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史前文明>正文

天子、诸侯和大夫主要的区别是什么 古代王是天子吗

导语: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中,天子、诸侯和大夫具有不同的地位和职责。天子是最高统治者,掌握全国政权;诸侯是天子的附属统治者,统治一定地区;大夫是负责管理地方政务的官员。古代王可以被称为天子。

目录导航:

  1. 天子、诸侯和大夫主要的区别是什么
  2. 历史上有姓王的皇帝吗
  3. 我国古代的最高统治者称为“王”始自哪个朝代
  4. 古代对皇帝、国王的称谓
  5. 为什么古代军功最大封为侯,而不是王
天子诸侯大夫主要的区别是什么

天子的嫡长子才是天子,其余的儿子或封诸侯,或为卿大夫。

诸侯或是天子的兄弟子侄,或是天子的姻亲,比如申侯之于周幽王,如齐侯(姜姓)之于周天子(姬姓),诸侯的嫡长子才有权继承诸侯,其余的儿子则为大夫。

大夫的嫡长子才是大夫,其余的则是士。

士的嫡长子才是士,其余的只好做平民。

另外还有奴隶,大多是从被征服的氏族来。

天子诸侯大夫是周朝官职划分等级术语。

天子是天下最大官员,拥有最大权利,分封和管理天下所有诸侯国,在需要时有调集诸侯国兵力的权利。诸侯是被天子分封的行政单位,大致相当于现在的省级行政区。大夫是各个诸侯国任命的重要官员,为诸侯国运转和发展提供智囊,协助国君治理国家。

天子、诸侯和大夫这组关系出现在秦大一统之前,即夏商周时期。

形象点说,天子是董事长,诸侯是给天子打工的但也占有些股份的高管,而大夫则是给天子和诸侯打工的中层管理,相比诸侯这一阶层占据的股份少些。

三者是从属和依附关系,但不是绝对的依附,比如给诸侯做大夫的人则不一定依附天子忠于天子。另外诸侯可以建立国家而大夫则没有资格建立国家。在各个国家之内诸侯一言九鼎,而天子只是象征,并不实际统治。

天子(tiānzǐ):臣民对帝王的称谓。天子:顾名思义,昊天上帝之嫡长子。其命源天对封建社会最高统治者的称呼。他们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和政权,自称其权力出于神授,是秉承天意治理天下,故称天子。诸侯是古代中央政权所分封的各国国君的统称。

周代分公、侯、伯、子、男五等,汉朝分王、侯二等。周制,诸侯名义上需服从王室的政令,向王室朝贡、述职、服役,以及出兵勤王等。汉时诸侯国由皇帝派相或长吏治理,王、侯仅食赋税。大夫,多义词。大(dài)夫,现代指医生;大(dà)夫,古代官名。

西周以后先秦诸侯国中,在国君之下有卿、大夫、士三级。大夫世袭,有封地。后世遂以大夫为一般任官职之称。秦汉以后,中央要职有御史大夫,备顾问者有谏议大夫、中大夫、光禄大夫等。至唐宋尚有御史大夫及谏议大夫之官,至明清废。

又隋唐以后以大夫为高级官阶之称号。明清高级文职官阶称大夫,武职则称将军。

历史上有姓王的皇帝吗

非常感谢回答您的问题。

中国古代一共有九位王姓皇帝。

分别是新朝的王莽。

五代十国蜀国的王建和王衍。

闽国的王审知、王延翰、王延钧、王继鹏、王延羲和王延政。

有。王建(847~918),因作战勇猛,被唐昭宗封为蜀王。公元907年唐亡,王建称帝,史称前蜀,死后葬于成都市青羊区西安路三洞桥旁的永陵。

闽康宗王继鹏?―939年,后改名王昶,闽太宗王延钧长子,母南汉清远公主刘德秀,五代十国时期闽国君主。

王继鹏原封福王。宠妾李春燕本为王延钧的宫女,王继鹏与之私通,因此向继母陈金凤求助,说服王延钧将其赐给王继鹏。闽永和元年(935年),与李仿政变,杀王延钧,继位称帝,封李春燕为贤妃。次年(936年),改元通文,再封李春燕为皇后。王继鹏亦如其父,十分宠信道士陈守元,连政事亦与之商量,兴建紫微宫,工程浩大更胜宝皇宫,又因工程繁多而费用不足,因此卖官鬻爵,横征暴敛。闽国通文四年(939年),北宫失火,宫殿焚烧殆尽。拱宸、控鹤军使朱文进、连重遇因被王继鹏怀疑对皇宫纵火,恐惧之馀遂先发难。乱兵焚长春宫,随后迎王延羲于长春宫瓦砾中登基,并攻击王继鹏。

王继鹏在梧桐岭为追兵所获,与皇后李春燕及诸子一同被其堂兄王继业所杀。王延羲随后把王继鹏被杀之责推到“宸卫都”身上,并追谥王继鹏为圣神英睿文明广武应道大弘孝皇帝,庙号康宗

历史上有姓王的皇帝,比如说有1.王莽(8—23),新;始建国、天风、地皇。

2.王郎(23—24),汉;自称为汉成帝之子刘子舆。

3.王世充(619—621),郑;开明;原姓支,字行满。

4.王建(907—919),前蜀;高祖;天复;891年占四川,903年受唐封为蜀主,907年称帝,国号蜀。

5.王衍(919—925),前蜀;王建第十一子。

6.王审知(909—925),闽;太祖;开平、乾化、贞明、龙德、同光;光州固始人。

7.王延翰(925—925),闽;嗣王;天成;太祖王审知长子。

8.王延钧(926—935),闽;太宗;天成、长兴、龙启、永和;王审知次子,935年称帝,改元龙启,国号闽。

9.王继鹏(953—939);闽;康宗;永和、通文;王延均长子。

10. 王曦(939—943),闽;景宗;永隆;王审知少子。

11. 王延政(943—945),闽;福王;天德;王审知子,王曦弟。

我国古代的最高统治者称为“王”始自哪个朝代

最初的王,并不是天下的最高统治者。一些学者认为,所谓王,起初只是氏族或部落首领的称谓。

传说中的夏禹之子启,结束三皇五帝的原始社会建立第一个奴隶制王朝时,开始将最高统治者称为“王”。

商周时代,同时存在两种不同性质的王。一种是商周统治者的称号,即统治者的族姓“王”;另一种是异姓方国或戎狄首领的称谓。

秦统一中国以后,秦始皇觉得自己是“德迈三皇,功过五帝”,“王”已不足以显示其尊贵,便令臣下议帝号,诸大臣博士商议的结果认为“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因此上尊号为“泰皇”。然而秦始皇仍不满意,单取一个“皇” 字,同时又采上古“帝”位号,号曰“皇帝”。自此“皇帝”就代替“王”而成为最高统治者的称谓。而秦始皇就成了中国历史了第一位皇帝。

古代对皇帝、国王的称谓

郑 寡人 陛下 皇上 天子 孤 寡人 朕 殿下 圣上 吾皇 古代皇上的称呼有: 皇帝,帝,王,上,君,天子,天皇,帝王,君王,国王,国君,君主,人主,人君,当今,今上,皇上,圣上,圣君,陛下,所天,万岁,官家,主公,圣天子,九五,九五之尊,万乘,可汗,单于 先主,先王,先皇,先君,先帝后主,后王,嗣君女皇,女王,女主暴君,桀纣昏君,昏王,无道君明主,明君,有道君,圣明天子【摄政王,亲王】 万岁爷

为什么古代军功最大封为侯,而不是王

汉朝除了开国异性王,后边的大将军是候爵,

南北朝,隋唐是国公,柱国公。郭子仪郡王。

唐末为了笼络节度使,给王爵。

五代十国,,,,,,武将当了王也就快称帝了。

宋武将基本就是候,死了追封王。

元,不了解。

明:开国有公,后边的都没有大爵。

清,傅恒算武将的极限了吧。

袁世凯时期:最高武将为武义亲王。平常的含金量比较高的就是x武将军。

中国古代军功最大的是封王,随着皇帝对爵位封赏越来越控制,后来的很多朝代才把军功最高封赏为候了。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西汉时期的李广一辈子最渴望的就是可以凭军功封侯,可惜临到死,李广都没有得到侯爵的封号,封侯成了古代所有职业军人最高荣誉了。

其实,在西汉初年,凭借军功最高荣誉是封王,王爵被高祖刘邦封赏给诸多战功赫赫的将领,比如齐王韩信,九江王英布等,这些人都是凭军功封的王。

王爵和侯爵登基相当的大,侯爵无论如何的荣耀和显赫,始终是皇帝的臣子甚至是奴才,但是王爵对于皇帝来说,从传统的爵位意义来讲,是平起平坐的。

王和候的爵位登基源于周朝时期,是周礼的一部分,爵位封赏有着严格的登基制度,到了汉朝时期,王爵和侯爵依旧是一种实际封赏,比如齐王韩信,他的封地就在山东一带,他不但有实际的封地,有自己的王宫,而且还有自己的丞相和属下、衙门等等。

这样的王爵几乎等同于天子,只是在名义上归属于汉朝,尊汉朝皇帝位天下宗主。这样的封赏对于郡县制王朝来说伤害非常大的,让这些王拥有自己的实际封地和等同于天子的权力。

而侯爵就完全不同了,侯爵在西汉初期时期就是顶级的爵位和荣耀,但是没有王爵那么大的实际权力,侯爵更多的像是朝廷种的一种高等级的官职。

汉朝初期这种实封王爵对王朝的威胁越来越大,不但是异姓王频频造反,而且很多同姓宗室王都想颠覆中央王朝,汉景帝时期就有七国之乱,而且都是刘姓宗亲被封为王爵者起兵造反。

景帝和武帝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剪除了诸侯王对王朝中央政权的威胁,从此对于封王非常的慎重,最多的功勋爵位变成了候爵,这也是职业军人能够达到的最高荣誉顶峰,这就是为什么在汉武帝时期李广梦寐以求的就是能够封为侯爵。

随着时代的发展,封建王朝对于王爵的封赏越来越慎重,至东汉后期,曹操逼着汉献帝封自己为魏王后,后世王朝基本对王爵就管理得相当的严格,就算是到了明朝初期,朱元璋封自己的几个有能力的儿子为王,他的主要目的其实是利用儿子镇守边疆,王爷的实际权力远远比不上西汉初年那些实权王侯。

自汉以后,王爵其实是朝中对皇室宗亲的一种荣誉封号了,不但没有实际的权力,甚至连朝中的官职都捞不了一个。

综上来看,封建王朝对于王、候爵位的封赏和管理,都是基于一个原则:确保皇权不受威胁,把王爵变成荣誉称号,把侯爵变成军功封赏爵位顶峰,一切都是为皇权服务。

从汉开始到清代。几乎历朝历代都有人因功异姓封王的。只是这些异姓封王通常不是最后被干掉了,就是最后造反取而代之。当然还有一种是死后追封。汉朝开国封过好几个异姓王比如九江王英布,齐王(楚王)韩信,赵王张敖等十个诸侯王。结果全被干掉了。吕后时期也封吕氏为王,也后来被干掉了。到东汉末期。曹操为魏王,曹丕继承魏王爵位。后来取代汉朝。司马昭为晋王。其子司马炎取代曹魏。唐代也有人生前因军功加封郡王的。比如郭子仪唐肃宗时累功加封汾阳郡王。一般开国时,王朝落败复起时,以及即将灭亡之时都会有人生前封王或死后追封为王。比如北宋开国功臣的赵普,高怀德,石守信,王审琦。建炎南渡后南宋开国的岳飞,韩世忠,吴阶等七人。包括秦桧。死后都被追赠为郡王。元代是生前,死后封王最多的,多到我都记不清。🤣估计元朝百年得有百十个。清朝入关前后封过几个异姓郡王,亲王。大家都知道没什么好下场。

在古代,凭借军功,最大封侯不封王,这个说法实际上并不严谨。特别是历朝开国之初,都有因军功获封王爵的将领。

先秦时期,商王、周王是最高君主,诸侯通常封公、侯、伯、子、男爵。只有楚国,因不满于爵位太低,不尊周王和礼法,擅自称王。然后,华夏诸国一起开了一个会,将楚国开除出了华夏籍。楚国自此成了蛮夷之邦。到了战国时期,周王衰微,诸侯们才开始纷纷称王。

战国时期,七雄争霸,秦始皇统一了六国,自称皇帝,开创了历史的新纪元。秦始皇在李斯的建议下,实行郡县制,取消了分封制。秦朝还是延续了秦国商鞅变法时,制定的二十功爵制度,这里面并没有王爵。所以,终秦朝14年的国运,包括皇子在内,都没有封王的。

西楚霸王项羽时期,项羽因为缺乏得力的谋士,实行了分封制。他一共分封了十八路诸侯,全是王。这明显有问题,因为从名义上少了绝对的统治者。这种境况下,项羽很快灭亡也就很正常了。从项羽分封诸侯王的结果,就可以看出,王是不可以随便分封的,会造成整个国家的不稳定。

汉朝开国沿袭了秦朝的军功爵位制度,所以,武将通常情况下,最高是侯爵。

西汉初期,因为项羽封王的原因,刘邦虽然实行了郡县制,但还是分封了八个立有战功的异姓王,其中就包括最有名的楚王韩信,另外还有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燕王臧荼、燕王卢绾、赵王张耳、韩王信、长沙王吴芮。

汉初的异姓诸侯王是具有封地行政、兵权的诸侯国国王,大权在握。这让刘邦很担心他们会不会造反的问题。到最后,八大异姓诸侯王之中,只有长沙王吴芮在40岁时病逝,得以善终,其他七人都被刘邦伙同吕后所杀。

刘邦为了避免异姓诸侯王的问题,在白马之盟中约定,“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所以,从汉高祖刘邦时期开始,都尽量避免加封异姓诸侯王。换个说法就是,仅凭借军功的异姓将领,不封王,甚至连公爵都很少封,到侯爵基本上顶天了。

汉朝对于异姓诸侯王如此,对于同姓诸侯王,同样防御备至。汉武帝刘彻为了削藩,施行了较为缓和的“推恩令”,逐渐削弱了同宗藩镇的实力。但是,即使已经是千防万防,汉朝还是没能避免同姓诸侯王发动七国之乱。册封有实权的诸侯王的弊端,再次显示出了强大的破坏力。

到了东汉末年,曹操受封魏王。而曹魏时期,司马昭效仿曹操,受封晋王。两次封王,都为后来的篡位打下了基础,后世的王朝都会借鉴,极力避免。

唐朝,开始时封王较少,越往后所封的王越多,几乎到了随便封着玩的地步。为什么?因为唐朝的王爵基本上就是个品级而已,即没有封地,也没有食邑。既然没有什么实际消耗,就是一个名头,那就随便封呗。

诸如大唐初期,凉州贼帅李轨降唐,受封凉王,后来李轨又自称天子,造反了。和州义军杜伏威降唐,受封楚王,“秦、晋、齐、楚”可是顶级王爵。大家熟知的评书中的英雄罗成,虽然不是真实存在的人物,但是其父罗艺历史上却实有其人,受封燕郡王。唐朝特别是经历安史之乱后,只要有大功的,全部封王。

李唐有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喜欢赐姓,然后封王。所以,军功不封王的说法,在唐朝,完全不成立。

宋元明三朝,则吸取了前朝的经验,册封异姓王较少,但还是有。特别是明朝,基本上贯彻了生前不封功臣为王的原则,而是死后追谥。

宋朝时,在世时封王的,基本上是柴宗训、刘继元这些亡国之君,死后因战功追封为王的,有名的有韩世忠、刘光世、岳飞等。明朝时基本上差不多,徐达、常遇春等人都是去世后追封为王。平时,封王的只有本朝宗室,立功的大臣、将领最多到公爵,已经是顶天了。

清朝时,基本上沿袭了大明的制度,所封异姓王也极其的稀少,但还是有的。比如开国时有功的汉朝将领吴三桂、孔有德、尚可喜、耿仲明、孙可望等人。相对更多的王爵则是封给了蒙古、回部等各部落的首领。

册封具有实际封地和行政管辖权的王,最大的风险就是容易引发叛乱。康熙为了削藩,就又导致了三藩之乱。

因此,在宋朝及之后,对于立功的将领,都采取了比较保守的态度,通常是生前最高加封到公爵。如果功劳确实非常大,则会在死后追封为王,以避免发生叛乱,造成不必要的动荡。

古代爵位一般分为“公、候、伯、子、男”五等爵位,而子爵与男爵不常使用,历朝代也有根据实际情况而增设爵位,如秦朝共设二十级爵位,而汉朝在沿用秦朝爵制的情况下又增设了王爵。再如明朝时规定:“非社稷军功不得封爵。”下面,我就明朝开国封赏情况来分析一下古代军功封赏最大为何不是封王。

明朝封爵情况

明朝开国后,首次授封了最高六位公爵,分别是开国元勋“魏国公徐达、韩国公李善长、郑国公常遇春(身死,由其子常茂受封)、曹国公李文忠、卫国公邓愈、宋国公冯胜。”而王爵只有朱元璋的子孙专享,如朱棣被封为燕王。

再如蓝玉,蓝玉本为候,而捕鱼儿海一役的大胜将蓝玉推向了与徐达、常遇春等人相等的高度,所以蓝玉又被加封为凉国公。前面也已讲过,只有朱元璋的子孙才可以封王,大臣位列公爵已是极点,如果再有大功,就是加封一些如太傅、少保这样的虚衔了,那为何不给他们封王呢?我想主要是这二点原因。

1、避免封无可封

就如明朝,只有立有军功者才能封爵。这次封伯,下次有功就封候,再有功就封公,这样的一个顺序既可以让臣子们感受到皇帝的圣恩,也可以让武将更加卖命。如果说封王,要是他再有大功勋如何办?而且武将常年统兵,万一造反又如何办?

2、时局稳定后的重文抑武

如第一点所说,首先是避免封无可封的情况,第二个便是重文抑武的决策。有一句话叫“打天下要在马背上打,治天下也能在马背上治吗?”所以历朝历代君主在开国建元后,均会重用文臣而削弱武将势力,如宋太祖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再如朱元璋为何大肆屠戮开国功勋,因为这些人都成了骄兵悍将,即使他们有再大的功劳,但他们也成为了严重的不安定因素,特别是威胁到了皇权。所以军功最大封为候,这是为了抑制武将势力过大。

所以一般封王的对象只有宗室子弟,即使如清朝吴三桂被封为平西王,也免不了受到皇帝的猜疑而被削藩,这与吴三桂造不造反是没有关系。再如东汉末年,皇权微弱至极,而曹操自封为魏王,用的是天子仪仗,而他的儿子曹丕就直接逼迫汉献帝让位了。

这就是为何军功最大而封不得王的原因,

其一、就是“避免封无可封,”

其二、就是“重文抑武的政策。”

谁说的?

郭子仪知道吗?唐朝平息安史之乱的前敌副总指挥(总指挥是皇子),几度浮沉,后来被封为汾阳郡王,福禄寿考。

当然也有不得善终的。像清朝初年的“三藩”,云南平西王吴三桂、广东平南王尚可喜、福建靖南王耿精忠,都是因军功而封王。至于后来叛乱被灭,是另一回事。不能因为杀身灭门,就否认他们曾被封王爵吧?

另一个著名的例子是韩信,也因军功而封王,先是齐王,后是楚王,再后来被降为淮阴侯,走出了由高到低的不同寻常的人生路。

最逗的是北宋的童贯,一个太监,误打误撞,贪天之功,居然也被封为“广阳郡王”。

谁说军功不能封王了?

秦之前,周天子所封为“公侯伯子男”无王爵,至战国群雄自称为王。

汉高祖随项羽旧例,分封异姓王起,中国大一统王朝皆有异姓王。

异姓王者多以军功得封。

故封异姓王虽难,仍代代有之。

但若要善终者,须君王心存善念,故及旧情。

这个问题是非常不准确的,在古代封王很难,但也是常有的事。

在夏商周时期,最高的君主称作王,就是天子,也就是后世的皇帝。在之下,各诸侯国的国主,不称王。

在战国时期,也出现过楚国自立为王的事,这个就无法说啦。类似于袁术自立为帝的情况,这个就与本题无关啦。

在周朝时,把诸侯国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爵。但都为诸侯,称作国君。

军功封侯,那是秦始皇之后的事。秦朝废除分封制,改为军功封爵制度,按照军功分为二十等级。最高为彻侯,后称作列侯,又分县、乡、亭侯三等。

秦末战争,项羽分封诸侯,自立为西楚霸王,另外分封了十八诸侯王。这是按照军功的大小分封的诸侯王。

刘邦建立汉朝之后,消除异姓诸侯王的同时,又分封了刘姓诸侯王,这个就不是按照军功大小,而是按照血亲关系来分封的,这是之后封建王朝的惯例。

刘邦为了加强中央集权,临终与周勃等大臣白马盟誓,非刘姓不得为王,非有功不得封侯,否则天下共诛之。

这可以看出,刘邦对于异姓封王的深恶痛绝。

但这仅仅是刘邦的一厢情愿,刘邦死后,吕后专权,就大量分封吕氏为王。

但刘邦临终留下的这一誓言,在之后的历朝历代,还是帝王们基本遵守的准则。

但在非常时期,帝王迫于无奈,也还是屡有封异姓诸侯王的情况。这个除了特殊的军功以外,还有一些匡扶朝廷的情况。

异姓封王是历来忌讳的事情,但不得已的情况下,也是最好的稳定政权的办法。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wenming/578670.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祖逖是谁?他的历史地位和贡献是什么?下一篇:古代哪些人被称为秉公执法的代表人物?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