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野史秘闻>正文

宋太祖誓碑真的有「 ”柴氏子孙有罪不得加刑” 其实后面还有一句 宋太祖誓碑真的有「 ”柴氏子孙有罪不得加刑” 其实后面还有一句

导语:宋太祖赵匡胤在太庙里立下誓碑,赐柴氏「丹书铁券」,保证柴氏子孙永享富贵,即使犯罪也不得加刑。但历史真相是柴宗训仅活到20岁就去世了,柴氏后裔也不再见于正史记载,这个「丹书铁券」究竟有何用?

誓碑上真的有“柴子孙有罪不罚”吗?事实上,有一句话,下面的文字资料是边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我们来快速看一下!

相传宋太祖赵匡胤在太庙里立下誓碑,命令子孙为皇帝者,要优待前朝宗室之后裔,且不得滥杀士大夫与上书言事之人,否则天必讨灭之。此外,赵匡胤还给柴家发了「 ”丹书铁券”,凭此券柴家子孙犯罪永远免死。小说《水浒传》中的「 ”小旋风”柴进就是因为有丹书铁券,所以生活无忧。 可惜童话里总是骗人的,真实的历史是周世祖柴荣死后,其第四子柴宗训继位,史称后周恭帝。宋太祖黄袍加身后,柴宗训被为郑王,迁往房州。赵匡胤颁布圣旨优待帝母子,赐柴氏「 ”丹书铁券”,保证柴氏子孙永享富贵,即使犯罪也不得加刑。可是北宋开宝六年柴宗训就死在了房州,终年仅20岁,《宋史》记载:赵匡胤闻之震恸,素服发哀,辍朝十日,谥曰「 ”恭皇帝”,归葬于世宗庆陵之侧的顺陵。而柴氏后裔自此便不再见于正史记载,试问「 ”丹书铁券”有何用?而那一句「 ”柴氏子孙,有罪不得加刑”又是怎么回事呢? 宋陆游《避暑漫抄》曾记载道:宋太祖于建隆三年密镌一碑,立于太庙寝殿之夹室,谓之誓碑。平时用销金黄幔遮蔽,门钥封闭甚严。太祖命令有关部门,唯太庙四季祭祀和新天子即位时方可启封,谒庙礼毕,奏请恭读誓词。届时只有一名不识字的小黄门跟随,其余皆远立庭中,不敢仰视。天子行至碑前再拜,跪瞻默诵,然后再拜而出,群臣及近侍皆不知所誓何事。北宋的各代皇帝「 ”皆踵故事,岁时伏谒,恭读如仪,不敢泄漏”。直到靖康之变,金人将祭祀礼器席卷而去,太庙之门洞开,人们方得看到此碑。誓碑高七、八尺,阔四尺余,上刻誓词三行:一为「 ”柴氏子孙有罪不得加刑,纵犯谋逆,止于狱中赐尽,不得市曹行戮,亦不得连坐支属”;一为「 ”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一为「 ”子孙有渝此誓者,天必殛之”。 也就是说这句话的后面其实还有半句话:「 ”纵犯谋逆,止于狱中赐尽,不得市曹行戮,亦不得连坐支属”,也就是说,不是不能杀,只是不能在大庭广众之下杀!所以估计《水浒传》中的柴进如果真的活在宋朝,应该也等不到宋徽宗就离奇死亡了。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yeshi/277317.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阔别50年 阔别50年 开国将军回乡寻战友 当年长征途中 在遵义「 ”牺牲”的这位战友还活着下一篇:王阳明曾国藩家书比比:为人切忌一个“傲”字 王阳明曾国藩家书比比:为人切忌一个“傲”字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