三公九卿制度的基本结构从秦朝一直沿用到两晋,直至隋文帝创三省六部制。从三省六部制的结构上来看,也无处不有着三公九卿制结构的影子。此后,一直到明代,明太祖朱元璋废掉中书省、尚书省及门下省,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中国古代历史中的中央官制三级制度才算寿终正寝。三公九卿这一制度沿用约达800年,并从结构上影响三省六部制,并左右中国古代中央官制约达700年。可以说,三公九卿制,上承夏商周,下接隋唐宋元,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

三公九卿制度虽在结构上沿用了近700年,但在其间,官职的名称及权利和三公九卿制的部分结构却一直在变动之中。并且,制度之外其他中央机构的出现也冲击了三公九卿制。

“王”和“侯”那个大?有什么区别?“王侯”又是指“王”还是“侯”

王爵比侯爵大。

王侯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wáng hóu,指王爵和侯爵,也泛指显赫的爵位。

王爵是君主制下的一种爵位,一般地位仅次于整个国家的君主,高于公爵。

侯是中国古代爵位名,侯爵为“超品”,即为超过一品之意。只授与皇亲国戚与极少数功臣。一些邻近国家受中国影响也以此为爵位名。欧洲中世纪以后,在中文里也用“侯爵”来翻译欧洲贵族爵位中相应等级的称号(例如法国Marquis、英国Marquess、德国Markgraf等)。

古代爵位,分为王爵和侯爵。

王爵:亲王,郡王。两个等级。亲王品级高。郡王次之。王爵一般都是皇帝的直系亲属,或者是开国的元勋,有赫赫战功的人,才封王。没有军功不封王。岳爷爷有军功,死后追封鄂王。只是一种荣誉罢了。

侯爵:分五等,分别为,公,侯,伯,子,男,也就是,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男爵。这五个级别。每一个级别里,又分三等,一等公爵,二等公爵。。。。。。依此类推。

由此可见,封王的要求远高于封候;而且历史上很多朝代(汉朝,清朝)都有异姓不封王的说法,许多开国需要封的王(如韩信,吴三桂),王朝稳定后,也想尽方法除掉,而封候的,就没这种顾虑,也从侧面反映了王爷比侯爷大。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wenming/557636.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赵匡胤赵光义下场 北宋皇帝赵光义下一篇:二十四节气之元积诗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