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史前文明>正文

历史上真的有女儿国吗?在什么地方 古代未出阁的女子住哪

导语:女儿国是一个虚构的地方,只存在于文学作品中。在古代,未出阁的女子一般居住在家中的女闺房中。

目录导航:

  1. 历史上真的有女儿国吗?在什么地方
历史上真的有女儿国吗?在什么地方

女儿国,顾名思义,全国上下全是女人。对于广大男性特别是单身狗群体来说,那该是多么幸福的一个地方,简直就是男人的天堂。

女儿国,是小说《西游记》中出现的一个神秘国度,原名叫做“西梁女国”。这个国家最神奇的地方就在于,这个国家的国民,无论是国王、宰相,还是平民百姓,都是女性!
虽然《西游记》是一本小说,通篇的剧情都是虚构为主的。但即便是虚构的剧情,往往也会有它的原形!

在一些史料中有过关于“女儿国”的记载,比如在北宋《太平御览》记载过一个叫做巫咸国。

女子国在巫咸北, 两女子居, 水外周之。有黄池, 妇人入浴, 出即怀孕矣。生男三岁辄死。”

在《梁书》也记载过在扶桑东边千里的地方有个“女儿国”!

“扶桑东千余里有女国, 容貌端正, 色甚洁白, 身体有毛, 发长委地。至二三月, 竞入水则妊娠, 六七月产子。女人胸前无乳, 项后生毛, 根白, 毛中有汁, 以乳子, 一百日能行, 三四年则成人矣。见人惊避, 偏畏丈夫。食咸草如禽兽。咸草叶似邪蒿, 而气香味咸。”

由此可见,“女儿国”并非空穴来风,随口杜撰!

女儿国最显著的特色,就是女权社会。唐朝时期,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是长安为核心的中原地区。当时的贵州、四川、云南、东南亚等地,还处在比较蛮荒、落后的社会状态,所以存在几个女权社会的少数民族是完全有可能的!

《西游记》中的女儿国,有可能有多个原型来源。云南地区有一个摩梭族,至今都保留着母权社会的社会形态。这个民族已经有比较久远的历史了,现在都还是以走婚形式延续香火的!此外,孩子的生父从来不养孩子,孩子通常都是女方家庭抚养长大的。这也和女儿国的特色相似!

除了摩梭族以外,历史上在藏北高原还曾经存在过一个叫苏毗国的国家。这个国家是由羌人建立起来的,这个国家真的是女人来统治,一些重要的岗位都是女人来担任,男人的地位十分低下,只能做一些苦力活。

这个女儿国,还有可能与女皇武则天有关!毕竟西游记是以唐朝为历史背景的,而唐朝的武则天,刚好是中国历史上惟一一个名正言顺的女皇!

事实上,即便是到了现代,地球上也依旧有女儿国这样形式的国度!

据说,在亚马逊的热带雨林中,就存在着一支原始部落。这个部落的酋长、居民,都是女性。她们时常会从别的部落抓到了男性俘虏之后,就与俘虏进行交配。如果生下来的婴儿是男孩,她们就丢到森林中,任其自生自灭。女孩则留在部落里抚养长大!

当然,这支原始部落毕竟远在南美大陆,不大可能是西游记中女儿国的取材原型!西游记故事来源于唐代玄奘法师西行,前往天竺国取得真经的这段经历!所以,这个女儿国的原型,肯定就在这条路上。

前面所说的几个原型,都发生在相对偏远、落后的地方。可是西游记中呈现的女儿国,已经是比较高度文明的国家了!所以女儿国国王,很有可能就是以武则天作为原型,创造出来的角色!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关于女儿国有很多种说法。

我简单的说几个:

第一,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的丹巴县附近。

这里是藏区,一些地方相当落后,还停留在母系氏族时代。

女性是家庭的中心,掌管财产的分配和其他家庭事务,有的家庭有30多个人,大家都不结婚。男性是家中的舅舅,女性是家中的母亲,最高的老母亲主宰家中的一切。

他们的婚姻方式是走婚,通过男女的集会,男方如果看上了女方,就从女方身上抢来一样东西,比如手帕、坠子等,如果女方不要回信物,就表示同意了。

这里人口稀少,少数部落以女性为核心,部落的最高领袖也是女人。

母系氏族的存在在这个区域是有一定道理的。

因为这里自然条件太差,母系社会可以形成一个以女性为核心的很大家庭。

奶奶、妈妈和女孩都可以生育很多孩子,血缘纽带导致他们结合紧密。

在恶劣的条件下,如果传统的一夫一妻的小家庭,是很难生存下来的。如果再说通俗点,就是几个男人有一个女人,只要的大家庭才能够在恶劣条件的藏区生存。

当时,这里不是真的像女儿国一样没有男人,也是有很多一些男人的。

只是家族以女性为核心而已。

因西游记的女儿国在西凉,那么最有可能的就是在丹巴县

第二,泸沽湖的摩梭人。

摩梭人和上边丹巴县古代大同小异,也是母系氏族社会。

因为摩梭人是藏族的一个分支而已。

大家看看杨二车娜姆的访谈,她曾经一心想建立一个母系的大家庭,其乐融融。

在古代,女儿国是很常见的事情。比如,古希腊希罗多德,记载的亚马逊女儿国,为了弯弓射箭,竟然把左边乳房切掉。不过,现代尚存的女儿国/母系社会,貌似只有泸沽湖摩梭族。

母系社会,是石器时代常见的形态。不是因为女人强大,而是因为男人容易伤亡。因为几万年来、石器时代,打鱼打猎是人类食物主要来源。男人组团出去刷副本、打猎物,10个出去,能回来7个就不错啦。所以,子女只能跟妈妈姓,因为爸爸不一定能活着回家。而且,当时的女人,也算是部落共享的,因为铁打的女人、流水的男人。不过,部族之间通婚,还是以男人为本位、女人嫁出去。所以,也算是男人本位的父系社会。

泸沽湖摩梭族,依然流行母系氏族时代的走婚习俗,以女人为本位,男人被挑选,试婚合适的,就留下来入赘,不喜欢的,就自己玩去。

1万年前,到了农业社会,男人只是种田而已,不再那么容易伤亡,终于步入父系社会。伏羲就是中原第1任父系酋长。不过,到了战争年代,又会暂时返回母系社会。比如,接盘战友的妻子儿女,算是抚恤战友。曹操也是如此、穆圣也是如此、成吉思汗也是如此。至于现代人所说的他们人妻控,反而是不理解当时情况。听说,曹操除了2个原配,其它13个老婆,都是人妻,要么是战友的、要么是地方的。穆圣12个老婆,除了1个阿伊莎是小姑娘,其它都是战友遗孀。成吉思汗40多个老婆,敌方的老婆、女儿占多数。

记得小时候看《西游记》的时候,有点不太明白,唐僧师徒四人要去西天取经,经历九九八十一难才能修成正果,可是为什么“途经女儿国”也算是一难呢?且不说那女儿国的国王长得天姿国色,美艳不可方物,关键她还是一国之主,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和富可敌国的财富,人又是那么端庄温柔,善解人意,任谁会看到不动心呢?这明明是人生的超级外挂呀,哪里会是磨难呢?

话说历史上真实的唐玄奘在《大唐西域记》里记载过,他曾到过一个不起眼的小地方,名叫婆罗悉摩卟罗国,并在这里记下了东女国。有人认为这可能就是《西游记》里女儿国的原型。

而且在别的史料里,也存在过东女国的记载。唐玄宗时期也有西去取经求法的高僧大德,也曾去过印度。而且他在《往五天竺国传》里也提到了这个东女国,还记载了这个国家隶属吐蕃国所管辖。

如果这些是真的,那么这个东女国可能就在古代西藏西北部地区,靠近印度,是母系氏族制度时期的一个小国。

历史上真的有女儿国吗?当然有,如果你到了云南和四川交界的泸沽湖旅游,看到有孩子在路边,千万不要问孩子的父亲是谁,这是对当地文化的一种无知,因为这里的摩梭族是母系社会,女儿比儿子吃香,都是女儿继承家业,而男子则只负责干活,没有家庭地位。

在《西游记》中,描绘了一个非常神奇美妙的地方,那就是女儿国。

唐玄奘法师差点也泥足深陷其中,可见女儿国的诱惑力有多大。不过书里的女儿国是没有男子的,女人依靠子母河的水来生养下一代,生出来的也都是女孩儿。不晓得是不是男孩儿都被她们给掐死了,反正全国上下,从国王到士兵,清一色的都是女子。

这是一个美丽的传说,现实中是绝对不可能出现的。因为没有男子存在的社会,是没办法繁衍后代的。这是作者吴承恩先生对那个国度的一种美好设想。

现实中的唐朝,自然也是有女儿国存在的,跟如今的摩梭族一样,只是女人的地位比男人高而已,不存在没有男人的情况。《旧唐书》里写道:“东女国,西羌之别称,以西海中富有女国,故称东女焉。”可见在唐朝的确是有女儿国存在的,也就在青海西藏的一部分地区。

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现在的摩梭族也就是当年女儿国延续下来的一部分。她们继承了女子为尊的传统,世代依靠走婚制度,完成繁衍下一代的责任。家里都是女人做主,男人负责下地干活。

之所以会有这种情况出现,主要是因为那个年代生产力落后。

人口才是生产力的重要体现,所以能够生孩子的女人,就显得尤为吃香。而男人除了会干体力活,没什么用处,家务也不会做,精打细算的事情也不会做,只能沦为社会的最底层。

走婚制度是比较有意思的,男子和女子并不是一家人,只要在篝火晚会上看对眼了,那女子就会暗示男子。男子到了晚上,会偷偷翻入女子的家中,和女子入洞房。第二天早上再趁女方父母上位醒来时溜出去,否则算做无礼,这就算是走婚完成了。

生下来的孩子其实并不知道自己的父亲是谁,其实在他们看来,父亲是谁也并不重要。家里有母亲做主,其次就是舅舅最大了,父亲的地位并不高。唐朝时期的东女国也是如此,虽然女王是有丈夫的,但是这个丈夫并没有太大的权力,只能管一些家务事,而女王也只会将王位传给自己的女儿,而不是儿子。

总结:唐玄奘法师肯定是去过女儿国的,他从西域回来以后,写过一部著作叫做《大唐西域记》,这里面就详细介绍了东女国的民俗和制度。东女国是在大雪山深处,不知道唐玄奘取经为啥要跑大雪山里面去,他在这里领略到了女儿国的风土人情,觉得非常特别,就记录了下来。而吴承恩先生应该就是根据这一点,刻画出了一个只有女性的女儿国。

在《西游记》当中,有一个神奇的国度——女儿国,这里令所有的男人们都向往,因为这个国度里没有男性,由清一色的女性组成,她们只能通过喝子母河的水来繁衍后代。那么在历史当中,女儿国到底在哪呢?

女儿国出现在《西游记》的五十四回,叫西梁女国。原著中关于女儿国,有一段精彩的描写:那里的人都是长裙短袄,粉面油头,不分老少,尽是妇女。正在两街上做买做卖,忽见他四众来时,一齐都鼓掌呵呵,整容欢笑道:“人种来了!人种来了!”

而女儿国女王看见面如冠玉的唐僧后,却想要和唐僧成亲,结果唐长老以自己的修为和

的定力抵挡住了美色的诱惑,令女王的一厢情愿腔真情打水漂了。

而《大唐西域记》里也提到了“女儿国”,而且还有两处。

首先来看其第四卷的记载:……即东女国也。世以女为王,因以女称国。夫亦为王,不知政事。丈夫唯征伐、田种而已……东接吐蕃国,北接于阗国……

也就是说在今天西藏地区的吐蕃国以西,今天新疆地区的于阗国以南的地区,在当时存在着一个东女国。

这个世代以女性为主的国度虽然类似《西游记》“女儿国”的原型,但《西游记》里的女儿国是没有一个男子的,而东女国虽然以女性居多,但却还有一少量男性,因此这里显然不是正儿八经的女儿国。

同时,据学者考证,东女国的大致位置可能是位于今天四川省的阿坝州和甘孜州一带,那里在初唐时期确实存在过以女性为主的国度,所以《大唐西域记》的记载显然是有据可依的。

无独有偶,《大唐西域记》第十一卷里,有这样的记载:狼揭罗国……临大海滨,入西女国之路也……拂懔国西南海岛有西女国,皆是女人,略无男子。多诸珍宝货,附拂懔国,故拂懔王岁遣丈夫配焉,其俗产男皆不举也。

这里的狼揭罗国也可称这为“西女国”,是指今天巴基斯坦和伊朗交界的地区,应该是位于印度洋或者地中海里的某个小岛。而这个西女国确实是只有女人,没有男人。其繁衍后代的方式是依附东罗马帝国,用一些珍宝换得东罗马帝国派男子与其结合,但生下的孩子只要是男孩就都不养了。

但是专家分析认为,这个西女国也不是《西游记》里面的“女儿国”原型,原因很简单:唐僧师徒所到达的女儿国是在大陆上,而西女国却是属于一个海岛。同时,从地理位置上而言,唐僧师徒四人从中原到印度所能经过的地区不可能会到印度洋或者地中海上去了。

实际上,女儿国的传说自古就有,在《山海经》就曾经记载:女子国在巫咸北, 两女子居,水周之。

意思就是说:女子国在巫咸(地名)的北面,两个女子住在这里,女子国四周被水环绕。

到了西晋,出现了一位大学者,名字叫郭璞,他给各种古籍做注释,其中就有《山海经》。上面那句话郭璞注释说:有黄池,妇人入浴,出即怀妊矣。若生男子,三岁辄死。

这个注释可以说和西游记所描写的非常类似了,西游记的作者有很大的概率是看过山海经的。但是这个女子国显然和西游记中的女子国不一样。

无独有偶,在中国古代的官修史书《梁书·东夷传·序》里,有下面这段记载:扶桑东千余里有女国,容貌端正,色甚洁白,身体有毛,发长委地。至二、三月,竞入水则任娠,六七月产子……

意思是说,在扶桑国以东大约千余里,有个女儿国。这里的女子肤色洁白,但却毛发旺盛,头发甚至能长到地上。每年2、3月间,她们在水里泡泡就会怀孕生子。而这段描述,和《西游记》里女儿国婆子对“照胎泉”的讲述有“似曾相识”的感觉。

然而,《梁书》里说女国是位于扶桑国以东千余里,遥指日本以东一带。和“西游”的方向完全是相反,因此,这个也排除是真正的女儿国。

那么《西游记》里的女儿国究竟在哪呢?

专家推断小说家显然把“东女国”的人情风貌、“西女国”的社会构成、《山海经》的地理位置及“梁书女国”的繁衍方式有机地结合起来,编撰出了亦真亦幻、令人神往的女儿国。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wenming/569428.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非洲为什么会下雪 湖南与非洲历史下一篇:大唐芙蓉园汉服租赁攻略 古代房屋可以租吗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