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野史秘闻>正文

他为新中国作出巨大贡献 他为新中国作出巨大贡献 却没多少人知道

导语:彭士禄是中国第一任核潜艇总设计师,中国第一个核动力装置的主要设计者,大亚湾核电站、秦山核电站的主要参与者。他为中国核动力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成为中国核潜艇、核动力装置实现从0到1的奠基者和拓荒者。

他为新中国做出了巨大贡献,但知道的人不多。以下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整理出版。让我们快速看看他们!

先来看一下他的童年经历: 3岁,母亲遭反动军阀杀害; 4岁,父亲牺牲; 此后几年,先后被20几户人家收养; 8岁,被国民党反动派抓获,送进监狱; 10岁,做乞丐; 11岁,再次被抓进监狱; 15岁,被周恩来接到延安,在延安中学开始了真正的学习生涯,此前只读过2年小学。 …… 时间拨到1970年8月30日,中国第一个反应堆主机达到了满功率指标。 这意味着,新中国第一艘核潜艇的心脏——核动力终于开始跳动了! 有了它,核潜艇下水的日子指日可待! 1974年8月1日, 中国第一艘核潜艇被命名为「 ”长征一号”, 正式列入海军战斗序列。 至此,中国成为世界上 第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 1988年9月27,中国导弹核潜艇发射运载火箭成功;这一成功,使中国真正具备了二次核打击的实力。对中国进行核讹诈的时代一去不复还。 …… 这些辉煌的背后,都离不开一个人——彭士禄。 对中国核潜艇做出巨大贡献的人,人们首先想到的是被誉为「 ”中国核潜艇之父”的黄旭华院士。 而对于彭士禄这个名字确鲜有人知。 他是中国第一任核潜艇总设计师,黄旭华院士为第二任; 中国第一个核动力装置的主要设计者; 大亚湾核电站、秦山核电站的主要参与者。 中国核动力事业的奠基者和拓荒者。 是核潜艇、核动力装置实现从0到1的那个人。 说他是「 ”中国核潜艇之父”、「 ”中国核动力之父”绝对不为过。 1951年,成绩优异的彭士禄被派往苏联留学,主修化工与机械。 1956年,陈赓大将到苏联访问,门门成绩都优秀的彭士禄被密召到中国驻苏大使馆。 陈赓问他:「 ”中央已决定选一批留学生改行学原子能核动力专业,你愿意改行吗?” 「 ”只要祖国需要,我当然愿意。”彭士禄回答的毫不犹豫。 就这样,彭士禄进入了毫不熟悉的核动力领域,并成为他一生为之奋斗的事业。 1958年,为打破美苏对核潜艇技术的垄断,中央决定研制核潜艇。 1959年10月1日,赫鲁晓夫访华时,毛主席提出希望苏方为中国核潜艇研制提供技术支持。当时赫鲁晓夫傲慢地回应:「 ”你们中国搞不出来,我们苏联有就行了,大家可以建立联合舰队嘛。 赫鲁晓夫甚至提出要在中国设立长波电台,建设供苏联的潜艇停靠的基地! 毛主席听后愤怒地站了起来,挥动着他宽大的手掌,说到:「 ”核潜艇,中国一万年也要搞出来!” 上个世纪50年代末,彭士禄从苏联回国,立即投入到核潜艇的研制当中。 当时的中国,一穷二白,要想独立造出核潜艇谈何容易。 核潜艇的研制要涉及到数十个学科,中国在这方面的积累几乎为零。 在当时,包括彭士禄在内的所有人,谁也没见过核潜艇长什么样,手里仅有的参考资料,是从报纸上翻拍的两张模糊不清的外国核潜艇照片,和一个从美国商店买回来的儿童核潜艇模型玩具。 彭士禄等前辈们凭着不服输的精神,一步一步从零开始,为了能看懂英文资料,彭士禄甚至带领大家一起学英文。 当时正值三年困难时期,彭士禄带领着团队,吃着野菜窝头、忍着饥肠辘辘,花了两三年时间,硬是将核潜艇给造出来了。 只剩下最后一关了,也是研制核潜艇的重点、难点,核潜艇的动力装置——核反应堆。 尽管是学核动力出身,但彭士禄也没有见过核潜艇上的核反应堆到底长什么样! 1965年3月,搁置多时的核潜艇项目重新启动。「 ”一声令下,打起背包就走。”彭士禄告别北京的妻子儿女,只身入川,参与筹建中国第一座潜艇核动力装置陆上模式堆的试验。 1967年,彭士禄组织建造了1:1核潜艇陆上模式堆。 1970年7月18日,核潜艇陆上模式堆主机达到满功率指标。 1970年,中国第一艘攻击型核潜艇下水。 1973年,彭士禄被任命为国防科委核潜艇第一位总设计师。 1974年8月1日,中国第一艘核潜艇被命名为「 ”长征一号”,正式列入海军战斗序列。 至此,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 …… 因为长期超负荷工作,他的胃出现了严重的问题,手术后,胃被切掉了四分之三。 88岁时,有记者提到这段往事,问他:值得吗? 他回答:值得!付出的一切都是值得的,就是死了也是值得的! 核潜艇研制成功了,彭士禄又马不停蹄地投入到核电站的研制当中。 秦山核电站、大亚湾核电站在他的主持下相继取得成功。 1985年,彭士禄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他总说:国家给我的太多了。 我这一辈子就干了两件事: 一是造核潜艇, 二是建核电站。 他把毕生都献给了祖国的核潜艇事业,数十年隐姓埋名,无怨无悔。 2017年,92岁的彭士禄和91岁的黄旭华,两位「 ”中国核潜艇之父”共同获得2017年度何梁何利基金最高奖项「 ”科学与技术成就奖”。 彭士禄 黄旭华 他们才是这个时代应该被铭记的人! 致敬!!!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yeshi/277339.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凌虐性器官的古代酷刑开花梨 不会死但看着全身都痛 凌虐性器官的古代酷刑开花梨 不会死但看着全身都痛下一篇:1000年以前的发明 1000年以前的发明 现代科学依然无法破解

文章评论