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野史秘闻>正文

正月理发「 ”死舅舅” 正月理发「 ”死舅舅” 原来跟满清入关的「 ”剃发令”有关

导语:剃发留辫这一习俗在满清入关后才开始流行。满清通过剃发令强行要求汉人蓄发留辫,这引起了汉人的强烈反抗,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汉人逐渐接受了这一习俗。

第一个月剪的“死大叔”原来和满清入关的“剃发令”有关。以下文字资料是边肖为大家收集出版的。我们来快速看一下!

剃发留辫这个习俗,要以满洲清军入关之后说起了,因为这个蓄辫习俗在此之前,根本就没有先例,中原人士从来都没有这个剃发蓄辫的风俗,而且自秦汉以来,更是祖训明言不可损毁头发,否则就是大不敬,所以汉人均遵循‘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古训,这个留发习俗也是深入人心、不可更变,那么清顺治年间的剃发令,为何要冒天下之大不韪? 剃发易服 剃发蓄辫与金人相关 而塞北关外的女真,他们是在马背上过生活,擅长于骑射狩猎,故而一直以来的女真,都有着结辫子的习俗,而满清的祖先即是金人,金人就是彻头彻尾的剃发留辫民族,他们一直留着那种拧麻花的‘半剃半留’发式,也就是在额头边角引出一条直线来,而后把这条线前面的头发统统剃光,再把这条线后方的头发打结拧成辫子,垂放在脑后。 要问究竟留辫子是从哪朝哪代起始的,这个好像并无确切实证,但是唯一可确定的是,至少在宋朝已经出现留辫子的这种习俗了,根据《建炎以来系年要录》这部古籍所述,当时的金元帅府责令治下臣民,一律禁止穿汉服,还必须留辫子,否则杀无赦,这也可以认为是最早的不留辫子就杀人的政令了。在《宋史》中有记载,刘琦抗金之时,说是天将降大雨,敌我难辨,但是只要看到留辫子的就肯定是敌人,也就是说金人的标志很明显,只要留着辫子的肯定就是了,这也是一个比较明确的证据。 剃发令一出,一石激起千层浪 在1645年,顺治帝昭告天下,发布政令,让全天下的汉人必须全部剃头留辫,而且不允许任何人违抗、逃避,这个政令被后人称之为‘剃发令’,当时也是掀起了很大一股波澜,可谓轰动了整个中原大地,而在政令中有明言,若有抗旨不遵和妄议政令的,定严惩不贷,而朝臣若有妄议者则定斩不赦,可谓把‘剃发留辫’这个习俗推行到了一个极致。可是此政令一出,也触碰到了天下汉人的逆鳞,因为一个习俗都是一种精神的象征,汉人留发是长久以来的一种民风民俗习惯,几千年以来,从来都没有人觉得不妥,反倒是遵循着古训并引以为豪,那么可想而知,必有一场变乱发生。 顺治帝 一时之间,掀起大浪,满清不满足于土地的占领,更想要从精神上彻底征服汉人,以此剃发留辫来让汉人彻底归顺,而广大的汉人无法忘却国仇家恨,始终衷心于明朝统治,更是遵守古训留发守孝道。而清朝政府采取极端打压,甚至标榜口号「 ”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于是各种激烈的反抗以此而起,当时最响亮的口号是「 ”宁为束发鬼,不作剃头人”,表达了汉人对剃发留辫的坚决抵制。 扬州十日,嘉定三屠 南明弘光元年,也就是顺治2年,清军攻破了扬州的城门,并对城内老百姓进行了惨无人道的屠杀,当时的南明忠烈将领史可法,率领部下与清军殊死相抗,大雨倾盆,似乎天见犹怜,满清将领多铎下令对扬州城屠杀了整整十日,当时的幸存之人王秀楚,记录了这一次的惨案,据记载清军共屠杀了十天,故而称之为「 ”扬州十日”。根据王秀楚《扬州十日记》的说法:「 ”清军所过之处,简直惨绝人寰、无恶不作,老弱妇孺均未幸免于难,据记载,城内的僧人光收敛尸体就不下80余万。” 多尔衮 同年在嘉定,清军破城之后,统将李成栋下令对嘉定城内的百姓接连屠杀了三次,颁布剃发令,但是嘉定百姓誓死不从,由乡绅侯峒率领了乡绅百姓起义反抗,但是仍被清军无情镇压,这一场屠杀简直毫无人性,清军肆意妄为,视汉人百姓为草芥,到处作恶、罪行滔天,百姓的尸体都堵塞了河流,只一天就有三万多人遇难。 而后清军又镇压了两次起义,分别是以朱瑛和吴之番为首的起义军,这就是接下来的二屠和三屠,据计六奇《明季南略》的记载,百姓之中,投河、投井、悬梁者比比皆是,更有被残暴的清军砍手砍脚、焚烧尸体,让全天下的汉人无不感到震怒和悲痛,只因一个‘剃发令’,就造成了这场绝世惨案。 百姓没有希望,只能委曲求全 在满清一系列血腥残暴镇压汉人之下,强行要求汉人蓄发留辫,所以在这个习俗流传下来的同时,也是杜绝汉人‘思旧’,想念明朝统治者。而民间思念汉人统治江山的比比皆是,于是在正月里很多人不剪头发,就是为了缅怀大明王朝,但是却不敢明面上对抗清政府,所以就有了这个正月不理发的习俗,而在以讹传讹之下,居然谐音把「 ”思旧”理解为「 ”死舅”,也就是说正月里不理发,否则就会死舅舅,这个习俗也就一直流传至今了。 八旗兵 随着起义军被接连诛灭,汉人百姓光复明朝的希望彻底被磨灭,于是老百姓也都逐渐的麻木,不得不接受满人的统治和习俗,剃光前面的头发,在后面留个辫子。时间就这么流逝,汉人百姓也渐渐的适应了这种满人的风俗习惯,随着康熙帝亲民爱民的宽仁政策之后,老百姓也渐渐习惯了蓄发留辫的习俗,也就不再抵制,慢慢成为了一种风俗习惯。 参考文献:《道德经》的开宗明义之篇 《宋史·刘锜传》 王家桢《研堂见闻杂记》 计六奇《明季南略》 《掖县志》卷二《风俗》 徐珂《清稗类钞》 王秀楚《扬州十日记》文秉《甲乙事案》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yeshi/274751.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北宋的首都是哪里 北宋的首都有多繁华 北宋的首都是哪里 北宋的首都有多繁华下一篇:晋国史话楚国若敖氏之乱若敖氏家族剧烈分化 晋国史话楚国若敖氏之乱若敖氏家族剧烈分化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