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史前文明>正文

史诗可分为哪两类 古代都是以什么为史诗的

导语:史诗可以分为叙事型和抒情型两类,古代的史诗大多以英雄事迹为主题。

目录导航:

  1. 史诗可分为哪两类
  2. 史诗是什么意思
  3. 什么叫史诗
  4. 中国古代四大史诗
  5. 史诗什么意思
史诗可分为哪两类

史诗是叙述英雄传说或重大历史事件的古代叙事长诗。史诗和古代的神话、传说有着天然的联系。史诗在神话世界观的基础上产生, 而它的发展最终又是对神话思想的一种否定。根据所反映的内容, 史诗可分为两大类:创世史诗和英雄史诗。

史诗是什么意思

史诗是叙述英雄传说或重大历史事件的古代叙事长诗。

多以古代英雄歌谣为基础,经集体编创而成,反映人类童年时期的具有重大意义的历史事件或者神话传说。史诗是人类最早的精神产品,对我们了解早期人类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史诗和古代的神话、传说有着天然的联系。史诗在神话世界观的基础上产生, 而它的发展最终又是对神话思想的一种否定。根据所反映的内容, 史诗可分为两大类:创世史诗和英雄史诗。

创世史诗, 也有人称作是“原始性”史诗或神话史诗,它多以古代英雄歌谣为基础,经集体编创而成,反映人类童年时期的具有重大意义的历史事件或者神话传说。创世史诗多运用艺术虚构手法,塑造著名英雄形象,结构宏大,充满着幻想和神奇的色彩。世界最古老的史诗是巴比伦史诗《吉尔伽美什》 。中国的《格萨尔王传》 、印度的《摩诃婆罗多》、 《罗摩衍那》和古希腊的《伊里亚特》 、《奥德赛》等都是著名的史诗。

英雄史诗是一种以长篇叙事为体裁讲述英雄人物(来源于历史或神话中)的经历或事迹的诗。荷马的史诗作品伊利亚特和奥德赛是典型的例子。最早的史诗与口头诗歌有很强的联系,文学家常借用这种形式,最早和最明显的例子是《埃涅阿斯记》 ,与荷马用相同的形式和题材。

什么叫史诗

史诗,是古代民间文学的一种体裁,常指以传说或重大的历史事件为题材的古代长篇民间叙事诗。

史诗主要歌颂各个民族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战胜和经历各种艰难险阻如克服自然灾害、抵御外侮的斗争及其英雄业绩。

史诗在产生初期,一般以口头形式在民间流传,其内容随着时间的变化会有所增删,发展到一定时期再由专人进行整理加工,成为有固定文本的作品。

所以,史诗是一个民族的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风格一般庄严崇高,表现朴实自然,常用夸张、比喻等修辞手法,形象丰富鲜明。如外国史诗中,著名的有古希腊的“荷马史诗”、印度的《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等。

指古代叙事诗中的长篇作品。反映具有重大意义的历史事件,塑造著名的英雄形象,结构宏大,充满着幻想和神话色彩。一般都在本民族内长期广泛流传。

某些能全面地反映一个历史时期社会面貌和人民群众多方面生活的优秀长篇叙事作品(如长篇小说),有时也称史诗,或史诗式的作品。

史诗 古代民间文学的一种体裁,通常指以传说或重大历史事件为题材的古代长篇民间叙事诗.

"史诗"是民间叙事诗的一种,是歌唱历史题材的长诗。

史诗是一种叙事性的文学体裁,通常是通过诗歌形式来讲述英雄事迹或重大历史事件。它通常具有高度的叙事性、神秘性、象征性和感染力,能够吸引读者的情感和感受。史诗的主要特点包括长篇、较为复杂的情节、丰富的人物形象、生动的描写手法、极具节奏感的语言表现等。在世界文学史上,史诗被认为是最古老、最庄严、最高贵的文学体裁之一,具有重要的文化、历史和审美价值。

中国古代四大史诗

众所周知,藏族民间说唱体长篇英雄史诗《格萨尔》、蒙古族英雄史诗《江格尔》和柯尔克孜族传记性史诗《玛纳斯》被并称为中国少数民族的三大英雄史诗。鲜有人知的是,于2009年成为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的重点项目,并被文化部列为2009年中国文化的重大发现之一,随后被纳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苗族英雄史诗《亚鲁王》。

前四史史,是中国古代撰写的二十四部史书中前面四部史书,包括司马迁的《史记》、班固的《汉书》、范晔的《后汉书》和陈寿的《三国志》,时间起于黄帝时期(约前2550年),止于晋武帝司马炎咸宁六年(280年)灭亡吴国。全部以司马迁开创的本纪、志和记传等体例编写,前四史涵盖了中国古代社会的方方面面,记载了历代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等各方面的事情,堪称是一部中国人的古代史诗。

《史记》

《史记》由西汉司马迁著,包括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总共一百三十卷。从上古的黄帝开始,一直写到汉武帝元狩元年,叙述了我国三千年左右的历史。

由于中国上古的历史悠久,从黄帝到周代初期的历史记载较为简略,不过司马迁还是较为清晰和准确的记载主要历史史实和沿革。自春秋至汉武帝的历史越来越详细可考,尤其是秦末至汉朝初期的历史为重要的第一手史料,具有较高的史学价值。

《史记》是中国史学史上第一部贯通古今,网罗百代的通史名著。正因为《史记》能够会通古今撰成一书,开启先例,树立榜样,仿效这种体裁修史相继而起。《史记》被鲁迅先生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列为前“四史”之首。

《汉书》

《汉书》由东汉班固著,包括本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列传七十篇,共一百篇,后人划分为一百二十卷。它的记事始于汉高帝刘邦元年,终于王莽地皇四年。

《汉书》把《史记》的“本纪”省称“纪“,“列传”省称“传”,“书”改曰“志”,取消了“世家”,汉代勋臣世家律编入传。在班固写作《汉书》初期,有人上书汉明帝,告发班固“私作国史”。班固被捕入狱,书稿也被全部查抄,后来由于他的弟弟班超上书汉明帝说明了《汉书》的价值后,汉明帝释放了班固,并要求其继续写下去。经过了这番波折,使得《汉书》有当权者的影响,从司马迁的个人修史到班固的官方介入修史的这一变化,反映了统治集团对于史学的重视,也是统治集团对于思想政治文化控制力度不断加大的体现。

《汉书》的特点是注重史事的系统、完备,凡事力求有始有终,记述明白。这为我们了解、研究西汉历史,提供了很大的方便。因此研究西汉历史,无不以《汉书》作为基本史料。

《后汉书》

《后汉书》由南朝·宋范晔著,包括十纪、八十列传和八志(取自司马彪《续汉书》)。记述了上起东汉的汉光武帝建武元年(25年),下至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220年),共195年的史事。

《后汉书》大部分沿袭《史记》、《汉书》的现成体例,但在成书过程中,范晔根据东汉一代历史的具体特点,则又有所创新,有所变动。本纪方面,它不同于《汉书》的一帝一纪,而是援引《史记·秦始皇本纪》附二世胡亥和秦王子婴的先例,在《和帝纪》(和帝刘肇)后附殇帝(殇帝刘隆),《顺帝纪》(顺帝刘保)后附冲、质二帝。这既节省了篇幅,又不遗漏史实,一举而两得。在皇后方面,改变了《史记》与《汉书》将皇后列入《外戚传》(吕后除外)的写法,为皇后写了本纪。这样改动,符合东汉六个皇后临朝称制的史实。

《后汉书》中对大部分人物的褒与贬,有一个正统儒家思想的标准:有利于社稷安定、国计民生的忠贞之士,即受褒美;反之,即受贬责。这正是儒家思想深入知识分子的体现。范晔的《后汉书》成为现在研究东汉历史的最基本的依据。

《三国志》

《三国志》是由西晋史学家陈寿著,全书包括三国志》全书共六十五卷,《魏书》三十卷,《蜀书》十五卷,《吴书》二十卷。记载中国三国时期的魏、蜀、吴的历史史实,起于魏文帝曹丕黄初元年 (220年),止于吴末帝孙皓天纪四年(280年)。

《三国志》因为其过于简略,没有记载王侯、百官世系的“表”,也没有记载经济、地理、职官、礼乐、律历等的“志”,与《史记》和《汉书》所确立下来的一般正史的规范有较多差异。从篇幅来看,《魏书》约占全书的二分之一,《吴书》约占三分之一,《蜀书》约占将近六分之一,这也是基于历史材料的缺乏所导致的。《三国志》拥有文辞简约的特点,但也造成关键人物记载史料不足的缺点。

《三国志》成书后就受人推崇,人们赞誉它“善叙事,有良史之才”,“辞多劝戒,明乎得失,有益风化”。与陈寿同时的夏侯湛写作《魏书》,看到《三国志》也倍加赞赏,认为没有另写新史的必要,竟毁弃了自己本来的著作,由此可见陈寿《三国志》的史学地位。

史诗什么意思

1. 叙述古代英雄传说或重大历史事件的叙事长诗。

2. 比喻较全面地反映一个历史时代的社会面貌和人民群众生活的优秀长篇叙事作品

史诗是指具有广泛影响的杰出文学作品或历史事件。
史诗的定义来源于它与宏大、辉煌、影响深远的事物相关联。
在文学中,史诗是一种结构复杂,通常有关英雄或关键事件的叙事形式。
在历史中,史诗往往涉及到某个国家、民族或时期的重要事件,它们通常在当代和未来产生深远的影响。
许多文化拥有广泛影响的史诗。
例如,欧洲的《奥德赛》和《伊利亚特》、印度的《摩诃婆罗多》、中国的《西游记》和《红楼梦》等。
这些史诗作品代表了人类文化的高度创造力和智慧,成为了文学和历史上的经典之作。

史诗”是一种庄严的文学体裁,内容为民间传说或歌颂英雄功绩的长篇叙事诗,它涉及的主题可以包括历史事件、民族、宗教或传说。多以古代英雄歌谣为基础,经集体编创而成,反映人类童年时期的具有重大意义的历史事件或者神话传说。史诗是人类最早的精神产品,对我们了解早期人类社会具有重大意义。史诗和古代的神话、传说有着天然的联系。史诗在神话世界观的基础上产生,而它的发展最终又是对神话思想的一种否定。

史诗作为一种文类,它是经过长期发展和演变的结果,各种史诗传统的发展过程是很不相同的。史诗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吸收了神话、传说、故事等其他民间叙事文学的营养,甚至还借鉴了抒情色彩浓重的民歌等体裁的成就,锤炼形成了自己独特题材内容、艺术思维方式以及诗学等方面的体系。史诗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具备有机综合的特点,但却不能用其中任何一个体裁标准,也不能用所有这些体裁的特点拼凑出来的标准去衡量它。应该说,史诗消化了各种民间口头表达形式,对于这些形式的运用是以史诗为导向的。换一种说法,从文学类型的角度历时地看,史诗代表了在一个特定口头传统中得到充分发展的、在较高阶段上达到的语言艺术成就。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wenming/564053.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暗明的反义词是什么?下一篇:回族古代是否有过春节习俗?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