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野史秘闻>正文

中国女孩嫁给黑人 嫁给黑人的中国女孩的悲惨经历 真相让人惊讶

导语:  爱情是没有国界线的,随着开革开放的深入,涉外婚姻急剧增加都很正常,但很多涉事不深的女孩,有个糊涂的认识,她们既不了解非洲人,更不知道阿拉伯人对妇女的歧视程度,认为只要外国人就比中国人好,结果跳入了火炕,有的人过上了生不如死的生活。  非洲人比较善谈,满嘴跑火车,假话连篇,

  爱情是没有国界线的,随着开革开放的深入,涉外婚姻急剧增加都很正常,但很多涉事不深的女孩,有个糊涂的认识,她们既不了解非洲人,更不知道阿拉伯人对妇女的歧视程度,认为只要外国人就比中国人好,结果跳入了火炕,有的人过上了生不如死的生活。

  非洲人比较善谈,满嘴跑火车,假话连篇,性欲超强,男女关系随便,不负责任。黑人动作粗狂野蛮,性行为让人招架不住。凡是到中国来留学的非洲人,没有富裕的,都是穷人,靠中国政府提供奖学金学习生活。

  回到自己的国家,很难找到工作,中文学的好点的,廉价的给中国公司打工。部长和有钱人的孩子,都自费留学欧洲和美国,加拿大。非洲人大都是外向性格,追求女孩时言语炽烈,中国女孩往往被甜言蜜语迷惑,在中国男人受封建思想的影响,大男子主义严重,性格内敛,跟女人说句软话都非常难,有不少中国男人一辈子都没开金口说过女人爱听的那三个字。可以想象老外对中国女孩的吸引力之大。

  我女儿考大学那年,想考外语院校,我的同学在北京的一所著名的外国留学生集中的语言文化大学教书,她对我说,千万别让你女儿报考这里,这里几乎所有的中国女孩都在帖老外,好女孩都学坏了。我虽然一辈子和老外打交道,但也不愿将孩子往这样的环境里送。为此,我想把自己见到过的中国女人嫁给黑人的遭遇写出来,让大家有所了解。

  有位叫X美丽的上海姑娘长得名副其实的美丽,在上海纺织工学院上学时认识了马里在该校学习的留学生凯塔,那黑人对她说自己是部长的儿子,在首都巴马科有房有车,开始了对X美丽的追求。美丽一心想嫁给外国人,凯塔是大学生,又是高干子弟,能出国过有房有车的好日子,是求之不得的事,很快就与凯塔坠入了爱河。

  相识仅一个月,就被凯塔攻破防线,并谈婚论嫁了。美丽的父母和家人看到美丽执意要嫁给黑人,出于不了解非洲人,极力的反对,找到有关部门要求阻止这段婚姻。但美丽铁了心要嫁凯塔。他们在马里驻华使馆举办了婚礼,没有亲人到场和祝福,马里太阳报以通栏标题《中国姑娘冲破阻力嫁给马里小伙》报导了这段婚事。随着凯塔毕业,带着美丽回到了马里。

  谎言是要穿帮的,到了巴马科,美丽才知道被骗了,凯塔的家在农村,根本就不是什么部长的公子,更谈不上有房有车了,连住的地方都没有,想回上海的家己不可能了,肚里已经怀上人家的孩子,护照己被男人收走,嫁为人妇,生米煮成熟饭了。

  离首都300多公里的塞古镇有我国援建的纺织厂,同时援建了职工宿舍,凯塔借钱买了辆旧摩托车,自己在纺织厂上班,将美丽也带到那里,住在职工宿舍里,天天晚上供其淫乐。为了生计美丽在纺织厂对面开店卖油炸的小吃。4个月后,一条小生命来到了世界上,是个男孩。

  有一天,在中国使馆的院中碰到了美丽,看的出来她过的不好,面容憔悴,头发零乱,被打的遍体鳞伤,她向我们哭诉了嫁给黑人的种种不幸,他丈夫下班就去跳舞,喝酒,对她和孩子不管不问,工资半个月不到就花完,还找她要钱,不给就下狠手打。要求使馆帮她买机票回国。我们只能劝她,婚姻是自己选择的,你己是人家的合法妻子,手上又没有护照,也没离婚,使馆不好办。

  劝她还是先回去,想法将护照要出来。我去纺织厂检查工作时,顺便去看了她和凯塔的家,一开门,一股黑人狐臭味混杂的味道扑面而来,差点熏倒。一间12平米左右的宿舍,房正中间挂下一只没有灯罩的15瓦灯泡,屋内昏暗。一张旧木头双人床就是全部家当,床四角绑着4根歪七扭八的木棍,挑着蚊帐。非洲每年死于疟疾的人,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有200多万人,蚊子是传播工具。

  防疟第一要防蚊。锅碗瓢勺摆了一地。什么家用电器也没有。就这样的一个家,男人还整天在外寻欢作乐,不顾老婆孩子,这种日子哪天是个头啊?看到这一切,真的很心酸,就是嫁给一个中国的农民,再穷也穷不到这份上。这就是女人爱虚荣和不成熟所付出的沉重代价。

  美丽是个聪明的女孩,她知道想改变一个基因性缺陷的人是不可能的,想要改变现状就必须离开塞古镇。她姐夫从上海带来点钱,合伙在巴马科开了一家中餐馆,美丽的儿子由一个摘菜的当地女人照看,分居后,她开始向当地法院提起离婚诉讼,凯塔收到法院传票后,带了几个人,从塞古杀来,将美丽痛揍一顿,用棍子将饭馆砸个稀巴烂。由于打官司不能上班多日,凯塔被纺织厂解雇了,人家也是内外交困,真是丢了老婆又丢了工作。

  上海女人真厉害呀,这边要甩老黑,另外又勾引上来饭馆就餐的美国和平队的志愿者,一位留着络腮胡子的美国小伙。再见她来使馆时,她挺着5、6个月身孕的肚子,这次腹中孩子的父亲国籍为米国。

  一年之内完成了身份的转换,她说美国人不在乎她的过去,但是与黑人生的孩子不能带到米国去,男方的父母接受不了她曾经嫁给过黑人。凯塔不要那孩子,听说由中餐馆养着,美丽去米国生产了,后来的情况无从追综,不知道与那米国小伙结婚了没有?曲线救国成功与否?

  在中非共和国时,我遇到一位浙江大学毕业嫁到中非的中国女人小敏,她跟我讲了她的遭遇,在大学学习期间,她遇到一位中非留学生约瑟夫的热烈追求,很快就怀孕了,不得己退学了。随后,她和小约回到中非,一下飞机,见到机场就象农村的场院,她惊呼:完啦。她明白被中非小伙忽悠了。没两月生下一男孩,没地方住,为了生存,她在首都班吉开了中餐馆,吃住凑合解决了。凭着她热情好客,善于经营,效益还不错。

  而那男人好吃懒作,没有工作,靠她养着。她将男孩送回河北老家,交给了母亲帮助带养。男人吃软饭,心安理得不说,还经常对她拳脚相加,她向当地法院提起了离婚诉讼,法院多次开庭,都因为男方不同意而不判离。

  打女人在非洲是很普遍的现象,家暴不能作为离婚理由。雨季里的一天下着暴雨,地上泥泞不堪,男人又来骚扰她,要求和她做夫妻那事,不顾小敏反抗,强行将她脱光,完事后还把她打倒在泥水里,用脚踩住她的头打,她带着浑身泥水,衣衫不整,蓬头垢脸,直接去法院找法官,指着头上的泥脚印和混身的污泥向法官诉说着不幸的遭遇,这次,终于打动了法官,判离婚了。

  男人照样不要孩子,她回到河北,见到讲着一口中国话,黑人面庞的儿子己经18岁了,但儿子继承了黑人的基因,生性懒惰,不愿上学,不想工作,他姥姥教育不了他。她把儿子带回中非交给他爸爸,没几天,她儿子说过不了中非的日子,又回他姥姥家啃姥去了。

  小敏的儿子跟他姥姥在中国生活了18年,看来一个人本性的形成,主要取决于基因的遗传,中国社会对他的影响,丝毫没有改变他的本性,也应了中国的那句老话: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啃完姥,啃妈、啃媳妇,这样的人带来的不仅是家庭问题,更是社会问题。

  传统的非洲国家,主要是女人干活,种地,带孩子,做饭。黑人的男人是不带孩子,不做饭的。女人在黑人和阿拉伯男人眼里,就是泄欲和生儿育女的工具,别说平等,根本就没有地位。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刘邦出兵陈仓能够获得成功 换成诸葛亮为什么会失败下一篇:古代鹤顶红作为一种剧毒 真的是丹顶鹤头上的“冠顶”那么简单吗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