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史前文明>正文

上戏表演三试考什么内容 古代上海有会试吗

导语:上海戏剧学院表演专业的学生在三试中需要展示自己的演技和表达能力,考试内容包括经典剧目表演、即兴表演、朗读和面试等。古代上海并没有会试制度,但是在明清时期,上海的科举考试是十分重要的。

目录导航:

  1. 上戏表演三试考什么内容
  2. 高考的来历
  3. 上海顾姓来源
  4. 高考的由来和发展历程
  5. 古代的状元是不是每三年就会出一个啊
  6. 古代赶路要多久
  7. 末代进士名单
  8. 梁启超学历
上戏表演三试考什么内容

声台形表。

初试:考试内容:自选作品朗诵、命题小品表演二。复试:考试内容:自选作品朗诵、声乐、命题小品表演、形体。三试:考试内容:声、台、形、表综合会试、才艺展示及口试

上海戏剧学院2020年本科招生简章,表演系分为戏剧影视和音乐剧两个方向。三试为表演(表演综合考查)、即兴测试(包括语言、声音、形体展示等)、面试。

高考的来历

你好,高考的来历可以追溯到我国古代科举制度。科举制度开始于唐代,其目的是选拔优秀人才,为官场提供新血液。到了明清两代,科举制度逐渐完善和规范化,分为三个等级:乡试、会试和殿试。其中,会试和殿试是在京城进行的,只有通过了这两个考试才有资格成为官员。

随着时代的变迁,科举制度逐渐被废除,但选拔优秀人才的需求仍然存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为了选拔人才,推广高等教育,决定实行高考制度。1952年,全国统一高考首次在北京、天津、上海等7个城市进行,共有约5万考生参加。高考制度逐渐发展壮大,成为我国选拔优秀人才的重要方式之一。

上海顾姓来源

上海最早的顾姓

居今金山亭林

亭林顾氏

上海最早的顾姓,居今金山亭林,是江东顾氏三族,顾雍、 顾微和顾悌之一,它可追溯至东汉颖川太守顾奉,他的第四代顾雍曾任娄县令和东吴丞相。

顾雍后代,民国外交家顾维钧每次绘画,落款写“亭林顾氏”,说明顾氏大家都认顾氏之根在亭林。

当代历史学家吴仁安所著的《上海地区的著姓望族》,亦认为,顾雍故里在吴郡海盐县亭林里。

顾是江南地区的一个古姓,源远流长,已延续了二千年。顾氏的起源,一说是夏代顾国(今河南范县东南)后裔,为商所灭后以国为姓;一说出于姒姓,为越王勾践后裔,封为顾余侯者,家族以爵为姓,世居会稽。

顾姓望出无锡、苏州,这当是江南顾氏的源由。

居住上海地区的顾姓,都是各朝各代由无锡、苏州等地,先后迁居的。顾姓在上海居第14位,1994年有25.51万人,占全市1.96%。”

这是关于上海顾姓家族起源的一个说法。几年前,偶尔的机会里,我想查询自己的先祖来自何方(即浦东顾姓一支),在综合了一些资料后,初步得出一些结论。

“顾姓望出无锡、苏州,这当是江南顾氏的源由。” “上海最早的顾姓,居今金山亭林,是吴郡顾氏三族之一。它可追溯至东汉颖川太守顾奉,他的第四代即曾任娄县令和东吴丞相的顾雍;顾雍子顾邵娶的是孙策的女儿,并任豫章太守;顾邵子顾谭为太常卿;顾雍弟顾徽任巴东太守,顾徽子顾裕是镇东将军,东吴孙氏能在江东立足,很大程度上就是取得了吴中大族顾、陆、张、朱的支持。此后,五马浮江,司马睿南渡能建立东晋王朝,其中一大原因,也是顾雍后代顾荣等大族拥戴。南朝时,顾氏仍方兴未艾,无朝不有高官显宦。刘宋顾凯之任吴郡太守,顾宪之是萧齐王朝的豫章太守,顾子乔是梁武陵王的参军。隋朝初年,松江顾子元参与江南豪族的反隋起兵,遭到严厉镇压,亭林顾氏始声望大减。”“《顾氏家谱》表明,江南顾氏先祖自顾余侯起即聚居苏州西部光福山里。江南之崇明、太仓、嘉定、昆山、南京、常熟、无锡、吴江、松江等地顾氏皆出光福。”

单从这点,尚不能断定浦东顾姓的来源,但从这样的资料中获得重要信息:

“松江顾小崖成天,康熙丁酉举人。公车至京,寓宗人府丞蔡嵩宅中。雍正七年闰七月,嵩缘事逮问,簿录其家,得顾诗稿。有《圣祖輓词》六章,辞意悲切。上览之,凄然堕泪,谓大臣曰:“彼未登仕籍之人。而感恩戴德之诚若此。其秉性善良,居心忠厚可知。”命江南督抚送部引见。八年至京时,庚戌科会试已过,钦赐为编 修,列名入于是科庶吉士之列。人皆以为奇遇,后官至侍讲。”

在现在地方志中,记录了本地顾姓的先祖即为顾成天,曾经为乾隆的老师,那么从上面这段记录看,顾小崖为松江人,但是根据家谱:“顾小厓世系:不分卷:明·顾成天纂修,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刻本,1册。始迁祖仲荣,明自清风泾迁..”清风泾,即今日的金山枫泾枫泾镇成市于宋,建镇于元,是一个已有一千五百多年历史的文明古镇,地跨吴越两界。

也就是说,本系是从居住于清风泾的顾姓而来(明代),松江,那时候是上海的通称,枫泾顾氏系南北朝时顾野王之后,自宋朝顾演才出任“华亭尉,有惠政。徙居风泾,子孙繁衍”。也就是说,来自“上海最早的顾姓,居今金山亭林,是吴郡顾氏三族之一“。

朔及原始,浦东顾氏先祖为顾余侯,自苏州西部光福山里。

附:顾摇,为越王勾践七代孙。于汉惠帝三年受封为东海王。后来摇封自己的儿子为顾余侯,子孙留居会稽,其支庶子孙以封爵为氏,称顾姓。

高考的由来和发展历程

高考的来历可以追溯到我国古代科举制度。科举制度开始于唐代,其目的是选拔优秀人才,为官场提供新血液。到了明清两代,科举制度逐渐完善和规范化,分为三个等级:乡试、会试和殿试。其中,会试和殿试是在京城进行的,只有通过了这两个考试才有资格成为官员。

随着时代的变迁,科举制度逐渐被废除,但选拔优秀人才的需求仍然存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为了选拔人才,推广高等教育,决定实行高考制度。1952年,全国统一高考首次在北京、天津、上海等7个城市进行,共有约5万考生参加。高考制度逐渐发展壮大,成为我国选拔优秀人才的重要方式之一。

高考是中国大陆高中毕业生参加的全国性统一考试,旨在选拔优秀的大学生。高考的由来可以追溯到1949年,当时新中国成立后,为了选拔人才,开始实行全国性的高考制度。随着时间的推移,高考的考试科目考试内容考试形式等都发生了变化,但其核心目的一直是选拔优秀的大学生。目前,高考已经成为中国教育体系中最重要的考试之一,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1904年,清政府在张之洞等人的主持下颁行了《奏定学堂章程》,1905年科举考试制度寿终正寝,从此中国现代教育登上了历史舞台。直到清朝灭亡以前,高等教育的规模很小,当时全国的高等学堂只有24所。高校招生对象为具有中等教育程度的学生。考试科目包括外语和国文以及理化、文史等文化课程。

1936年,全国已经有100多所大学。当时的高考制度是各所学校自主组织命题,学生可以选择报考多所大学,也可能同时被多所大学录取。

1952年,中国建立起来全国统一高等学校招生制度。统一高考招生能更好的显示出公平,也适应了当时国家快速选拔人才的需要。

1977年,邓小平出任国家副总理,分管文教,主持恢复高考。恢复高考改变了千百万人的命运,挽救了中国教育,也挽救了整个中国。扩展资料1977年恢复高考的时候,高考科目包括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历史,地理,政治七门学科,文科课理科都考政治,文科和理科都是考五门课,总分500分。

英语是1983年才纳入必考科目的,后来理科又增加了生物科。1995年高考生物和地理被取消高考,名义上是为学生减负,结果非但减不了负,还导致学生地理和生物知识的贫乏。所以几年后生物和地理恢复了高考。

再到后来,高考改革又搞了分省命题、高校自主招生等改革措施。高考科目也发生很大变化,而且各个省都差别很大。例如,除了语文数学和外语外,有的地方考小综合,有的地方还考大综合,还有的把学业水平测试纳入招生参考等。

高考起源 早在1904年,在清朝时期张之洞等人主持的活动中颁布了《奏定学堂章程》,在1905年时,清朝废除科举制度后,主张发展新教育,培养更多的实用人才,从而引进西方学校的考试方式,取其精华,高考逐渐有了雏形。

高考主要来源于科举考试制度,所形成的传统的考试思维与价值,和西方现代考试制度的模式与手段。到1936年底,全国已有100多所大学。到了1952年,我国已经建立起全国高等学校招生制度。这标志着我国的高考经历了从无到有里程。

你好,高考的由来和发展历程如下:

高考起源于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科举制度最早出现在汉代,后经唐代、宋代等朝代的不断完善,逐渐成为一种选拔人才的制度。科举制度在明清两代达到了顶峰,考试内容包括经义、史书、诗赋等多个科目,考试难度极高,只有少数人能够通过。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科举制度被废除,新的选拔人才的方式开始出现。1952年,国家实行了普及教育和“四大自由”政策,大量的人口进入了学校,需要一种新的方式来选拔毕业生。1952年,中国第一次高考在北京、上海、天津、武汉、广州等地举行,共有12145人参加,考试科目包括语文、数学、外语、地理、物理、化学等科目,考试难度不高,只有少数人不及格。

随着国家的发展,高考的规模和难度逐渐增加。1953年,高考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普及,考试科目也逐渐增加。到了1977年,高考实行文科和理科分科考试,考试内容包括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考试难度逐渐增加。1985年,高考改为单一科目考试,只考察学生对所学科目的掌握程度,考试难度更大。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高考的制度也在不断完善。2001年,高考开始实行分省计划招生制度,每个省份根据自己的情况确定招生计划,考生可以报考多个省份。2003年,高考实行了“3+X”考试制度,即高考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其他科目可以自由选择,有利于考生发展多元化的兴趣爱好。

目前,高考已经成为了中国招生的主要方式之一,每年都吸引了数百万的考生参加。高考的发展历程,也展示了中国教育制度的改革与发展。

高考制度,是指我国1952年以来的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1952年全国开始实行统一高考,从初行到暂停再到恢复,中国高考制度的发展历经波折。1977年高考恢复以来,高考制度不断完善。2017年新高考制度开始试点实施。2019年国家提出建立职教高考制度。

古代的状元是不是每三年就会出一个啊

不是一定的,每3年一次大比是出一个状元,不过有的时候会因为各种原因推迟大比的时间。还有各朝都会不定期的开恩科,来选拔人才,这个考中的和定期的科举差不多。

自从古代有科举以后,考取进士一般三年考一次,每次科举考试的前三甲分别为:状元、榜眼、探花,各有一名。所以说一般情况下是三年有一个状元。但也有比较特殊的情况出现,如皇帝下旨开“恩科”,这时就会增加一次科举考试,相应的状元也会增加。

古代赶路要多久

我们举两个古代书生进京赶考的例子。

道光十七年12月初,左宗棠从湖南出发,第三次进京参加第二年春天的会试。这一次他雇了一个书童,在汉口遇到了同样是去参加会试的欧阳兆熊,俩人便一块赶路。道光十八年2月左宗棠和欧阳兆熊到达京城。从湖南到北京,用时不到三个月。

光绪十四年12月20日,丁治棠从四川出发,进京参加第二年春天的会试。他先是坐船到重庆,然后再坐船顺流而下抵达上海,再辗转到天津港,于光绪十五年的二月初七到达北京。从四川到北京,用时一个半月。值得注意的是,丁治棠是坐船去的,大部分路程都是沿长江顺流而下,所以速度比走陆路要快得多。

从长沙到北京直线距离大概1350公里,换算成里,是2700里。但是实际路线肯定要长于2700里,我们按3500里来算。左宗棠用时不到三个月,我们按80天算。那么他赶路的速度大概是每天44里。

而八百里加急,一天要走八百里,其速度是古代人平常赶路的18倍。

要很久。

古代路上丝绸之路,的距离是很远的。

一般会从长安出发,穿越中国的西北,整个中亚地区,再经过中东达到今天土耳其首都伊斯坦布尔。

而这条路线,直线距离就有6000多公里。

路上丝绸之路不可能走直线,需要从北方绕行,实际行走距离应该超过8000公里。

为了防止迷路,牲口受伤和遭遇野兽或者匪盗袭击,商队是不会走夜路的,只是白天走走。

如果是商队运载沉重货物,又没有像样的道路,一天走40里到60里就算很不错了。

在丝绸之路一些恶劣环境,比如沙漠、戈壁之内地区,行走速度就更慢,一天走二三十里都算不错的。

这样平均算起来,一天不过走20公里左右,也就是40里。

那么8000公里距离,就要走长达400天,也就是1年时间了。

也就是说,才西安出发,商队要走1年才能到达后来的奥斯曼帝国。

那么,到达中亚要多久?

丝绸之路北线是要经过碎叶城的,就是李白的出生地。

碎叶是今天吉尔吉斯斯坦的城市,从西安出发到这里也有3000公里以上的距离。

按照这个速度,也需要走上150天,也就是5个月,来回也要10个月时间,差不多1年。

其实古代丝绸之路最大的问题到不是远。

因为中国的商团,是不需要将货物运到土耳其的。

他们只需要走到中亚某个城市,将货物卖给当地突厥或者阿拉伯商人即可。

突厥或者阿拉伯人商人,会自行运输到各地包括今天土耳其销售,进而运到欧洲。

期间,也可能经过多次倒手。

表面上丝绸之路很长,其实有很多商队各自负责一段,几百年都走同样的道路,还是很熟悉的,难度有限。

丝绸之路最主要的危险不是自然,而是匪盗甚至官军的武力威胁。

在这里,到处都是游牧民族的匪盗,商队就是他们的肥羊,抢了货物还会将商人绑架勒索,没钱就成为奴隶。

末代进士名单

杨瑄。字玉符,一作玉斧,号楷庵,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县)洛北村人。清朝进士。其遗著有《楷庵诗草》(一作《楷庵集》),又作《楷庵诗略》、《塞外草》。

2、王煜,字綗斋,滁州乌衣人,清朝道光年进士。于道光二十二年请假回原籍。被江苏都督陆建瀛举荐主持南京钟山书院。清咸丰二年去世。著有《笔耕书屋诗赋草》传世。

3、王沆,王鼎之子。清道光二十年进士,翰林院编修。王鼎自缢尸谏后,他以不能成父志而为王鼎门生及陕甘同乡所鄙弃。自感愧恨,终生不出。

4、刘光三。嘉庆十九年(1814年),刘光三考中进士,起初授职吏部主事,后升任员外郎。刘光三任职吏部,才德兼优,吏部准备举荐他任知府。刘光三认为居官应为民造福,忠臣当为国除害,就选择了考取监察御史。

光绪三十年,1904年。

状元刘春霖,榜眼朱汝珍,探花商衍鎏,

张启后,林世焘,颜楷,朱文劭,王赓,张茂炯,麦洪钧,翁兆麟,郑言,贺维翰,

清朝光绪三十年(1904年)7月4日,通过礼部会试选拔出来的273名贡士来到紫禁城中的保和殿参加殿试。经过一场默默比拼,最终刘春霖、朱汝珍、商衍鎏三人拔得此次考试的头筹,分列状元、榜眼、探花。然而令所有人都想不到的是,就在这次殿试后的第二年,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了1300多年的科举考试制度被宣布废除。因此,刘春霖、朱汝珍、商衍鎏就成了中国历史上最后的状元、榜眼、探花。

清朝最后一批进士:

光绪三十年(1904年)甲辰恩科殿试金榜

第一甲

赐进士及第

共3名 刘春霖 - 朱汝珍 - 商衍鎏

第二甲

赐进士出身

共120名 张启后 - 林世焘 - 颜楷 - 朱文劭 - 王赓 - 张茂炯 - 麦鸿钧 - 翁兆麟 - 郑言 - 贺维翰

黄瑞麒 - 徐潞 - 林志烜 - 庄陔兰 - 何景崧 - 熊坤 - 宋育德 - 陈震 - 杜严 - 张成栋

谷芝瑞 - 莫以增 - 楼思诰 - 岑光樾 - 林乾 - 陈毅 - 江孔殷 - 刘谷孙 - 郭寿清 - 吕祖翼

谢启中 - 龙建章 - 潘浩 - 王庆麟 - 谭延闿 - 叶先圻 - 杨毓泗 - 李翘燊 - 王枚 - 许承尧

蒲殿俊 - 李盛和 - 朱振瀛 - 唐尚光 - 陈之鼐 - 吴德镇 - 高振霄 - 蒋尊袆 - 苏源泉 - 方兆鳌

马步瀛 - 季龙图 - 童锡焘 - 何毓璋 - 陈蜚声 - 张恩寿 - 钱崇威 - 朱点衣 - 施尧章 - 阎士璘

李湛田 - 李榘 - 李景纲 - 李言蔼 - 唐桂馨 - 汪士元 - 潘鸣球 - 徐钟恂 - 陈国华 - 景润

吴琨 - 梁禹旬 - 刘敦谨 - 陈继舜 - 沈钧儒 - 陈度 - 程宗伊 - 刘钟俊 - 舒元璋 - 钱淦

濮文波 - 龚福焘 - 谢銮坡 - 徐金铭 - 张成修 - 张琴 - 张世畸 - 沈秉乾 - 钟刚中 - 王炳震

田明德 - 傅增濬 - 陈启辉 - 苏舆 - 张国溶 - 段国垣 - 雷延寿 - 马荫荣 - 阎祖调 - 单志贤

关赓麟 - 戴宝辉 - 何振清 - 张诒 - 章祖申 - 吴晋夔 - 杨巨川 - 汤化龙 - 李景铭 - 王季烈

雷多寿 - 朱元树 - 胡家钰 - 许业笏 - 陈世昌 - 宋名璋 - 欧阳鼐 - 张其锽 - 张介孚 - 张名振

第三甲

赐同进士出身

共150名 张鸿 - 竺麟祥 - 陈赓虞 - 陈正学 - 刘启瑞 - 白葆端 - 陈敉功 - 随勤礼 - 姚华 - 舒嘉猷

张云翼 - 梁成哲 - 顾显曾 - 周之桢 - 方贞 - 张则川 - 曲卓新 - 董绳焘 - 邵孔亮 - 张朝辅

舒伟俊 - 刘远驹 - 袁永廉 - 李延真 - 毕太昌 - 陈宗蕃 -欧阳绍祁- 何震彝 - 聂传曾 - 果晟

朱秉筠 - 彭运斌 - 郑元桢 - 周观涛 - 邵从煾 - 朱泽年 - 王鸿兟 - 叶大华 - 熊范舆 - 贾景德

陈熙朝 - 王烜 - 王慧悯 - 程叔琳 - 张又栻 - 雷恒 - 孙家钰 - 杨光瓒 - 张履谦 - 邱景章

郭钟美 - 章梫 - 吴兆梅 - 陈兆槐 - 姜乃升 - 宫炳炎 - 覃寿堃 - 栾守钢 - 钱昌颐 - 谢桓武

邓隆 - 陆光熙 - 张俊英 - 彭守正 - 冯巽占 - 尚崇基 - 王宝璜 - 忻江明 - 闵道 - 杨济时

赵录绩 - 朱崇年 - 云书 - 崔炳炎 - 林基逵 - 孙鸾 - 任嘉莪 - 王树忠 - 曹元鼎 - 黄为基

冯汝琪 - 张肇铨 - 程镇瀛 - 叶大章 - 刘光筼 - 杨灏生 - 李应寿 - 章圭瑑 - 朱大玙 - 叶湘

孟应奚 - 李凤书 - 李熙仁 - 李臣淑 - 王元璐 - 仲延仕 - 周安康 - 刘绍曾 - 陈迪吉 - 李维第

赛沙敦 - 刘绵训 - 荣濬 - 李德鉴 - 杨大芳 - 程天锡 - 王言綍 - 韦延秩 - 宾光椿 - 李维汉

张廷栋 - 徐培 - 田明理 - 范家驹 - 史之选 - 夏和清 - 饶孟任 - 张应济 - 李凝 - 梁善济

陈金华 - 段维 - 郑猷宜 - 张学宽 - 李寿祺 - 余维翰 - 王文焕 - 张肇基 - 许树声 - 增春

陈焕章 - 林振先 - 董镛 - 茹欲可 - 乔海峰 - 江绍杰 - 林苍 - 邢端 - 金梁 - 苏兆奎

张称达 - 郭辅唐 - 夏道辉 - 王景嵩 - 王慎贤 - 万宝成 - 杨靖恭 - 章锡光 - 王承佐 - 李景濂

梁启超学历

公元1873年,梁启超在广东新会的茶坑讯出生,自幼接受的是传统教育,后乡试中举,但赴京会试却不中,回乡的途中路过上海,看到《瀛环志略》与上海机器局所翻译的一些西书而大开眼界,后结识了康有为,并投到他的门下。

1873年出生于广东新会。1889年广东乡试中举人。1890年始受学于康有为。1891年随康有为就读于万木草堂,接受康有为的思想学说并由此走上改革维新的道路那个时候还没有大学呢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wenming/564954.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如何做到意简词明的古诗词教学?下一篇:1901年发生了哪些重大历史事件?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