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史前文明>正文

中国古建的群体组合特征 古代的多屋建筑

导语:古代的多屋建筑是中国古建筑的群体组合特征之一,是中国建筑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屋建筑不仅具有实用价值,也是中国古代建筑美学的重要表现形式。

目录导航:

  1. 中国古建的群体组合特征
  2. 中国古代木屋建设全过程
  3. 古代现代建筑共同结构特点
  4. 中国古代建筑北方世俗建筑有哪些
  5. 一般古代大院旁边的屋子称什么
  6. 古代建筑的结构名称及用途
中国古建的群体组合特征

中国古建筑群布局特征:以木构架为主的结构方式、独特的单体造型一室多间、中轴对称、方正严整的群体组合与布局、变化多样的装修与装饰、写意的山水园景。

1.首先,木构结构大体可分为抬梁式、穿斗式、井干式,以抬梁式采用最为普遍。抬梁式结构是沿房屋进深在柱础上立柱,柱上架梁,梁上重叠数层瓜柱和梁,再于最上层梁上立脊瓜柱,组成一组屋架。

2.其次,我国古代建筑的单体,大致可以分为屋基、屋身、屋顶三个部分。单体建筑的平面形式多为长方形、正方形、六角形、八角形、圆形。这些不同的平面形式,对构成建筑物单体的立面形象起着重要作用。由于采用木构架结构,屋身的处理得以十分灵活,门窗柱墙往往依据用材与部位的不同而加以处置与装饰,极大地丰富了屋身的形象。

中国古建筑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体系最完整的建筑体系。

中国古建筑一般遵循内向含蓄,多层次的原则,力求均衡对称,主要采用中轴对称,方正严整的群体组合与布局。其中,每个建筑组群少则有一个庭院,多则有几个或几十个庭院,层次丰富多彩,以弥补单体建筑定型化的不足。此外,平面布局一般依据中轴线发展,采取左右对称,以中心为庭院,房屋在四周的形式。

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布局形式是若干单个建筑物的群体组合。通常,一座住宅、一座庙宇或一座宫殿,指的都是整组建筑群。据汉代的建筑遗址、画像砖和画像石上的建筑图像及明器陶屋等所示已有完整的表现。

古代最早的建筑仅是简单的单座房屋,以后随着功能要求和经济技术水平的提高,各种用途需要的空间已不能由单座房屋来满足,而需要扩大建筑物的平面和空间。

但木结构建筑扩大平面和空间的主要方法是加大构架尺度和增加梁架数目或增加层数,而这些都受到材料、结构技术和使用要求的限制,因此,自然地发展了单个建筑物的群体组合的形式。

虽然是一些不大的简单的单座建筑物,也可以构成庞大的复杂的整体,从而满足建筑的功能和思想性、艺术性的多方面的要求。

中国古代木屋建设全过程

建造房屋上形成了七个步骤:

1、抄平放线

用水平仪等专用仪器去测量地面的平整度,观测物体是否在一个同一水平面上,即标高相同。

2、开挖槽基

即为埋设建筑基础需的要而开挖土体形成低于地面的空间。

3、筑基砌磉

即我们常说的打地基,古代也称作台基

4、安置柱顶石。

中国古建筑素来讲究“房倒屋不塌”,这主要是支撑房屋的达木柱子起了最重要的承重作用。

5、包砌台明

古代的房屋,尤其是宫殿建筑都是建在台基之上,比如故宫的三大殿,而台基的边缘就叫做“台明”。

6、椽望安置

打好了台基,柱子也立起来了,接下来就要在屋身和屋顶花功夫了,要安置各种的柱子、椽子、檩条等

7、毡背铺瓦

最后一步,得在屋顶上铺设瓦片,这样才能让整个屋顶充实起来,遮风挡雨。

古代现代建筑共同结构特点

现代建筑的特点:外部造型简洁、明朗、清新、大方,为少占地多采用高层

古代建筑的特点:一、以木材为主要建筑材料,辅以砖瓦。

二、采用框架式结构。

三、整齐灵活的平面布局。

四、优美的建筑造型。

五、丰富多彩的装饰手段。

六、注重建筑跟周围自然环境的协调

中国古代建筑北方世俗建筑有哪些

相对于西方古建筑的砖石结构体系来说,中国古建筑是独立的机构体系,其最大的特点有四:

1、以木结构体系为主。木结构体系的优点很多:如维护结构与支撑结构相分离,抗震性能较高;取材方便,施工速度快等等。同时木结构也有很多缺点:易遭受火灾,白蚁侵蚀,雨水腐蚀,相比砖石建筑维持时间不长;成材的木料由于施工量的增加而紧缺;梁架体系较难实现复杂的建筑空间

等。不过,中国古代建筑中也有少量砖石建筑和金属建筑,如《史记索隐》中称:“石室金匮,皆为国家藏书之处。”;如《水经注》中有多处记载,《渭水篇》:“磻溪旁有一石室,盖太公所居也”。

砖石结构多用于塔式建筑。金属建筑以铜为主,著名的铜建筑实例有北京颐和园宝云阁、湖北武当山金殿和昆明太和宫金殿。

2、中国木结构体系历来采用构架制的结构原理:以四根立柱,上加横梁、竖枋而构成“间”,一般建筑由奇数间构成,如三、五、七、九间。开间越多,等级越高,紫禁城太和殿为十一开间,是现

存最高等级的木构古建筑。立面上划分三个部分:台基、屋身、屋顶。其中官式建筑屋顶体型硕大、出挑深远是建筑造型中最重要的部分。屋顶的形式按照等级分为:单坡、平顶、硬山、悬山、庑殿、歇山、卷棚、攒尖、重檐、盔顶等多种制式,又以重檐庑殿为最高等级。

3、斗栱是中国木架建结构中的关键部件,其作用是在柱子上伸出悬臂梁承托出檐部分的重量。

4、特异的外部轮廓:多层台基,色彩鲜艳的曲线坡面屋顶,院落式的建筑群,展现广阔空。两千多年前汉墓砖画上已经有院落建筑的表现,及至明清最宏大的建筑群——紫禁城,也采用的复杂的围合形式。

5、在建筑思想上,中国古建筑体现了明确的礼制思想,注重等级体现:形制、色彩、规模、结构、部件等都有严格规定,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了建筑形态,但是也同时限制了建筑的发展。

同时,天人合一思想同样体现在中国古建筑的发展过程中,促进了建筑与自然的互相协调与融合。注重建筑,城市选址;建造时因地制宜,依山就势,园林体现尤其明显,强调风水。

6、古代建筑,雕梁画栋,墻壁亦往往作图画。战国时期画事颇盛;汉时宫室,亦多有画人物故事,善恶毕背,以昭鉴戒;后世所画则多山水。

7、中国有很多著名的建筑著作,其中城市著作有《考工记》,建筑条例著作有宋代李诫《营造法式》、清代《清工部工程做法则例‎》,园林著作有《园冶》。著名的匠人有隋朝的宇文恺、宋朝李诫、明朝蒯祥、清朝样式雷。

一般古代大院旁边的屋子称什么

南朝梁顾野王所著《玉篇》释『屋』说:居也,舍也。意思是说,『屋』是居住的地方。

中国古代,房屋通常是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的『院落』,朝向一般为坐北朝南。我们以北京的四合院为例,北侧一排即为『屋』,『屋』南空地即为『院』。

『屋』的中间为『正屋』,或称『北屋』(也有称为『北房』的,是因为后来屋和房区别不太严格所致);两侧则东为『东屋』(或称『东耳房』),西为『西屋』(或称『西耳房』)。

2、房

古代『屋』和『房』是有区别的。按汉许慎的《说文解字》:『房』,室在旁也。此处,『室』和『屋』同义,就是与『屋』不在同一方的、旁边的屋子称为『房』。即北京四合院所谓的『东房』(或称『东厢房』)和『西房』(或称『西厢房』)。

3、堂

《尔雅·释宫》说:古者有『堂』,自半以前虚之,谓之『堂』;半以后实之,谓之『室』。唐苏鹗《苏氏演义》中又说:『堂』,当也,谓当正向阳之宇也。结合起来,意思就是说,正向朝南的屋子,空出的一半称为『堂』,放有床等生活用具的一半称为『室』。

4、室

按上面的『堂』字中所言,放置有床等生活用具的正屋称『室』。《说文解字》中又云:『室』,实也。意思是说,充满(生活)器物之屋,即生活起居之地。

古代建筑的结构名称及用途

中国古建大都是以木结构为主要结构形式,梁架结构的构架形式最常见的是抬梁式、穿斗式、抬梁穿斗结合式。除此之外,还有两种木构架形式,即干栏式和井干式。建筑的规模大小、平面组合、外观形式很大程度上受到其结构类型与材料特性的制约。

1、中国古建筑以木材、砖瓦为主要建筑材料,以木构架结构为主要的结构方式。

此结构方式,由立柱、横梁、顺檩等主要构件建造而成,各个构件之间的结点以榫卯相吻合,构成富有弹性的框架。中国古代木构架有抬梁、穿斗、井干三种不同的结构方式。抬梁式是在立柱上架梁,梁上又抬梁,所以称为抬梁式。宫殿、坛庙、寺院等大型建筑物中常采用这种结构方式。穿斗式是用穿枋把一排排的柱子穿连起来成为排架,然后用枋、檩斗接而成,故称作穿斗式。多用于民居和较小的建筑物。井干式是用木材交叉堆栈而成的,因其所围成的空间似井而得名。这种结构比较原始简单,现在除少数森林地区外已很少使用。木构架结构有很多优点,首先,承重与围护结构分工明确,屋顶重量由木构架来承担,外墙起遮挡阳光、隔热防寒的作用,内墙起分割室内空间的作用。由于墙壁不承重,这种结构赋予建筑物以极大的灵活性。其次,有利于防震、抗震,木构架结构很类似今天的框架结构,由于木材具有的特性,而构架的结构所用斗拱和榫卯又都有若干伸缩余地,因此在一定限度内可减少由地震对这种构架所引起的危害。墙倒屋不塌形象地表达了这种结构的特点。

2、中国古代建筑的平面布局具有一种简明的组织规律。

就是以间为单位构成单座建筑,再以单座建筑组成庭院,进而以庭院为单元,组成各种形式的组群。就单体建筑而言,以长方形平面最为普遍。此外,还有圆形、正方形、十字形等几何形状平面。就整体而言,重要建筑大都采用均衡对称的方式,以庭院为单元,沿着纵轴线与横轴线进行设计,借助于建筑群体的有机组合和烘托,使主体建筑显得格外宏伟壮丽。民居及风景园林则采用了因天时,就地利的灵活布局方式。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wenming/563775.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公元前15世纪的文物是啥 陕西历史博物馆商朝青铜器下一篇:古代为何要为皇帝选美女?选美的尺度有哪些惊人之处?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