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史前文明>正文

夏天的三种叫法如仲夏 古代的夏季有多热

导语:夏季是一年四季中最热的季节,古人将其称为仲夏、盛夏、暑期等。在古代,夏季的气温极高,人们常常采取一些措施来缓解酷暑。

目录导航:

  1. 夏天的三种叫法如仲夏
夏天的三种叫法如仲夏

1、夏季的别称:农历四、五、六月为夏季,古时分别称为孟夏、仲夏、季夏。孟夏又称为“初夏”、“首夏”、“槐夏”,仲夏是五月,又称为“超夏”。

2、季夏是六月,即末夏。夏季的雅称:朱明、朱夏、长嬴、长夏、昊天、槐序 、炎节、三夏等。

夏天要做好避暑,有条件的可以选择取其他不炎热的地区进行避暑,比如云南昆明、黑龙江、哈尔滨这些地方。仲夏时候湿气也比较大,要注意保养肝脏,多多食用如西瓜,杨梅、梨这些消暑促消化的食物,对身体很好。

初夏仲夏盛夏还有孟夏、季夏、夏末等等。

夏天开始叫初夏,中间叫盛夏,夏天结尾叫夏末。把夏天的三个时间阶段称作初夏、盛夏、夏末,是比较口语化的说法。

夏天的三个时间阶段正式的说法是孟夏、仲夏、季夏。如果按公历,孟夏大概是5月,仲夏大概是6月,季夏大概是7月。因为夏至那一天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夏至总在公历6月21日或者22日。

在古历法中,一年十二个月依次为:孟春、仲春、季春,孟夏、仲夏、季夏,孟秋、仲秋、季秋,孟冬、仲冬、季冬。

如果一年时间均匀分成4个阶段——春夏秋冬,那么夏就是正午太阳最直射地球前和后的1/4年;如果把夏分成三个均匀的段,那么孟夏、仲夏、季夏,就是这三段按时间先后的名称,所以仲夏就是盛夏。盛夏,就是最夏天的意思。

夏天的别称有炎夏、炎序、清夏、朱律、朱夏、朱明、三夏、长嬴、九夏、昊天、炎节、九暑、太阳、火 德。

孟夏、仲夏 、季夏

古语中有:孟、仲、季指代第一、第二、第三;或者也有用伯、仲、叔的。所以,仲即为第二的意思,而仲夏就是指夏天的第二个月。一般来说,是指五月份。

夏天的三种叫法是初夏,仲夏,盛夏。初夏是5月5日前后立夏后一个月的时间。这时的气候和春天的差不多,只是白天有时会有热的感觉。6月份到入伏天前属于仲夏,天气会慢慢热起来,但沒有到酷热难受的地步。7月份会进入伏天进入酷热的三伏天。

夏天的别称有:1、长夏;2、朱明;3、九夏;4、长嬴;5、炎节;6、昊天等。

1、长夏:长夏本指农历六月,亦泛指夏季,是谓夏季白昼特别长。见于唐代杜甫的《忸村》:“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2、朱明:因夏季“气赤而光明”,故夏季亦称“朱明”。唐代李白《古风五十九首》之中两首分别有:“三春迭云谢,首夏含朱明。”“青春流惊湍,朱明骤回薄。”

3、九夏:夏季三个月,计九十天,每旬一夏,遂称”九夏”。见于元。范椁《以琼扇一握奉政黄明府》诗:“情知已是秋风后,留作明年九月寒。”

4、长嬴:赢,通盈。谓使草木长盈者为夏,故称夏为长赢。见于《尔雅·释天》:“春为发生,夏为长嬴。”

5、炎节:炎节也是夏季的一个别称,见于南北朝时梁元帝《纂要》:“夏天曰昊天,风曰炎风,节曰炎节。”

6、昊天:《尔雅·释天》说:“夏为昊天。”郭璞注:“言气皓旰,亦名‘中昊’、‘泰夏’。”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wenming/566729.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蒙古国皇帝排列 元朝皇帝在蒙古的尊号下一篇:双色球三清观预测诗:凭诗选号中大奖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