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野史秘闻>正文

民间流传的戚继光杀子是怎么回事 这件事情是真的吗

导语:福建有一种小吃叫“广冰”,据说是戚继光留下的。一般都说戚继光率军在福建杀敌。因为当时部队要快速行军,没时间埋锅慢煮,戚继光就让部队用面团做煎饼,外面贴上芝麻,饼中心放一根绳子让士兵们背。这种蛋糕流传至

福建有一种小吃叫“广冰”,据说是戚继光留下的。一般都说戚继光率军在福建杀敌。因为当时部队要快速行军,没时间埋锅慢煮,戚继光就让部队用面团做煎饼,外面贴上芝麻,饼中心放一根绳子让士兵们背。这种蛋糕流传至今,成了清淡的蛋糕。

民间传说是这样的。只要你是英雄,民间可以为你光辉的形象讲很多动人的故事,让你的形象更加辉煌。戚继光是抗日的民族英雄,所以他的故事成为民间创作的重灾区。让他做轻饼的发明者,这是一个更轻更残酷的传说。戚继光也杀了自己的孩子。

戚继光杀了几个孩子?这是一个很好的计算。当时戚继光的部队叫戚家军,纪律严明。他曾在自己的军事著作《纪晓舒心》中说,即使是他的子侄,如果违反军令,也应受到军法的惩罚。他的军队的确是安铁军,这是被禁止的。

表现自己的极端行为是民间创作的一个特点。要表现戚继光的严明纪律,就要表现出他想杀自己的儿子。这就好比,为了显示包拯的气节,你得让包拯挑战皇权,杀光所有的马。于是,在各种民间传说中,戚继光的儿子陷入了一场大灾难。

有两个代表性的故事。一个是这样的:戚继光的儿子殷琦跟随父亲抗击倭寇。在一次战斗中,戚继光为了彻底歼灭敌人,让儿子假装打败仗,诱敌深入。结果,殷琦的同学们情绪高涨,在一场战斗中击败了敌人。戚继光非常恼火,以殷琦违反军令为由,把他推出去斩首。

还有一个故事,戚继光的儿子改名为戚德平,故事变成这样:戚继光命令儿子戚德平当前锋,迎接侵华日军。结果途中山路艰难。祁迪平想念父亲,回头看。结果先头部队以为要撤退,集体止步。戚继光发现队伍停了,一问才知道是儿子,于是以戚德平动摇军心为由斩首。

这样的故事在闽浙广为流传。戚继光砍头子的地点在福建莆田、连江、闽侯、宁德,浙江台州、义乌等地。如果这些故事是真的,那么戚继光先后杀了至少六个儿子,真是残忍。

但其实戚继光从来没有杀过儿子。他的大老婆王为他生了孩子,但都死了。无奈之下,非常怕老婆的戚继光还是背着王偷偷娶了三个小妾,生了五个孩子。当王得知此事后,勃然大怒,不顾一切地去找戚继光。虽然戚继光最后收养了其他妃子所生的一个孩子做王的儿子,但王还是和他分道扬镳了。

试想,一直在讨要孩子的戚继光,最后生了儿子后,怎么会轻易找理由杀了他?历史上,戚继光的五个儿子分别叫齐尤果、齐安国、齐郭昶、齐齐保国、齐兴国。根据戚继光名字的调性,怎么给儿子取名殷琦和戚德平?

戚继光的长子戚作国,曾为其父编年史,名曰《戚少保年谱》。他搜了整本书,没有戚继光杀儿子的记录。作为编年史,这么重要的事情怎么会错过呢?此外,作为戚继光的长子,戚作国生于1567年,这一年戚继光曾在闽浙沿海剿灭倭寇,被调回北京。也就是说,戚继光抗日战争期间,没有成年的孩子,更不可能和他一起在战场上杀敌。

所以,戚继光杀了自己的儿子,不要可笑,没有这回事。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三国时期曹植创作的《七步诗》中煮豆燃萁简介下一篇:中国古代十大阵法介绍 看上去跟简单对战起来却十分给力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