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史前文明>正文

蜀国灭亡因有个致命的软肋更和姜维脱不了干系

导语:中国历史上总有一些时期,妇孺皆知。不知道有多少,但至少听说过。今天我们要讲一个时期——三国。准确的说,我们要说的是三国时期的人口和比例。在历史地图集中发现了一组数据,这是魏蜀吴的人口数据。蜀国人数最少,只有94万人;吴其次是230万人;卫人口最多,约443.3万人。

中国历史上总有一些时期,妇孺皆知。不知道有多少,但至少听说过。今天我们要讲一个时期——三国。准确的说,我们要说的是三国时期的人口和比例。

在历史地图集中发现了一组数据,这是魏蜀吴的人口数据。蜀国人数最少,只有94万人;吴其次是230万人;卫人口最多,约443.3万人。

先说蜀人口的资料来源。史书记载的数据有两组:前期20万户,总人口90万,后期28万户,总人口94万,士兵10万,官员4万。

至于吴的人口,就很难准确了。据史料记载,242年,吴有12万户,人口240万。另一本史书记载了灭绝时期的人口,与242年的数据几乎相同。这样的话,很有可能后来没有重新统计人口,直接上报之前的数据。

网络映射

据西晋的一部书记载,263年,包括此前的蜀国人口,共有94.3万户,537.3万人,另一部史书记载的人口是一致的。经计算,魏约有66.3万户,共计443.3万人。

根据以上数据,我们可以大致判断国家的实力。毕竟在劳动生产靠人力的时代,人口就是国家的力量。蜀国人口最少,实力最弱。但是蜀国也缺少能把羊羔训练成老虎的将领,所以比起其他两个国家,处处不如。其实就舒的左右手来说,都不算弱,关键是别人的左右手也不弱。和另外两个比起来,舒的左右手并不优于另外两个。

在这一点上,后期负责人魏飞看火了。每当姜维想大肆进行出兵北伐时,魏飞都不会批准。即使他批准了,军队和军事力量的数量也不会超过一万。他经常劝说姜维:“就人才和战略而言,我们远远落后于丞相。他做不到。如何才能成功?”最好是为了人民保护好自己的家庭。为什么总想和他们打?"

舒实力最差。想要统一全国,只能找一个国家合作。诸葛亮在这一点上很机智。为了团结吴,他早就制定了分裂的计划。但是,两国虽然结盟了,但是差距还是很大的。在不同的阵地下,攻打魏的计划始终没有成功。

经过几十年的风风雨雨,姜维从他的眼中看到了实力上的巨大悬殊,但直到蜀国灭亡他才意识到,但为时已晚。

姜维灭蜀犯了两大错误。一个是打得太勤,一个是放弃了危险的传球。

网络映射

至于频繁用兵,廖化劝他:“打仗的时候,智谋不如对方,实力不如对方。怎么能这样打?”而且,经过多年战乱,人民无法安居乐业。为什么要做这种无益又浪费钱的事情?“是啊,从221年到蜀国灭亡,蜀国人口增加了40%左右,而人口只增加了4%。这不就是军国主义的危害吗?

而他的另一个错误显然是致命的。他认为传统的分散兵力是消极抵抗,于是下令全部兵力集中驻扎在汉寿、乐城。这个措施相当于直接放弃了最重要的地方汉中。

果不其然,魏已在议攻蜀之事:“今吴难攻,不如先攻蜀。粗略计算一下,蜀国军马十万,其他地方驻军四万多,能打仗的只有五万。现在,我们已经把姜维困在了一个陷阱里。他不能关心东方。今至洛固,守空,再伺机攻汉中,定胜蜀。”

其实单纯说姜维的性格,绝对是一个作风正派的绅士。当时就有人评价他:“对同事有礼貌有礼貌,吃穿用度格外简单,家里没有多余的老婆和歌手舞者。可以说像他这样勤奋好学、廉洁勤俭的人,真的是这个时代的楷模。”

网络映射

尽管如此,他高尚的品格仍然掩盖不了他的错误。有人直接把蜀国的灭亡归咎于他。其实这很极端。即使没有姜维,风雨飘摇的蜀国最终也会灭亡,但他的错误会加速其灭亡。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揭秘昆仑山地狱之门牲畜毙命真相:雷击致死下一篇:野史之谜:慈禧太后去世后到底带走多少财富?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