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史前文明>正文

拼刺刀 日军为什么喜欢拼刺刀?日本拼刺刀太厉害

导语:白刃战中,日军标准的刺杀准备姿势为一手握前护木,一手握枪托前段弯曲部,枪托稍下垂在支撑腿侧面,半斜向面对对手,刺刀尖略与眉平,这样,枪从斜上方到斜下方,正好护住颈、胸、腹要害,而刺刀一甩就可以突刺。问题是如果您摆一下这个姿势,就会发现原来这样一比划,枪口根本就不是朝

白刃战中,日军标准的刺杀准备姿势为一手握前护木,一手握枪托前段弯曲部,枪托稍下垂在支撑腿侧面,半斜向面对对手,刺刀尖略与眉平,这样,枪从斜上方到斜下方,正好护住颈、胸、腹要害,而刺刀一甩就可以突刺。问题是如果您摆一下这个姿势,就会发现原来这样一比划,枪口根本就不是朝向对方,而是朝向斜上方的天空!因此,格斗起来射击的机会很难比突刺的机会更多。而且如果作射击准备,手指必须放在扳机上,这就造成了两个严重问题,一,只要双方武器一相交磕碰,就会走火,二,手指不能全力握枪,影响了持枪姿态,拼杀中使不上全力。另外,三八式步枪太长,转动枪口瞄准对方的力距也长,如果对方不是出现在正前方,转动枪口的时间太长,可能枪口还未到位,自己已经被刺倒,这时候使用枪托进行打击无疑是更为方便的作战方^_^。可见,白刃战中能够有效射击的机会很少,保留枪膛中的子弹,取得战果的机会微乎其微,反而影响了肉搏动作的质量。日军为什么喜欢拼刺刀?在说明日本人为什么重视拼刺刀之前。有2点最能说明问题1记得当时有一句话,一个中国人是龙,一个日本人是虫,一群中国人是虫,一群日本人是龙。这句活是什么道理2为什么日本人身材矮小,却背着一只变态的38,即最小的兵背着世界最大的步枪。背景原因在日本人眼里,当时日本发生过战争的敌人-主要是中国,俄国,体型对于日本人有一定优势,特别是在日俄战争中,毛子体型让日本的战术专家对日本武器从新考量,由于对发生肉搏的不自信心里作用,日本认为日本需要在射程上必备决胜优势。为了追求射程,在38出现以前曾出现的例如射程到达1200的金钩,由于后坐力太大不得不放弃,38成为制式武器。战术理论38在800-1000米基本具备杀伤力,同时代的波波沙射程200,例如一个日本兵拿着38去打带着72发弹鼓的波波沙,在1000米-200以内波波沙起不到作用但是如果近战38和木棍差不多,由于因为当时步枪在100米的误差在20厘米左右在1000-200米的优势杀伤射程几乎没有作用所以在战场上,日本人和中国人和毛子比就是虫。但是如果是一个班情况就不同了,在1000-200的优势射程由于概率射击命中比例会起到很大作用,例如战场上10个人如果要冲到波波沙优势射程必须行进800米大约10分钟在这10分钟内分别会被10只38以概率射击命中,并且人数越多越明显。这就是一帮日本人是龙再说刺刀那么在敌人进入优势射程怎么办。因为武器上已经没有优势。只能肉搏。因为只有200米并且,在对方在冲锋时,如果相对发起冲锋200米距离不会超过几十秒,就能发生混战,使敌方武器优势丧失。那么在这种思路下日本对刺刀战训练开始重视,并且在基层部队中进行训练,特别是军官,当时描述是,日军基层军官有段者比比皆是。日本拼刺刀太厉害:在抗日战争早期,中国军人在和日本拼刺刀的时候落下风,八路军老战士曾经说“我们三个人拼不到他一个”。抗战早期的八路军就个人军事素质而言,在当时的中国军人中即便不是最好的,也是排名前三的。八路军尚且如此,其他的部队就更加不行了,有记录说8个中国军人拼不倒一个日本人。需要说明的是不是8个人同时拼一个人,而是在交战后战果的统计结果。如果是8个人同时拼一个,把鬼子扎成筛子是绝对有富裕的。在谈到拼刺刀这个问题时,谈到鬼子的拼刺技能、武士道精神多一些,实际日本的武器起到了关键作用。当时日本普遍装备的友坂三八式步枪,枪长1.275米,刺刀长500毫米、刃部全长400MM,实际拼刺时枪刺全长1.675米;中国当时的中正式,枪长1.11米,刺刀全长:575.5毫米,没有实际刃部的长度,如果也按100毫米推算,中正式实际枪刺全长越1.585米,大概短10厘米左右;汉阳造步枪的枪刺长度大约比三八式短5厘米。武术谚云“一寸长、一寸强”,这几厘米的长度在格斗中的作用非常大。而且日本刺刀的质量非常好,根据在同等条件(开军用罐头)下,对二战时期各主要国家的步枪刺刀所进行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日本步枪所配刺刀是刚度最好的,是惟一不卷刃、不崩口的刺刀。有趁手的兵器同时日本训练水平也较高,所以抗战初期中国军人在与日本拼刺刀时非常吃亏。这时候抗日大刀对就派上用场了。需要说明的是,大刀队不是纯以大刀做武器,还应当配备驳壳枪。著名的西北军大刀队正式名称是手枪队,由于每人身上背着一把大刀,所以社会上又把它叫做“大刀队”。冯玉祥的手枪队组建于1916年,每人配备一把大刀和一支盒子枪。手枪队组建以来,在历次战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918年,冯玉祥在湘西夜袭桃源时,100名精壮的手枪队员,身背大刀,经过一夜冒雨苦战,攻克桃源。在1923年军阀直奉大战“廊坊之战”中,上校参谋马英图受前敌总司令张之江之命,率主要由沧州武术健儿组成的敢死队,持大刀短枪为全军开路,一举攻克天津。为此受到冯玉祥的通令嘉奖。在国民党军围剿红军的战斗中,也出现过“大刀队”或“手枪队”。据老红军回忆,在第五次反围剿阵地防御战时,最怕敌人的“督战队”,他们手持大刀和驳壳枪,驱赶普通国军士兵进攻。一般士兵一旦到我阵前就畏缩不前,为了躲过“督战队”的大刀甚至不惜倒地装死,此时“督战队”往往亲自冲锋,在近战中给以我以梭镖、单发步枪为武器的红军战士以极大的杀伤,战士们当时都称他们为“法西斯”。并非只有国军才有大刀队,红军也有。中央红军在飞夺泸定桥、强渡大渡河的战斗中,参加渡河的全体队员都配备了1支驳壳枪和1支冲锋枪,每人还在肩头斜背了1把大刀。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都有一个叫“手枪团”的特殊编制,其人数大约在300余人左右,每人配马枪和驳克枪各一支,有还配有大刀,在战斗中,手枪团是一股强大的克敌制胜的战术突击力量。这个编制一直延续到新四军时期。从分析看,驳壳枪配备大刀,近战的威力是相当大的。驳壳枪有20发的弹夹,可以连射,几十人同时以驳壳枪扫射,密集的火力足以击溃几倍于自己的对手。在1933年的长城抗战中,二十九军在赵登禹将军指挥下,奋战喜峰口,歼敌5000余人,其中大刀队杀敌数百人,大刀队因此名声大震。我想当时在近战中并非是大刀占绝对作用,而是驳壳枪的弹雨给了日军致命一击。不过国军、红军遇到了相同的问题,虽然驳壳枪在中国的数量相当大,但还远没有达到人手一只的程度。因此,在以后的与日军肉搏的时候,大刀配驳壳枪的绝配十分罕见。中国军人以大刀对付日本的刺刀,虽然在各种文章中对大刀的招法有详细的描述,看来很有效,实际上大刀更短更吃亏这个道理是不变的,确保一招制敌只能是经过反复训练的士兵,但那么多士兵很难人人受过专门训练。我们分析一下大刀与刺刀对抗时的优势:使用沉重的大刀更容易磕开鬼子的一枪突刺;较短的大刀近战中更灵活,劈、砍、刺等都可以;大刀的威力更大。我还认为大刀有一个悲壮的优点,就是单手持刀可以与敌同归于尽:当被鬼子一刀刺中时,可以抓住其枪身不让其抽枪后撤,然后咬牙上步、拼命一刀!!!!!客观的说,选择大刀作为近战武器是我们没有更好的选择。以手枪对付刺刀的做法在美国被发扬光大。美国二战时装备了11.43MM的柯尔特M1911手枪。钝头弹和**口径,使这种枪的子弹力量非常大,足以一枪把冲上来的鬼子打一个跟头,这种镜头在美国的战争大片中已经多次出现了。比较神奇的战例是,1942年10月的一个晚上,在瓜达卡纳尔岛的丛林里,约翰·巴锡龙军士用一支M1911手枪和两挺机枪交替射击,独自一人阻止了日军一个连的自杀式冲锋,直到破晓增援来到他的阵地时,发现周围趴着近一百具日军尸体。在抗战时中国军队如果有更多的驳壳枪,或者说中国的驳壳枪更多的不是用来为地主老财、达官显贵看家护院,也许会打得更好一点。到了后来,国军获得了更多的美式装备,八路则更多的缴获了三八步枪,经过战争的洗礼,日本的拼刺刀优势就荡然无存了。我军缴获的三八枪数量相当大,还有相当一部分“三八大盖”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此后,我国广大的民兵一直用到1970年代中期,实为历史所罕见。中日之间的肉搏,在器械上说,抗战时期我们是以短击长,在倭寇犯疆时我们是以长击短。那时候倭寇的倭刀虽然短但是锋利无比,明军的长枪木杆往往被一削即断成了木棒,开始吃了大亏。后来戚继光等名将改用竹子做长枪杆,被削断后就成了锋利的“竹管叉”,倭寇往往不配甲胄,被一戳一个血窟窿。客观的说,日本陆军当时长枪、刺刀就是落后的标志,日本陆军如果和德军、苏军和美军较量,结果就是屠杀,发生在太平洋岛屿上的美日陆战就是最好的例证。日本人热衷于单发步枪和白刃格斗,表现了日本人的愚昧,可以说是中国人值得庆幸的事:如果日本大量装备冲锋枪,我们的代价将更加惨重。说到底,左右鬼子思维的那个武士道,就是对佛教断章取义再结合日本本土邪魔歪道而成的邪教,信这个东西能信出好来?日本这个国家,小国寡民、命悬孤岛,当大国不把他当回事的时候他就嚣张,一用心对付他他就不行。说到底还是文化底蕴不够,脑子不够用。明明脑子不好使,还爱穷讲究,凡事都冠以“道”,茶道、棋道、剑道、柔道、武士道,说白了就是穷装。就拿这武士道来说,就是穷装的典型,用李云龙的话说,“我打的就是他这武士道”,不过当时我们实在是好用的东西不多。还是美国人爽快,两颗原子弹下去,日本什么道理全明白了。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刺刀图片 日本鬼子拼刺刀图片,姑娘和鬼子拼刺刀下一篇:陆远最后和谁在一起了 《锦绣南歌》刘义宣喜欢谁?刘义宣最后跟谁在一起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