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野史秘闻>正文

古人也离婚:孔子是离异单亲父亲 古人也离婚:孔子是离异单亲父亲

导语:孔子是离异单亲父亲,这一事实在中国互联网上引起了共鸣。中国离婚率的上升,使得人们重新审视早期儒家对男女婚姻的开明态度。一篇论文认为孔子离婚是出于开明的背景,而非失败。

古人也离异:孔子是离异单亲父亲。以下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收集出版。让我们快速看一下!

美国外交政策网站8月18日报道,这是一个2500多年前的故事,但对中国互联网来说,却让人感到新鲜和激动。媒体称之为“古代名人离婚风波”,微博上有读者问是否“只是谣言”一个令人惊讶的事实是,公元前551年出生的中国著名哲学家孔子,在《论语》中强调家庭责任优先的原则,是一个离异的单亲父亲。

报道称,孔子如何在19岁结婚、生儿子、与妻子离婚的故事已经流传了几千年,但当民政部在6月17日宣布# #中国2013年共有350万对夫妻离婚时,

这个故事再次在中国引起了共鸣。民政部还表示,中国离婚数量#10年来一直在上升

网络映射

这是目前为止最高的数字。这些数字出来后不久,2011年4月,四川成都研究历史的年轻学者李景恒发表的一篇论文在互联网上传播开来。它出现在人民日报主办的一个论坛上,在微信上很受欢迎。

这些事实本身就是旧闻,但李景恒的论文却赢得了当代读者的认可。一位读者在微博上写道,这篇文章“生动有趣。圣人形象加了这么多细节,圣人和凡人的距离缩短了。”另一位微博用户写得模模糊糊却感人至深:“作为人生中焦虑的失败者,看了这篇文章,我得到了极大的安慰。这么多年,我一直觉得让父母失望了。”

由于孔子结婚和离婚的大部分细节都湮没在历史的尘埃中,李景恒用中国成语中唯一的痕迹——“线索”——塑造了孔子的形象:一个开明的人文主义者,一个重情轻礼的人。李景恒写道,孔子离异,他的儿子于波生活在单亲家庭。许多年后,于波死后,67岁的孔子允许他的儿媳妇再婚

。孔子的孙子子思,后来也经历了离婚。李景恒写道,孔子的家庭、祖父母、孙子女都经历过离婚或再婚,这确实体现了早期儒家对男女婚姻的开明态度。

报道称,这在某种程度上是对孔子及其家族的激进“再想象”。这当然与这位一贯正确的哲学家的公众形象相反。孔子为父权制奠定了基础,父权制在今天的中国社会仍然盛行。

李景恒认为,孔子的时代比人们意识到的更宽容;有人误把孔子的思想和极端孔子思想的新儒家保守派的思想混为一谈。他写道,孔子是富有同情心的,朴实无华,没有“后来的宋和学者的虚伪”他指出,早期儒家甚至提出了类似于现代“试婚”的观点。如果三个月内双方不和谐,新婚妻子可以选择解除婚姻。他说,孔子时代的学者追求幸福理论,并不掩饰对食物、酒和性的热爱:“早期儒家认为,男女之间正常的欲望完全符合自然规律。”李景恒写道,《礼记·内则》甚至提出:“妾虽老,未满五十岁,五日必从”。明确指出,即使妻子老了,只要不到五十岁,就要照顾她的性要求。他最后得出结论,这个背景有助于我们理解孔子离婚,允许他的媳妇再婚。

网络映射

随着中国离婚率的上升,这个故事引起了更多人的关注。2012年底发起的大规模反腐败运动不仅针对行贿者,也针对通奸者。《中国日报》称,今年夏天,六名官员因通奸被开除党籍。8月6日,原云南省副省长沈也被开除党籍。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当人们得知即使是在中国广受推崇的孔子,婚姻生活也不幸福时,可能会给一些人一些安慰。

威廉姆斯学院的中国古代哲学专家山姆·克莱恩告诉《外交政策》杂志,李京恒的文章反映了当今中国道德沦丧的高度焦虑。克雷恩说:“# #离婚率上升可能被认为是道德上的失败。”

。但他说,李景恒似乎认为,“不,我们今天的情况没有恶化。也许从古代的观点来看,现在的年轻人还不错。”鹤提醒,并不是所有的学者都认同这个版本的孔子及其思想。他说:“我估计会有一些自以为是儒家的人对这种观点嗤之以鼻。”

李景恒并不是当代第一个触摸孔子个人简历并加以注释的人。早在20世纪30年代,小说家林语堂就谈到了古代圣人与妻子在上海离婚的事。林语堂解释说,广义而言,孔子的品味很可能注定了他的婚姻失败。林语堂说:“# #他是一个注重生活品质的人,不仅在音乐上,在对珍宝古玩的热爱上,甚至很注重吃穿等个人的东西。

。”他说,也许是孔子过于强调精致饮食导致了他的离婚。

网络映射

据悉,中国人今天仍在继续重塑这位古代圣人的形象。卫斯理大学东亚研究学院院长斯蒂芬·恩格尔(Stephen Engel)告诉《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杂志,儒家思想对许多中国人很有吸引力,但他们不知道支持哪一种儒家思想:老式、僵化的新儒家,还是“更灵活、更务实”的原始学派。安琪说,似乎李景恒的文章本质上对孔子父母的缺点不感兴趣。他的兴趣在于总结他对古代中国的看法:当时的人们“对男人和女人的态度更加开放。”安吉尔说,这种解释似乎更适合21世纪的中国。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yeshi/276275.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爱新觉罗 贝 个人资料 爱新觉罗 贝 个人资料 爱新觉罗·贝是爱新觉罗的后裔吗下一篇:6月2历史上的今天 6月2历史上的今天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